[讀經] 法句經比庫品第365偈

看板Buddhism作者 (Awareness)時間9年前 (2014/12/25 18:1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被誤認為背叛佛陀的比庫】 「莫輕自所得;寞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法句經比庫品第365偈) 不應輕視或嫌棄自己所擁有的,也不要去妒嫉他人所得到的。 妒嫉他人的比丘不會獲得定力。 One should not neglect one's own spiritual gain. One should not envy others. The monk who envies others will not attain concentration.  「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法句經比庫品第366偈)   如果比丘所擁有得雖然很少,卻不輕視或嫌棄自己所擁有的, 諸天肯定會稱讚這生活清淨與不怠惰的修行人。   Even the gods praise the monk, who is living a pure life and is active, who does not neglect his spiritual profit, even though he has few material gains. 當時迭瓦達答(Devadatta古譯 提婆達多)宣布了五法(註), 已經帶著弟子們離開了佛陀的僧團, 而在佛陀的僧團裡有一位比庫弟子和迭瓦達答的僧團裡的一位比庫弟子交情十分要好。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在化緣托缽時遇到了迭瓦達答的弟子, 迭瓦達答的弟子告訴他:「賢友啊!你怎麼托缽乞到這麼簡單的食物啊? 現在我們的大師,迭瓦達答長老已經受到阿闍世王每日五百車的大供養, 供養品豐富得不得了,我們僧團真是受用不盡。你要不要過來幫忙惜福一下? 那是王宮御廚的美味,我們真的吃不完哩!」 佛陀的弟子想一想:「反正都是供僧食物,應該可以受用。」 於是便和迭瓦達答的弟子前往迭瓦達答的精舍安單。 每天一大清早,阿闍世王便派衛兵與廚師把山珍海味運上了五百輛馬車, 送到迭瓦達答的精舍供養僧團。 佛陀的弟子雖然對這樣的排場感到訝異驚喜,但是他依然嚴守佛戒, 在那裡停留了好幾天,才依依不捨地告別好友, 回到了祇樹給孤獨園精舍(Jetavana monastery)。 當佛陀的其他比庫弟子詢問他的去處時,他據實以答。 這一群比庫聽後簡直無法接受,便揪著他來到佛陀的面前, 向佛陀報告他這幾天的所作所為: 「世尊!這位賢友這些日子與迭瓦達答派的僧人一起享用阿闍世王的供養, 他背叛了我們的僧團!請示世尊,我們該如何處置他?」 這位弟子趕緊開口對佛陀解釋: 「不!世尊,弟子只是接受他們過剩的供養,至於行止之持,修行業處, 皆不敢違背世尊的教誨,請世尊明察!」 佛陀以充滿慈愛的語氣對他說: 「我的孩子啊!你不持錯誤的戒禁取見,在濁泥當中依然堅持如來的教法, 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只是你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為了私下交情, 到了非法放逸的地方,讓大家誤會了你是貪得無厭的比庫,這種作為不是頭一遭; 過去世的你,也曾經犯下這種錯誤…身為比庫,應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不可以垂涎他人的東西。若妄羨他人的東西, 比庫就無法修持三摩地、止觀或引導到涅槃之境的八聖道。 只有知足少欲的比庫才能證得三摩地、觀慧和八聖道。」 一旁的比庫弟子聽完,就請求佛陀細說這一段過去世的因緣。 佛陀便藉此時機,開示了『粉臉大象本生經』(Mahilamukha Jataka):「弟子們!仔細聽著:從前有一座國家森林裡,有一頭喜歡與人相處的粉臉大象,性情相當溫馴,看守員也很疼愛他。後來有幾天夜裡,當看守員不在森林的時候,來了一群打家劫舍完便藏身在森林裡的盜匪。由於他們把多餘的糧食餵食粉臉大象,粉臉大象也貪求他們施捨的美食,因此便常常和他們相處在一起。每天,打家劫舍完的他們的談話充滿著瘋狂、嘲笑、辱罵與殺氣,這使得粉臉大象開始感到焦躁不安,性情也漸漸變得暴躁,直到有一天牠居然把看守員給踩死在國家森林裡。發生了這個事件,使得盜匪們不敢棲身在森林裡而離去。賢明的國王於是請求了됊X位聖者,一起到森林裡去和粉臉大象相處。自從聖者在森林裡安居,聖者安詳的神情與充滿慈心的言行影響了粉臉大象,粉臉大象開始便得溫馴了起來。而那一頭粉臉大象,正是如來座前這一位讓比庫們誤會背叛的弟子啊!」接著,佛陀轉過頭來告誡他並宣說法句:「比庫!即使你不接受迭瓦達答的邪說。但你的作為卻會讓別人以為你背叛了如來成為迭瓦達答的徒眾。你不要輕蔑自己所有的東西,不要羡慕別人所有的東西,羡慕他人的比庫,將無法證得禪定。比庫雖然所得不多,但不輕蔑所得;諸天人也讚歎生活如此清淨,又精進的比庫。莫嫌己所得,莫忌他所得,比庫꜊爭狴L,心不得於定。所得雖微少,比庫不嫌棄,清淨不懈怠,諸天所讚歎。」 比庫們聽完,一起向佛陀頂禮,思惟著法句,了解到『知足少欲』對比庫在禪修功夫上的重要性。 (註) 「盡形壽應為住蘭若者。至村落者罪。」 「盡形壽應為乞食者。受請食者罪。」 「盡形壽應著糞掃衣者,受居士衣者罪。」 「盡形壽應為樹下住者。住屋者罪。」 「盡形壽應不食魚肉。食魚肉者罪。」(完全素食,不食用一切肉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41.2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9502453.A.F4D.html

12/25 18:54, , 1F
做外表看來同樣的事情,果報是不一樣的,因緣,南無阿彌陀佛
12/25 18:54, 1F

12/26 01:40, , 2F
推內文,但覺得很奇怪,不知何時從什麼團體開始
12/26 01:40, 2F

12/26 01:43, , 3F
比丘要翻成比庫,阿羅漢要翻成阿拉漢
12/26 01:43, 3F

12/26 01:46, , 4F
那佛陀何不翻成"不打"(Buddha)或"不多"(Buddho)?
12/26 01:46, 4F
文章代碼(AID): #1Kc-DrzD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Kc-Drz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