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只做一半的apple空間音訊atmos

看板Audiophile作者 (HPHT Synthesized)時間2年前 (2022/04/12 00:01), 2年前編輯推噓5(5010)
留言15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若以時序來說,Tidal 比蘋果還早支援 ATMOS 音樂,而且推出當時只能從 Apple TV 的 Tidal app 回放;另以蘋果「埋梗」的時間來說,早在 2019 年 CoreAudio 即正 式支援 DD+ ATMOS,Apple Music 提供 ATMOS 則是 2021 年 10 月才開始。 個人認為蘋果電腦花了兩年的時間去鋪路並非是「順勢而為」,而是她想在音樂製作 市場搶得一席之地。若您有接觸 DAW 相關軟體的話,您一定會很有感觸,只有 Logic Pro X 真正原生支援全套的 ATMOS authoring,其他競爭產品都是互相在卡步 驟。 舉例來說,那個 Dolby ATMOS Renderer 是 Avid 所發行,能結合 Pro Tools,不過 只支援 Mac、也綁硬體鎖。若是 Windows 上的 Pyramix 要製作 ATMOS 就要想辦法 弄一台 Mac 去綁 Dolby ATMOS Renderer,不然無法產出 master file;而 Dolby Media Encoder 若沒有這個 master file,也無法進行編碼,工作流程這樣卡來卡去 光看就覺得難過。 Logic Pro X 可以直接運用 CoreAudio 的 DD+ ATMOS 做監聽,也能直出 master file,若是在 Apple Music 上發行 ATMOS 音樂,您只要將 Logic Pro X 產出的 master file 交給 Apple Music 即可,後續是 Apple Music 後端的事。 綜上觀之,蘋果發行 ATMOS 音樂是有相當企圖的,目前已知 DD+ ATMOS 串流的 bitrate 有到 1024kbps,若母帶製作良好,這個 bitrate 仍是能在網路流量和 品質中取得平衡。 會這麼說是因為借 AAC 的經驗和技術可以讓 128kbps 即能得到很好的聽感,那麼 DD+ 串流用 1024kbps 容納 6 channel-based 及物件 metadata,算起來還蠻合理 的。 (冷知識:藍光用的 DD+ 位元率,在 Dolby Media Encoder 顯示最大是 1664kbps)。 我承認 Apple Music ATMOS 要接近 ATMOS-TrueHD 的聽感,的確要花一些精神和 時間去陳設調整,裡面的知識含量及門檻真的很高。但以我個人現用的回放方式來 說,是蠻有自信可以做到相近的(和 Mr. Chris Connaker 同做法)。 ※ 引述《l98 (尋找屬於我的星星)》之銘言: : 推出無損其實沒辦法和其他競爭者做出區別,所以蘋果就動腦筋到自家的空間音訊技術。 : 也剛好 Dolby 也一直想要推 Dolby Atmos 音樂,所以有了 " Apple 將支援杜比全景聲 : 的空間音訊帶到了 Apple Music。" ( : https://www.apple.com/tw/newsroom/2021/05/apple-music-announces-spatial-audio- : and-lossless-audio/) : 同時也給予一個行銷術語叫 "身歷其境"。 : 配合 Dolby Atmos 音樂的向量特性再搭自家的空間音訊技術,他就可以做到你轉頭聲音 : 跟著你轉的體驗,也就是他所謂的 "身歷其境"。 這也就高度綑綁了自家的設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5.10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49692908.A.D7D.html

04/12 00:03, 2年前 , 1F
推個,我是以使用者觀點來看啦 XD
04/12 00:03, 1F

04/12 00:05, 2年前 , 2F
你的理解比較符合 Apple 的風格。看看 M1 就知道了。
04/12 00:05, 2F
※ 編輯: elguapo (211.75.109.4 臺灣), 04/12/2022 00:39:02

04/12 06:46, 2年前 , 3F
推分享
04/12 06:46, 3F

04/12 06:49, 2年前 , 4F
我不求要到he 音質,但我覺得apple music至少要有Netflix
04/12 06:49, 4F

04/12 06:49, 2年前 , 5F
的atmos品質
04/12 06:49, 5F

04/12 06:49, 2年前 , 6F
*HD
04/12 06:49, 6F

04/12 08:32, 2年前 , 7F
回樓上,如果你想測品質,去查一下 碼率(kbps) 大概就可以
04/12 08:32, 7F

04/12 08:32, 2年前 , 8F
估計一下!
04/12 08:32, 8F

04/12 08:33, 2年前 , 9F
推一下本文作者,上次好像也看到類似的說法,不過今天才看
04/12 08:33, 9F

04/12 08:33, 2年前 , 10F
到藍光的碼率是多少。
04/12 08:33, 10F

04/12 08:36, 2年前 , 11F
記得好像也有說過,前置與後環饒/天空的碼率也是不同,後
04/12 08:36, 11F

04/12 08:36, 2年前 , 12F
置好像只有64之類的,前面就可以升到200-300
04/12 08:36, 12F

04/12 09:12, 2年前 , 13F
我覺得應該不會不同,不然會無法連貫
04/12 09:12, 13F

04/12 16:10, 2年前 , 14F
推這篇 庫克刀劃的都很精準
04/12 16:10, 14F

04/13 02:00, 2年前 , 15F
1024Kbps真的跟3百多kbps聽得出來嗎??
04/13 02:00, 15F
Bitrate 越低可用頻寬就越小,等於細節會越少,若是多樂器、高音多的場景會很 明顯;反之若只有一個男高音在唱歌(頻帶分佈約 135~500Hz),低 bitrate 不一定輸。 (500Hz 算到 3rd-order 是 1500Hz,Nyquist frequency 3000Hz,用 32bit 浮點 來估算 3000Hz x 32bit = 96kbps,若使用六聲道不壓縮 576kbps,採 flac 的 50% 無損壓縮,也不過 288kbps...) 結論:看內容 XDD ※ 編輯: elguapo (211.75.109.4 臺灣), 04/13/2022 10:18:40
文章代碼(AID): #1YL53irz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YL53irz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