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神話]黃帝與蚩尤

看板Ancient作者 (訣)時間15年前 (2009/06/05 11:58), 編輯推噓6(6013)
留言1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 引述《qabcfdbeee (九黎)》之銘言: : : 我個人較為傾向炎黃同源可能是日後追溯的結果 : : 例如五胡十六國時代許多胡人把自己的先祖追溯至中原上古的人物 : : 這種情形可能也發生在關於炎黃同源的論述上 我也這麼認為耶 這讓我想到這兩份資料(剛好作報告又把書從灰塵裡挖出來 科科), 雖然應該已經算是志怪之類了,絕非信史 不過實在太歡樂了 所以貼給大家看看 時代越後面對於蚩尤黃帝大亂鬥的場景反而越來越詳細 甚至還說有發掘「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驚) (還有一些資料懶得貼...也是說炎黃是兄弟什麼的) 整個有唬爛到XDDDD 到底什麼死人骨頭會是銅鐵般的,好想知道Q_Q + (春秋戰國)《列子‧黃帝篇》 「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 以雕、鶡、鷹、鳶為旗幟。」 (魏晉)《述異記》卷上 「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 銅頭鐵首,食鐵石, 軒轅誅之於涿鹿之野。 蚩尤能作雲霧。 涿鹿今在冀州。 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 今有蚩尤齒,長二吋,堅不可碎。 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觸人,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 漢造角觝戲,蓋其遺制也。……」 另外補上觀點~ 我剛是文學院的 有老師對神話的看法- 以女媧伏犧為例 是上古不同區域融合的殘存證據 女媧 伏犧 可能是為不同群體對人類起源的詮釋 所以融合的結果,產生女媧伏犧以兩蛇尾交纏的情況 是把兩種人類起源的說法變成2 in 1 * 而另一位老師在解說上古史也提到~ 之所以中國神話這麼混亂 系統拉哩拉匝亂成一團 是因為神話並非是單一社群起源 所以傳於後世的中國神話,其實已經是眾家神話體系的大雜燴 加上口傳啊、附會啊什麼的.....不要說是神話所反應的事件有多少可信度,神話本身也面目模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4.205 ※ 編輯: f0350126 來自: 61.229.144.205 (06/05 11:59)

06/05 14:53, , 1F
這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創世紀6:4
06/05 14:53, 1F

06/06 08:06, , 2F
髑髏如銅鐵者 這是天網....
06/06 08:06, 2F

06/06 11:13, , 3F
不要把中國神話跟一神教的扯在一起啦 >"<
06/06 11:13, 3F

06/06 11:15, , 4F
哪個神話沒有上古的英雄? (好吧,埃及好像沒有...)
06/06 11:15, 4F

06/06 14:00, , 5F
原文那裏提到一神教?
06/06 14:00, 5F

06/06 14:00, , 6F
不過有意思的是,苗族神話倒也有七天創世的古話:D
06/06 14:00, 6F

06/06 14:54, , 7F
可以參考春秋各國文獻
06/06 14:54, 7F

06/06 14:55, , 8F
在齊國認為蚩尤是一個很強大且統治力很強的民族
06/06 14:55, 8F

06/06 14:56, , 9F
但是楚國則剛好相反
06/06 14:56, 9F

06/06 14:56, , 10F
今天流傳的形象是楚國的形象
06/06 14:56, 10F

06/06 16:56, , 11F
thomasr 大概是針對一樓的附會之辭
06/06 16:56, 11F

06/06 23:48, , 12F
金剛狼...
06/06 23:48, 12F

06/07 12:55, , 13F
銅頭、銕鵝、石項、身子像猛獸、有八耾八趾(耾肉部,不會
06/07 12:55, 13F

06/07 12:57, , 14F
打) 掌有威文,兇惡無比。飛空走險,無所不能,搏沙為飯
06/07 12:57, 14F

06/07 12:58, , 15F
以石作糧。 這這這...好像是蜘蛛機器人 >"<
06/07 12:58, 15F

06/07 12:59, , 16F
更正,銕額
06/07 12:59, 16F

06/07 16:27, , 17F
肱 ㄍㄨㄥ
06/07 16:27, 17F

06/08 18:16, , 18F
天網XDDDDDD 這個讚
06/08 18:16, 18F

06/12 18:06, , 19F
一樓別亂...
06/12 18:06, 19F
文章代碼(AID): #1AA9VQTs (Anci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A9VQTs (An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