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armida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armida 在 PTT [ Confucianism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42則
限定看板:Confucianism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紀念] 經學宗師毓老
[ Confucianism ]3 留言, 推噓總分: +1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11/04/12 09:10(13年前)
2Farmida:毓老追思紀念專輯(影片)05/19 11:46
3Farmida: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aAWiMMqT405/19 11:47
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4)
[ Confucianism ]3 留言, 推噓總分: +2
作者: weijing - 發表於 2010/06/02 17:26(14年前)
3Farmida:我也很感謝你們教給我很多我自己渾然不覺的想法。06/03 09:53
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4)
[ Confucianism ]9 留言, 推噓總分: +5
作者: weijing - 發表於 2010/05/31 20:06(14年前)
3Farmida:對!這篇關於「格物致知」的說明,是我個人看法,並沒有任05/30 21:03
4Farmida:何傳授師承。05/30 21:04
8Farmida:「觀」的本質皆同,但在表述與應用上有異。就如「數」的本05/31 13:39
9Farmida:質皆同,但在表述與應用上有異。05/31 13:39
14Farmida:《正解「格物致知」...》此文,即是我的相關考據研究。我是05/31 16:43
15Farmida:由研究《大學》「格物致知」入手,後才貫通《中庸》義理。05/31 16:46
16Farmida:不過我原本並非專業研究儒家義理,而是閱讀中醫書籍時,突05/31 16:49
17Farmida:然就瞭解了「格物致知」的義涵,後才閱覽相關典籍去驗證。05/31 16:53
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4)
[ Confucianism ]18 留言, 推噓總分: +4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10/05/25 10:07(14年前)
4Farmida:對!這篇關於「格物致知」的說明,是我個人看法,並沒有任05/30 21:03
5Farmida:何傳授師承。05/30 21:04
9Farmida:「觀」的本質皆同,但在表述與應用上有異。就如「數」的本05/31 13:39
10Farmida:質皆同,但在表述與應用上有異。05/31 13:39
15Farmida:《正解「格物致知」...》此文,即是我的相關考據研究。我是05/31 16:43
16Farmida:由研究《大學》「格物致知」入手,後才貫通《中庸》義理。05/31 16:46
17Farmida:不過我原本並非專業研究儒家義理,而是閱讀中醫書籍時,突05/31 16:49
18Farmida:然就瞭解了「格物致知」的義涵,後才閱覽相關典籍去驗證。05/31 16:53
[請益] 請問台灣有關討論儒學的論壇
[ Confucianism ]1 留言, 推噓總分: +1
作者: q9898q - 發表於 2010/03/08 21:01(14年前)
1Farmida: http://www.yuandao.com 儒學聯合論壇03/09 22:33
[轉錄] 這一代人不懂得儒家思想
[ Confucianism ]9 留言, 推噓總分: +1
作者: champion0519 - 發表於 2010/02/02 23:24(14年前)
6Farmida:《中庸》有言:『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02/05 12:25
7Farmida:及其成功,一也。』。02/05 12:27
【書稿】正觀中道〈虛柔第三〉
[ Confucianism ]1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09/12/19 22:48(14年前)
1Farmida:【訂正】文末論及莊子解脫所謂「神遊」一詞,改為「神化」03/09 22:19
Re: [請益] 儒學與佛學心性上的問題
[ Confucianism ]2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09/03/27 23:22(15年前)
2Farmida:出自《素書》,據說是黃石公送給張良的書,不過有爭議。03/28 13:45
正觀中道─中庸實踐之貫通儒道佛修持基礎(初稿)4
[ Confucianism ]31 留言, 推噓總分: +6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07/02/20 06:37(17年前)
15Farmida:謝謝您的用心閱讀,其實此文雖然批判了宋明儒者的一些觀點03/04 21:50
16Farmida:但畢竟還是傳承著宋明儒學的視域與問題。我個人也很敬重03/04 21:52
17Farmida:宋明儒者的努力,只是該說的還是應當要說,孔子不也說:03/04 21:55
18Farmida:『當仁,不讓於師。』! :)03/04 21:57
31Farmida:謝謝指教!將來全稿刊出後,也希望能再聞指教。:)03/21 08:07
正觀中道─中庸實踐之貫通儒道佛修持基礎(初稿)1
[ Confucianism ]12 留言, 推噓總分: +2
作者: armida - 發表於 2007/02/20 06:29(17年前)
2Farmida:我之所以有本文之中道思想,與牟宗三先生毫無關聯哪!02/22 00:20
6Farmida:抱歉!沒有推文,就不知道您有發問?現在才看見!04/12 17:48
7Farmida:我並不是很瞭解牟學,但就至今所知,我並不贊成他的看法!04/12 17:49
8Farmida:尤其是「良知坎陷」方面的講法!04/12 17:51
9Farmida:如果您認為此文只是牟學註腳,可否惠賜牟學看法出處?04/12 17:53
10Farmida:我讀了以後,才能真正徹底回答您的問題。04/12 17:55
11Farmida:但至今我個人是認為,此文觀念體系並非牟學可以涵攝。04/12 17:56
12Farmida:另,若先生要詳加討論,可否不用推文。推文長篇時不方便。04/12 17:59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