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零售價法

看板Accounting作者 (誰能救經濟就投誰)時間12年前 (2012/01/06 01: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1 (看更多)
※ 引述《sgheart (認識我自己)》之銘言: : ※ 引述《superidea (誰能救經濟就投誰)》之銘言: : : : 我修正一下被您標記的那行推文的說法 : 我的意思是: : 存貨採用成本與NRV孰低 : 代表期末存貨的成本已經是認列跌價損失之後的結果 : 所以期末存貨就不應該再包含減價的損失 : (零售價法的使用時機是:當零售價是成本加成後的價格時使用 : 所以如果在計算成本比率時又扣了淨減價,代表成本又再被扣一次,就不對了) : 以上參考林蕙真教授的說法 : ------ : 至於『但成本不能動,而分母的零售價就讓他變大,淨減價就不扣除』的回文 : 我是看不太懂中間那句,但前後兩句我同意 : 不知道這樣說得夠不夠清楚 林蕙真教授說法中 「代表期末存貨的成本已經是認列跌價損失之後的結果」 想法可能是: 是採用「十號公報」把跌價損失作為銷貨成本的加項 (在下認為這應該只是報表上列示的方法,下列的方程式應該沒有這樣處理) 初存+本期進貨淨額-末存=銷貨成本+跌價損失? 右邊上升,初存與本期進貨淨額不變,影響末存下降 為什麼說好像有些怪怪之處 定期盤存制度「要盤點完期末存貨」才知道銷貨成本 把上面那個想法再帶入零售價法,好像有衝突之處, 衝突在於 零售價法的用處,不就是「無法實地盤點或存貨突遭變故」, 用以估算期末存貨的成本 恩,我太笨了,這個說法沒辦法說服我(囧) ------------- 以下是我覺得最清楚的說法----------------- 旺爺爺對於零售價法下,為何不扣除淨減價,提出理由: 如果減價部分的存貨均已出售,期末存貨均為未減價部分, 未減價的期末存貨零售價x成本比率=實際成本 如果期末存貨已減價,則算出來的成本會比實際成本來得低 -- / V V ◆◆ 流浪一枚 不給認養/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35.134 ※ 編輯: superidea 來自: 59.113.135.134 (01/06 01:27)

01/06 13:05, , 1F
你太謙虛了 我也講不清楚吧
01/06 13:05, 1F
文章代碼(AID): #1F1TXZ0e (Account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1TXZ0e (Ac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