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部4年50億 培育35歲以下學者

看板AfterPhD作者 (南南南)時間6年前 (2017/09/20 23:36), 編輯推噓52(53166)
留言120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科技部的總預算有增加嗎?AI要4年50億,這個也打算要4年50億,那平均一年要多25億 出來,大概是好幾個工程學門的預算。整體預算大餅不變之下,不知道那些學門成為苦 主? ----------------------------------------------------------------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712098 2017-09-20 14:17聯合晚報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2計畫 培育320名人才 科技部4年50億,培育320名年輕學者。科技部今天公布前瞻基礎建設內的「年輕學者養 成計畫」,包括每年提供50名32歲以下的愛因斯坦計畫及30名35歲以下的哥倫布計畫, 將提供3至5年的研究計畫,讓年輕學者研究沒有後顧之憂。 日前教育部提出玉山計畫由大專提出對國外攬才或國內留才需求,年薪最高650萬元,預 計每年招攬1000人次,也針對公立大學教授級學者增加1成學術研究加給,每月加薪5445 元,預計約8000人受惠。此舉引發部分年輕學者不滿,今天科技部公布針對32歲以下「 愛因斯坦計畫」及35歲以下學者的「哥倫布計畫」。 科技部指出,據國研院科政中心統計從1901至2015年間諾貝爾物理、化學以及生理醫學 諾貝爾獎得主獲獎研究發表年齡的分析,37至41歲為學者產生重大突破的年齡期間,而 產生重大突破之前的階段,則為培植及補助的重要時程。 計畫主持人 年齡層飆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從科技部計畫主持人人數分布觀察,50至59歲甚至60至64歲間的 計畫主持人人數持續在增加中,40歲以下計畫主持人人數近年來持續大幅下降,台灣的 學術研究人才恐會有隱憂。 陳良基說,因此科技部推動兩個專案,希望讓各大學校長可以利用此專案找全球的優秀 年青學者回來,讓他們願意回來台灣。兩個專案每年分別提供500萬及1000萬,希望一 次只執行一個計畫,讓計畫主持人專心投入研究。考核時也讓委員能與主持人討論或改 變方向等,目前經費採用前瞻建設計畫,如果未來執行成效良好,考慮用年度經費支用 。 科技部提出給50位4年23億針對32歲以下年輕學者的「愛因斯坦計畫」,提供在國內學術 研究機構任職或即將任職的國內外年輕學者提供3至5年期研究計畫,補助經費最多每人 每年新台幣500萬元。為鼓勵年輕學者大膽創新、勇於嘗試,計畫設計機制亦將容許失敗 ,讓主持人得以彈性調整計畫方向與經費,以因應研究過程無法預期的挑戰。 而哥倫布計畫則是給30位4年27億,用來鼓勵35歲以下學者,提供3至5年期的研究計畫, 補助經費最多每人每年1000萬元,長期專注於重要且具前瞻創新性的研究計畫,至國外 實驗室或研究中心進行交流,進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計畫,並與國際組織或聯盟交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79.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05921783.A.825.html

09/20 23:40, , 1F
據說明年科技部計畫總預算會打個7折左右,通過率應該也會降
09/20 23:40, 1F

09/20 23:45, , 2F
18歲唸大學 22年讀碩 24讀博 7年畢1年當兵 32bye
09/20 23:45, 2F

09/20 23:49, , 3F
這預算是編列在前瞻的
09/20 23:49, 3F

09/21 00:26, , 4F
應該是要補助40歲以下
09/21 00:26, 4F

09/21 00:26, , 5F
很多人找到教職都超過35了
09/21 00:26, 5F

09/21 00:27, , 6F
訂定政策不能用當年長官找到教職的時間做基準點
09/21 00:27, 6F

09/21 00:28, , 7F
要考慮目前實際現況!在辦公室裏想政策的弊病
09/21 00:28, 7F

09/21 00:29, , 8F
不然長官至少上上PTT以避免食古不化
09/21 00:29, 8F

09/21 00:33, , 9F
蔡總統確定要繼續用這樣的官員選連任嗎
09/21 00:33, 9F

09/21 00:36, , 10F
討好不到重點,討好到投票率及思想搖擺不定的華僑
09/21 00:36, 10F

09/21 00:39, , 11F
只要審核錢的制度與人不變,下面的還不是要聽上面的。每
09/21 00:39, 11F

09/21 00:39, , 12F
次聽到這種什麼幾億XX計畫就覺得錢又要拿去作無用功了
09/21 00:39, 12F

09/21 00:43, , 13F
有教職門檻,32歲,難度真高……
09/21 00:43, 13F

09/21 00:45, , 14F
把那些大老的錢砍一些掉就好 不管你有沒有得過獎...
09/21 00:45, 14F

09/21 00:45, , 15F
不懂現狀還一直大灑幣,真希望把這些錢挪去國中小培
09/21 00:45, 15F

09/21 00:45, , 16F
植下一代還比較有希望
09/21 00:45, 16F

09/21 01:06, , 17F
我講的華僑是客氣用詞,誰有能力32歲找到教職?世襲
09/21 01:06, 17F

09/21 01:06, , 18F
09/21 01:06, 18F

09/21 01:15, , 19F
32才剛開始博後沒多久的一堆阿
09/21 01:15, 19F

09/21 01:15, , 20F
樓上,每個領域不同啦,我相信工程的拿教職不到30大有人在
09/21 01:15, 20F

09/21 01:16, , 21F
09/21 01:16, 21F

09/21 05:15, , 22F
不用當兵和等兵役機會還大點
09/21 05:15, 22F

09/21 06:37, , 23F
喔喔,是喔,申請標準在哪呢?還是把paper專利扔了去
09/21 06:37, 23F

09/21 06:37, , 24F
產業界工作比較實在啦
09/21 06:37, 24F

09/21 06:58, , 25F
來不及了--人都到對岸去了
09/21 06:58, 25F

09/21 09:01, , 26F
當兩年兵的年代幾乎不可能 現在台校又大多規定要兩年博後經
09/21 09:01, 26F

09/21 09:02, , 27F
驗 小弟當年回母校任教時 整個學院250老師 只有兩位小於35
09/21 09:02, 27F

09/21 09:02, , 28F
小弟就是其中一位 現在若不用當兵 加上碩博一起 或許有可能
09/21 09:02, 28F

09/21 09:05, , 29F
建議比照吳大猷獎年齡限制 得獎者直接多給一個計畫
09/21 09:05, 29F

09/21 09:36, , 30F
h大獎到吳大猷, 之前吳大猷獲獎人可以申請一個三到
09/21 09:36, 30F

09/21 09:36, , 31F
五年的計畫, 但聽說去年被砍掉了, 應該就是把錢挪到
09/21 09:36, 31F

09/21 09:36, , 32F
這個養成計畫使用吧!
09/21 09:36, 32F

09/21 09:37, , 33F
我也覺得35歲的限制可以達到的人應該不多, 身邊新進
09/21 09:37, 33F

09/21 09:37, , 34F
助理教授都35起跳了
09/21 09:37, 34F

09/21 16:23, , 35F
又是長官夢到的年齡限…
09/21 16:23, 35F

09/21 18:11, , 36F
此位長官不僅關起門來想政策,聽說還不聽別人建言,這
09/21 18:11, 36F

09/21 19:49, , 37F
這計畫明顯是要吸引年輕精英 就當35歲是年輕精英的門檻
09/21 19:49, 37F

09/21 22:36, , 38F
博士版吵過幾歲沒拿到博士就是如何如何云云
09/21 22:36, 38F

09/21 22:37, , 39F
所以說能待在國外好單位的盡量別回國
09/21 22:37, 39F
還有 41 則推文
09/23 13:47, , 81F
切都在草創與適應中,這樣大且備受注目的計畫對他
09/23 13:47, 81F

09/23 13:47, , 82F
們不一定有幫助。
09/23 13:47, 82F

09/23 13:51, , 83F
那兩位台大化工的副教授算資歷大概34就升副教授了吧@@"
09/23 13:51, 83F

09/23 14:13, , 84F
中研院物理所也有35歲的助研究員@@~~~
09/23 14:13, 84F

09/23 20:58, , 85F
民主國家的任何政策都應該考慮公平性並且避免機會主
09/23 20:58, 85F

09/23 20:58, , 86F
09/23 20:58, 86F

09/23 20:59, , 87F
這個政策出發點良善但是其背後目的應該檢舉到監察院
09/23 20:59, 87F

09/23 21:00, , 88F
尤其是32歲以下的學者,這個機會主義太明顯
09/23 21:00, 88F

09/24 05:38, , 89F
每個國家都無法照顧到所有人.NIH近幾年讓新的PI (ESI)有更容
09/24 05:38, 89F

09/24 05:39, , 90F
易的方式拿到經費.此時mid-career的人就不爽覺得被丟棄.
09/24 05:39, 90F

09/24 05:40, , 91F
無法做到完美,只能放priority.陳部長是EE/CS背景,所以.....
09/24 05:40, 91F

09/24 11:36, , 92F
若身邊有符合資格的不管怎樣都應該鼓勵申請,
09/24 11:36, 92F

09/24 11:38, , 93F
不要抱著第一次先觀望,下一年再申請的想法,
09/24 11:38, 93F

09/24 11:39, , 94F
政府喜歡炒短線,能跑完第一批就不錯了。想想曜星計畫
09/24 11:39, 94F

09/24 13:55, , 95F
Chxx大,給與年輕學者更容易申請計畫跟給特定年齡以
09/24 13:55, 95F

09/24 13:55, , 96F
下意思相同嗎?神人多麼?蔡總統隊友真的讓人失去信
09/24 13:55, 96F

09/24 13:55, , 97F
09/24 13:55, 97F

09/24 14:44, , 98F
Dreamer大,年輕不用年齡定義要用什麼定義
09/24 14:44, 98F

09/24 19:52, , 99F
唉~ 重點在為什麼不是給剛找到教職的老師,而限制了
09/24 19:52, 99F

09/24 19:52, , 100F
年齡?!有給特定族群的感覺
09/24 19:52, 100F

09/24 20:13, , 101F
我覺得可以以到職年份來看,新進五年內教師,然後只
09/24 20:13, 101F

09/24 20:13, , 102F
看到職後的研究成果。
09/24 20:13, 102F

09/24 20:16, , 103F
以上是以年輕學者養成計劃而言。
09/24 20:16, 103F

09/24 21:49, , 104F
就計畫專案目的不同 不要老想一件事處理所有問題
09/24 21:49, 104F

09/24 22:42, , 105F
不管怎麼定義都是某個族群受惠,其他不爽,美國是,台灣也
09/24 22:42, 105F

09/24 22:42, , 106F
是。美國也開新方案只給年輕人申請,中年人就不爽啦。
09/24 22:42, 106F

09/25 00:37, , 107F
政策受到批評被很多人拿出來討論,一直拿錯誤的訊息
09/25 00:37, 107F

09/25 00:37, , 108F
及美國來檔,完全沒有討論的空間,莫非鼓勵學術一言
09/25 00:37, 108F

09/25 00:37, , 109F
堂?
09/25 00:37, 109F

09/25 00:39, , 110F
台灣的國情是目前新聘的老師很難有32歲以下!台灣不
09/25 00:39, 110F

09/25 00:39, , 111F
是美國屬地,要考慮台灣真實現況!走出辦公室找幾個
09/25 00:39, 111F

09/25 00:39, , 112F
大學校長討論討論
09/25 00:39, 112F

09/25 00:43, , 113F
給年輕人機會不如改成給新進優秀教授機會!
09/25 00:43, 113F

09/25 00:55, , 114F
嗯? 各學門的新進學者討論/研討會都有討論這個
09/25 00:55, 114F

09/25 00:55, , 115F
假如你的論點是符合資格的人很少 真的不用擔心
09/25 00:55, 115F

09/25 00:57, , 116F
然後你是要討論新進而不是年輕 那不是這專案要解決的
09/25 00:57, 116F

09/25 00:58, , 117F
工程司之前有教授跟承辦人衝突的會 也是有討論這個
09/25 00:58, 117F

09/25 01:09, , 118F
題外話 工程司會上討論最熱烈的不是資格 限執行一件計畫
09/25 01:09, 118F

09/25 01:10, , 119F
最近一些較大的計畫都有這一條 等於其他計畫要中止/變更
09/25 01:10, 119F

10/01 14:45, , 120F
實際面 有這樣條件的別人也會高薪聘走
10/01 14:45, 120F
文章代碼(AID): #1PmehtWb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mehtWb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