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正直之士何說孝養?子為父隱 vs大義滅親

看板Buddhism作者 (夏天樹)時間10年前 (2014/03/25 14:18), 編輯推噓10(100145)
留言155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11 (看更多)
※ 引述《Vens (良心健康球來就打)》之銘言: : 標題: Re: [其它] 正直之士何說孝養?子為父隱 vs大義滅親 : 時間: Tue Mar 25 13:00:21 2014 : : ※ 引述《anatta (南無觀世音菩薩)》之銘言: : : 「孝順」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內涵,從遠古時期就已經有這樣的文化概念, : : 子女對於父母的意思要順從,但不要盲從,陷父母於不義,講話要婉轉, : : 態度要恭敬等等,因而衍生出很多相關成語。 : : 我們就來看看至聖先師孔子對孝順的看法。 : : 一次,楚國的大夫葉公(沈子高,「葉」是他的食邑,「公」是他自己僭越的封號) : : 跟孔子說:「我們鄉里有一位正直的人,他的爸爸不得已偷了人家的羊隻, : : 他出面作證。」 : : 孔子說:「哦~我們鄉里的人也很正直,但表現跟你們不同 : : ,父親不說子女不好的,子女不說父親不好的。 : : (子為父隱,父為子隱)這樣的行為足以表現正直了(直在其中矣)。」 : : 《論語‧述而篇》 : : : 我認為現在來看待「隱」這個字,應該要有不同的解釋方法,尤其是 : 在學習了佛法之後,隱這個字應該解釋成「彌補」,當父母有了過失 : ,我們做子女的要去替父母彌補起來,由於過錯已經彌補,於是其過 : 其罪便漸漸消滅,是名為隱。 : : 過去聖人的教誨,是在教育我們怎麼做人,而做人的具體意義就是要 : 和禽獸有所區別,所使用的方法便是建立倫理,因此只能得到這樣的 : 教法。然而佛法的智慧使我們明白,現世的安穩並不應該是我們追求 : 的目標,眾生過去所造罪業無量無邊,若不取解脫,便永在生死中受 : 諸苦惱,是故應該懺悔罪障,心念出離。 : : 因此父母有了過錯,我們應該勸導他們勇於悔改,並為其彌補,化解 : 冤家,我認為這樣便是在佛法中盡了孝道。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2.104.68 : 推 buddhanature:的確。認同。弟子規有明確指出。親有過。諫使更。怡 03/25 13:04 : 推 buddhanature: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03/25 13:04 : → buddhanature:絕對不是裝聾裝瞎。父母有過不微言婉語勸。也算失格 03/25 13:08 : → buddhanature:。但最重要應該是德行感動。而使尊親願意向上提升自 03/25 13:08 : → buddhanature:己的層次。 03/25 13:08 : → buddhanature:言談間孔子只是表明有其他標準。也無強制對方要照著 03/25 13:10 : → buddhanature:做。很像禪宗點醒人的執著。 03/25 13:10 : → summertrees:兩位都誤會孔子的意思了.孔子是針對"父攘羊而子證之" 03/25 13:13 幾位都誤會孔子的意思了。 原文是: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首先,葉公認為所謂的「直」就是「依法而行」,所以他舉「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這也是一般人對於「正直」的看法。 但孔子卻告訴他,這種世俗價值的「直」,並不能稱之為直,所以他提出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種互相保護的作法才是真正的「直」。 雖然表面、世俗觀點看起來是「不直」,但這才是「直」的真實精神:「直在其中矣」 我們參考歷來註釋就很清楚了: 朱熹:「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中。」 何晏:「孔子舉所異者,言爲風政者以孝悌爲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應相隱。 由此來看,孔子所謂的「直」,可以說就是「直心」、「至心」、「真誠心」。 看到「直心」大家就明白,這就是菩提心的本體,就是自性。 孔子讚許的是依於「直心」而行,由「父子天性」、「自然至情」這樣的角度去看。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這樣的行為完全違背「人情之至」、「父子天性」, 而「隱」才是最真誠、最符合自性,沒有任何外在後天價值加諸於其上的作法。 這才是「直心」的表現。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才是全天下人都自然明白、不學而能的「直」。 所以朱熹說這是「天理人情之至也」(天理人情之至就是我們的自性啊)。 至於規勸父母和如何規勸父母,那是後續的事了。 -- 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 拾得‧普賢菩薩 --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73.152.166 (03/25 14:24)

03/25 14:25, , 1F
這個直心不可解為菩提心,否則人性就是菩提心,人性有善
03/25 14:25, 1F

03/25 14:29, , 2F
有惡有無記,菩提心則沒有善惡無記之別,如果引用儒家論
03/25 14:29, 2F

03/25 14:34, , 3F
語還是依照儒家解釋就好,否則以儒佛相參,易生混亂。
03/25 14:34, 3F

03/25 14:34, , 4F
您沒看清楚,我說的是菩提心的本體
03/25 14:34, 4F

03/25 14:35, , 5F
菩提心包括直心 深心 大悲心
03/25 14:35, 5F

03/25 14:35, , 6F
另一說是 至誠心、 深心、迴向發願心
03/25 14:35, 6F

03/25 14:36, , 7F
直心和至誠心都是菩提心的本體
03/25 14:36, 7F

03/25 14:37, , 8F
人性之善是本善,是孟子所說「孺子將入於井」那個善
03/25 14:37, 8F

03/25 14:38, , 9F
我讚成g大德看法。儒家學說宜依儒說解釋。我在上篇
03/25 14:38, 9F

03/25 14:38, , 10F
所提弟子規正是儒家思想
03/25 14:38, 10F

03/25 14:40, , 11F
佛法說我們本來面目.而面目扭曲是習氣迷惑
03/25 14:40, 11F

03/25 14:41, , 12F
孔子的論述仍以人為基礎。並無法出離六道。學儒這是
03/25 14:41, 12F

03/25 14:41, , 13F
人天基礎。但與菩薩思想的自度度人仍有落差。
03/25 14:41, 13F

03/25 14:42, , 14F
此處(直)與佛教直心仍有落差
03/25 14:42, 14F

03/25 14:44, , 15F
為父隱若解釋成隱藏。則不符前後文意。
03/25 14:44, 15F

03/25 14:44, , 16F
我並沒有說儒家能出離六道,但是佛法難道不能說明人天?
03/25 14:44, 16F

03/25 14:45, , 17F
這裡的隱不是隱藏,是保護的意思
03/25 14:45, 17F

03/25 14:45, , 18F
為父隱藏則失於菩提性。因菩提性中豈能藏罪而無業報
03/25 14:45, 18F

03/25 14:45, , 19F
03/25 14:45, 19F

03/25 14:46, , 20F
您要不要再回頭看一下?
03/25 14:46, 20F

03/25 14:46, , 21F
所以我不認為這(隱)解釋成隱藏會合理。
03/25 14:46, 21F

03/25 14:48, , 22F
如何保護法?
03/25 14:48, 22F

03/25 14:49, , 23F
我真的建議您回頭把我的本文再看一次
03/25 14:49, 23F

03/25 14:50, , 24F
人天之受用應不能與菩提完全相符。
03/25 14:50, 24F

03/25 14:52, , 25F
我也沒有說人天的受用和菩提完全相符,我說的是從佛法
03/25 14:52, 25F

03/25 14:53, , 26F
的角度來說明人天法
03/25 14:53, 26F

03/25 14:54, , 27F
看過了。依s大所言保護。不知如何保護?是否覆藏其罪
03/25 14:54, 27F

03/25 14:54, , 28F
不令他知?或是對外覆藏而規過於私室?
03/25 14:54, 28F

03/25 14:56, , 29F
您真的沒看懂,孔子這一篇只針對「子證之」這件事
03/25 14:56, 29F

03/25 14:56, , 30F
弟子規是孔子的思想精華。有點難想像s大認為孔子言與
03/25 14:56, 30F

03/25 14:56, , 31F
弟子規出入這麼大。
03/25 14:56, 31F

03/25 14:56, , 32F
至於歸過及如何歸過那是後續的問題,並不在此篇討論
03/25 14:56, 32F

03/25 14:57, , 33F
規過
03/25 14:57, 33F

03/25 14:58, , 34F
我從上篇到這篇都是談「子證之」
03/25 14:58, 34F

03/25 14:58, , 35F
您會糾結在這是因為v大誤會此篇而引弟子規來圓轉
03/25 14:58, 35F

03/25 14:59, , 36F
兩位之說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誤會論語這篇真正的意思
03/25 14:59, 36F

03/25 15:00, , 37F
s大或可解釋何謂保護?
03/25 15:00, 37F

03/25 15:00, , 38F
這裡的子證之是指上法庭作證他老爸偷羊讓老爸被關
03/25 15:00, 38F

03/25 15:01, , 39F
葉公認為這叫直,孔子不認為.孔子認為兒子拒絕作證,
03/25 15:01, 39F
還有 76 則推文
03/25 21:50, , 116F
B大可能較年輕,現在才接觸到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末學的
03/25 21:50, 116F

03/25 21:50, , 117F
所以有時候我常想,真正問題不在南傳 漢傳 小乘 大乘..等
03/25 21:50, 117F

03/25 21:50, , 118F
家庭教育比較老式,從小牙牙學習學齡前就要背誦三字經論語
03/25 21:50, 118F

03/25 21:51, , 119F
而在於印祖警惕的 : 學人到底做到了幾分 ? 心有幾分誠敬?
03/25 21:51, 119F

03/25 21:52, , 120F
等,現在深入佛法後,確實也如樓上bobju版友提到以佛教的
03/25 21:52, 120F

03/25 21:52, , 121F
自己真感慚愧。阿彌陀佛
03/25 21:52, 121F

03/25 21:53, , 122F
解脫知見而言,確實和世間法有比對的空間。
03/25 21:53, 122F

03/25 21:54, , 123F
現在自己也很少接觸外典了。
03/25 21:54, 123F

03/25 21:55, , 124F
bo大德提到的其實沒錯,古德論述中也常提到 :
03/25 21:55, 124F

03/25 21:56, , 125F
儒道屬人天乘,究竟解脫還須以佛法為重。
03/25 21:56, 125F

03/25 21:56, , 126F
bona版友現在既然有相應的法門,就應好好依照所學去落實。
03/25 21:56, 126F

03/25 21:57, , 127F
沒錯,末學確實要好好去努力。
03/25 21:57, 127F

03/25 21:57, , 128F
感恩,阿彌陀佛
03/25 21:57, 128F

03/25 21:58, , 129F
好好念佛去吧,隨喜你:)
03/25 21:58, 129F

03/26 01:06, , 130F
我的文章要表達的是,如果孔子所說的隱,是隱瞞的話,那麼
03/26 01:06, 130F

03/26 01:06, , 131F
便與佛法的精神不符,因此當以佛法為本,我們在學習傳統文
03/26 01:06, 131F

03/26 01:07, , 132F
化的時候,應該自己把隱解釋成彌補的意思,如此便能佛不離
03/26 01:07, 132F

03/26 01:07, , 133F
儒,儒不離佛,而不是要證明佛即是儒,儒即是佛。為什麼需
03/26 01:07, 133F

03/26 01:07, , 134F
要佛不離儒,儒不離佛?那是因為中華文化以儒為本,若能佛
03/26 01:07, 134F

03/26 01:08, , 135F
不離儒,才能讓儒不離佛,實是方便之法,讓佛法能在中華文
03/26 01:08, 135F

03/26 01:08, , 136F
化中扎根傳播。個人斗膽猜想,祖師大德也是這樣的用心,因
03/26 01:08, 136F

03/26 01:08, , 137F
此cool810 所言即是我心中所想。
03/26 01:08, 137F

03/26 08:16, , 138F
鴦掘羅摩是個殺人魔 依法當斬 但皈依到佛陀座下出家去之後
03/26 08:16, 138F

03/26 08:17, , 139F
連國王都不再追究他犯的連續殺人罪了 囧
03/26 08:17, 139F

03/26 08:18, , 140F
03/26 08:18, 140F

03/26 08:19, , 141F
不管儒家或佛家 在某個時空之下似乎都把[人治]擺得比[法治]
03/26 08:19, 141F

03/26 08:20, , 142F
還高 就算是犯了罪 只要有夠力的當靠山 還是可以免罪
03/26 08:20, 142F

03/26 08:21, , 143F
話說回來 這個[隱]不論做何解釋 都擺脫不了這樣的形象: 就是
03/26 08:21, 143F

03/26 08:22, , 144F
認為[人治]比[法治]的位階還高 所以孔子反而認為老子犯罪兒
03/26 08:22, 144F

03/26 08:22, , 145F
子做證是比較low的[直] 比不上兒子為老子[隱] 囧
03/26 08:22, 145F

03/26 08:24, , 146F
最近在看大明王朝 就有這樣的體會: 千錯萬錯皇帝就是不會錯
03/26 08:24, 146F

03/26 08:25, , 147F
所以儘管[改稻為桑]的政策如何地弊端重重 就只能是臣子為皇
03/26 08:25, 147F

03/26 08:26, , 148F
帝[隱] 讓這個悠關民生的大議題成為一個全民買單,無解的死結
03/26 08:26, 148F

03/26 08:30, , 149F
總之 兩千n百年前的孔子講的是[人倫] 把[人治]擺得比[法治]
03/26 08:30, 149F

03/26 08:33, , 150F
還高自有其一套邏輯 只不過這套邏輯適不適用今日時空 人人心
03/26 08:33, 150F

03/26 08:33, , 151F
中自有想法 但卻不必奉為不可挑戰的鐵律
03/26 08:33, 151F

03/26 08:36, , 152F
至於儒家思想還要跟佛家思想扯在一起嗎? 我覺得真的不要扯在
03/26 08:36, 152F

03/26 08:37, , 153F
一起比較好 愈扯只會愈多問題罷了
03/26 08:37, 153F

11/09 05:56, , 154F
bona版友現在既然有 https://muxiv.com
11/09 05:56, 154F

01/02 12:49, 5年前 , 155F
也不乏父子[天生]就互 https://muxiv.com
01/02 12:49, 155F
文章代碼(AID): #1JCH_4WP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JCH_4WP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