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初果須陀洹投生到人間一定是富貴之家

看板Buddha作者 (silence)時間5年前 (2019/05/09 07:11), 4年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aun5780 (突破庫倫障壁)》之銘言: : 不好意思小弟剛好也有一個類似的問題 : 一個證得不還果的聖者 卻沒有禪定功夫 這樣他有辦法報生五不還天嗎 不還天(淨居天)屬於色界第四禪天,往生色界第四禪天臨終要現起四禪的近分定,死 歿才能往生四禪天,這是因果法則。 又,第四禪天有十八天(十八個處所),包括外道投生的無想天,佛教聖者若投生第四 禪天,投生在第四禪天的五種淨居天,不會投生在如外道聚落處的無想天。 投生上界的三果聖者,證得五下分結盡,即斷除了欲界所有煩惱,斷除欲界煩惱要依 於初禪近分定,透過初禪近分的止觀,完全斷除欲界煩惱時證得色界靜慮的正行定。 三果聖者進一步證得四果般涅槃的情形,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情況,如下說: 原址: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740.htm 雜阿含740經[正聞本937經/佛光本752經](覺支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得七果,何等為七?現法智有餘涅槃;及命終 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 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般涅槃。」 此中提到,現法智有餘涅槃,即現世(欲界)就斷除有漏的煩惱心還餘留蘊身的階段; 命終時般涅槃,即現世(欲界)最後命終之際,於死有(死心)階段,斷除有學位的所應斷, 證得無學位涅槃。   上面兩種都屬於在現世這一期生命當中般涅槃,在這一世當中斷除有學位的所應斷, 成就無學道的果位。若這一期生命沒有般涅槃,過了這一期命終死有(死心)階段,進入中 有,則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   命終過了死亡階段沒有般涅槃,往生上二界的三果聖者,有五種般涅槃的類型: 1.中般涅槃、2.生般涅槃、3.無行般涅槃、4.有行般涅槃、5.上流般涅槃。   這五種不還果(三果聖者)般涅槃的情形,是依根器的利鈍排列:   1.最利根的是中般涅槃,即是在此世命終後,往趣上界色界的中有階段,證入涅槃。 2.中有未般涅槃,過了中有之後,於投生色界的生有時般涅槃,是第二種生般涅槃。 3.色界生有未證涅槃,投生色界之後不需要非常努力精進達到涅槃,是無行般涅槃。 4.在色界生有未證涅槃,投生色界之後需要非常努力精進達到涅槃,是有行般涅槃。 5.上流般涅槃有兩類,上行投生至色界第四禪天色究竟天般涅槃,以及上行投生至無 色界第四處非想非非想處般涅槃。上行色究竟天般涅槃又分三種,全超般、半超般 、遍歿般。 由上面提到證得阿羅漢果位般涅槃的不同類型,可以知道,證得阿羅漢果位的所依身 ,三界身都可以,也就是,依於欲界身、色界身、無色界身,都可以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而證得初果、二果、三果,這三個果位的所依身,就一定是依於欲界身而證得。 ------------------------------------------------------------------------------ [1] 佛教聖者證得的果位,是依斷、證功德的差別,而安立不同果位的差別 《雜阿含393經》: 「世尊告諸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初果);…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 二果);…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三果),不還此世(不再生於欲界這個世界)…」 三結盡,斷除了遍計我執的身見(不了解補特伽羅與五蘊身的關係)、戒禁取、煩惱 疑等三結為主的遍計煩惱,證得初果。 斷除三結為主的遍計煩惱,加上斷除多分欲界俱生煩惱,證得二果。 斷除三結為主的遍計煩惱,加上完全斷除欲界俱生煩惱,證得三果。 [2] 《大般若經》: 「佛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法眼能如實知補特伽羅種種差別:…由解脫知見永斷三 結,所謂薩迦耶見、戒禁取、疑,永斷此三結故得預流果(初果須陀洹);此由修道薄欲貪 、瞋恚得一來果(二果斯陀含);此復由上品修道永斷欲貪、瞋恚得不還果(三果阿那含)」 見道位斷除三結為主的遍計煩惱,而未斷除任何一品欲界俱生煩惱、或斷除一至五品 欲界俱生煩惱,初果有這些不同類型。 進一步於修道位斷除六至八品欲界俱生煩惱,二果有這些不同類型。 於修道位完全斷除九品欲界俱生煩惱,證得三果。 佛教聖者共同處都斷除了遍計煩惱,差別處在於:初果與二果聖者尚未完全斷除欲界 俱生煩惱,還會再投生欲界,三果聖者完全斷除欲界俱生煩惱,不還欲界。 [3] 《中阿含127經.福田經》: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有學位:資糧道、 加行道、見道、修道),二者、無學人(無學位:無學道)。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 居士!云何十八學人(有學位階段的十八種類型)?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 、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 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 居士!云何九無學人(無學位階段的九種類型)?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 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世中學(有學位的學人)、無學(無學位的學人),可尊可奉敬, 彼能正其身,口意亦復然,居士!(這些學人、無學人)是良田(福田),施彼得大福。」 此中,對於四雙八輩(四向四果)的向果聖僧,說到了各種修行階次、根器、所修、所 斷、所證的道次差別。 [4] 《俱舍論》提到投生上界的三果聖者,不會投生在色界初禪天,因為色界初禪天是外 道投生處,初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色界初禪天是修習常一自主的補 特伽羅我執的外道投生處。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57357105.A.5A3.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5/09/2019 08:05:05

05/09 09:19, 5年前 , 1F
感謝您的回覆
05/09 09:19, 1F

05/09 09:20, 5年前 , 2F
謝謝您 感激不盡
05/09 09:20, 2F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28/2019 12:57:53
文章代碼(AID): #1Sqs8nMZ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Sqs8nMZ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