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3個問題 : 羅漢? 另有涅槃? 印證羅漢?

看板Buddha作者 (soulism)時間5年前 (2019/01/09 13:01), 5年前編輯推噓3(3025)
留言28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涅槃不是斷滅,但也沒有來生. 阿含經中一講再講的事情. 一, 就像我們知道,滅盡定是類似於涅槃境界的一種定, 是有三果以上的聖人,才可以修的定 這是把受和想止息了,心念不再生起的定,是兩個無心定之一. 但沒有心要怎麼出定呢,這要在入定前先發一個要期心, 時間到了,心生起來,然後就能出定. 涅槃也是相似的狀況, 發了菩提心的阿羅漢, 在涅槃中,曾經發下菩提心願,會令他生出心念來, 就像出滅盡定一樣,再來世修行菩薩道. 二, 阿含經主要講的是對治無明煩惱, 幾乎沒有講菩薩道,對願力,研究比較少, 但留下很多佛陀的菩薩道時的本生故事, 後代的弟子們,也就依這些故事,來推論出菩薩道來. 過去有無量佛,他們成佛了,到底是怎麼成佛的, 阿含經沒有說,講的只有成阿羅漢的方法. 到底為什麼不講,各位可以研究看看. 所以即然有佛陀就一定有成佛之道. 而成佛之道不能只是,阿含經的三十七道品, 還要加上六度四攝,和無量世的菩薩道修行, 菩薩在無量世的菩薩道中,累積了無量的功德,和修法, 修行成就的念力,願力,自在力,神通能力, 令菩薩,在世間能來去自在,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二乘只有60劫或百劫的修行,不知道不明白這些事,也是很正常的事, 總之.因緣不可思議,涅槃不是阻止阿羅漢成佛的原因. 但成佛實在太難了,要尊重因緣, 絕對不能強迫:你不能只修到阿羅漢,還要難行難忍的菩薩道才可以. 所以雖然有成佛之道,但得要人家有想成佛的菩提心願. 補充 我覺得無論三乘或一乘,都是佛陀說的法. 即然是佛法,就沒必要為聖人們擔心, 佛陀有十力,他知道怎麼幫助,他的阿羅漢弟子們, 不會令他的弟子,永遠停留在阿羅漢的位階. 而我們還是多擔心,自己的滿滿的煩惱,是更實際的事. 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47.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7010116.A.48F.html

01/09 20:29, 5年前 , 1F
我想南北傳的歧異應不在菩薩道的有無及修法,而是是否所有
01/09 20:29, 1F

01/09 20:29, 5年前 , 2F
修行人都必須發心成佛
01/09 20:29, 2F

01/09 20:30, 5年前 , 3F
以及阿羅漢果究竟而言是不是不足的
01/09 20:30, 3F

01/09 21:39, 5年前 , 4F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大乘佛法的中觀、唯識經典是三乘究
01/09 21:39, 4F

01/09 21:39, 5年前 , 5F
竟,阿羅漢也是究竟。到了法華經才出現一佛乘。法華經
01/09 21:39, 5F

01/09 21:39, 5年前 , 6F
不能代表全部北傳。
01/09 21:39, 6F

01/09 21:51, 5年前 , 7F
嗯嗯 但現在一般信徒並沒有明確的流派傳承,更多的是雜揉
01/09 21:51, 7F

01/09 21:58, 5年前 , 8F
了各種流行的說法 信徒如果輕易訴諸了權威便失去了自己的
01/09 21:58, 8F

01/09 21:59, 5年前 , 9F
判斷 面對教義中的矛盾只好作玄解
01/09 21:59, 9F

01/09 22:00, 5年前 , 10F
在例如北傳信徒中,不乏排斥"小乘果"的思想
01/09 22:00, 10F

01/09 22:02, 5年前 , 11F
因此產生遠離實修的障礙,或獨宗念佛
01/09 22:02, 11F

01/09 22:05, 5年前 , 12F
我認為在歷經了千年歷史的發展中,佛法的思想不可能沒有參
01/09 22:05, 12F

01/09 22:07, 5年前 , 13F
雜 這種現象也是釋迦佛本身說明過的 因此分別法義可能我認
01/09 22:07, 13F

01/09 22:07, 5年前 , 14F
為還是很有價值的
01/09 22:07, 14F

01/09 23:50, 5年前 , 15F
樓主中肯
01/09 23:50, 15F

01/10 03:12, 5年前 , 16F
如果要説「南北傳的歧異」,應該要用北傳共同的教義去
01/10 03:12, 16F

01/10 03:12, 5年前 , 17F
比較,既然大乘佛教還有分成「三乘究竟」和「一乘究竟
01/10 03:12, 17F

01/10 03:12, 5年前 , 18F
」兩種觀點都有人接受,那就不能説是南北的差別。
01/10 03:12, 18F

01/10 03:23, 5年前 , 19F
而且一佛乘並不是一種「你們都必須怎樣」的觀念,而是
01/10 03:23, 19F

01/10 03:23, 5年前 , 20F
「相信大家終究會怎樣」,那是一種對理想的信心,而不
01/10 03:23, 20F

01/10 03:23, 5年前 , 21F
是強迫你必須怎樣。
01/10 03:23, 21F

01/10 04:20, 5年前 , 22F
我認為南北傳真正的歧異是「北傳一致認為走成佛那條路
01/10 04:20, 22F

01/10 04:20, 5年前 , 23F
比較好」,南傳也有那條路,但不認為比較好。想成佛原
01/10 04:20, 23F

01/10 04:21, 5年前 , 24F
則上是要轉世無數次行菩薩道,成本超高,南傳覺得不值
01/10 04:21, 24F

01/10 04:21, 5年前 , 25F
得,明明就有很快的解脫道,北傳覺得雖然同樣解脫,佛
01/10 04:21, 25F

01/10 04:21, 5年前 , 26F
就是比較讃,甘願花較多時間轉世。
01/10 04:21, 26F

01/10 08:44, 5年前 , 27F
北傳大概靠生死即涅槃作原動力
01/10 08:44, 27F

01/10 08:44, 5年前 , 28F
不過隔陰不知會不會沒修回來又浪費幾生
01/10 08:44, 28F
※ 編輯: soulism (36.238.148.191), 01/10/2019 09:27:14
文章代碼(AID): #1SDO14IF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SDO14IF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