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電腦模擬蛋白質製藥的需求?

看板Bioindustry作者 (queenhassin)時間10年前 (2013/11/23 01:28),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4 (看更多)
※ 引述《piimaila (肥仔)》之銘言: : ※ 引述《ljii (是否)》之銘言: : : HTS說穿了就很多很多種藥物然後讓機器人幫你作投藥跟收data的動作罷了, : 所以廠商基本上是亂槍打鳥? 還是預先知道藥物範圍? 要說藥廠亂槍打鳥也是可以 不過這些HTS通常藥廠自己內部會先做 比較少全部會交給pre-clinical公司 有些藥廠自己內部做完初步篩選之後 再交給pre-clinical公司 這時候他們就有可能已經知道哪些藥是有效(會跟receptor結合 or 引發下游訊號) 甚至已經知道某個特定濃度是IC50或EC50 當然也會有完全自己沒測試過的 就是不知道自己做出來的藥有沒有效 這也是有的 : : 直接拿一百萬個藥去作HTS, 有100個well裡的細胞死掉了 : 這樣費用大概多少, 我參考一下興大的費用 : 1 X 96 (每次篩選一個樣品): 新台幣 9,800 元 : 這樣是說 一次一個蛋白質樣品, 測試96種化合物 : 是不是這樣呢? 當然 做多是有優惠, 但是一次拿100萬個事不是成本非常高? 你看的是台灣的價格 其實台灣真正有在開發新藥的公司非常少 HTS這塊在台灣業界根本還用不到 收費多少 國際上一些公司的價錢通常是 well/60~100$ USD 別懷疑 就是這樣 不管是96或1536 一個well就是台幣一千元以上 藥廠不會拿一百萬個要去篩 他們自己內部會先篩 怎麼篩? 這是每家藥廠的內部機密 篩完之後 交給pre-clinical公司的藥量通常是100~1000之間 一支新藥 檢測receptor的話 可能只測一個濃度 藥廠沒在做三重覆的 通常是dupicate 兩個well 檢測下游訊號 一般都3~5個濃度 總共6~10個well 可以自己算算一支新藥要花多少錢 : 那實務上又如何縮小範圍? : : 所以"僅"通過電腦篩選的都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細胞和動物試驗 : : 距離實際可用的資料還有很長的距離 : : 以這種低期望值的資料來說, 商業價值可能不會很高 : 恩, 這樣 用電腦預測和用HTS的預測差在哪裡呢? : 是否通過HTS預測的就不需要細胞和動物實驗? 不可能不做細胞跟動物實驗 : 如果 HTS一樣得通過細胞和動物實驗 這樣為啥要選擇HTS不選擇電腦篩選? : 兩者之間的差距差在哪裡呢? : 恩, 補問一個, 所謂的市場價值不是很高是大概一個可能性多少錢呢? : 是否有交易成功的案子可以參考?.? 另外 在藥物跟receptor結合方面 藥物結合角度 卡的位置如何 這些是藥廠會自己去分析 設計 改良 pre-clinical實驗方面 只要結合就是結合 不會管你是哪個方位哪個角度 下游訊號也是 結合角度跟方位的影響 只有在進入動物階段才可以看出影響為何 另外 pre-clinical沒人在考慮什麼細胞質中一堆其他蛋白or 其他蛋白的干擾 真正好的藥物 是非常非常specific的 所以 在進行pre-clinical檢測時 所使用的receptor沒人在純化然後跟藥物檢測的 都是整坨整坨tissue 細胞均質完之後直接下去反應 電腦的分析 是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分析實驗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9.208

11/23 04:36, , 1F
這就是我說的盲點, 電腦模擬用的是純化後的蛋白結構,但HTS
11/23 04:36, 1F

11/23 04:36, , 2F
用的是真正細胞內的狀態
11/23 04:36, 2F
文章代碼(AID): #1IZvHOWK (Bioindu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IZvHOWK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