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反喇嘛團體的八卦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4/12/23 07:04), 9年前編輯推噓3(3026)
留言2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ilanese (坐聽無弦曲)》之銘言: : 雙身法在藏密是無上大法。 : 但以道家丹鼎派的觀點,卻不這麼認為。 無論是唐密或藏密,均源自古印度佛教。 古印度佛教密續分有下三密與無上密,進入密續的修行需授持菩薩戒與密咒三昧耶戒。 進入密續的修行者,授持菩薩戒需發起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願心、菩提行 心),行者內心的續流,生起菩提心的續流之前要有大悲心,生起大悲心的續流之前 要有出離心,因此也需要有別解脫戒的基礎,前前為後後因。 佛教在傳授密乘灌頂時,密乘灌頂儀軌的前行,連帶會傳授皈依、別解脫戒、菩薩願 心(願菩提心)戒、菩薩行心(行菩提心)戒,以及最後的密咒三昧耶戒。 佛法的修持有“見”與“行”二者,進入密續,除了行方面有上述的出離心、大悲心 、菩提心與相應的戒行,見方面則要有空正見。成為密續的行者,若還未有中觀空正 見的智慧,至少要有唯識的空性見,在佛法空性見的基礎上,以空性見觀想本尊生起, 而不論是中觀或唯識的空性見地,其基礎均需有小乘行者的無我慧,也就是補特伽羅 常一自在空、補特伽羅能獨立實質有空的智慧,心的續流上要有通達這些智慧的內涵。 不論是“見”與“行”,佛教密續與大小乘的內涵,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次第內 涵。關於印度佛教密續中的雙身法,不能反推男女交合等於佛教密續的修行,若果如 此,世間男女在交合時,就等於是佛教密續中所說的雙身法?道家行者內心的續流中, 亦沒有這些佛法修持裡“見”與“行”的內涵。 佛教密續的修行,達賴喇嘛尊者曾開示道: “認識金剛乘很重要,因為有些人誤解密乘,認為不是佛教的修持。平時講到聲聞乘 、獨覺乘、大乘、金剛乘,把大乘與金剛乘分開了。 其實佛說的教法,都是依空正見和菩提心,缺此兩大根基,則無圓滿教法。觀壇城或 觀本尊瑜伽,乃至拙火的修持或氣脈的運用,外道也會。如何分辨內道與外道的修持呢? 差別在於菩提心與空正見。 有些人認為密教是唸咒之法門;有些人錯誤的以為,入金剛乘可以延年益壽,藉灌頂 的力量幫助今世享樂;不瞭解真正金剛乘的不共成就,來自於菩提心與空正見。 貢當仁波切說:「如果修學的意樂,是為今世安樂或一己之權勢財富,將使殊勝的金 剛乘修持,成為墮入三惡道的因緣。」若不審慎思惟,以為自己不必努力修心,本尊就會 賜予我們一切,這是危險的錯誤觀念。” “現今,還是有一些人在修行時,就看著心,其他甚麼都不做,認為這樣就在修行。 前幾年我遇到一些學生,其中有一位學生跟我說,他老師說「心完全不作意,讓心處於放 空的狀態,這樣就能成佛」,他問我這樣對嗎? 修行的內容中,的確必須要有專注的止,但除此之外,還需有分辨的智慧,若沒有了 解法的智慧,所謂佛心中的遍智,也就是「了解」一切法的部分就名不符實了。 不過,直到現在,還是有些人在修行上完全不懂得觀察修,就只修專注的部分,就光 以不作意的方式,認為不需要學習經論,認為善念也必須遮止,因為不管是善念或惡念都 會障礙修道。 在這要特別提出來說明,修大圓滿的時候所要遮止分別,指的是較粗的分別,目的是 要讓細微的光明心現起,再進一步利用此細微的光明心作更深的修行。一定要分清楚大圓 滿所說的遮止分別的含義。在聽聞時,一定要先全面了解不同經典中當中修行上的關鍵, 才有辦法理解這些經典中真正要表達得內涵。 有一次我去斯里蘭卡,那邊有位比丘說:「密續的學習實在是很複雜,修本尊、修壇 城,要生起百種的分別,這對了解無我一點都沒有幫助」。我說「沒錯,修本尊瑜伽,是 要能夠在了解空性這個認知上修本尊,如果沒有結合了解空性的見解,光想著清淨的情器 世間,這一點用處也沒有,本尊瑜伽不是這樣修的。」 「要修本尊瑜伽,一定要先了解空性,並且要在修空性的勢力強盛的時候,將了解空 性的認知本身顯現為本尊而修,再進一步修這本尊之上的空性。」 印度的智者在經典中,刻意要引起疑惑,故意提到:「在修生起次第時,並無法損害 我執?」而在回答時,說到「修生起次第的確能損害我執,在生起次第中,分有分辨世俗 與分辨勝義這兩種類別,要了解這當中的差別」。 因此,不同的經典,所講的修行方式都有各自的訣竅,如果在聞思時沒先弄清楚,就 像沒先理解不同經典中所說「不分別」所要表達的含義,就光放鬆完全不作意的坐著,認 為這就是修行,這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而關於一些引人詬病的亂象,證諸現今確實有,可看蔣揚仁欽臉書分享的影片[濫用密法] :http://ppt.cc/TSr4 ─────────────────────────────────────── 以下補充: 印度佛教傳往漢地後,其中密續的部分在漢地形成一個宗派,也就是密宗,由於是唐 朝時所傳,後人又稱為唐密;漢地天台宗也有密教的部分,又稱為台密。歷史上在差 不多的時間點,印度佛教傳往藏地的部分,也包含古印度佛教中的密續。佛教密續在 藏地,並未如漢地形成一個密宗的宗派,而是繼承古印度那爛陀,大小顯密佛法具融 兼備,密續作為佛教中一個組成的部分。 歷史上漢地的唐密東渡日本,形成日本的真言宗(密咒又稱為真言),漢地三武一宗 滅佛後,近代由日本回流。底下節錄自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印度佛教密法源流的介紹: 日本高野山無量光院台灣別院 http://www.koyasan.org.tw/node/16 公元八世紀初,印度密教的興盛期,由於善無畏(西元716年)、金剛智(西元720年 )將純正密法東傳入唐,及蓮花生大士應藏王之邀入藏(西元747年),使金剛密乘盛行 於中國與西藏。藏密經一千多年仍保存良好於西藏,更於近五十年間宏傳於世界各地。而 唐密則因唐武宗滅佛之因緣,於惠果大師圓寂九十年後唐朝滅亡而漸消逝。 後唐智慧輪大師因佛指舍利之迎請,而將唐密金胎兩部曼荼羅等文物,完整保存於法 門寺地宮。西元1988年地宮文物的出土,使唐密又呈現於世人,興起一股研究唐密的風潮。 近代史上中國唐密蹤跡,大多屬於少數熱衷密學的行者,從日本東密研習而來。其中 較有成就者,大略歸成三個體系,第一個人物即顧淨緣金剛上師,繼其傳承乃吳立民金剛 上師,呉上師原為北京中國佛教研究所所長,退休後即回湖南長沙老家,高齡已八十餘歲 了。吳上師於1989年應邀參觀法門寺地宮,破譯了地宮金胎兩部曼荼羅文物,而使法門寺 唐密文化興起一股國際研究熱潮。吳上師與法門寺博物館前館長韓金科先生多年來有系統 的彙整唐密內容,並發表甚多著作而享譽國際,日本高野山等各大道場並請兩人多次於日 本講座。吳上師不遺餘力大力宏揚唐密文化,乃為唐密中興開創者,可惜呉上師於2009年 初圓寂。 目前中國唐密第二個法系,乃上海持松阿闍黎所宏傳體系,持老一生顯密圓通,曾數 度赴日學得日本高野山新義派與古義派,及日本台密等三大法系金剛阿闍黎灌頂,堪稱近 代密教史之傑出行者。持老的嫡傳弟子楊毓華金剛上師也高齡八十餘歲了,楊老這些年來 亦致力於持老遺作的彙編出版及栽培弟子傳承法脈,他老人家對密法的修持以臻上乘,乃 值得尊崇的當代大師。而從持老的著作中,可發現他已修得即身成佛,佛號松華如來,這 是中國佛教史上我們所知的即身成佛例子。從持老一生修持的內容,我們可引申探討的是 無論是藏系或東密均有很好的金剛乘內容,當初從那瀾陀寺後期密乘成就者,往北傳的這 些大師們的確是了不起的大師。這裡我們應可推斷在日本的的東密或台密体系,應仍有金 剛密乘的大成就者才是。對此,由持老與恩師金山昭穆阿闍黎的密切關係可明顯的看的出 來。附帶一提的是,一般人常謂東密沒有無上瑜伽法的傳承,但從吳老與楊老的口中,卻 明確指出藏系與唐密均有無上瑜伽,祇是唐密重口傳,而藏系經千年不斷發展,在無上瑜 伽上有更明確的修持法要。 而中國大陸第三個法系,則屬廣東的唐蒲軾上師,這是民初王宏願金剛上師傳承下來 的法系,唐上師對唐密金剛乘亦有很深的見解與修為,亦帶領一群弟子很有傳統的在修持 與弘揚金剛乘,這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很難得的密學傳播者。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9289483.A.B17.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12/23/2014 08:26:15

12/23 08:42, , 1F
松華如來是自己所編的著作~跟即身成佛差太遠了~順便一
12/23 08:42, 1F

12/23 08:43, , 2F
藏密的噶瑪派大寶法王在遙授皈依時,所賜男信徒之法名
12/23 08:43, 2F

12/23 08:43, , 3F
皆為藏文之XX如來,難道也可以說這些人全是即身成佛?
12/23 08:43, 3F

12/23 08:47, , 4F
日本方面的傳承不清楚,轉載相關應自行去思惟抉擇。
12/23 08:47, 4F

12/23 08:49, , 5F
密續修行中觀想本尊需觀想自身為佛,但這不等於即身成佛
12/23 08:49, 5F

12/23 08:50, , 6F
前幾天達賴喇嘛傳授灌頂的live直播中,也賜給XX佛名號的
12/23 08:50, 6F

12/23 08:51, , 7F
法名,而在這之前達賴喇嘛先授予信眾別解脫戒、菩薩戒、
12/23 08:51, 7F

12/23 08:52, , 8F
密咒三密耶戒,以及闡釋菩提心的內涵與無我空正見的內涵
12/23 08:52, 8F

12/23 08:53, , 9F
你既轉貼文章,怎說句不清楚?莫非是根本沒仔細看就直
12/23 08:53, 9F

12/23 08:54, , 10F
,並教導了觀修本尊。今天開始達賴尊者開始道次第傳法教
12/23 08:54, 10F

12/23 08:54, , 11F
授,可線上收看也許會有相關內容。
12/23 08:54, 11F

12/23 08:55, , 12F
接貼上網路文章呢?如果沒有消化就貼,那貼連結算了~
12/23 08:55, 12F

12/23 08:55, , 13F
末學有看清楚轉貼文章,主要是其中所說無上瑜伽部的法流
12/23 08:55, 13F

12/23 08:56, , 14F
至於文中所說上師是否由即身成佛,個人並不清楚。
12/23 08:56, 14F

12/23 08:56, , 15F
觀修本尊也不是即身成佛,那只是很基本的密教儀軌而已
12/23 08:56, 15F

12/23 08:56, , 16F
您可從頭將末學文章的脈絡看清楚,而不是只看那其中一段
12/23 08:56, 16F

12/23 08:57, , 17F
觀修本身當然不是即身成佛,這應該是佛教教內基本常識。
12/23 08:57, 17F

12/23 09:00, , 18F
基本常識是對於老"密",但是對於其他修X的老X就不是了
12/23 09:00, 18F

12/23 09:01, , 19F
修X成為老X,X字可換成除了密以外之佛教各宗派。
12/23 09:01, 19F

12/23 09:01, , 20F
心續上證得佛果的智慧,如《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
12/23 09:01, 20F

12/23 09:02, , 21F
菩提心無間,入金剛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無
12/23 09:02, 21F

12/23 09:02, , 22F
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障
12/23 09:02, 22F

12/23 09:03, , 23F
無礙解脫佛眼。」觀修本尊是否有證得佛果的內涵,應自行
12/23 09:03, 23F

12/23 09:03, , 24F
檢視,隨喜你的補充。
12/23 09:03, 24F

12/23 09:11, , 25F
佛法是緣起法,因緣條件俱足才能得果,因緣條件不具足而
12/23 09:11, 25F

12/23 09:13, , 26F
認為自己證果這沒有相應的內涵,修行有其次第,勉強不來
12/23 09:13, 26F

12/23 09:14, , 27F
若未真起任運無造作的菩提心尚不是大乘行者,但是凡夫的
12/23 09:14, 27F

12/23 09:16, , 28F
我們也要隨份隨力的修學佛法,種下佛法的習氣與種子,有
12/23 09:16, 28F

12/23 09:17, , 29F
此修學佛法的近取因、俱有緣,於心的續流將來能夠感果。
12/23 09:17, 29F
文章代碼(AID): #1KcAEBiN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cAEBiN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