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教職難求 博士爆流浪潮

看板AfterPhD作者 (南南南)時間14年前 (2010/05/19 09:21), 編輯推噓15(15037)
留言5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大學的教職難求,早就已經不是新聞,但平面媒體這一陣子,從天下、中時、聯合..等 一連串報導下來,似乎大眾已經開始正視博士就業的問題?尤其是大學教職的問題? 目前國私立科大可以開缺的機會,大概都是寥寥可數,這個跟教育部有關,因為在民國 87年時,開放專科升格技術學院,技學院又可升格科大的政策。當然免不了要評鑑一番 。個人印象中,在教育部規定的升格評鑑資料中,有項是針對具有博士學位的師資比( 專科以往講師居多),必須要達到一定比例時,才有機會通過審查升等。加上剛升格通 過,也是兩、三年又要追蹤審查之類的,這也造成那陣子,無論國私立技職體系的學校 ,都有一堆教職的缺釋出,但也由於補進去的師資,都是年輕師資居多,現在這批人也 才30-40多歲,要再大量釋出,恐怕也要20-30年後,這一批的退休潮吧? 高教體制的國私大學,則是因為民國95年時,教育部開始第一輪的大學評鑑,到今年99 年才會跑完所有學校的評鑑。這時候師資也是不斷的開出,最後陸陸續續被補足,如果 要在開缺出來,就無非是有人離職?或是退休的狀況出現?因為為了評鑑,已經鮮少有 學校還有剩餘的員額可用,大概能聘老師的名額,都已經通通聘進去。當然等人退休補 位,就要看系所教師人數,如果平均能領到月退俸、退休金,是大概30年,那等於是一 個系所如果有30名教師,每年一年大概退一個,當然這個缺額也是不多。 故我對於未來教職開缺是很悲觀,因為每年博士畢業越來越多,持續找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現象就如同師資培育一樣,最後將無法抒解,一年比一年更激烈,最後只能靠時間 、歲月,慢慢的來...... 年齡絕對是門檻!主要還是看教評會的成員,一般來說,教評會由副教授以上組成。如 果這個系所的教評會成員,都是由年輕的一輩組成,可能會出現一部份在40歲以下,甚 至有超過一半在40歲以下,您想他們聘用年紀比40歲大的機會多不多?這跟產業界的狀 況也類似,之前個人有聽過,沒有超過35歲的新進工程師?這個是因為帶人的副理,大 概也在這個歲數左右,甚至有可能更年輕,他可能斷定這個年紀,就算擔任新進工程師 ,恐怕遠不如已在業界打滾8-10年的他自己本身,加上就算有位階上的差距,有時還是 要考慮到年紀、輩份(大學入學期別),只要有多一層考慮,在競爭激烈之下,勢必要遭 受犧牲.... 女生是不是有先天上的優勢?在理工領域,可能要看是不是「正妹」?如果是,她的基 本條件也不差,長的漂亮會造就「絕對的優勢」。當然男生在女教師眾多的領域,長的 「帥」也是一樣,畢竟每個人都有審美觀,對於美麗的事物,總是很難抗拒!故建議如 果是女生念理工領域,應該盡量出國去取得博士學位,加上性別優勢,發展應該不會像 國內畢業的博士這樣坎坷。但是如果基本條件太差(學歷、研究著作),就算是林志玲的 條件,恐怕也難通過,畢竟教評會投票時,都是記名投票,太離譜還投他一票,很容易 惹人非議! 因為我有寫過幾次博士班申請計畫書,在前幾年教育部還有進行審查,挑東挑西的缺點 講,這兩年都很乾脆,上面只有幾行字回應:「因研究型大學博士班招生已發生困難, 該系所申請之博士班緩議!」,當緩議兩個字,連續出現時,就大概知道,教育部已經 連送審都不送。而這個還算是比較緩和的,有聽過某校某系的教育部回文:「該系所申 請之博士班師資,有數位教師,非該系所之專任教師,如有冒名、充數之虞,請該校自 行負起偽造文書之責」。故看起來教育部絕對有注意到博士過多問題,這開放博士班之 門,也大概已經確定關上。 但是現有的博士班,教育部要如何解決?個人推論,教育部可能會處理博士過多的方法? 現今申請新博士班時,教育部計畫書,都要附上申請單位所有老師的五年內著作,如果 是理工體系,那就是五年內著作,每位教師平均SCI在10篇(只採計:第一作者 或 第二 作者 或聯絡人)以上,當然在幾年前,也有非常少數的系所,通過這個審查,申請到博 士班。如果這個標準,套到目前所有設有博士班的系所,應該也是合理。因為新的博士 班可以達到,舊的如果達不到,就跟現今的教師培育評鑑類似,不通過的系所,可能要 進行再評鑑、廢博士班的步驟。而博士班的評鑑,只要跟師培中心一樣,是獨立的評鑑 審查,並非跟大學的五年一輪評鑑,改成每三年評一次,我看很多博士班,可能就無法 達到SCI、SSCI的五年平均10篇,自行將博士班收攤?最後剩下的,大概就是博士生眾多 的系所,也就是五年五百億的學校,有比較高的比例,博士班有辦法存活下來..... 以上為個人淺見,提供您做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77.206

05/19 09:53, , 1F
Good analysis
05/19 09:53, 1F

05/19 10:52, , 2F
哇哈哈..難怪最近我們學校某所招師資,聘了個中研院博後,有10
05/19 10:52, 2F

05/19 10:53, , 3F
多篇SCI的人進來, 因為他們要成立博班,其餘的沒10篇被刷掉!
05/19 10:53, 3F

05/19 12:41, , 4F
這篇可以M起來
05/19 12:41, 4F

05/19 21:10, , 5F
成立之後,只怕是另外一場評鑑浩劫的開始.....^_^
05/19 21:10, 5F

05/19 23:59, , 6F
意思是...當那個所的老師會粉口連就素了..
05/19 23:59, 6F

05/20 00:29, , 7F
成立之後,如果每隔幾年,都要老師能夠達到五年10篇,
05/20 00:29, 7F

05/20 00:29, , 8F
還要看博士生報考狀況、畢業就業狀況,我看老師們壓力
05/20 00:29, 8F

05/20 00:30, , 9F
可能會隨著評鑑時,增加好幾倍!!!
05/20 00:30, 9F

05/20 05:48, , 10F
幾年幾篇要看領域吧 齊頭用5年10篇不太公平
05/20 05:48, 10F

05/20 05:50, , 11F
另外也要看點數 兩年一篇高IF vs 一年兩篇低IF 怎比?
05/20 05:50, 11F

05/20 05:54, , 12F
連用SCI/RPI這樣的量化指標都會弊端百出了,用更粗糙的
05/20 05:54, 12F

05/20 05:54, , 13F
指標來做評鑑標準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05/20 05:54, 13F

05/20 09:57, , 14F
理工領域,這個就是博士班基本的申請門檻。很粗糙沒錯
05/20 09:57, 14F

05/20 09:58, , 15F
但是問題這是教育部要求申請者,自己要先達到的門檻,
05/20 09:58, 15F

05/20 09:58, , 16F
而且沒有分領域,沒有達到,就連申請的資格也沒有....
05/20 09:58, 16F

05/20 10:38, , 17F
那真的太扯 Havard醫學院助理教授有的也只是兩年一篇,
05/20 10:38, 17F

05/20 10:39, , 18F
但平均IF都在10點上下,在生醫領域世界級top的學校根本
05/20 10:39, 18F

05/20 10:40, , 19F
就不太會去發5點以下的paper,寧可積多一點再發高點數
05/20 10:40, 19F

05/20 10:41, , 20F
所以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累積成果,那這些人拿到台灣
05/20 10:41, 20F

05/20 10:42, , 21F
的制度下不就都掛光了嗎....台灣如果要反其道而行的話
05/20 10:42, 21F

05/20 10:43, , 22F
最後一定就是劣幣逐良幣,量產一堆垃圾paper完全沒意義
05/20 10:43, 22F

05/20 13:26, , 23F
↑台灣一向都走在這種"具強烈自我特色"的道路上,不是嗎~
05/20 13:26, 23F

05/21 13:38, , 24F
推樓上. 對啊... 這就是「台灣的特色」喔~ 啾咪 >_^
05/21 13:38, 24F

05/22 14:15, , 25F
其時要做有用的PAPER如果衝量只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去做
05/22 14:15, 25F

05/22 14:16, , 26F
研究畢竟沒有人做過的實驗太多了
05/22 14:16, 26F

05/22 14:16, , 27F
在有限的金錢和生命中應該去做對人類最有貢獻的研究
05/22 14:16, 27F

05/22 14:17, , 28F
在你的領域中 一直衝量其實沒有甚麼意義
05/22 14:17, 28F

05/22 14:18, , 29F
但是往往人家第一眼只看你發多少篇
05/22 14:18, 29F

05/22 14:19, , 30F
但做一個研究者應該在你的領域中與有限的金錢和您的生命
05/22 14:19, 30F

05/22 14:19, , 31F
去做對人類最有幫助的研究 而不是在衝量做一些沒用的PAP
05/22 14:19, 31F

05/22 14:20, , 32F
ER 那只是浪費生命與金錢而已
05/22 14:20, 32F

05/22 23:52, , 33F
這樣講很抽象至少有用的PAPER要個指標的話就看CITATION
05/22 23:52, 33F

05/22 23:52, , 34F
發表一年後的CITATION數應該要有10篇以上就可以認定是
05/22 23:52, 34F

05/22 23:53, , 35F
有用的PAPER
05/22 23:53, 35F

05/23 00:19, , 36F
驚見 ypchen 大大又推在下的發言... 感懷之惶恐之... Orz
05/23 00:19, 36F

05/24 13:36, , 37F
沒辦法,從美國回台灣時,為了適應 journal 文化,很辛苦地
05/24 13:36, 37F

05/24 13:37, , 38F
好好地勉強學習了數年... 所以很能體會您的觀點~
05/24 13:37, 38F

05/24 13:51, , 39F
可成果真可謂輝煌啊~ 恭喜升等囉,又在這麼好的學校 (羨)
05/24 13:51, 39F

05/24 13:53, , 40F
(不像我被鬥到不得不流亡海外... >"<)
05/24 13:53, 40F

05/24 14:47, , 41F
謝謝... 不過大部分仍是鴨子划水和靠運氣啦... (還好有拜過
05/24 14:47, 41F

05/24 14:47, , 42F
土地公) 來分享一句我 2006 年投稿得到的 reviewer's 意見:
05/24 14:47, 42F

05/24 14:48, , 43F
So it is better not to spend busy scholars' time
05/24 14:48, 43F

05/24 14:48, , 44F
reading about them. (them 指的是我的論文裡的 results)
05/24 14:48, 44F

05/24 14:50, , 45F
此外,不必想成是流亡海外之類的性質啦~ 在全球化的今日,
05/24 14:50, 45F

05/24 14:52, , 46F
想成是這個地區的 style 和您不合,良禽擇木而棲罷了. 事實
05/24 14:52, 46F

05/24 14:53, , 47F
上,這 "禽" 可要夠 "良" 才能去擇木啊... 否則也只能被木
05/24 14:53, 47F

05/24 14:54, , 48F
擇囉... 到新天地去拓荒,可還伴隨著某種浪漫情懷呢~
05/24 14:54, 48F

05/24 16:23, , 49F
您太客氣了... Orz 至於後半段,我想是"浪漫情懷"和"失根
05/24 16:23, 49F

05/24 16:25, , 50F
蘭花(被放逐感)"交雜罷,只能走一步算一路囉... ^^;
05/24 16:25, 50F

05/24 16:26, , 51F
更正:"走一步算一步"
05/24 16:26, 51F

05/30 17:55, , 52F
05/30 17:55, 52F
文章代碼(AID): #1BypqFEx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ypqFEx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