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淨空法師:無量壽經玄義第14集(擲地有聲)

看板Buddha作者 (stockeye)時間7年前 (2017/04/27 22:13), 7年前編輯推噓8(8048)
留言5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大師這一點醒,我們一看果然不錯,釋迦牟尼佛怎樣成佛的?是念佛成佛的,就是念阿彌陀 : 佛成佛的,很不可思議。 我只能說 很嚴重的知見問題 如果世尊是念佛成就 那初轉法輪為何要講四聖諦??? 趕快把這單一念彌陀佛法門介紹給大家才對 反而是從最基本的生活做起跟講解 這相當納悶的詭異 不用腦子思考也知道....不太正常 然後是不是世尊很不慈悲???居然成佛是靠念佛法門 結果卻不跟南傳宣說念佛法門??? 這個法門在教導的49年裡面,南傳都不太知道??? 淨土法門願意修行是不錯 但是不能為了個人偏好不擇手段的方式 這很不妥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48.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93302397.A.21F.html

04/27 22:55, , 1F
佛是根據每位眾生可以信受、歡喜、願意修的法門,根據每位
04/27 22:55, 1F

04/27 22:55, , 2F
眾生的根器而給予不同的法門。你就是喜歡A法門,佛當然教導A
04/27 22:55, 2F

04/27 22:55, , 3F
法門。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04/27 22:55, 3F

04/27 23:02, , 4F
淨空法師說:讀法華經 是下下根人 今生肯定無法往生
04/27 23:02, 4F

04/27 23:05, , 5F
法師也明確點名了:法華經不是正路 正路是無量壽經
04/27 23:05, 5F

04/27 23:13, , 6F
法門當然有很多法門 但淨空法師開示:念佛法門第一
04/27 23:13, 6F

04/27 23:15, , 7F
念佛法門在禪法之上(也就是:禪法在念佛法門之"下")
04/27 23:15, 7F

04/27 23:16, , 8F
應從早到晚一句彌陀佛號念到底 學法華經是走冤枉路
04/27 23:16, 8F

04/27 23:24, , 9F
要一向專念彌陀 法華經這些其他大乘經典 祖師都後悔
04/27 23:24, 9F

04/27 23:25, , 10F
天啊~~
04/27 23:25, 10F

04/27 23:26, , 11F
花時間研習 走了冤枉路
04/27 23:26, 11F

04/27 23:27, , 12F
淨空法師說:像龍樹 就是死心塌地一句阿彌陀佛唸到底
04/27 23:27, 12F

04/27 23:33, , 13F
以上資訊 不是給原po 而是給一樓:試行淨空法師所言~
04/27 23:33, 13F

04/27 23:33, , 14F
淨空法師真的那樣說嗎??
04/27 23:33, 14F

04/27 23:34, , 15F
這樣說真的非常不妥阿~~
04/27 23:34, 15F

04/27 23:35, , 16F
本系列標題的第一篇文 法師關鍵句都已上色 以供核對
04/27 23:35, 16F

04/27 23:35, , 17F
明明佛陀是精進思維禪坐最後才得以悟道
04/27 23:35, 17F

04/27 23:36, , 18F
若被說成是念佛成就,這是謗佛阿
04/27 23:36, 18F

04/27 23:38, , 19F
念佛法門原本只是定位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權宜施設
04/27 23:38, 19F

04/27 23:39, , 20F

04/27 23:39, , 21F
如今又要更進一步將念佛法門放在主要成佛的主幹嗎?
04/27 23:39, 21F

04/27 23:40, , 22F
那樣等同用念佛法門取代掉四聖諦阿
04/27 23:40, 22F

04/27 23:40, , 23F
法寶也是很重要的,重要性不次於僧寶
04/27 23:40, 23F

04/27 23:41, , 24F
上述網址為原文之影片
04/27 23:41, 24F

04/27 23:43, , 25F
有空看看,感謝分享
04/27 23:43, 25F

04/27 23:49, , 26F
U大上述想求證的部份 在上述影片4:34~4:43秒
04/27 23:49, 26F

04/28 00:01, , 27F
《阿彌陀經》:
04/28 00:01, 27F

04/28 00:01, , 28F
「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4/28 00:01, 28F

04/28 00:03, , 29F
《觀佛三昧經》:
04/28 00:03, 29F

04/28 00:04, , 30F
「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
04/28 00:04, 30F

04/28 00:04, , 31F
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
04/28 00:04, 31F

04/28 00:04, , 32F
,得一切種智。」
04/28 00:04, 32F

04/28 00:05, , 33F
南無阿彌陀佛
04/28 00:05, 33F
皆因念佛三昧力=念阿彌陀佛??? 第十八大願,應該有說不得謗大乘吧... ※ 編輯: stockeye (36.231.48.133), 04/28/2017 00:07:30

04/28 00:06, , 34F
B大確實是至理名言~淨空法師幫忙宣揚的此經所載的
04/28 00:06, 34F

04/28 00:07, , 35F
世尊成佛真相答案 應速速通知ex.法鼓山 佛光山..etc
04/28 00:07, 35F

04/28 00:08, , 36F
金剛經不是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嗎 怎可能這樣比
04/28 00:08, 36F

04/28 00:08, , 37F
念佛(道諦)往生(滅諦),離開三界輪迴(苦集)。
04/28 00:08, 37F

04/28 00:08, , 38F
念佛即是四聖諦。
04/28 00:08, 38F
淨空:釋迦牟尼佛怎樣成佛的?是念佛成佛的,就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很不可思議。 Bonaqua:念佛即是四聖諦。 阿彌陀佛是四個字,不是四聖諦....太扯

04/28 00:09, , 39F
所設的佛學院 於相關考題時作為正確答案 以免此真相
04/28 00:09, 39F
※ 編輯: stockeye (36.231.48.133), 04/28/2017 00:11:35

04/28 00:10, , 40F
被其他錯誤成見掩蓋 因此以後佛學通論的考試問:
04/28 00:10, 40F

04/28 00:10, , 41F
紙上談兵終無用,臨命終時見真章。
04/28 00:10, 41F

04/28 00:11, , 42F
保重,阿彌陀佛。
04/28 00:11, 42F
方向都走錯.臨終見真章??還是見到魔??? ※ 編輯: stockeye (36.231.48.133), 04/28/2017 00:12:22

04/28 00:12, , 43F
釋迦牟尼佛是以何方法成佛?於佛嚴 香光 法鼓山.....
04/28 00:12, 43F
※ 編輯: stockeye (36.231.48.133), 04/28/2017 00:13:00

04/28 00:12, , 44F
相關佛學院 給分的正確答案應護持為:
04/28 00:12, 44F

04/28 00:13, , 45F
釋迦世尊是唸阿彌陀佛成佛的~
04/28 00:13, 45F

04/28 00:14, , 46F
寫其他違背阿彌陀經的非法的答案的 是錯誤不應給分
04/28 00:14, 46F
一般大學考中國文化相關題目 Q:請解釋四聖諦 A:阿彌陀佛 ※ 編輯: stockeye (36.231.48.133), 04/28/2017 00:15:38

04/28 00:15, , 47F
以破除佛教界內還有宗派傳播的錯誤答案~阿彌陀佛~
04/28 00:15, 47F

04/28 02:01, , 48F
1沒有所謂五濁惡世,對一個內心充滿正能量的人來說,
04/28 02:01, 48F

04/28 02:01, , 49F
什麼都是隨緣看待,無所罣礙。而得無上正等正覺依止
04/28 02:01, 49F

04/28 02:01, , 50F
的是智慧,心經的重點在法界現象與智慧的重要性。
04/28 02:01, 50F

04/28 02:11, , 51F
苦集為苦的來源(身體,六識與境界,無明),滅(苦的止
04/28 02:11, 51F

04/28 02:11, , 52F
息,身體還在心解脫)佛陀與弟子皆有的經歷,道(滅苦
04/28 02:11, 52F

04/28 02:11, , 53F
的方法,了解心識運作原理,定身心現,智慧)
04/28 02:11, 53F

04/28 07:41, , 54F
法師說什麼 智慧判斷 網路說什麼 智慧判斷 小小心心查證
04/28 07:41, 54F

04/28 11:20, , 55F
依法不依人
04/28 11:20, 55F

04/28 11:45, , 56F
補充:依法不依人是一種說法 法應尚捨 依解脫知見證解脫!
04/28 11:45, 56F
文章代碼(AID): #1P0Vnz8V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0Vnz8V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