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觀幻/心意/心性/無我

看板Buddha作者 (小羅賓)時間2年前 (2022/01/16 19:40), 2年前編輯推噓26(260208)
留言234則, 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觀幻】 例如觀想如幻、觀身如幻,透過觀察所緣物因緣和合、生滅的現象後,真的如實的發現了這 個現象,體道於身,這才能真的說是觀X如幻。否則很容易陷入“理”上的“覺得如幻”, 這兩者之間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觀體內氣脈明點的修法,如果一開始用的材料不真,造出來的東西也不會真。如果你有修 德、修心,至少煉出來的還是陽性的。如果不持戒,搞一些殺盜淫妄的東西,出來的就會是 陰的。無論是陰的還陽的,就不真了。 且藏地修法也有他們的時空背景,跟漢地不同。 藏地很多都從小就出家去修行了,氣脈運行方式還走先天,後天染污的也少,按照他們的方法自然容易成。 而漢地很多人都是14歲以後,男性已經開始遺精、女性已經開始來例假後,氣脈運行的方式已經開始走後天了,變成用漏體在修。 自己在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一些來路不明的東西,即便是修藏傳的功夫,如果沒有一個具傳承的上師帶著煉,不明所以的就直接照著修,很容易把陰火也帶上來染污了上界,會走火入魔的。所以最好依止一個有法脈傳承的上師,他會知道你現在到什麼狀況了,引領著你煉。 (之前有一段時間煉拙火、寶瓶氣時不信邪,硬是把氣帶上來,結果搞到肺部有些受傷 ,差點住院。後來就不敢這樣搞了。或許也是一個因緣,以後可以用自身慘痛的經歷來分享) 所以部分人會主張融合命功先返還先天來幫助修煉。 【心意】 透過體道於身觀察到如幻的現象後,自然不會執著於這些三界六道的輪迴見上,你才真正的 從輪迴見出離,這才是真的出離心已成。觀出來的才無染、才真。 一開始或許會習慣用頭光什麼的,能量耗的快,需要依法脈傳承的力量。入無為幾次後發現 ,最後只在那一點上,心到意到,這時連六根都放下、萬緣俱滅。自己的感覺就像是整個人 都進去了那一點裡面了一樣,後來聽說這個叫做用「心」。之前寶月輪的觀,有另一個說法 叫做用「返天鏡」在觀。 念佛法門透過一個所緣物置心一處,最後在一個點上「念佛憶佛」,這時候會逐漸的唸 不動,自然的消融進去,無人無我,一片光明,進入無為。其原理都是一樣的。 在心上實相念佛勝過口唸億萬聲。 禪宗初祖達摩:全憑心意用功夫。 【心性】 很多人誤解明心與見性是同樣一回事,但歷史、經文及實證的經驗上看起來都不是如此。 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邊是悟入空性,發現身如幻、識如幻,連心這個明鏡都是無相的,本來就無一物的,焉能 惹塵埃? 此時尚未見性能生心的這個功能,未見一切根塵本是同源,所以五祖說此偈未見性。 在《六祖壇經》中可以看到: 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 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 》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 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 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 上文中,慧能也是於五祖忍和尚處才「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這才真的見性。 【無我】 透過一些聖者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對於一些無關生命解脫的、只想滿足好奇心的言 論常常都是默然無語的。除非是因材施教,才會因對方所需而現相。 力所能及處,透過世尊的言教、身教與不言之教來學習、成長。 菩薩行其一也是「離戲論」。 捫心自問:如無我,誰能與人爭?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G98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81.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42333235.A.1DB.html

01/16 19:46, 2年前 , 1F
其實男嬰在母胎內就會一柱擎天,小小女娃男娃也會自摸自
01/16 19:46, 1F

01/16 19:46, 2年前 , 2F
爽,不要以為藏地的娃和漢地娃有什麼天差地別
01/16 19:46, 2F
不是說藏人跟漢人有什麼差別,文中是說漢地很多居士修法時都已成年,已超過14歲,大多已經歷過夢遺、月經,不是指會自淫那件事。 所以才會有一些相應的教法來止漏。

01/16 19:47, 2年前 , 3F
可以估狗婦幼相關,有那種母嬰討論板很多媽媽討論這話題
01/16 19:47, 3F

01/16 19:48, 2年前 , 4F
(看來台灣成年人就算為人父母在還是很無知,健教失敗)
01/16 19:48, 4F

01/16 19:59, 2年前 , 5F
達賴喇嘛說藏地的孩子從小出家其實不好,養成依賴心
01/16 19:59, 5F

01/16 20:25, 2年前 , 6F
禪修中念佛,不可思議。
01/16 20:25, 6F

01/16 20:39, 2年前 , 7F
禪修中念佛就是不了義囉,念佛即是禪修,禪修即不離佛
01/16 20:39, 7F

01/16 20:49, 2年前 , 8F
將禪修跟念佛分成二者,一分為二還要「禪修中念佛」的
01/16 20:49, 8F

01/16 20:49, 2年前 , 9F
說法,表示既對禪修不熟,也對念佛不懂,穿鑿附會而己
01/16 20:49, 9F

01/16 21:54, 2年前 , 10F
正常的生理發育,哪有什麼漏??難道從小送去修行就身體不
01/16 21:54, 10F

01/16 21:54, 2年前 , 11F
會發育轉大人?
01/16 21:54, 11F
文中不是在講發育轉大人的事情誒,是在講體內運行的方式。 漏盡通這個名詞蠻常見的,就是在修不漏。也常聽人家講漏盡通是六神通最重要的。 楞嚴經: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你看看,淫根不斷,導致隨其生死相續。這個漏甚至像你所說的,連在母胎中都要淫。「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 如果要說親身經驗倒是有一個。有一段時間不信邪,硬是帶上來,結果搞到肺部有些受傷,差點住院。後來就不敢這樣搞了XD 或許也是一個因緣,以後可以用自身慘痛的經歷來分享Q_Q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37.81.212 臺灣), 01/16/2022 22:47:06

01/16 22:49, 2年前 , 12F
一般提到的[漏盡通],比較是在指斷除一切煩惱的意思。
01/16 22:49, 12F

01/16 22:50, 2年前 , 13F
[漏]是指煩惱,[盡]是指盡除,[漏盡]是指斷除一切煩惱得到
01/16 22:50, 13F

01/16 22:51, 2年前 , 14F
解脫。 這個詞有沒有其他不同意思或解釋,就不清楚了
01/16 22:51, 14F
感謝F大補充,就小弟所知還有分意根不漏跟身根不漏。 之前學身根不漏的東西,原本都還會夢遺,結果練了沒多久就再也沒發生了,要說巧合也太巧了吧!後來即使夢到春夢,也不會遺留一些什麼。然後就慢慢地連這些東西都不會夢到了。 另一方面,還是有好一陣子生活中看到美女還是會容易起心動念,過去的雜染的習氣太重了。 但也發現可以從直面、覺照習氣中解脫習氣,慢慢的也就越來越淡了。

01/16 22:57, 2年前 , 15F
這叫[生理反應],不叫[淫欲],泌尿科醫生都說,沒有定期清
01/16 22:57, 15F

01/16 22:58, 2年前 , 16F
除[涕唾膿血=水大]會結石,甚至致癌,生理反應的目的是生
01/16 22:58, 16F

01/16 22:59, 2年前 , 17F
理新陳代謝,你有沒有聽過女性久坐下半身血液循環不良會
01/16 22:59, 17F

01/16 23:01, 2年前 , 18F
長子宮肌瘤這回事???人體會因為生理週期荷爾蒙改變出現
01/16 23:01, 18F

01/16 23:01, 2年前 , 19F
不一樣的感受與情緒,這些都算是[正常現象],不是[病態]
01/16 23:01, 19F

01/16 23:02, 2年前 , 20F
不需要特別因此去[修]什麼,不要[修成奇形怪狀]的人
01/16 23:02, 20F

01/16 23:03, 2年前 , 21F
佛世時代許多弟子男男女女都結婚生子後才出家,佛陀也沒
01/16 23:03, 21F

01/16 23:04, 2年前 , 22F
要他們特別為了不淫欲去修什麼奇怪法門,
01/16 23:04, 22F

01/16 23:28, 2年前 , 23F
還有幼兒和胎兒在做那種事,不代表是淫欲,那只是一種釋放
01/16 23:28, 23F

01/16 23:30, 2年前 , 24F
身體感覺的行為(就像貓科動物吃肉只是生理本能,不叫殺生
01/16 23:30, 24F

01/17 05:28, 2年前 , 25F
所以我在隔壁板也在說在跟不同系統的人討論的時候
01/17 05:28, 25F

01/17 05:29, 2年前 , 26F
要理解自己說的話來源自某一種思想脈絡 但是這個思想
01/17 05:29, 26F

01/17 05:30, 2年前 , 27F
脈絡不是只有一種 可以認為自己這套最好(不是在嗆人)
01/17 05:30, 27F

01/17 05:31, 2年前 , 28F
而是會影響到一些用詞習慣上的差異 或是知道某些概念
01/17 05:31, 28F

01/17 05:31, 2年前 , 29F
的由來是從哪裡來的 但是這花時間讀各系的推論過程
01/17 05:31, 29F

01/17 05:32, 2年前 , 30F
這是文組精神 要去讀很多不是自己學派(甚至不喜歡)的
01/17 05:32, 30F

01/17 05:33, 2年前 , 31F
東西才會知道對方的完整論述是什麼樣子
01/17 05:33, 31F

01/17 05:33, 2年前 , 32F
你用理工組精神辦事情 反正我最後成果有出來就好了
01/17 05:33, 32F

01/17 05:34, 2年前 , 33F
就把這套系統完善摸熟 出問題再說
01/17 05:34, 33F

01/17 05:35, 2年前 , 34F
謝謝借個版面抱怨一下 我不是針對這篇在說XD
01/17 05:35, 34F

01/17 05:36, 2年前 , 35F
不過友善的說一下這篇有道教先練身體的概念 以及把
01/17 05:36, 35F

01/17 05:37, 2年前 , 36F
明心跟見性分開論述的習慣 這是寧瑪在講大圓滿的習慣
01/17 05:37, 36F
還有 160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01/17 22:06, 2年前 , 197F
心。
01/17 22:06, 197F

01/17 22:07, 2年前 , 198F
我知道那是純粹的能知狀態,但我不曉得那玩意有什麼用?
01/17 22:07, 198F

01/17 22:07, 2年前 , 199F
觀察力的東西是工具~
01/17 22:07, 199F

01/17 22:08, 2年前 , 200F
你覺得科學家的眼睛,貼在天文望遠鏡上面,
01/17 22:08, 200F

01/17 22:08, 2年前 , 201F
是為了看 "天文望遠鏡" or "外面的世界" ?
01/17 22:08, 201F

01/17 22:08, 2年前 , 202F
但得出那種狀態才能用啊!不然能覺知外境但無法區別,內
01/17 22:08, 202F

01/17 22:09, 2年前 , 203F
這二個差距在哪你知道嗎 ?
01/17 22:09, 203F

01/17 22:09, 2年前 , 204F
境是觀無一物(其實樂受還是能覺知的)。
01/17 22:09, 204F

01/17 22:10, 2年前 , 205F
禪定 = 天文望遠鏡。
01/17 22:10, 205F

01/17 22:10, 2年前 , 206F
我不曉得那種工具怎麼用啊!當然我大概能猜到是修觀禪之
01/17 22:10, 206F

01/17 22:10, 2年前 , 207F
你一直在描述 這個望遠鏡的 "狀態"。
01/17 22:10, 207F

01/17 22:10, 2年前 , 208F
用。
01/17 22:10, 208F

01/17 22:11, 2年前 , 209F
大概懂你的意思了。
01/17 22:11, 209F

01/17 22:11, 2年前 , 210F
禪定只是讓你的心處於非常適合去觀測理解實相的狀態~
01/17 22:11, 210F

01/17 22:12, 2年前 , 211F
讓你在圖書館念書 跟 讓你在pub念書。
01/17 22:12, 211F

01/17 22:13, 2年前 , 212F
結果你在描述,這圖書館真讚,有冷氣、有咖啡~
01/17 22:13, 212F

01/17 22:13, 2年前 , 213F
了解你的意思了。
01/17 22:13, 213F

01/17 22:32, 2年前 , 214F
「心」太細微了,你一直把「禪相」當成是心,然後用禪
01/17 22:32, 214F

01/17 22:32, 2年前 , 215F
我推薦你一本書,不過應該很難。你吸收的了就學~
01/17 22:32, 215F

01/17 22:33, 2年前 , 216F
相去理解,是說這本來就很難啦,簡單的話滿街羅漢了
01/17 22:33, 216F

01/17 22:35, 2年前 , 217F
https://reurl.cc/nE1zQn 《中觀莊嚴論》
01/17 22:35, 217F

01/17 22:36, 2年前 , 218F
能講到通透的,我目前知道就淨空法師。不過法師偏重淨土~
01/17 22:36, 218F

01/17 22:37, 2年前 , 219F
跟這本書同等量級的,就天臺宗的系統。
01/17 22:37, 219F

01/17 22:38, 2年前 , 220F
我是先從老人家跟蕅益大師,起信論那邊得解,才看的懂這
01/17 22:38, 220F

01/17 22:38, 2年前 , 221F
這本書,回頭才整合天臺一心三觀。
01/17 22:38, 221F

01/17 22:38, 2年前 , 222F
佛教Top思想大概就這本是代表作了~
01/17 22:38, 222F

01/17 22:39, 2年前 , 223F
索達吉堪布算講的非常白話淺顯了~
01/17 22:39, 223F

01/17 22:40, 2年前 , 224F
這位堪布就是被淨空法師 稱讚 望他能成為當代龍樹菩薩~
01/17 22:40, 224F

01/17 22:41, 2年前 , 225F
喔對~淨空法師沒講過這本,你要搜尋空假中關鍵字。
01/17 22:41, 225F

01/17 22:41, 2年前 , 226F
教理上會跟這本相應~
01/17 22:41, 226F

01/17 22:42, 2年前 , 227F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漢傳也很多,例如摩訶止觀。
01/17 22:42, 227F

01/17 22:42, 2年前 , 228F
不過你可能會翻到第一頁就蓋起來了XD 不淺的文言~
01/17 22:42, 228F

01/17 22:43, 2年前 , 229F
我先看《空,大自在的微笑》這本看完再說。
01/17 22:43, 229F

01/17 22:44, 2年前 , 230F
感覺寫得還不錯。
01/17 22:44, 230F

01/18 22:06, 2年前 , 231F
原po,進入無為法可稱為賢聖,但還是有差別喔,金剛經
01/18 22:06, 231F

01/18 22:06, 2年前 , 232F
裡面寫的。一真法界有分十信、十住....就是在講這個,
01/18 22:06, 232F

01/18 22:06, 2年前 , 233F
全部都是入無為法,但圓滿程度還是有差別
01/18 22:06, 233F
感謝前輩的寶貴資訊,小弟受教了!

01/18 22:37, 2年前 , 234F
※ 編輯: gogolee0210 (223.140.178.176 臺灣), 01/18/2022 23:06:28
文章代碼(AID): #1Xv0Gp7R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