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的頂尖大學

看板AfterPhD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6/08 22:15), 編輯推噓4(40169)
留言17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7 (看更多)
[恕刪] : 事實上應該就是鼓勵大家去發 STOC, FOCS, PODS 這些 conference 就好啦. : 就沒什麼好爭論的了. ^^^^^^^^^^^^^^^^^^ 是沒甚麼好爭論的。不用說美國 CS 學界頂尖社群那種 "幾乎不太甩 jour." 的傳統態度...就連國科會網站上都早已翻譯了德國「宏博基金會」的文章: http://tinyurl.com/2ft7rh3 " ...高水準的學術會議在資訊領域仍具有極大意義... 稿件在這些一流會議的接受 比率... 低於大部分著名期刊的平均數... 在資訊學領域... 若是要彰顯自己首先 提出一個新的學術議題或是要保障自己的研究結果,還是以會議論文發表較為妥當" 資訊學門 top conf. 幾乎無可取代的價值這議題在台灣至少也被討論十年以上了 ( 至少喔 -- 因我在唸 CS 組碩班時就聽過了... 或許快廿年了也不一定...) 但直到現在 --時序從廿世紀翻轉到廿一世紀,教育部/國科會對 CS 相關領域所做 的績效回報上... 永遠都只有 "__ 篇 SCI papers" 這個選項... 從沒有因此變化 所謂「一葉知秋」...但光講到這大概又有人會彈起"過度美化西方學界"、甚至(如 已自刪那篇文中)叫在下:"不爽就滾出去" 的"老調" -- 這種論調我國中就聽過了 我只想說... 我是極其相信 "__ 根性" 這種論調的 -> 不懂/會/願/... 自批自省 就是一種根性 -- 一種永遠不會在本質上有改變的根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6/08 22:22, , 1F
這就是我搞不懂的地方了,如果資訊界的人都知道,那為何不把
06/08 22:22, 1F

06/08 22:23, , 2F
頂尖會議的發表列入評比考慮呢?
06/08 22:23, 2F

06/08 22:24, , 3F
我只能說我完全不知道...十年來始終不知道 -- 相信再過 n
06/08 22:24, 3F

06/08 22:24, , 4F
是因為國科會沒有資訊界的代表力爭?還是這種發表難以量化?
06/08 22:24, 4F

06/08 22:25, , 5F
個十年我也不會知道... 這真的超過我所能理解的範疇了...
06/08 22:25, 5F

06/08 22:25, , 6F
所以把這個關節搞清楚然後揭露出來,讓大家討論公評,不是
06/08 22:25, 6F

06/08 22:25, , 7F
比較有建設性嗎?
06/08 22:25, 7F

06/08 22:26, , 8F
一點都不會難以量化...北美(CS 界自始至終的 #1)一直都是
06/08 22:26, 8F

06/08 22:27, , 9F
個人聽過的一種說法是研討會不易量化
06/08 22:27, 9F

06/08 22:27, , 10F
但國際上資訊學界這麼長一段時間來都沒有顯著的
06/08 22:27, 10F

06/08 22:28, , 11F
以 top conf. 為(畢業/升等/爭取計畫)的依據 -> 半世紀了
06/08 22:28, 11F

06/08 22:28, , 12F
需要以量化方式排序研討會的需求
06/08 22:28, 12F

06/08 22:29, , 13F
或許執著於量化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06/08 22:29, 13F

06/08 22:29, , 14F
甚至亞洲的港/新/日/澳/以...等地都早已 "conf. matters"
06/08 22:29, 14F

06/08 22:31, , 15F
for leprosy 兄:一直都有人提啊,但永遠都是沒有回應...
06/08 22:31, 15F

06/08 22:32, , 16F
我想國內講的"量化"是很吹毛求疵, IF看到小數點下兩位的
06/08 22:32, 16F

06/08 22:33, , 17F
那種。如果只是列出那些算top conf,這算是"質性". maybe
06/08 22:33, 17F

06/08 22:33, , 18F
@imod:那就要繼續不斷地提啊,用各種方式讓教育部動搖。
06/08 22:33, 18F

06/08 22:34, , 19F
我猜測啦~把這些top conf放入評比會不好看,大家都零要
06/08 22:34, 19F

06/08 22:34, , 20F
分出高下也難
06/08 22:34, 20F

06/08 22:35, , 21F
教育部也不是個死的機構,裡面都是人,可以說服可以遊說的
06/08 22:35, 21F

06/08 22:35, , 22F
for leprosy 兄:我衷心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教育部的回應~
06/08 22:35, 22F

06/08 22:36, , 23F
for taidungman 兄:一點都不會不好看 -- 美(/歐/...) CS
06/08 22:36, 23F

06/08 22:36, , 24F
如果是takanaka說的那種對於數字量化的執迷,那麼就要激化
06/08 22:36, 24F

06/08 22:36, , 25F
imod兄: 可能要先送幾個CS 專業的進高教司...
06/08 22:36, 25F

06/08 22:36, , 26F
對於這種光看數字不管內容的愚昧之處啊。總是要不斷地戰鬥
06/08 22:36, 26F

06/08 22:37, , 27F
界把 top conf. 當做評比"第一要項"早已是行之多年的傳統
06/08 22:37, 27F

06/08 22:38, , 28F
for takanaka 兄:我相信/知道高教司中早有 CS 界的大頭~
06/08 22:38, 28F

06/08 22:38, , 29F
制度也是人設的,也是會因為人為的努力而改變的
06/08 22:38, 29F

06/08 22:39, , 30F
插嘴一下,既然有CS的大頭,那就要去說服他去改變這個系統
06/08 22:39, 30F

06/08 22:40, , 31F
所謂寧鳴而生,不默而死,知識分子不就該這樣努力改變世界?
06/08 22:40, 31F

06/08 22:41, , 32F
連 CS 界的後起之秀:澳洲 ->都和紐西蘭聯合訂定了 conf.
06/08 22:41, 32F

06/08 22:42, , 33F
(半官方的)的評比依據(個人認為其深度/廣度實在讓人讚歎)
06/08 22:42, 33F

06/08 22:42, , 34F

06/08 22:46, , 35F
(P.S. 上面 URL 原誤植,已修正...又暫且僅截取 A+ 列表)
06/08 22:46, 35F
-----------------------------------------------------------------

06/08 22:53, , 36F
我很贊同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 這句話(雖然我在台灣高教
06/08 22:53, 36F

06/08 22:54, , 37F
界之"死"似乎也是因為這句話 XD)... 但我已心灰意冷/毫無
06/08 22:54, 37F

06/08 22:55, , 38F
動力... (因為光療傷止痛就夠 xxx 的)... 只能期待還充滿
06/08 22:55, 38F
還有 98 則推文
還有 6 段內文
06/09 08:43, , 137F
我的出發點是 什麼樣的思維會使得會議論文成為頂尖
06/09 08:43, 137F

06/09 08:44, , 138F
因為我狹隘的認知是會議論文通常短 且求快 很多細節不講
06/09 08:44, 138F

06/09 08:45, , 139F
just blame for U.S.A. and ACM... XD (no kidding !!!)
06/09 08:45, 139F

06/09 08:46, , 140F
CS的期刊評審是不是會拖很久時間? 才使得如此
06/09 08:46, 140F

06/09 08:46, , 141F
不 -- 在 CS 領域 top conf. 的篇幅細緻常不輸 top jour.
06/09 08:46, 141F

06/09 08:47, , 142F
是的... 因為幾乎所有大頭審稿心力都花在審 top conf. 了
06/09 08:47, 142F

06/09 08:48, , 143F
且你可能會更驚訝的是,最 fundamental 的資訊科學理論界
06/09 08:48, 143F

06/09 08:49, , 144F
top conf. (STOC, FOCS, SODA) 占的地位和權威性甚至超過
06/09 08:49, 144F

06/09 08:50, , 145F
CS 其他領域 -- 經典計算理論教科書中 ref. 幾都是 conf.
06/09 08:50, 145F

06/09 08:51, , 146F
那本質上頂尖會議論文就是大家有個固定deadline的頂尖jn
06/09 08:51, 146F

06/09 08:52, , 147F
就我所知在美國幾乎大家都這樣看...歐/以/港/新/澳/...等
06/09 08:52, 147F

06/09 08:53, , 148F
則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
06/09 08:53, 148F
-----------------------------------------------------------------

06/09 09:01, , 149F
事實上貴領域翹楚 (esp. Phy. Rev. E) 就有引用過 ACM 的
06/09 09:01, 149F

06/09 09:01, , 150F
STOC, SIGCOMM 和 IEEE FOCS... 等 top conf.
06/09 09:01, 150F

06/09 09:10, , 151F
P.S. 前面提到的 Terrence Tao(Fields Medal 得主)在進攻
06/09 09:10, 151F

06/09 09:11, , 152F
EE/CS 領域時... jour. 只投 IEEE TIT, 其他都是投 STOC/
06/09 09:11, 152F

06/09 09:11, , 153F
FOCS... 等 top conf. -- 可見美歐數/物頂級名家也都知情
06/09 09:11, 153F

06/09 13:15, , 154F
現在一些 CS top conf. 的篇幅都沒特別限制
06/09 13:15, 154F

06/09 13:17, , 155F
甚至還會審兩次 作者能答辯、附加新結果和改版
06/09 13:17, 155F

06/09 13:46, , 156F
我比較相關的是B 在E那一類比較多interdiscipline的研究
06/09 13:46, 156F

06/09 13:48, , 157F
我最近寫的幾篇論文都也引用到未來不知多久的CS
06/09 13:48, 157F

06/09 13:49, , 158F
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ation..CS的人進來玩了沒?
06/09 13:49, 158F
-----------------------------------------------------------------

06/09 14:58, , 159F
是的...就是因為 E 特別著重 new/interdisciplinary 所以
06/09 14:58, 159F

06/09 14:58, , 160F
CS top conf. 才開始出現在 ref. 中... 但目前的"大手"都
06/09 14:58, 160F

06/09 15:00, , 161F
還是 physics/math people...相對上很少 CS people...Orz
06/09 15:00, 161F

06/09 15:13, , 162F
不過(就我所知)大部份 CS people 也較少在關心 Phy. Rev.
06/09 15:13, 162F

06/09 15:14, , 163F
系列就是了... 因為常常追 (A- 以上的) conf. 就追不完了
06/09 15:14, 163F

06/09 15:15, , 164F
所以會忘記物理頂尖期刊群中也是有 CS-related research
06/09 15:15, 164F

06/09 15:16, , 165F
(我個人是自從決定辭職後這半年來都在閒閒沒事混吃等死;
06/09 15:16, 165F

06/09 15:16, , 166F
加上未來要工作的地方很強調 "Interdisciplinary" 研究,
06/09 15:16, 166F

06/09 15:17, , 167F
所以才無意間翻到 Phy. Rev. E... 但只讓心情覺得更沮喪)
06/09 15:17, 167F

06/09 15:43, , 168F
P.S. quantum secure comm. Andrew Yao 蠻早就進去玩了,
06/09 15:43, 168F

06/09 15:44, , 169F
但 Andrew Yao 要算是 physics people (Harvard Ph.D.) ?
06/09 15:44, 169F

06/09 15:46, , 170F
還是 CS people (UIUC Ph.D. + Turing Award) 呢 ? 呵呵~
06/09 15:46, 170F

06/09 15:47, , 171F
又...聽說台灣幾個 EE/CS 高人最近對 "The (New) Science
06/09 15:47, 171F

06/09 15:48, , 172F
of Networks" 這 issue 有興趣 -- 那麼 Phy. Rev. E 就是
06/09 15:48, 172F

06/09 15:48, , 173F
研究績效重鎮了... 希望能早日看到他們攻頂...
06/09 15:48, 173F
※ 編輯: imod2010 來自: 118.161.249.125 (06/09 16:14)
文章代碼(AID): #1C3b1uxy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C3b1uxy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