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張老師的報告

看板BioChemPhD94作者 ("守"住最愛)時間18年前 (2005/12/30 16:24),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Protein Science2002那篇是以intact protein為主 Fig2,3 是利用ESI-MS去觀察protein的folding和unfolding state 當protin unfolding時,所有AA露出來的時候 在ESI噴灑過程就很容易帶電 所以看到的unfolding的charge比folding高 另外在fig2他就moniter 他的folding state和unfolding state的分布,算出Tm 這個部分主要是跟CD的data比較(Fig3,4) Fig4是說當protein denaturation越嚴重的時候,CD angle算出來會越低 Fig5去monitor他的Tm (不過我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他為什麼要用那兩種藥劑讓active site有東西) (知道的人跟我說一下吧!!) 比出來的結果是oxi-TRX差3-5度, red-TRX 差10 (他後面有討論原因可是我不太想看,所以大家各自表述吧!!) Fig6,就是做整各intact protein的H/D exchange 最下面那個peak是當所有的protein中的H都被交換的分子量 中間那一些是只不同時間內交換的程度 他文中有敘述哪些會被先交換及他的交換結果和分子量的shift是吻合的 (一開始交換會是先AA side change, 當到conformation blocken時amide bond才可以 開始交換,所以他可以去算較易交換的H數目) 另外有提到當今天是EX2 type mechanism(K-1>>K2)交換較慢 所以他的'peak只一個peak, 有兩各peak的是走EX1 type mechanism這是屬於交換比較快 的部分(K2>>K-1) Fig7,就是做thermal effect的實驗,也是一樣的原理(同上,但是peak的情況為什麼不依樣 我也很困惑) Fig8是要比較四種不同enzyme的結構是否有所差異 結論就是Red-TRX結構較鬆散,Oxd-TRX較緊密 (廢話,一個是有disulfide bond 一個沒有) 但是fig8B的圖我看不太懂因為理論上back exchange應該會使D的組成越來越低 可是他的圖卻越來越高 所以我不太了解這個部分 總而言之,MS的方法只能說是進一步confirm 你在CD或是NMR上面看到的data 這是很小一群做直譜的人在做的事 我也不太清楚老師怎麼這麼有興趣做這個?? 不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65.207

12/30 16:28, , 1F
我也不知道comment要寫什麼?
12/30 16:28, 1F

12/30 16:28, , 2F
有人有啥建議嗎??
12/30 16:28, 2F
文章代碼(AID): #13jEwvG4 (BioChemPhD94)
文章代碼(AID): #13jEwvG4 (BioChemPhD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