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所謂的觀照?

看板Buddha作者 (Liu)時間1年前 (2022/06/21 07:24), 編輯推噓34(340320)
留言354則, 1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因為有問題想請教,自定的什麼不發文戒就先放下了…… 請問所謂觀照是這樣嗎? 自己閉眼看呼吸同時念佛號,雖然已經很專注在佛號上了,其實還是可以想東想西 的。以前自己想到某些人時,變成有點一心二用的感覺,同時專注於佛號,心還可 跑到他們身上。 也就是說,可看到他們的影像。雖然這影像是過往的記憶。有點類似拍了一張照片 存在腦裡,想到他們時照片拿出來看看這樣。看一些風景也是如此。 昨天方式有點改變,基本上和上述沒什麼不同,差別只在,自己一直將注意力放在 眉間,即便是拿「照片」出來看,也是透過眉間這一點看出去。雖然偶而還會跑掉 ,但很快就能意識到,並將注意力拉回眉間。 昨天這改變,算是比較正確的觀照嗎? 另外所謂的向內看,看血液流動是還看不到,但在有外界許多各類聲音的情況下, 專注感覺自身心跳和脈脖,這樣算是向內看嗎? 最後,觀想自身是具白骨時,觀想成骨頭是金色可以嗎?昨天小試了一下,也不會 很難。 重點是注意力一直都放眉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55767447.A.347.html

06/21 07:35, 1年前 , 1F
建議止禪不要一次分散專注在不同的所緣(標的)。
06/21 07:35, 1F

06/21 07:36, 1年前 , 2F
不要又觀呼吸、又要唸佛、又想觀想。
06/21 07:36, 2F

06/21 07:41, 1年前 , 3F
還有不要專注在眉間,道家守竅通常守身內一點,但守久了
06/21 07:41, 3F

06/21 07:41, 1年前 , 4F
也是會有弊端的,你要守竅,不如守體外一點或一物(例如
06/21 07:41, 4F

06/21 07:41, 1年前 , 5F
:牆上貼張白紙,畫上一點,作為注意力集中的目標)。
06/21 07:41, 5F

06/21 07:43, 1年前 , 6F
另外,所謂的觀照,應該是清楚地覺察到你目前的身心狀態
06/21 07:43, 6F

06/21 07:43, 1年前 , 7F
06/21 07:43, 7F

06/21 07:52, 1年前 , 8F
如果點香的話,睜眼我是會看香那紅點。守眉間是法師教
06/21 07:52, 8F

06/21 07:53, 1年前 , 9F
的,他說守眉間,不然就看鼻子。我也是昨天才開始看鼻
06/21 07:53, 9F

06/21 07:54, 1年前 , 10F
子。不然這些其實很早就教了。守眉間有比較專注,先前
06/21 07:54, 10F

06/21 07:54, 1年前 , 11F
才是比較分散。
06/21 07:54, 11F

06/21 08:37, 1年前 , 12F
沒有訓練的心,不是掉舉:胡思亂想,就是昏沉:想睡覺.
06/21 08:37, 12F

06/21 08:38, 1年前 , 13F
訓練後的心,有力量住在所緣境,這個所緣越粗,越容易集中.
06/21 08:38, 13F

06/21 08:39, 1年前 , 14F
但還是很容易跑掉,或睡覺.要靠時時提起"作意"拉回來.
06/21 08:39, 14F

06/21 08:42, 1年前 , 15F
若數息,很會跑掉,就念佛,念佛還是很會跑掉,就經行.
06/21 08:42, 15F

06/21 08:43, 1年前 , 16F
目標是能專注,不在於所緣是什麼.
06/21 08:43, 16F

06/21 08:56, 1年前 , 17F
您把止和觀混淆了
06/21 08:56, 17F

06/21 09:02, 1年前 , 18F
要修止 就好好修止 您提到狀態已經是散亂了
06/21 09:02, 18F

06/21 09:03, 1年前 , 19F
所謂的觀 如果是心性法的觀 直接是以心性為所緣做止觀
06/21 09:03, 19F

06/21 09:03, 1年前 , 20F
不會同時在不同所緣上做止觀 那樣除了散亂不會有別的
06/21 09:03, 20F

06/21 09:04, 1年前 , 21F
類似道家守竅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說守身外一
06/21 09:04, 21F

06/21 09:04, 1年前 , 22F
點較好。
06/21 09:04, 22F

06/21 09:07, 1年前 , 23F
道家不能解脫吧?
06/21 09:07, 23F

06/21 09:08, 1年前 , 24F
依佛教的修法 專注在心性上 可以成佛 (但要先確定你認得
06/21 09:08, 24F

06/21 09:09, 1年前 , 25F
出心性) 專注在身體裡的其他各個位置 是修氣脈的方式
06/21 09:09, 25F

06/21 09:09, 1年前 , 26F
如果沒有師長引導亂搞的話 輕者氣亂 中者發瘋 重則死亡
06/21 09:09, 26F

06/21 09:10, 1年前 , 27F
所以 建議G大還是去找善知識學完整 真的不推在板上問問
06/21 09:10, 27F

06/21 09:11, 1年前 , 28F
就拿來修 ...
06/21 09:11, 28F

06/21 09:11, 1年前 , 29F
止禪是修四禪八定,觀禪是修不淨觀四念處。不要盲修瞎
06/21 09:11, 29F

06/21 09:11, 1年前 , 30F
練。
06/21 09:11, 30F

06/21 09:13, 1年前 , 31F
比較像樣一點的道家丹鼎派,走的是「杳冥」一路(半睡半
06/21 09:13, 31F

06/21 09:13, 1年前 , 32F
醒的心理狀態)。
06/21 09:13, 32F

06/21 09:13, 1年前 , 33F
跟佛教走止觀一路差很多。
06/21 09:13, 33F

06/21 09:18, 1年前 , 34F
道家走性命雙修,對佛教顯宗的批評是「只修祖性不修丹,
06/21 09:18, 34F

06/21 09:18, 1年前 , 35F
萬劫陰靈難入聖」。
06/21 09:18, 35F

06/21 09:20, 1年前 , 36F
但止禪如果真要有所成就的話,沒有一定氣脈修持的基礎,
06/21 09:20, 36F

06/21 09:20, 1年前 , 37F
也不可能。
06/21 09:20, 37F

06/21 09:24, 1年前 , 38F
其實止禪就是練氣的方法,但修止禪如果修到連氣機都發動
06/21 09:24, 38F

06/21 09:24, 1年前 , 39F
不了的話,了無生機,與枯禪無異。
06/21 09:24, 39F
還有 275 則推文
06/21 21:11, 1年前 , 315F
心的過程中所對治的掉舉和沉沒,個別有粗中細三品,粗分掉
06/21 21:11, 315F

06/21 21:12, 1年前 , 316F
舉、中分掉舉、細分掉舉,粗分沉沒、中分沉沒、細分沉沒,
06/21 21:12, 316F

06/21 21:13, 1年前 , 317F
當內心意識於所緣的專注,完全遠離這些粗細分的掉舉和沉沒
06/21 21:13, 317F

06/21 21:14, 1年前 , 318F
,內心意識才圓滿九住心的定心,獲得第九住心的等持。
06/21 21:14, 318F

06/21 21:15, 1年前 , 319F
某網友寫的幾個字,給貼過來下: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
06/21 21:15, 319F

06/21 21:15, 1年前 , 320F
九住心是初禪近分定的前方便,圓滿九住心還未正式獲得初禪
06/21 21:15, 320F

06/21 21:15, 1年前 , 321F
y大 還請您寫一下中分與細分的掉舉沉沒[形象]~
06/21 21:15, 321F

06/21 21:16, 1年前 , 322F
近分定,當進一步獲得初禪近分定時,就是成就正式奢摩他了
06/21 21:16, 322F

06/21 21:17, 1年前 , 323F
理解一半是算了,無法溝通的時候放棄溝通。人與人相處
06/21 21:17, 323F

06/21 21:17, 1年前 , 324F
的原則是,我們不同,但都沒錯。
06/21 21:17, 324F

06/21 21:17, 1年前 , 325F
九住心屬於初禪近分定之前的止,而九次第定是屬於初禪正行
06/21 21:17, 325F

06/21 21:19, 1年前 , 326F
定以上色界與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加上滅盡定,這九個稱九次第定
06/21 21:19, 326F

06/21 21:20, 1年前 , 327F
九住心是連初禪近分定都還沒有獲得,九住心屬於欲界層次的
06/21 21:20, 327F

06/21 21:21, 1年前 , 328F
禪定三摩地,而九次第定是色界初禪以上的禪定三摩地,所以
06/21 21:21, 328F

06/21 21:22, 1年前 , 329F
這兩者是差別很大的。
06/21 21:22, 329F

06/21 21:27, 1年前 , 330F
(九住心從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對治粗細分掉舉、沉沒的過程
06/21 21:27, 330F

06/21 21:29, 1年前 , 331F
,於所緣的住分、明分、執持力,到時系列文再看吧,隔壁版
06/21 21:29, 331F

06/21 21:29, 1年前 , 332F
我怕一次貼太多,緩慢進行中)
06/21 21:29, 332F

06/21 21:46, 1年前 , 333F
反而這麼一來,y大貼的訊息能靜靜看幾遍,雖然仍是不
06/21 21:46, 333F

06/21 21:47, 1年前 , 334F
懂就是。也算奇怪的因緣。
06/21 21:47, 334F

06/21 22:54, 1年前 , 335F
我聽法師說 真正的"觀"要有很強的"止"當基礎
06/21 22:54, 335F

06/21 22:56, 1年前 , 336F
一般我們以為的"觀" 只是在"想"的層次而已
06/21 22:56, 336F

06/21 22:57, 1年前 , 337F
真正的"觀" 你觀大地為水 大地就會變成水
06/21 22:57, 337F

06/21 23:48, 1年前 , 338F
南傳禪修的道場很多,找一個好好練
06/21 23:48, 338F

06/22 07:12, 1年前 , 339F
名詞習慣上用的比較鬆散 不是比較嚴謹的名詞定義用法
06/22 07:12, 339F

06/22 07:13, 1年前 , 340F
他看到不能不講話
06/22 07:13, 340F

06/22 07:14, 1年前 , 341F
有的時候是程度上的差別就算了 但有時候是某個概念
06/22 07:14, 341F

06/22 07:15, 1年前 , 342F
意思跑掉 那會導致往別的方向引導或是失去標準
06/22 07:15, 342F

06/22 07:30, 1年前 , 343F
「觀禪」的「觀」,不是「觀想」,「觀想」算是「止禪」
06/22 07:30, 343F

06/22 07:30, 1年前 , 344F
06/22 07:30, 344F

06/22 08:20, 1年前 , 345F
修習禪定時要專注在一個所緣境,內心專注朝向一個所緣境逐
06/22 08:20, 345F

06/22 08:22, 1年前 , 346F
漸獲得定心,修習禪定也會稱為心一境性,就是說內心第六意
06/22 08:22, 346F

06/22 08:23, 1年前 , 347F
識專注於一個所緣境,不是兩個、三個…以上所緣,所以才稱
06/22 08:23, 347F

06/22 08:24, 1年前 , 348F
為禪定的性質是心一境性,於一段時間內心專注在同一個所緣
06/22 08:24, 348F

06/22 08:26, 1年前 , 349F
境,前念安住,後念亦持續安住,由此來成辦定心。
06/22 08:26, 349F

06/22 09:06, 1年前 , 350F
心一境性是止禪的方法原理,也是結果。
06/22 09:06, 350F

06/22 13:25, 1年前 , 351F

06/22 13:26, 1年前 , 352F
上面推文有寫我對如何進入色界初禪的看法。
06/22 13:26, 352F

06/22 15:30, 1年前 , 353F
很多人盲修瞎練了一輩子,可能連真正的入定都沒體驗過
06/22 15:30, 353F

06/22 15:31, 1年前 , 354F
06/22 15:31, 354F
文章代碼(AID): #1YiG6ND7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YiG6ND7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