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老實禪修

看板Buddha作者 (紅色男爵)時間6年前 (2017/09/10 05:34), 6年前編輯推噓23(230383)
留言40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贊嘆U學友的禪定修學,近於初禪的定力。 可遠離世間五欲煩惱。繼續保持下去,來生可 升至梵天也滿不錯的,可清淨自修佛法。可惜的是,自修時間過長,梵天也不好找到僧寶 指導。 小弟我自己偶爾也會打坐修禪,不過我沒什麼心得。就是專注呼吸,放空念頭而已。 坐完之後會有一段時間覺得心靈空明澄澈,與世無爭毫無煩惱,這種感覺大概維持半天而 已。 我想我這輩子就是好好的尊守世尊所教的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就是很棒的優 婆塞了。 我發現有持戒還是很好的,持戒就像騎車開車遵守交通規則,不會撞到別人,大家都覺得 你是模範駕駛。不持戒的人,就像馬路三寶,隨心所欲亂騎亂開,造成他人的危險和煩惱 , 自己還不覺得有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73.1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04992886.A.C1B.html

09/10 06:17, , 1F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9/10 06:17, 1F

09/10 06:17, , 2F
正確的實修 專注呼吸四念住圓覺經修法 持戒永不入三惡道
09/10 06:17, 2F

09/10 06:20, , 3F
此禪修空明 具有清楚明白的一體性 而非見光!!! 很好很好
09/10 06:20, 3F

09/10 06:21, , 4F
此為持戒者 具生本有的特性!!!
09/10 06:21, 4F
※ 編輯: redbalon (180.217.173.169), 09/10/2017 06:50:04

09/10 10:46, , 5F
f大你的推文都很像老師在批學生週記一樣。
09/10 10:46, 5F

09/10 12:02, , 6F
樓主這樣也不錯,身為在家人最能做的就是這樣
09/10 12:02, 6F

09/10 12:04, , 7F
我只是對佛經說的心理變化敢感興趣
09/10 12:04, 7F

09/10 12:12, , 8F
有沒有入色界禪,可以參考印順法師對「止成就」的看法。
09/10 12:12, 8F

09/10 12:15, , 9F
還有為何一堆學佛的人會執著於見光這個問題?偏偏又不去
09/10 12:15, 9F

09/10 12:15, , 10F
真正好好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09/10 12:15, 10F

09/10 12:19, , 11F
真的放下就見性光了 性光本來就是眾生的靈明覺性
09/10 12:19, 11F

09/10 12:20, , 12F
這不是執著 是自然現象 若未見性 當然要有自覺
09/10 12:20, 12F

09/10 12:21, , 13F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這是六祖慧能說的
09/10 12:21, 13F

09/10 12:21, , 14F
與其做不到 批評別人執著妄想 不如好好內修自省
09/10 12:21, 14F

09/10 12:21, , 15F
不看佛教的瑰寶,反而去拾撿別門的糟粕。
09/10 12:21, 15F

09/10 12:28, , 16F
見光可當作身心指標作為參考,光色的解讀各種說法都有,
09/10 12:28, 16F

09/10 12:28, , 17F
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09/10 12:28, 17F

09/10 12:35, , 18F
識光跟性光不太一樣 所以說執著見光是有問題的 執著是
09/10 12:35, 18F

09/10 12:35, , 19F
不可能見到性光的 要心無所住 才能見到真正的性光
09/10 12:35, 19F

09/10 12:39, , 20F
無住而「生心」 生心就是法界性現 就是自己靈光常顯現
09/10 12:39, 20F

09/10 12:40, , 21F
沒有做到就要更努力去除無明 不是去批評祖師的心得
09/10 12:40, 21F

09/10 12:57, , 23F
南懷瑾說的沒錯呀 刺激視覺神經就是識光
09/10 12:57, 23F

09/10 12:58, , 24F
我很久以前寫的文章。
09/10 12:58, 24F

09/10 12:59, , 25F
所以才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才能真的照見
09/10 12:59, 25F

09/10 13:00, , 26F
南懷瑾有些觀念是對的 他提過如果氣脈不通暢 雖然可以
09/10 13:00, 26F

09/10 13:01, , 27F
見到性光 但那很短暫 只是偶發而以 馬上又被蓋住
09/10 13:01, 27F

09/10 13:01, , 28F
可是他提到道家跟佛家一起出神採一朵花 回來時道家的
09/10 13:01, 28F

09/10 13:02, , 29F
行者口袋真的有一朵花 而佛家沒有 這就顯露出了他沒有
09/10 13:02, 29F

09/10 13:03, , 30F
真正的實修 不管是出陽神還陰神 都不可能真的有一朵花
09/10 13:03, 30F

09/10 13:03, , 31F
真的有一朵花那就不是修行 叫魔術了
09/10 13:03, 31F

09/10 13:05, , 32F
南懷瑾已說自己未得道,所以很多經驗除了參考還要多方
09/10 13:05, 32F

09/10 13:05, , 33F
驗證。圓沱沱光爍爍,大圓滿之光,你過去的經驗,僅是
09/10 13:05, 33F

09/10 13:05, , 34F
明點,還得再多多努力,不是經典誤寫,而是實證未到。
09/10 13:05, 34F

09/10 13:06, , 35F
上文回i兄的
09/10 13:06, 35F

09/10 16:20, , 36F
請問樓上仁兄得道了嗎?
09/10 16:20, 36F

09/10 16:21, , 37F
「性光」是語焉不詳的東西,那能不能請你寫出詳細的定義
09/10 16:21, 37F

09/10 16:21, , 38F
?你寫不出來如何區性光與其他光不同之處的話,那又怎麼
09/10 16:21, 38F
還有 328 則推文
09/11 00:57, , 367F
呂洞賓當年被鍾離考試,他成仙的三千功行,全在那一念替
09/11 00:57, 367F

09/11 00:58, , 368F
吃素 我們可以因此說阿雅持戒證量較高嗎?
09/11 00:58, 368F

09/11 00:58, , 369F
五百世後人著想的慈悲心,並非什麼禪修 ~
09/11 00:58, 369F

09/11 00:58, , 370F
沒錯 成仙的證量根基就只是那一念 即超三劫了
09/11 00:58, 370F

09/11 00:59, , 371F
我覺得啦!這個故事聽其寓意就好了。
09/11 00:59, 371F

09/11 01:00, , 372F
行善是日常生活就可以做的事情。
09/11 01:00, 372F

09/11 01:00, , 373F
甚至上網也能做。
09/11 01:00, 373F

09/11 01:01, , 374F
關鍵在於大家喜歡談禪修,卻不喜歡談自己行善 ^ ^"
09/11 01:01, 374F

09/11 01:01, , 375F
甚至輕忽善行善德的根本,這不是很顛倒嗎 ?
09/11 01:01, 375F

09/11 01:01, , 376F
上網傳播正確知識也是行善的一種啊!
09/11 01:01, 376F

09/11 01:02, , 377F
今天不談證果,縱使成個仙人都要認真培養善德了說 ~
09/11 01:02, 377F

09/11 01:02, , 378F
不過,可能也有人不這麼認為就是了。
09/11 01:02, 378F

09/11 01:02, , 379F
行善如果常常講 那也是心有所住 就像某些佛教團體
09/11 01:02, 379F

09/11 01:02, , 380F
如果真的是談佛教核心的話,我認為慧比福重要多了。
09/11 01:02, 380F

09/11 01:03, , 381F
常常強調捐錢做功德 是一樣的意思 心無所取才是真善
09/11 01:03, 381F

09/11 01:03, , 382F
其實不是講不講的問題,而是當修行版完全沒人提這些根本
09/11 01:03, 382F

09/11 01:03, , 383F
無慧,無法成就阿羅漢;無福,還是可以的,只是路途比較
09/11 01:03, 383F

09/11 01:03, , 384F
修持,不正表示最基礎的反而被輕視忽略了 ~
09/11 01:03, 384F

09/11 01:03, , 385F
辛苦一點罷了。
09/11 01:03, 385F

09/11 01:03, , 386F
那可能基督教談比較多
09/11 01:03, 386F

09/11 01:04, , 387F
阿羅漢是靠慧解脫,還是福解脫呢?
09/11 01:04, 387F

09/11 01:04, , 388F
老實說,版上很少人會把善德看成一回事。
09/11 01:04, 388F

09/11 01:05, , 389F
當然了,不可否認行善會有福德,而會對你今生來世都有幫
09/11 01:05, 389F

09/11 01:05, , 390F
慧來自定,定來自戒,戒來自善。
09/11 01:05, 390F

09/11 01:05, , 391F
助的,但這並非解脫的根本。
09/11 01:05, 391F

09/11 01:05, , 392F
當大家都跳過戒善,其實這是要很有問題的修行過程 ~
09/11 01:05, 392F

09/11 01:06, , 393F
修福不修慧,佛教的說法,就是死後轉生到欲界天,福報盡
09/11 01:06, 393F

09/11 01:06, , 394F
了,再落入輪迴。
09/11 01:06, 394F

09/11 01:06, , 395F
提出這點,希望彼此都能留意到。
09/11 01:06, 395F

09/11 01:07, , 396F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09/11 01:07, 396F

09/11 01:07, , 397F
你去看看這個故事的典故吧!
09/11 01:07, 397F

09/11 01:08, , 398F
修善,著相修稱為修福,不執著稱為修慧。
09/11 01:08, 398F

09/11 01:09, , 399F
善本身屬於中性,是戒定慧的根喔。
09/11 01:09, 399F

09/11 01:09, , 400F
根不顧,在枝葉上探討,其實都是不靠譜的 ~
09/11 01:09, 400F

09/11 01:10, , 401F
這話,佛在<十善業道經>就有提到了,稱之為"大地"。
09/11 01:10, 401F

09/11 01:11, , 402F
一切修行都依此大地才能建立 ~
09/11 01:11, 402F

09/11 01:12, , 403F
互相共勉吧 ~ 阿彌陀佛
09/11 01:12, 403F

09/11 01:14, , 404F
應該說你講的東西是大多數宗教之本。
09/11 01:14, 404F

09/11 01:40, , 405F
要捨棄見光的想法,不然你自己的潛意造一個識光..極正確
09/11 01:40, 405F

09/11 01:41, , 406F
自性生萬法你想要什麼就會滿你願!!!所以要純觀而無分別
09/11 01:41, 406F
文章代碼(AID): #1Pj5vsmR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Pj5vsmR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