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BRIANERIC2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BRIANERIC2 在 PTT [ Buddhism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7969則
限定看板:Buddhism
看板排序:
全部Buddha28889Buddhism7969Gossiping7243home-sale5957soul3274Hualien3179Taoism662MartialArts589NewAge488meditation442WorldCup424Learn_Buddha310car269Chi-Gong260Christianity183Atheism175Militarylife171Stock166Olympics_ISG117Thailand112GossipPicket68AirForce65Ecophilia61Fortune53PublicIssue51Life50Road47PresidentLi45Policy41CareerPlan35NTUGIEE_RFIC28Salary28HumService27Interior25points25joke23HatePolitics22WTUC_talk20sex18Catholic17Baseball16NTPU-CSIE9316Warfare16Fund15Virgo13DSLR12KOTDFansClub12movie12NTUCivilism12dog11LAW11PublicServan11Salesperson11Jin-Dan10Kaohsiung10Singapore10Beyond9FLAT_CLUB9politics9PttLifeLaw9specialman8THU_BA20008basketballTW7MKSH-95-67biker6Cga6ck54th3096NHLUE_ALL6NHLUE_MSE946TaiwanDrama6TigerBlue6W-Philosophy6Boy-Girl5creditcard5marriage5Military5NCCU02_TUR5rent-exp5Confucianism4EatToDie4media-chaos4medstudent4Shu-Lin4ShuangHe4SongShan4ASHS-95RN3CTSH97EXP3iOS3NCKU_MEPhC3Tech_Job3Tigers3WhiteEyes3Yup02-093Baki2BuyTogether2DC2Examination2feminine_sex2GreenParty2HSNU_11422KMT2Malaysia2NEW_ROC2NKFUST2NTUSTfinM972Ocean2PCSH91_3052PushDoll2SCU_Talk2Soler2Tour-Manager2Urban_Plan2VISA2WorkanTravel2Argentina1BeautyBody1CCRomance1Coffee1comment1CTSH923011FCBarcelona1Football1FuMouDiscuss1Hong_Kong1Hotel1Hsinchu1India1Jacky_Woo1Jinmen1KNU1KOF1Korea1LAB_EME4061Marginalman1Media-work1MiamiHeat1MLBGAME1MP1NCCU_poetry1NCCU_SEED1NCCU_TaiChi1NDHU-DSLS081NDHU-phy1011NDHU-phy991NDHU_ACC_11t1NDHU_ACC_12t1NDHU_ACC_13t1NDHU_MSE961NTUQX1Option1paranormal1SAN1SCU_Law101D1SFHS1Starbucks1TKU_EW94B1TuCheng1<< 收起看板(157)
Re: [請益] 關於密宗的即身成佛。
[ Buddhism ]898 留言, 推噓總分: +40
作者: poohkoala - 發表於 2021/08/29 20:32(2年前)
198FBRIANERIC2: 以我的觀點「究竟成佛」指的是「遍照三千世界」08/29 23:01
201FBRIANERIC2: 從這個角度來看,佛陀不談,我個人認為,唯一達成的08/29 23:02
203FBRIANERIC2: 就一個,龍樹菩薩08/29 23:02
206FBRIANERIC2: 啊還有一個,維摩詰居士08/29 23:03
215FBRIANERIC2: 我們只能從理論上去討論,就是從其的言論證量來看08/29 23:11
216FBRIANERIC2: 目前看起來龍樹跟維摩詰幾乎都是通達十方法界08/29 23:12
217FBRIANERIC2: 其它的,可能也有,但是不一定有見證流傳下來08/29 23:12
218FBRIANERIC2: 除非你修到通透了,才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舉個例子好08/29 23:16
219FBRIANERIC2: 了,你修得通透了,心經裡的「觀自在」你就會知道到08/29 23:17
220FBRIANERIC2: 底是觀世音菩薩、還是觀自在菩薩? 我們沒有這種通08/29 23:18
221FBRIANERIC2: 透力時,變成只能從經典去摸,誰把整個法界講得最清08/29 23:18
222FBRIANERIC2: 楚,我們就只能判斷說,這裡講的最接近佛的境界08/29 23:19
257FBRIANERIC2: 即身的定義太廣,從光明身來看,光明身圓滿成就應該08/30 01:28
258FBRIANERIC2: 就是無學位了。 我覺得虹光身就是無學位08/30 01:28
259FBRIANERIC2: 再來就是法身,光明身圓滿成就到法身圓滿成就這個就08/30 01:29
261FBRIANERIC2: 是巷子內了XDDD,就是說你的光明身能不能夠徹照法界08/30 01:29
262FBRIANERIC2: 目前我們來看,光明身最強的是誰咧? 阿彌陀佛08/30 01:30
267FBRIANERIC2: 其它的也有,你要照見才知道,比方說維摩詰就放光把08/30 01:32
271FBRIANERIC2: 香積國給照出來了,大家才知道這就是香積佛的光明身08/30 01:33
276FBRIANERIC2: 中國禪宗前面六祖也應該都是無學位08/30 01:37
278FBRIANERIC2: 但是他們的法身證量 這個不好說 都是秘密我們難窺見08/30 01:38
280FBRIANERIC2: 除非修到一個程度跟他們同等 或他們願意示現給你看08/30 01:39
281FBRIANERIC2: 蓮花生大士我讀過他的著作不多,可能很多隱藏起來08/30 01:40
283FBRIANERIC2: 沒有像維摩詰或龍樹這樣公開,但我讀了他的無染覺性08/30 01:41
284FBRIANERIC2: 直觀忿怒自行解脫之道,有一陣子光明遍照,所以我認08/30 01:41
285FBRIANERIC2: 為他在證量上,應該也是跟龍樹和維摩詰一樣的08/30 01:42
287FBRIANERIC2: 總之呢這個有點像國防機密 你要有權限才看得到08/30 01:43
288FBRIANERIC2: 有一個原則 除非你清楚照見到 否則不要亂拉低任何一08/30 01:45
290FBRIANERIC2: 個人的證量 這會形成修道的障礙 把他們當成佛倒是無08/30 01:46
291FBRIANERIC2: 所謂XDDD08/30 01:46
293FBRIANERIC2: 這是一個秘密喔 即使是南傳的行者 你最好也不要貶低08/30 01:47
295FBRIANERIC2: 他的境界 即使把他當成大菩薩或佛都無所謂08/30 01:48
297FBRIANERIC2: 最笨的是那一種咧? 把不同教派的聖者境界貶低的人08/30 01:48
298FBRIANERIC2: 你一旦貶低,就沒有辦法融入他的光明,修道就慢了08/30 01:49
376FBRIANERIC2: 這個東西啊不適合用門派來區分,每個門派都有可能修08/30 21:09
377FBRIANERIC2: 出究竟成佛。 基於這點我們都要予以尊重,比方說禪08/30 21:10
378FBRIANERIC2: 宗的見性跟見性成佛又不一樣喔,見性不一定成佛08/30 21:10
379FBRIANERIC2: 那麼見性成佛,指的就有可能是見性後如理深入直到究08/30 21:10
380FBRIANERIC2: 竟成佛。 那麼誰做到了? 這不一定,比方說日本當年08/30 21:11
381FBRIANERIC2: 把真言宗排第一位,傳聞是真言宗那位放得光最殊勝08/30 21:12
382FBRIANERIC2: 那維摩詰我們從歷史上來看,他放的光也非常殊勝08/30 21:13
383FBRIANERIC2: 像阿彌陀佛 是被公認的光中之王08/30 21:14
384FBRIANERIC2: 我們目前都沒有辦法現場、也不一定有能力去驗證到底08/30 21:16
385FBRIANERIC2: 誰證量究竟,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每個門派的究竟成佛理08/30 21:16
386FBRIANERIC2: 論,包括南傳認為四果阿羅漢是佛,都予以尊重08/30 21:16
[心得] 佛法修行可能會有的體證誤見
[ Buddhism ]56 留言, 推噓總分: +3
作者: amidha - 發表於 2021/08/29 18:32(2年前)
5FBRIANERIC2: 東哥怎麼知道阿羅漢境界是「明空」? 看來你進步了08/29 23:24
6FBRIANERIC2: 接下來東哥要精進的是突破二元對立,即明空與涅槃無08/29 23:24
7FBRIANERIC2: 二,滅盡定與各種智慧神通、定境神通無二08/29 23:26
8FBRIANERIC2: 在小乘的境界,會把滅盡定或阿羅漢果明空,跟其它各08/29 23:26
9FBRIANERIC2: 種神通、定境分別;但是到了大乘,是同時俱足的08/29 23:27
10FBRIANERIC2: 這就是量子力學理論,可以同時俱足、也可以跳來跳去08/29 23:27
11FBRIANERIC2: 當東哥從小乘的境界來看時,就會很明顯的起了分別心08/29 23:28
12FBRIANERIC2: 把強調無我、空、寂滅的說法,當成究竟。把其它的各08/29 23:28
13FBRIANERIC2: 種變化,說成是色界或無色界誤以解脫的境界。但從量08/29 23:29
14FBRIANERIC2: 子的角度來看,是同時俱足的,所以東哥這時候要改變08/29 23:29
15FBRIANERIC2: 文組腦的思維邏輯,即二維空間從A走到B要走很久,A08/29 23:30
16FBRIANERIC2: 跟B永遠不是同一個點,但是三維空間中,A跟B可以沒08/29 23:30
17FBRIANERIC2: 有距離,也可以是同一個點,所以東哥只要能突破文組08/29 23:31
18FBRIANERIC2: 思維,就有機會從小乘的見解,窺見到大乘的境界了08/29 23:31
19FBRIANERIC2: 因為你在寫論文時,腦袋會受到學術限制,清楚的把每08/29 23:32
20FBRIANERIC2: 個狀態或境界,分門別類起來,比方說這個是手、這個08/29 23:33
21FBRIANERIC2: 是腳、這個是頭,然後取向於頭才是一個人08/29 23:34
22FBRIANERIC2: 一旦你突破學術思維障礙,就了解手腳頭都是人08/29 23:34
23FBRIANERIC2: 也都不是人,那你就突破進入量子思維了08/29 23:35
33FBRIANERIC2: 東哥既然是理工的怎麼會二元對立這麼嚴重08/30 16:58
35FBRIANERIC2: 怎麼可以這麼肯定大乘講的滅界以上的境界是無色界咧08/30 17:06
36FBRIANERIC2: 從量子的角度來看 滅界以上的境界是同時俱足的 就像08/30 17:06
37FBRIANERIC2: 阿姜曼證阿羅漢後 可以用色界形式跟佛陀互動一樣08/30 17:07
38FBRIANERIC2: 成否有圓覺心 所謂圓覺心 即非圓覺心 是名圓覺心08/30 17:09
39FBRIANERIC2: 成佛。 所以東哥還是被有跟無兩種對立境界限制住了08/30 17:09
Re: [請益] 關於密宗的即身成佛。已刪文
[ Buddhism ]108 留言, 推噓總分: +12
作者: amidha - 發表於 2021/08/25 21:53(2年前)
20FBRIANERIC2: 我就說我最欣賞東哥的創作能力,可以自成一套修行體08/26 00:06
21FBRIANERIC2: 系,像黃玉郎降龍十八掌改編成還有第38級一樣08/26 00:07
22FBRIANERIC2: 阿不過虹光身這一點還是要跟東哥討論一下,在南傳清08/26 00:08
23FBRIANERIC2: 淨道論的神變品中有提到,一身變為多身,這個就是虹08/26 00:08
24FBRIANERIC2: 光身的功夫,在清淨道論中說到要先修完八遍,再修完08/26 00:11
25FBRIANERIC2: 無色界中的十四行相後,至少四禪以上才可以學的08/26 00:11
26FBRIANERIC2: 摩訶槃陀迦證阿羅漢果後說「俱迦難陀紫金蓮,清早開08/26 00:17
27FBRIANERIC2: 花幾芳鮮,鴦耆羅婆(即佛)光普照,猶如紅日照空08/26 00:17
28FBRIANERIC2: 間。」這個就是清淨道論中記載周利槃陀迦證阿羅漢後08/26 00:18
29FBRIANERIC2: 講錯,是他哥哥摩訶槃陀迦證阿羅漢後說的,這個時候08/26 00:19
30FBRIANERIC2: 他的光明猶如紅日,然後再神變成紫金色的蓮花。08/26 00:20
31FBRIANERIC2: 這個時候才具備虹光身的條件,但是還沒有形成虹光身08/26 00:21
32FBRIANERIC2: 也就是說虹光身至少是四禪以上,甚至是得阿羅漢果後08/26 00:23
33FBRIANERIC2: 才慢慢具足的神變。 跟東哥創作小說中的欲界差距頗08/26 00:26
35FBRIANERIC2: 大,從南傳清淨道論來看,是入四禪跟滅界才有的功夫08/26 00:28
[請益] 關於密宗的即身成佛。
[ Buddhism ]57 留言, 推噓總分: +10
作者: asd255255 - 發表於 2021/08/23 13:14(2年前)
1FBRIANERIC2: 佛的定義有很多種,照南傳的定義阿羅漢也算佛了08/23 13:29
2FBRIANERIC2: 實際意義你說出來了,廣義上脫離輪迴也可以稱為佛08/23 13:30
3FBRIANERIC2: 世尊定義的佛是指「佛土」,像公司老闆一樣,地球這08/23 13:31
4FBRIANERIC2: 個公司裡每個人都可以解脫,但老闆一直都是世尊08/23 13:31
5FBRIANERIC2: 要到彌勒時,老闆才會退休,換成下一個老闆08/23 13:32
6FBRIANERIC2: 同理,觀音也是早成佛了,但是他在阿彌陀佛的佛土08/23 13:32
7FBRIANERIC2: 所以就改稱為菩薩,這是一種尊敬08/23 13:33
[討論] 中陰 禪修淨光 死亡 破瓦法 法身
[ Buddhism ]708 留言, 推噓總分: +16
作者: worldrr - 發表於 2021/08/21 20:20(2年前)
9FBRIANERIC2: 一般靈體的光和根本淨光不太一樣,根本淨光只是有亮08/21 23:08
10FBRIANERIC2: 度,這個亮度又可以稱做一種「智慧」,也就是說可以08/21 23:08
11FBRIANERIC2: 去除各種心識內的遮蓋(或稱為無明),無明就是沒有08/21 23:09
12FBRIANERIC2: 亮度的意思,因為沒有亮度你才要去想阿,用想的去理08/21 23:09
13FBRIANERIC2: 解,但是有亮度,那就是一種「照見」08/21 23:09
14FBRIANERIC2: 安住在淨光和証得涅槃可以說是同一件事,因為一開始08/21 23:10
15FBRIANERIC2: 你證得了淨光,但是這個淨光跟你的五蘊同時運行08/21 23:11
16FBRIANERIC2: 把五蘊都一一融入淨光的過程,就是証得涅槃的意思08/21 23:12
17FBRIANERIC2: 也是所謂安住的意思,用安住形容不夠貼切,好像還有08/21 23:12
18FBRIANERIC2: 一個人住在裡面,所以你才無法理解08/21 23:13
19FBRIANERIC2: 安住的意思就是我上面講的,把細微心識無明都一一融08/21 23:13
20FBRIANERIC2: 入淨光裡面,心經裡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即是此意08/21 23:14
21FBRIANERIC2: 活著時的這種狀態,叫入定,或更深的「滅盡定」是一08/21 23:17
22FBRIANERIC2: 種心識暫時停止運作的狀態,一般人修不到這個境界是08/21 23:17
23FBRIANERIC2: 因為這種智慧光明不夠,需要細微強烈到一個境界才可08/21 23:18
24FBRIANERIC2: 以常常進入這種狀態,當然那不是真死,只是入定08/21 23:18
27FBRIANERIC2: 早就跟你說過不要把物理現象跟心識現象搞混了08/21 23:48
28FBRIANERIC2: 一般人只要5分鐘不呼吸,大腦就會受傷害OK?08/21 23:48
29FBRIANERIC2: 阿放光更好笑,如果可以放肉眼可見光,你身體早就被08/21 23:49
30FBRIANERIC2: 功率給燒死了。 昏沈跟滅盡定要怎麼分? 很簡單啊08/21 23:49
31FBRIANERIC2: 光明強烈到眼耳鼻舌身意都融入那個就是滅盡定,心經08/21 23:50
32FBRIANERIC2: 裡講的一清二楚。淨土宗也講的很明白,一心不亂然後08/21 23:51
33FBRIANERIC2: 佛光一照,你的心識就被接引到淨土去了。你講了一堆08/21 23:51
34FBRIANERIC2: 不就說明了你就是昏沈的最佳代表,因為以前看過光然08/21 23:51
35FBRIANERIC2: 後覺得很了不起,後來老了身心不行了,沒有光了頭暈08/21 23:52
36FBRIANERIC2: 眼花了,眼前一片黑暗,所以聽到人講定境就不高興08/21 23:52
37FBRIANERIC2: 佛陀為什麼這麼強調光明遍的修法? 就是因為光明要08/21 23:54
38FBRIANERIC2: 修到很細微很強烈,你的五蘊自然可以被消除,你光明08/21 23:54
39FBRIANERIC2: 年輕時不好好修,老了像風中殘燭,當然昏沈啊08/21 23:55
40FBRIANERIC2: 在黑暗中失去意識叫昏沉,強烈光明中意識消失叫入定08/21 23:58
41FBRIANERIC2: 這麼簡單的定義講不講得清楚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實證08/21 23:59
42FBRIANERIC2: 還有一個原理,2、30歲修行很容易見到光明,因為心08/22 00:02
43FBRIANERIC2: 識跟身體的遮蓋還很少,但4、50歲後還能一片光明的08/22 00:02
44FBRIANERIC2: 就少之又少,但是修的好的,你看淨空8、90歲了講法08/22 00:03
45FBRIANERIC2: 還一片光明,那就是人家修行有到家,五蘊都有長期在08/22 00:04
46FBRIANERIC2: 淨化,阿你年紀大了遮蓋重了沒光明了,就自我安慰說08/22 00:05
47FBRIANERIC2: 那個不重要啦,不要執著,我以前也看過啊08/22 00:05
50FBRIANERIC2: 這樣怎麼得加持?當然要好好懺悔把光明修回來啊08/22 00:06
52FBRIANERIC2: 你沒辦法講白啊,你一直都講黑的啊,你說的輕安根本08/22 00:06
53FBRIANERIC2: 就是一種多巴胺暫時分泌的狀態,導致全身有一種放鬆08/22 00:07
54FBRIANERIC2: 漂漂然的感覺,這個輕安到底有什麼好強調的咧?只要08/22 00:08
55FBRIANERIC2: 定境稍微有力,頭部一放鬆就自然有輕安的感覺了08/22 00:09
56FBRIANERIC2: 而且你犯了一個錯誤,你把色界跟無色界看成高低層次08/22 00:10
59FBRIANERIC2: 這個就是掉書袋的毛病,色界跟無色界是兩種修法08/22 00:10
62FBRIANERIC2: 色界光明到很強烈時,意識同時也就具有無色界的細微08/22 00:11
63FBRIANERIC2: 你就是掉書代才會覺得要先色界,才能進無色界08/22 00:12
65FBRIANERIC2: 你的輕安到底是什麼?你根本也沒有講清楚嘛08/22 00:12
66FBRIANERIC2: 錯了,光明本無我,自爽是因為你沒有證得根本淨光08/22 00:13
68FBRIANERIC2: 也就是說你看到的光是低層次的,跟我執同時存在08/22 00:13
70FBRIANERIC2: 你所謂身輕安跟心輕安,不過就是一種身心細微的狀態08/22 00:14
72FBRIANERIC2: 夏天沒有空調靜坐,身心輕安,很多營養不良的女性都08/22 00:15
74FBRIANERIC2: 可以感覺到不會熱,溫度跟輕安有什麼關係?08/22 00:15
76FBRIANERIC2: 你倒是給個科學一點的解釋,如果不是多巴胺分泌,你08/22 00:16
78FBRIANERIC2: 的輕安是什麼現象? 你說的輕安就是多巴胺的現象08/22 00:16
79FBRIANERIC2: 當然跟我的輕安不同,我的輕安是全身氣場放光不見08/22 00:17
80FBRIANERIC2: 但是你沒有這個程度,你就是多巴胺分泌而以08/22 00:17
83FBRIANERIC2: 阿這個就是內氣比較涼而以,這有什麼程度08/22 00:19
84FBRIANERIC2: 我在日喀則負10度晚上還穿短袖睡覺不用蓋被子08/22 00:20
85FBRIANERIC2: 當然房間有空調但也是差不多20度上下,這有什麼了不08/22 00:20
87FBRIANERIC2: 起,身體氣場的冷熱現象那個是最粗淺的生理反應08/22 00:21
89FBRIANERIC2: 結果你說的輕安只是這樣? 就體感涼涼的? 真讓人失08/22 00:22
90FBRIANERIC2: 望,體感的涼或熱,根本不能算是輕安的狀態08/22 00:22
94FBRIANERIC2: 輕安指的是身心細微的波動都可以查覺到08/22 00:23
95FBRIANERIC2: 結果你講了老半天,只是在講體感的涼涼跟熱熱?08/22 00:23
97FBRIANERIC2: 你所謂頭部那關打通,來來來,是通了那一段?08/22 00:24
99FBRIANERIC2: 通的大小直徑多少? 有沒有光柱出頭頂? 又在扯了08/22 00:24
100FBRIANERIC2: 你連基本的「輕安」定義都錯了,你到底在幹嘛啊08/22 00:25
101FBRIANERIC2: 輕安怎麼會是體感涼涼的,輕安是指放鬆、細微震動08/22 00:26
102FBRIANERIC2: 因為這種細微震動,暫時使身體粗糙的覺受不見了08/22 00:27
103FBRIANERIC2: 而產生了一種快樂,這個才叫輕安好嗎?不要亂定義08/22 00:27
104FBRIANERIC2: 頭那一關過了更好笑,我跟你講啦,頭那一關過了你會08/22 00:28
106FBRIANERIC2: 有什麼境界? 你去看楞嚴經「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08/22 00:29
108FBRIANERIC2: 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這個才叫頭那一關08/22 00:29
111FBRIANERIC2: 過了,你這個只是最低層次的,一種氣充頭頂的現象08/22 00:30
113FBRIANERIC2: 我很少談,但一談就比你精確啊。你去問所有人看看08/22 00:31
114FBRIANERIC2: 輕安到底是體感涼涼的,還是身心的細微震動而喜樂08/22 00:31
115FBRIANERIC2: 體感涼涼的也不是不好,但那只是很粗淺的氣感08/22 00:32
116FBRIANERIC2: 你不能擴大解釋說這叫輕安,輕安他必須要能細微到把08/22 00:32
117FBRIANERIC2: 身體物質的覺受蓋掉,心有一種專注明亮的狀態08/22 00:33
119FBRIANERIC2: 這時候心識擺脫了物質的束縛而快樂,這才叫輕安08/22 00:33
121FBRIANERIC2: 清涼之氣也不用從頭部散發,身體的氣場自己可以轉變08/22 00:34
123FBRIANERIC2: 所以我說你那個就是多巴胺暫時分泌,身體涼涼的08/22 00:34
124FBRIANERIC2: 你就是亂講話啊,大腦分泌了一個訊號給身體,讓身體08/22 00:35
125FBRIANERIC2: 有冷或熱的感受,這叫輕安? 輕安是這樣定義的嗎?08/22 00:36
126FBRIANERIC2: 再強調一次,輕安是心識放鬆時暫時脫離肉體的覺受而08/22 00:38
127FBRIANERIC2: 產生的感受,因為肉體有重量,心識脫離了這個重量所08/22 00:38
128FBRIANERIC2: 以叫輕,又因為腦波雜亂,心識暫時穩定下來,叫安08/22 00:39
129FBRIANERIC2: 這都是一種五蘊暫時變得細微的狀態,阿事實上光明或08/22 00:40
130FBRIANERIC2: 者入定也都是輕安的延伸,只是深入的境界不同08/22 00:40
131FBRIANERIC2: 初級的輕安就是脫離物質感官粗重的束縛,而「行深」08/22 00:40
132FBRIANERIC2: 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觀照到更細微的五蘊波動,並且去08/22 00:41
133FBRIANERIC2: 除,而「照見」五蘊皆空,這種照見就是輕安的最高層08/22 00:42
134FBRIANERIC2: 次,你這種大腦分泌體感涼涼的不能叫輕安,那個只是08/22 00:43
135FBRIANERIC2: 最初階的氣感,甚至只是體感,不要跑錯棚了好嗎08/22 00:43
143FBRIANERIC2: 你這派就是來亂的,你要練氣也不好好練08/22 00:45
145FBRIANERIC2: 然後講佛教術語又亂定義,連輕安都給人定義錯誤08/22 00:45
146FBRIANERIC2: 我為什麼說這個不難,因為我14歲時就開始練氣了那時08/22 00:46
147FBRIANERIC2: 我還是田徑隊長,所以氣感這種東西對我來說太遙遠了08/22 00:46
148FBRIANERIC2: 你那些覺受在我很小的時候都經歷過了,但那個不能說08/22 00:47
149FBRIANERIC2: 是定境,也不能說是輕安,那些都還沒有到達擺脫感官08/22 00:47
150FBRIANERIC2: 束縛,甚至更細微的狀態,你不能把這種粗淺的氣感當08/22 00:48
151FBRIANERIC2: 做佛教說的「輕安」,輕安有明確的定義好嗎08/22 00:48
152FBRIANERIC2: 阿你就是不好好練功,所以氣感沒有精進變化,自然就08/22 00:49
153FBRIANERIC2: 沒有辦法體會到更細微的心識,這種心識因為脫離了物08/22 00:50
154FBRIANERIC2: 質的束縛,所以叫「無色界」;而心識本身的作用有光08/22 00:51
155FBRIANERIC2: 明,所以叫「色界」,不管色界還是無色界都是心識的08/22 00:51
156FBRIANERIC2: 作用,但前提時你必須長久的淨化,把那些粗重的遮蓋08/22 00:51
157FBRIANERIC2: 都去除掉,才可以漸次的體會這些層次。結果你道家的08/22 00:52
158FBRIANERIC2: 功夫也不好好練,佛教的義理又穿鑿附會08/22 00:52
159FBRIANERIC2: 等於中階斷掉了,初階氣感、見光,然後就沒有了08/22 00:53
160FBRIANERIC2: 開始把這些現象拿來解釋輕安、入定,當然格格不入08/22 00:54
161FBRIANERIC2: 也就是說你在自己門派不好好修行,然後看到了更高層08/22 00:56
162FBRIANERIC2: 次的義理,就拿自己體悟的境界來解釋,這怎麼解釋得08/22 00:56
163FBRIANERIC2: 通咧? 輕安最基礎的條件,即身心覺受細微不見都沒08/22 00:57
164FBRIANERIC2: 有達到,你對色界、無色界的解釋當然會錯得一踏糊塗08/22 00:58
165FBRIANERIC2: 因為色界跟無色界基本都是已經脫離了物質感官的覺受08/22 00:59
167FBRIANERIC2: 所顯發的更細微心識狀態,好好老實修行可以嗎?08/22 01:00
170FBRIANERIC2: 我在這篇文章的推文也早就跟你講了,你那個頭部一點08/22 01:02
171FBRIANERIC2: 能量下降所產生的現象,只是最粗淺的一種氣感甚至可08/22 01:03
172FBRIANERIC2: 以說是體感,這種覺受還是相對粗糙的,算不上是輕安08/22 01:03
173FBRIANERIC2: 而且這種「腦汁」從科學來解釋就是多巴胺08/22 01:06
174FBRIANERIC2: 「從空滴下,體其趣味,覺大清涼,或極甘美」比你說08/22 01:06
175FBRIANERIC2: 的還高,那個是從外界灌頂進來的08/22 01:07
177FBRIANERIC2: 我不就跟你說了,體感很熱或清涼,我很小都經歷過了08/22 01:09
180FBRIANERIC2: 有過冬天穿短袖全身發熱,也有過全身發熱但氣場涼涼08/22 01:09
181FBRIANERIC2: 像塗了萬金油一樣,這個都是氣的變化,影響體感的過08/22 01:10
184FBRIANERIC2: 程,但是你說並沒有脫離物質感官的覺受08/22 01:10
186FBRIANERIC2: 你這種心理的快樂只是頭腦一種爽,因為沒有經歷過所08/22 01:11
188FBRIANERIC2: 以很爽,事實上真正的細微輕安,並沒有那種強烈的爽08/22 01:11
190FBRIANERIC2: 而是一種平靜,這種平靜是相對於煩惱粗糙粗重的苦而08/22 01:12
193FBRIANERIC2: 言是一種「樂」,但並不是那種頭腦的爽或快樂08/22 01:12
194FBRIANERIC2: 你看不出來是你的智慧有障礙,我也沒有辦法啊08/22 01:13
195FBRIANERIC2: 所謂昏沉就是你脫離不了肉體感官的束縛,束縛太粗重08/22 01:14
198FBRIANERIC2: 而意識完全被蓋住失去覺知。 你現在的確就處於這種08/22 01:15
200FBRIANERIC2: 狀態,而身心輕安、細微,五蘊漸次融入光明的定境是08/22 01:16
203FBRIANERIC2: 相反的狀態。南懷瑾講的話你相信? 我有時候看狗的08/22 01:16
206FBRIANERIC2: 眼神還覺得一般人的神識比他們還昏沉08/22 01:17
207FBRIANERIC2: 不是啦,你裝做雲淡風輕是沒用的,這種人太多了08/22 01:18
208FBRIANERIC2: 就是心虛了,抬子被拆了,就開始要裝做站很高勸世08/22 01:18
209FBRIANERIC2: 這是一種頭腦的世故,一種出社會老江湖自我保護的言08/22 01:19
210FBRIANERIC2: 行,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對真實的修行和內觀是障礙08/22 01:20
211FBRIANERIC2: 你得接受你年輕時經歷過的那些氣感、體感或見光是很08/22 01:20
212FBRIANERIC2: 初階的現象,然後承認自己這些年原地踏步只在理論上08/22 01:20
213FBRIANERIC2: 穿鑿附會,但並沒有老實的去修行,維持輕安並且去觀08/22 01:21
214FBRIANERIC2: 照身心和五蘊的生滅現象,反而還退轉回到知識的層面08/22 01:22
215FBRIANERIC2: 要生起一種懺悔心,然後用餘生好好的勇猛精進08/22 01:22
216FBRIANERIC2: 不要阿Q,躲在知識的層面一直分析經文寫文章08/22 01:23
217FBRIANERIC2: 我知道這很痛苦,因為會戳傷這麼多年建立的自我人格08/22 01:24
218FBRIANERIC2: 但是這種自我不就是一個超級的大違建嗎? 就算他的08/22 01:24
219FBRIANERIC2: 牆面是用各種經文貼起來的,但終究是一種遮蓋08/22 01:25
220FBRIANERIC2: 會障礙智慧光明的顯發,我知道人活得愈久愈沒有勇氣08/22 01:26
221FBRIANERIC2: 去破除這種人格,因為太痛苦了,但是修行不就是要這08/22 01:26
222FBRIANERIC2: 樣苦幹實幹嗎? 要先生起這種懺悔心,然後精進求智08/22 01:28
223FBRIANERIC2: 慧,你才有可能得加持嘛。要先破碎光明才會進來08/22 01:28
224FBRIANERIC2: 違建蓋得滿滿的,貼滿了一堆經文,密不通風08/22 01:29
225FBRIANERIC2: 就算佛菩薩要給你佛光加持,也被你的違建擋住了啊08/22 01:30
226FBRIANERIC2: 其實無色界也不是很高層次的東西,很多女性一開始修08/22 01:32
227FBRIANERIC2: 行就在無色界了,為什麼咧? 因為他們天生心識就比08/22 01:32
228FBRIANERIC2: 較清淨,或者說感官、物質的障礙沒有這麼大,所以意08/22 01:32
229FBRIANERIC2: 識很容易覺知到一片寧靜的虛空,無邊無際的空間08/22 01:33
230FBRIANERIC2: 以此慢慢去觀照,心識就會趨入這個空間到達很細微的08/22 01:33
231FBRIANERIC2: 狀態。 傳統的說法把無色界說成比色界高,導致一堆08/22 01:34
232FBRIANERIC2: 人以為修行就一定是色界修圓滿了,再進入無色界08/22 01:34
233FBRIANERIC2: 你照這樣修,那你無色界要修多久? 至少要修幾百億08/22 01:35
234FBRIANERIC2: 年才能證果,所以這個就是道聽塗說。 色界跟無色界08/22 01:35
235FBRIANERIC2: 只是「心識所緣的途徑」不同,無色界著重在心識的細08/22 01:36
236FBRIANERIC2: 微波動、空間;而色界著重在心識生出的各種光明08/22 01:37
237FBRIANERIC2: 兩種途徑到達清淨的狀態時,都會互相圓通的,無色界08/22 01:38
238FBRIANERIC2: 到達很細微時,只要更深入的體會空性,就可以圓證心08/22 01:39
239FBRIANERIC2: 性的光明遍照和各種作用;而緣色界光明到達很強烈細08/22 01:39
240FBRIANERIC2: 微的狀態時,也可以通達無色界的虛空08/22 01:40
241FBRIANERIC2: 你就是不老實修行,才會停留在道家的基礎體感氣感08/22 01:41
242FBRIANERIC2: 然後一直把這種境界擴大解釋到色界和無色界的禪定08/22 01:42
243FBRIANERIC2: 對於更深的「滅界」因為心深恐懼,就一直說那是一種08/22 01:42
244FBRIANERIC2: 昏沉,好像我自己考不及格,就也要把每個人的考卷都08/22 01:43
245FBRIANERIC2: 亂改一通,全部劃成零分XDDD,成熟一點勇敢一點好嗎08/22 01:43
258FBRIANERIC2: 你比下也沒有餘的,比方說你一直強調的喜、樂就是一08/22 12:38
259FBRIANERIC2: 個問題,你先假設別人都沒有喜、樂,問題是你怎麼測08/22 12:39
260FBRIANERIC2: 量自己的喜樂程度高而別人沒有? 像昨天說的輕安08/22 12:39
261FBRIANERIC2: 你的輕安是覺得涼涼的,而完全跟佛法中定義的身心細08/22 12:39
262FBRIANERIC2: 微脫離粗糙的愉悅無關。 在這個基礎上我再跟你談喜08/22 12:40
263FBRIANERIC2: 樂,你一直強調這種喜樂是比吸毒還快樂很多的,我覺08/22 12:40
264FBRIANERIC2: 得這個就你讀了佛經的「大樂」後自我暗示的錯誤08/22 12:41
265FBRIANERIC2: 也就是說你經歷了氣充大腦,刺激大腦分泌了多巴胺的08/22 12:42
266FBRIANERIC2: 過程,這個分泌會帶來感官上極度的興奮,像吸毒一樣08/22 12:42
267FBRIANERIC2: 你就把這個極度興奮的過程,解讀成比吸毒或性行為還08/22 12:43
268FBRIANERIC2: 快樂很多倍的喜樂,但這個根本只是肉體神經的刺激08/22 12:43
269FBRIANERIC2: 而輕安的喜樂,並不是這種大腦極度興奮的刺激,而是08/22 12:44
270FBRIANERIC2: 身心變得細微,沒有感官束縛時的一種,平淡的愉悅08/22 12:45
271FBRIANERIC2: 佛陀說的樂是一種「無我」的樂,而「大樂」是一種無08/22 12:45
272FBRIANERIC2: 我又光明同時俱足的樂,如心經說的「照見五蘊皆空」08/22 12:46
273FBRIANERIC2: 度一切苦厄,苦是因為五蘊的積聚和生滅,當身心暫時08/22 12:46
274FBRIANERIC2: 脫離了五蘊的作用,也就脫離了痛苦的根源,這個就是08/22 12:47
275FBRIANERIC2: 佛經裡說的樂,而初階的喜樂到高階的大樂,則是觀照08/22 12:48
276FBRIANERIC2: 的深淺,觀照的淺,即身體覺受暫時不見,意識還在是08/22 12:48
277FBRIANERIC2: 初階的樂,連意識都熄滅了,這個是高階的大樂08/22 12:49
278FBRIANERIC2: 把喜樂的定義談完後,再來講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我說08/22 12:50
279FBRIANERIC2: 了是心識所緣的不同,當心識選擇緣光明,他就會經歷08/22 12:51
280FBRIANERIC2: 色界光明的由弱變強,當色界光明變強時,粗糙的心也08/22 12:51
281FBRIANERIC2: 會突破空間的限制,同時證得四空天的四種感受08/22 12:52
282FBRIANERIC2: 而緣四空天,是緣「空間」或者說「虛空」,去觀察心08/22 12:52
283FBRIANERIC2: 在何處?當心脫離了物質和色相時,就會進入虛空,這08/22 12:54
284FBRIANERIC2: 時叫「空遍處」,而這個虛空其實也是意識所顯化的空08/22 12:55
285FBRIANERIC2: 間之一,佛家說的「頑空」指的就是這種意識界裡的固08/22 12:55
286FBRIANERIC2: 定虛空,連這個都要破除,叫「識遍處」。 但把各種08/22 12:57
287FBRIANERIC2: 空間的顯現破除了,識還是在,只是變得很細微,這時08/22 12:57
288FBRIANERIC2: 再往細微心識的「無所有處」跟「非想非非想」去突破08/22 12:58
289FBRIANERIC2: 這裡的修行比緣色界還困難,所以佛陀比較強調光明想08/22 12:58
290FBRIANERIC2: 也就是說利用光明想直接幫你突破細微意識,否則直接08/22 12:59
291FBRIANERIC2: 緣細微意識會緣不到東西,會困在很深層的空間出不來08/22 12:59
292FBRIANERIC2: 我把四禪八定講得一清二楚,定義的了了分明,就是心08/22 13:00
293FBRIANERIC2: 識的作用光明、跟虛空、空間的各種經歷,四禪八定是08/22 13:01
294FBRIANERIC2: 一個過程,但你把這個過程當成你掉書袋的工具。先是08/22 13:01
295FBRIANERIC2: 「頭部那關打通」開始就錯了,那只是最粗糙的氣衝大08/22 13:02
296FBRIANERIC2: 腦,然後刺激多巴胺產生興奮和體感,說是「輕安喜樂08/22 13:02
297FBRIANERIC2: 」,然後就開始什麼都不做了,自稱無為,然後開始把08/22 13:03
298FBRIANERIC2: 四禪八定跟道家的知識拼在一起,一般修佛的人看了覺08/22 13:04
299FBRIANERIC2: 得怪怪的,但你遇到我精通道家的火眼金睛就沒用了08/22 13:04
300FBRIANERIC2: 你把大腦刺激多巴胺身體的涼感當成通督脈就是大錯特08/22 13:05
301FBRIANERIC2: 錯,通督脈的發熱是從尾椎或命門的火往上的,連火都08/22 13:06
302FBRIANERIC2: 沒有升起,只是大腦往下傳送訊號,根本八字還沒一撇08/22 13:06
303FBRIANERIC2: 也就是說一開始你在道家的修行就是打醬油,還修錯了08/22 13:07
304FBRIANERIC2: 然後還一路錯到底,錯到自己延伸出了安喜樂四禪八定08/22 13:07
305FBRIANERIC2: 再把道經、佛經跟你的想法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08/22 13:08
306FBRIANERIC2: 但是又不夠嚴謹,所以破洞一堆。 東歧明東哥比你好08/22 13:08
307FBRIANERIC2: 多了,他雖然也講錯,但他在他錯誤的方向中自成一套08/22 13:09
308FBRIANERIC2: 體系,這個體系很多面向中可以自圓其說,破洞很小08/22 13:10
309FBRIANERIC2: 這個才是真正的學術。 那你實修跟學術都七零八湊08/22 13:11
310FBRIANERIC2: 還拿一堆錯誤且不明的標準當測量基準 根本搞笑啊XD08/22 13:17
317FBRIANERIC2: 你那個發熱也只是整片的沒有走骨髓 是最初淺的熱氣08/22 13:32
318FBRIANERIC2: 你氣走不進骨髓因為後天氣脈太弱,火候不夠就直接捨08/22 13:33
319FBRIANERIC2: 棄溫養修上丹 氣太粗而頭痛說成通頭部08/22 13:34
320FBRIANERIC2: 樂是一種細微無我 當然不特別之處 只有你把他量化成08/22 13:35
321FBRIANERIC2: 跟吸毒性行為比較的生理現象 你果然很特別XDD08/22 13:37
328FBRIANERIC2: 心靜自然涼,古人不是早就說了,夏天會涼只是其中一08/22 13:41
332FBRIANERIC2: 種境界,那你怎麼不扯冬天會熱? 因為你熱能不夠啊08/22 13:41
333FBRIANERIC2: 你就只放大涼感,而佛經中明明比較強調「火」的功能08/22 13:42
334FBRIANERIC2: 通督脈、拙火,或者火光三昧,你都沒有? 只有涼感08/22 13:42
335FBRIANERIC2: 這種全身清涼去泡泳池就有了,你這個還有第五識的身08/22 13:44
336FBRIANERIC2: 觸,還算不上輕安。輕安在我看來至少身體的覺受要有08/22 13:44
340FBRIANERIC2: 消失的程度,也就是說感受不到身體了,才算輕安08/22 13:45
341FBRIANERIC2: 不用放大絕啦,大家討論事情站在一個理字上08/22 13:45
342FBRIANERIC2: 什麼境界印證都是個人的事,但從理上來說你就是問題08/22 13:46
343FBRIANERIC2: 很多,然後測量基準有誤。 阿你又怎麼知道誰跳過四08/22 13:46
344FBRIANERIC2: 禪八定咧? 你舉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夏天涼涼的08/22 13:47
345FBRIANERIC2: 感受,我回答你那個很簡單,我還比你涼,像塗了萬金08/22 13:47
346FBRIANERIC2: 油一樣,結果你說那個不算,我的涼還有快樂,我說你08/22 13:47
347FBRIANERIC2: 的快樂標準有問題,真正的快樂是身體覺受消失。然後08/22 13:48
348FBRIANERIC2: 你說不管啦,我有性高潮吸毒等級的快樂你沒有,所以08/22 13:48
349FBRIANERIC2: 你跳過四禪八定,而我沒有。 這就你的套路啊08/22 13:49
350FBRIANERIC2: 看到自己的套路沒有? 比中職的好球袋還會變形08/22 13:50
351FBRIANERIC2: 滅盡定從光明想進去,或從觀心識細微進去,就是緣四08/22 13:51
352FBRIANERIC2: 禪八定的途徑,你自己沉迷於吸毒性高潮等級的快樂然08/22 13:51
353FBRIANERIC2: 後不精進,卻一直說別人跳過,好像有文字障礙?08/22 13:52
354FBRIANERIC2: 四禪八定不容易,但也不是你定義的這樣什麼吸毒性高08/22 13:52
355FBRIANERIC2: 潮N倍量化興奮感,然後再一直快樂下去08/22 13:53
356FBRIANERIC2: 四禪八定就是一個淨化、細微化的過程,沒你這麼奇葩08/22 13:53
357FBRIANERIC2: 的定義好嗎? 阿你說不能跳過? 請問你六祖慧能有沒08/22 13:54
358FBRIANERIC2: 有跳過啊? 很多祖師是直接證空性,再回來圓滿四禪08/22 13:54
359FBRIANERIC2: 八定。 當你證得空性後,要熟悉四禪八定就只是時間08/22 13:55
360FBRIANERIC2: 的問題,因為四禪八定只是心識的各種變化08/22 13:56
361FBRIANERIC2: 只要你熟悉本來的覺性,四禪八定就會自然俱足08/22 13:57
362FBRIANERIC2: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佛教修行的08/22 13:58
363FBRIANERIC2: 重點是這個,你一直拿什麼體感涼涼的、性高潮吸毒等08/22 13:58
364FBRIANERIC2: 級量化N次方,進入四禪八定再放大N次方這種很粗糙的08/22 13:59
365FBRIANERIC2: 測量標準,根本就是拿漫威來修佛啊。08/22 14:00
366FBRIANERIC2: 而你說的喜樂,一堆人進教會祈禱時,心裡得平靜而安08/22 14:03
367FBRIANERIC2: 祥快樂,就已經到達你說的程度了,因為內心平靜、寧08/22 14:04
368FBRIANERIC2: 靜而喜樂,一般眾生的一生中,常常都有機會體驗到08/22 14:04
369FBRIANERIC2: 就只有你把這當成什麼無上門檻,難道平常很不快樂?08/22 14:05
370FBRIANERIC2: 所以就認為大家都很痛苦,沒辦法體驗這種喜樂?08/22 14:06
379FBRIANERIC2: 虎大說很清楚了禪定只是過程你還在馬陰藏相XDD08/22 14:49
380FBRIANERIC2: 不然就停止呼吸 不然就肉眼可見光 真的是漫威標準08/22 14:50
386FBRIANERIC2: 你氣脈就沒通啊 那只是氣衝頭部刺激大腦08/22 14:59
388FBRIANERIC2: 腦內非持續分泌的狀態 根本談不上輕安08/22 15:00
391FBRIANERIC2: 氣脈真通的樂是一種身體覺受消失的空境08/22 15:01
395FBRIANERIC2: 你連最基礎氣脈都講錯又沒通 當然沒辦法領悟禪定08/22 15:04
396FBRIANERIC2: 不是 昏沉是沒有放大光明意識就被五蘊蓋住失去意識08/22 15:05
397FBRIANERIC2: 在很大的光明中你要怎麼昏?這麼亮有辦法昏?08/22 15:06
398FBRIANERIC2: 從你描述就知道你已經沒有慧光了 都是一片灰暗08/22 15:07
399FBRIANERIC2: 常掉了昏沉 才會投射別人跟你一樣也昏沉08/22 15:08
417FBRIANERIC2: 先回答原PO,輪涅不二比較容易理解的解釋,南傳的阿08/22 15:16
418FBRIANERIC2: 姜曼有解釋過,行者證悟了心性光明的本質後,這時五08/22 15:17
420FBRIANERIC2: 蘊跟心性的光明會同時運行,互不干擾(當然我認為那08/22 15:17
423FBRIANERIC2: 是因為他出家,在家居士是會互相干擾,忽明忽暗的」08/22 15:18
424FBRIANERIC2: 那麼行者在定境時可以暫時把五蘊消融於心性中08/22 15:18
426FBRIANERIC2: 但是他還活著五蘊就不會徹底消失,直到他死了五蘊才08/22 15:18
428FBRIANERIC2: 會徹底寂滅。 從大乘的角度來看,輪涅不二已經是第08/22 15:19
430FBRIANERIC2: 一義諦的程度,就是雖然證得心性寂滅的本性,但是也08/22 15:19
431FBRIANERIC2: 不執著於要一直住在這裡面,像阿姜曼說的兩者同時運08/22 15:19
432FBRIANERIC2: 行,這也是龍樹菩薩說的中觀,也就是說真假都不立了08/22 15:20
433FBRIANERIC2: 從這個角度來看,輪迴跟涅槃本來也是幻境,自然不需08/22 15:21
434FBRIANERIC2: 要刻意去解決它。只要「任運」即可08/22 15:21
435FBRIANERIC2: 阿你宜蘭又舉南懷瑾這種說一半的例子,我前面講了幾08/22 15:22
436FBRIANERIC2: 次,當光明細微強烈到很明亮的境界「淨極光通達」時08/22 15:22
437FBRIANERIC2: 意識就會自然消融,這個有可能是昏沉嗎?08/22 15:23
439FBRIANERIC2: 因為你看到的光太弱了,而且很粗糙,所以沒有辦法把08/22 15:23
440FBRIANERIC2: 意識分解,意識本是一種更細微的遮蓋08/22 15:24
442FBRIANERIC2: 不然你以為意識是怎麼消失的? 突然不見?08/22 15:24
443FBRIANERIC2: 你去看佛經,都嘛是先入大光明,然後才入正定三昧08/22 15:25
444FBRIANERIC2: 所以你搞不清楚,因為你的光太弱了,意識又很堅固沒08/22 15:25
445FBRIANERIC2: 有辦法溶解,你才會生出那種還有意識在看光明的見解08/22 15:25
446FBRIANERIC2: 然後把光明當成一種跟自我是對立的相對境界08/22 15:26
447FBRIANERIC2: 阿誰的光明最強? 當然是阿彌陀佛啊08/22 15:26
448FBRIANERIC2: 強到可以直接把你的心識瞬間加持,脫離生死08/22 15:27
450FBRIANERIC2: 正確的修行次第是心識清淨後就有光明,再更深入光明08/22 15:28
451FBRIANERIC2: 變得愈強,然後第六意識就消失了08/22 15:28
452FBRIANERIC2: 這很難理解? 阿第六意識消失於光明中了還有什麼能08/22 15:28
454FBRIANERIC2: 所的問題? 如果你光明太弱,又沒有空正見,自然第08/22 15:29
456FBRIANERIC2: 六意識一直卡在那邊,才有能知的問題好嗎?08/22 15:29
457FBRIANERIC2: 那個時候也沒有覺知了,叫空明覺了,覺性朗照08/22 15:30
458FBRIANERIC2: 你竟然把佛教說的覺性叫第六意識,根本是來搞笑08/22 15:30
459FBRIANERIC2: 怎麼會這麼可憐,研究了幾十年,把覺性當成第六識08/22 15:31
460FBRIANERIC2: 你把這個光明當成一個能知的實體,卻不知道此光明本08/22 15:31
461FBRIANERIC2: 來空寂,明空無二,故稱為根本淨光08/22 15:32
464FBRIANERIC2: 因為這個錯認,才會把光明當成一個存在的主體,然後08/22 15:32
466FBRIANERIC2: 說是能知,再延伸成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根本大錯特錯08/22 15:32
468FBRIANERIC2: 你貼的那個就是錯誤的推論啊,六祖慧能怎麼說的08/22 15:33
469FBRIANERIC2: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08/22 15:33
470FBRIANERIC2: 就是瞬間跳脫第六意識的束縛,心性朗照08/22 15:34
472FBRIANERIC2: 我發現你的根基跟悟性很低,好像很難領悟厚?08/22 15:34
473FBRIANERIC2: 你那個一念不生就是最爛的狀態,就是把意識強迫變成08/22 15:35
474FBRIANERIC2: 相對固定的狀態,六祖慧能只說「一念自知非」08/22 15:35
477FBRIANERIC2: 一個念頭就跳脫五蘊了,然後心性朗照。還在那邊一念08/22 15:36
479FBRIANERIC2: 不生,今天不管滅盡定的定義如何,總之你從最基本的08/22 15:36
480FBRIANERIC2: 氣感、督脈、輕安、喜樂、四禪八定、光明的體悟全部08/22 15:37
481FBRIANERIC2: 都解釋錯了,而且全部都只有摸到邊。在這種情況下你08/22 15:37
483FBRIANERIC2: 是沒有資格跟我談滅盡定的,你除了拉南懷瑾救援還能08/22 15:38
484FBRIANERIC2: 幹嘛? 我有一直跟你說我進入滅盡定嗎? 莫名其妙08/22 15:38
485FBRIANERIC2: 我只是告訴你說緣著光明到很細微時,就會進入寂滅08/22 15:38
486FBRIANERIC2: 告訴你緣著識遍處到很細微時,就會進入寂滅。這是在08/22 15:39
487FBRIANERIC2: 講一個次第,是誰跟你炫耀他一直進入滅盡定了?你眼08/22 15:40
488FBRIANERIC2: 睛有什麼問題嗎? 那今天講成佛的理論,就表示這個08/22 15:40
491FBRIANERIC2: 人成佛了? 我發現你非常會腦補耶08/22 15:42
493FBRIANERIC2: 所以我就說你一知半解,你去看佛經,佛陀都是先進入08/22 15:42
495FBRIANERIC2: 「大光明藏」然後才三昧正定,一堆佛經都先講大光明08/22 15:43
496FBRIANERIC2: 你真的悟性不好,先升起光明,然後意識消失了08/22 15:44
497FBRIANERIC2: 都消失了還覺知什麼? 覺知只是前面的事情08/22 15:44
498FBRIANERIC2: 等你再回來了,事後才會回溯說,剛才入定了08/22 15:44
499FBRIANERIC2: 那中間的過程是全部的覺受都寂滅的08/22 15:44
500FBRIANERIC2: 那照你的意思,佛陀入大光明藏?也是第六意識囉?08/22 15:45
501FBRIANERIC2: 也是你所謂的能知在作崇囉? 真的是夏蟲不可語冰08/22 15:45
502FBRIANERIC2: 那就告訴你說消失了,你又可以說那是昏沉;跟你不是08/22 15:46
503FBRIANERIC2: 昏沉,解釋給你聽是消失在光明中,你又說那就是能知08/22 15:47
504FBRIANERIC2: 然後跟你說意識不作用了,消失了,你又說是昏沉08/22 15:47
505FBRIANERIC2: 跟你說不是,是先生起光明心,然後意識再融入而入定08/22 15:47
506FBRIANERIC2: 然後意識不起作用了,你又說是能知,你就一直無限迴08/22 15:48
507FBRIANERIC2: 圈不然就拉南懷瑾,都看不出自己的問題跟困難在那?08/22 15:49
508FBRIANERIC2: 那照你意識,六祖慧能說靈光常顯現,也是第六意識在08/22 15:49
509FBRIANERIC2: 那邊覺知囉? 他的「一念自知非」比你的「一念不生08/22 15:50
510FBRIANERIC2: 」究竟1萬倍好嗎? 那種就是悟性,就是一種成道的跳08/22 15:50
511FBRIANERIC2: 躍,只有你在那裡把意識固定成一念不生,這種邪見的08/22 15:51
512FBRIANERIC2: 修法,當然跳脫不了第六意識,才會覺得所有祖師跟佛08/22 15:51
513FBRIANERIC2: 陀的大光明境界,都是第六意識的能知,莫名其妙嘛08/22 15:52
518FBRIANERIC2: 我什麼定跟你有什麼關係咧? 只要有我就沒有定08/22 15:54
519FBRIANERIC2: 我在這裡跟你討論,用的是五蘊08/22 15:55
520FBRIANERIC2: 請問你一個人可以說「我得什麼定」或「我證什麼道」08/22 15:55
522FBRIANERIC2: 嗎? 今天既然大家用的是五蘊在討論事情,談的就是08/22 15:55
523FBRIANERIC2: 一個理字,既然都有我,有討論了,怎麼可以說「我得08/22 15:56
525FBRIANERIC2: 到什麼定」這種說法? 所以我說你的心態不好08/22 15:56
527FBRIANERIC2: 你那個能知之心也不是佛教說的覺性,只是你故意把念08/22 15:57
528FBRIANERIC2: 念修到很堅固的一念不生,我跟你說啦,狗也可以一念08/22 15:57
529FBRIANERIC2: 不生,狗趴在地上發呆時,就是一念不生08/22 15:57
530FBRIANERIC2: 所以那當然不是很高,問題就在於你把這種體驗擴大解08/22 15:58
531FBRIANERIC2: 釋到四禪八定、到佛教的覺性,然後把你微弱的識光解08/22 15:59
532FBRIANERIC2: 釋成佛教說的自性光明,再回來屁說你大道家如何如何08/22 15:59
533FBRIANERIC2: 整天拿道家的東西東拉西扯,結果遇到我真正的精通道08/22 15:59
534FBRIANERIC2: 家的人,當然全部被拆穿。 光是氣沒有走入骨髓這一08/22 16:00
535FBRIANERIC2: 點你就連築基都失敗了,還直接跳去修上丹田搞得頭痛08/22 16:00
537FBRIANERIC2: 再來說是開上丹田XDDD,指出你的錯誤後你又說這是我08/22 16:01
539FBRIANERIC2: 大道家的自然無為法,可以直接顯發能知之心08/22 16:01
540FBRIANERIC2: 你不守竅頭會痛? 就是頭部意念太重才會痛好嗎08/22 16:02
543FBRIANERIC2: 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潛意識在大腦運作而以08/22 16:02
545FBRIANERIC2: 你上丹田也沒通好嗎,上丹田通了毫光萬千OK08/22 16:03
547FBRIANERIC2: 我都不敢說自己上丹田通了,你通個毛啊08/22 16:03
548FBRIANERIC2: 上丹田通了,你放個毫光就可以照亮虛空了好嗎08/22 16:03
550FBRIANERIC2: 結果你現在還整天談昏沉,這叫上丹田通?08/22 16:04
551FBRIANERIC2: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08/22 16:04
555FBRIANERIC2: 這個才叫上丹田通好嗎? 佛教雖然不談氣脈,但本身08/22 16:05
556FBRIANERIC2: 就是站在氣脈最高境界來表現的08/22 16:05
557FBRIANERIC2: 你貼這個不就證明光明想,或緣光明是佛陀教導的正定08/22 16:07
559FBRIANERIC2: 修法? 阿含經跟楞嚴經中一堆,但那個光明比你的見08/22 16:07
560FBRIANERIC2: 光高級多了。 光明是想陰? 又來一個鬼扯的說法08/22 16:08
561FBRIANERIC2: 你知道阿含經中佛陀說「此心極光淨」嗎?08/22 16:08
567FBRIANERIC2: 那個是自性光明,你說的想陰是因為你只看到識光08/22 16:08
569FBRIANERIC2: 沒錯啊,南傳一開始緣的各種色光,的確是色法的光明08/22 16:09
570FBRIANERIC2: 所以那個不是「根本淨光」 這本身沒有問題啊08/22 16:09
572FBRIANERIC2: 根本淨光是佛陀說的「此心極光淨」,就是比這些色光08/22 16:10
573FBRIANERIC2: 都要更清淨,更究竟的「心性」本來的面目08/22 16:10
574FBRIANERIC2: 我就說你知識不好,你知道所有的東西本身沒有顏色嗎08/22 16:11
575FBRIANERIC2: 所以根本不存在各種顏色的光,那是因為光碰到了各種08/22 16:11
576FBRIANERIC2: 物質的頻率,反射後才會有各種顏色的色光08/22 16:12
577FBRIANERIC2: 你知道光本身沒有顏色嗎?08/22 16:12
578FBRIANERIC2: 最清淨的根本淨光,就是一種朗照十方法界的「智慧」08/22 16:13
579FBRIANERIC2: 這叫智慧之光,這種光可以徹見十方法界08/22 16:13
580FBRIANERIC2: 你一直把眼前看到的色光跟這種根本淨光扯在一起08/22 16:14
581FBRIANERIC2: 當然不能領悟阿含經中的「此心極光淨」或「光明如來08/22 16:14
582FBRIANERIC2: 藏」,這種光明是心性的本質,跟眼睛、視覺神經沒有08/22 16:14
583FBRIANERIC2: 關係OK? 當心性放出光明把五蘊消除時,就叫定境08/22 16:15
584FBRIANERIC2: 反之五蘊太重把心性的光明都蓋掉了,就叫昏沉08/22 16:15
585FBRIANERIC2: 這個也要拉南懷瑾來救援,看來真的昏的不輕啊XDD08/22 16:16
587FBRIANERIC2: 你現在需要的不是google 是努力的觀照好嗎08/22 16:17
609FBRIANERIC2: 他這裡說的根本淨光是沒錯啦,但是知道只一回事啊08/22 16:18
612FBRIANERIC2: 重點要努力的去除遮蓋,顯現這個淨光,這個看書沒有08/22 16:19
613FBRIANERIC2: 大太幫助,重點在怎麼熟悉、深入、顯發這個覺性08/22 16:19
616FBRIANERIC2: 帝洛巴說的不就是六祖慧能說的「一念自知非」08/22 16:20
617FBRIANERIC2: 你看到的還不是子淨光,那個只是你的識光08/22 16:21
619FBRIANERIC2: 六祖慧能說的「自己靈光常顯現」才是子淨光08/22 16:21
621FBRIANERIC2: 你是沒有編故事,但是你把很基礎的識光現象說成佛教08/22 16:22
622FBRIANERIC2: 裡的淨光,我就跟你說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08/22 16:23
624FBRIANERIC2: 你就不信,最後逼不得已才去GOOGLE到08/22 16:23
625FBRIANERIC2: 我怎麼樣不重要啦,我就一個閒人,整天無所事事你管08/22 16:23
626FBRIANERIC2: 我什麼境界? 我連自己什麼境界都不想知也不想管08/22 16:24
627FBRIANERIC2: 大家上來討論用的就是五蘊,既然這樣就要站在一個理08/22 16:24
628FBRIANERIC2: 字上,去清楚定義色光、淨光的差別,這才是重點OK08/22 16:25
629FBRIANERIC2: 那原PO明明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根本淨光跟輪08/22 16:25
630FBRIANERIC2: 迴、涅盤的關係,因為淨光、輪迴、涅盤3個名詞不同08/22 16:26
631FBRIANERIC2: 很容易起對立而障礙,所以我們必須清楚這3種關係定08/22 16:26
632FBRIANERIC2: 義,才能進一步用我們的五蘊去理解後,如理去實修08/22 16:27
633FBRIANERIC2: 因為這是一個很至關緊要的問題,所以我們不能把色光08/22 16:27
634FBRIANERIC2: 跟根本淨光混為一談,以免誤入歧途,要先清楚定義根08/22 16:28
636FBRIANERIC2: 本淨光就是阿念經說的此心極光淨,就是心性不生不滅08/22 16:28
639FBRIANERIC2: 的本質(打錯,阿含經),因為不生不滅,所以脫離了08/22 16:29
640FBRIANERIC2: 輪迴跟涅槃,輪迴跟涅槃只是心識投射出的幻影08/22 16:29
641FBRIANERIC2: 涅槃是相對於輪迴而存在的,事實上心性不生滅的本質08/22 16:30
643FBRIANERIC2: 就是輪迴跟涅槃的根本,只要能夠透過熟悉此根本淨光08/22 16:30
646FBRIANERIC2: 就可以脫離輪迴跟涅槃的二元對立,安住於當下本然08/22 16:31
647FBRIANERIC2: 這個就是所謂的大圓滿見,無修無證08/22 16:31
648FBRIANERIC2: 你只是體感的舒服,但是「心的光明」沒有顯發08/22 16:32
649FBRIANERIC2: 所以你才會把淨光,跟視覺上的色光當成同一件事08/22 16:32
650FBRIANERIC2: 至少你也要相信六祖慧能說的「自己靈光常顯現」吧08/22 16:33
651FBRIANERIC2: 要相信那個不是第六識的色光,是智慧之光。要先相信08/22 16:34
652FBRIANERIC2: 才有機緣進一步去修證吧? 一開始就先給他定義錯了08/22 16:34
653FBRIANERIC2: 當然不容易一窺究竟啊08/22 16:35
657FBRIANERIC2: 當然如果你的頭部氣脈有通,在明相生起時也會有看見08/22 16:38
659FBRIANERIC2: 強烈光明的現象,只是這時要清楚這個光明不是色光08/22 16:38
660FBRIANERIC2: 一旦把這個光明當成色光,就無法更進一部的體會空性08/22 16:39
661FBRIANERIC2: 身體或頭部、或視覺只是一個接收工具,他們接收了一08/22 16:39
664FBRIANERIC2: 部份的訊號,這個就是所謂的「禪定」的體驗08/22 16:40
665FBRIANERIC2: 但是不能把這個身體的體驗當成根本,要明白自性本空08/22 16:40
667FBRIANERIC2: 身體即使接收到了這些訊號,也不要當成真實的而去固08/22 16:41
668FBRIANERIC2: 定或者強加解釋,以免產生障礙。08/22 16:41
670FBRIANERIC2: 終究到底,要去深入探討「心在何處」08/22 16:42
673FBRIANERIC2: 禪定只是身體幫助你微稍體驗了一部份,但更多的部份08/22 16:42
675FBRIANERIC2: 要用「悟性」去深入,悟性有時候是沒有路徑的08/22 16:43
676FBRIANERIC2: 我跟你說過我沒有法門了,閒人一個,每天無所事事08/22 16:44
677FBRIANERIC2: 沒有任何境界,也不在意什麼境界,只是隨性生活08/22 16:44
680FBRIANERIC2: 偶爾無聊上來吵吵架,用一下五蘊,以免跟世俗沒連結08/22 16:45
682FBRIANERIC2: 禪定有助於培養我說的「悟性」,但並不是絕對關係08/22 16:46
685FBRIANERIC2: 高低對我也不重要了,不要太看重這些境界08/22 16:48
686FBRIANERIC2: 有時候一念也可以頓悟。 生而為人,就是在生活中好08/22 16:49
687FBRIANERIC2: 好的運用你的五蘊,讓身心游刃有餘,然後逐步淨化08/22 16:49
688FBRIANERIC2: 漸漸的自在、脫離粗重的煩惱,所有的定境或者證悟的08/22 16:50
689FBRIANERIC2: 境界,都要在生活中達到圓滿,每天都輕鬆愉悅08/22 16:51
690FBRIANERIC2: 至於證量的高低,不能強求,只能順其自然08/22 16:52
691FBRIANERIC2: 這就是在生活中培養「悟性」的無修法門08/22 16:52
692FBRIANERIC2: 好啦,祝你也好運啦,身心健康平安喜樂08/22 16:52
[法語] 萬行法師-如何達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 Buddhism ]263 留言, 推噓總分: +7
作者: mikelin7747 - 發表於 2021/08/01 09:21(2年前)
12FBRIANERIC2: 能量頻率怎麼會是物質 能知能作就不是物質?08/02 01:15
13FBRIANERIC2: 能知能作的是什麼? 難道是一種假設?08/02 01:16
14FBRIANERIC2: 意識的運作難道就不帶有能量? 把意識跟能量分開來08/02 01:17
15FBRIANERIC2: 就是一種邊見 心識應該具有光明、幅射的作用力08/02 01:18
16FBRIANERIC2: 沒有這種能量作用力 只是一種妄想、空想08/02 01:19
18FBRIANERIC2: 心識跟能量是一不是二 唯有認知這點 修行才能突破08/02 11:46
21FBRIANERIC2: 這是古印度就有的見解 只是不明究理的人搞成唯心論08/02 15:47
22FBRIANERIC2: 萬行這裡面講的振動頻率跟40620裡淨空說的振動一模08/02 16:10
23FBRIANERIC2: 一樣 念佛震動虛空法界 心識有波動能量才能震動08/02 16:11
39FBRIANERIC2: 有跟無是一體 沒有誰超越誰的問題08/02 20:45
40FBRIANERIC2: 如果認為無超越有 第一就違反了心經說的空即是色08/02 20:45
41FBRIANERIC2: 所以我說唯心論很容易這樣 在觀念上落入偏空08/02 20:45
42FBRIANERIC2: 先假設一個空 超越了所有現象 然後又主張要顯發能知08/02 20:47
43FBRIANERIC2: 能作用的「覺性」這個就是所有修行誤入歧途的關鍵08/02 20:48
44FBRIANERIC2: 就是把空無 跟覺性 當成兩件事情 分開來修行08/02 20:48
45FBRIANERIC2: 根本原因是因為能量頻率不足 實修上才會導致偏空08/02 20:50
47FBRIANERIC2: 跟另一種把覺照、細微能量的運作 理解成物理現象的08/02 20:50
50FBRIANERIC2: 「偏有」是兩種極端,這兩種障礙絕大多數的修行人08/02 20:51
53FBRIANERIC2: 先認知有一個「超越有」的狀況,就是執著的根本原因08/02 20:54
57FBRIANERIC2: 把智慧跟覺知分成兩件事情 本身又是一種障礙08/02 21:02
58FBRIANERIC2: 沒有覺知 那來的智慧XDDD08/02 21:02
60FBRIANERIC2: 智慧的定義不用覺知 難怪用IQ?08/02 21:03
62FBRIANERIC2: 好啦 如果你是自修 最好找個善知識 但如果已經有人08/02 21:05
63FBRIANERIC2: 指導了 要注意老師是不是幾十年了還是那幾個理論在08/02 21:05
64FBRIANERIC2: 空轉 比方無超越有 智慧超越覺知 這種很概念的說法08/02 21:06
65FBRIANERIC2: 多看淨空法師 他講解的由淺入深 很仔細08/02 21:06
100FBRIANERIC2: 對於「氣」要以淨空法師的解釋最準 他說氣就是佛教08/02 23:59
101FBRIANERIC2: 講的光 其實再精確一點 氣的較清淨狀況就是光08/03 00:00
102FBRIANERIC2: 那麼心與氣最細微的狀態 就是「根本淨光」08/03 00:01
103FBRIANERIC2: 不過呢這個是屬於無上密的範圍 萬行應該是有摸到了08/03 00:02
104FBRIANERIC2: 然後太熱心了就透露出來 其實他不應該透露的08/03 00:02
105FBRIANERIC2: 因為一般人根本沒條件修這個 而且會跟他們認知的空08/03 00:03
106FBRIANERIC2: 無常 無我 放下互相抵觸 沒有那個悟性圓融08/03 00:04
107FBRIANERIC2: 阿事實上你看清淨道論的十遍處 各種顏色的光明遍08/03 00:05
108FBRIANERIC2: 都是在修這個 你沒有透過修這個到四禪 到光明很強烈08/03 00:05
109FBRIANERIC2: 很難悟入滅界(空性),覺知根本就是跟肉體綁在一起08/03 00:06
110FBRIANERIC2: 很粗糙,而且會偏向修四空定,就是意識很空,但沒有08/03 00:06
111FBRIANERIC2: 放光,因為光明是可以緣的,既有所緣,就很容易放下08/03 00:07
112FBRIANERIC2: 也就是說一堆笨蛋說:你執著光。 既然都光明很強烈08/03 00:07
113FBRIANERIC2: 這個時候反而細微意識只要一認知到,還有所緣08/03 00:08
114FBRIANERIC2: 細微意識就很容易融入光明,「照見」五蘊皆空08/03 00:08
115FBRIANERIC2: 而修四空定的人,他認為自己無所住、無所緣,其實是08/03 00:08
116FBRIANERIC2: 困在一種「意識的空間」中,當意識的波動太細微又沒08/03 00:09
117FBRIANERIC2: 有光明時,就會悟以為證得空性,而且證道的時間會拉08/03 00:09
118FBRIANERIC2: 得超級長,因為這種幾乎沒有現象的空定,查覺不到所08/03 00:10
119FBRIANERIC2: 緣的空間,所以透過緣光明證道的速度像太空梭08/03 00:11
120FBRIANERIC2: 修四空定證道的速度大概像蝸牛,不過這是根基問題08/03 00:13
121FBRIANERIC2: 有的人他生下來潛意識就很排斥能量,跟他累積的根基08/03 00:13
122FBRIANERIC2: 有關係,而且這個不是你要修就可以修的,他們累世可08/03 00:13
123FBRIANERIC2: 能苦修不成,就會進入另一種心理狀態,去排斥光明08/03 00:14
124FBRIANERIC2: 就像窮人會下意識討厭有錢人一樣,他必須把自己的心08/03 00:15
125FBRIANERIC2: 路歷程走完,而萬行講這個我可以體諒他是出於慈悲08/03 00:15
126FBRIANERIC2: 但不適合,因為第一你知道了也不知如何修,第二會引08/03 00:17
127FBRIANERIC2: 起反彈,但我發現m大知見很好,算是少數融會貫通的08/03 00:17
130FBRIANERIC2: 這邊談的都是實修次第,萬行既然是佛教協會理事長08/03 00:37
131FBRIANERIC2: 你講得那些很基礎的理論,像學校的教科書一樣08/03 00:37
132FBRIANERIC2: 人家講的是在社會上的實踐、實際操作,阿你說中觀那08/03 00:38
133FBRIANERIC2: 個是龍樹講給修止觀的人聽的,阿你止觀都沒有成就就08/03 00:40
134FBRIANERIC2: 講中觀。顯宗沒有說這些嗎? 你去看天台宗的摩訶止08/03 00:41
135FBRIANERIC2: 觀,全部都在講這個,他還比五氣多一氣,變成六氣XD08/03 00:41
136FBRIANERIC2: 這些都是實際上在止觀中會遇到的身心狀態,教你怎麼08/03 00:42
137FBRIANERIC2: 突破,怎麼止息,怎麼細微,你的理論大概是萬行出家08/03 00:42
138FBRIANERIC2: 第一個月就全部讀熟的東西,不在同一個層次就不要拿08/03 00:43
139FBRIANERIC2: 出來討論了,乖乖念你的念就好,不懂得不要亂評價08/03 00:43
140FBRIANERIC2: 打錯 乖乖念你的書就好08/03 00:44
144FBRIANERIC2: 阿也要你有那個條件可以印證啊 比方說郭台銘跟你講08/03 00:56
145FBRIANERIC2: 他在台銀金庫裡有20個保險櫃 你本身也要有錢到可以08/03 00:56
146FBRIANERIC2: 在台銀開保險櫃 才會看到說他真的有20個08/03 00:56
147FBRIANERIC2: 那你現在的狀況就是還在學校讀銀行貨幣學的程度08/03 00:57
148FBRIANERIC2: 天台宗的摩訶指觀還叫你意守丹田 叫你用六氣去排除08/03 00:58
149FBRIANERIC2: 各種病邪魔障 這個都是實修的東西 阿你的實修還在那08/03 00:58
150FBRIANERIC2: 種修飾講話 表現的很有氣質風度 像百貨公司櫃姐這樣08/03 00:59
151FBRIANERIC2: 但百貨公司櫃姐笑容再多 語氣再好 他也不是老闆吧08/03 00:59
176FBRIANERIC2: 你說到了重點 「體驗」其實才是真正的「證悟」,南08/03 21:57
177FBRIANERIC2: 傳的師傅常常說「每天告訴你水的味道,或是你每天去08/03 21:57
178FBRIANERIC2: 分析水的味道,還不如直接喝一口」。 當然思想觀念08/03 21:58
179FBRIANERIC2: 正確,會比較容易引導到正確的體悟,或稱「正覺」08/03 21:58
180FBRIANERIC2: 但很多情況常常是不一定的,比方說佛陀最後證悟是在08/03 21:58
181FBRIANERIC2: 他放鬆看星星的時候。 所以一昧的把修行當成寫論文08/03 21:59
182FBRIANERIC2: 這麼嚴謹的人,他適合去編教科書,但不一定有證悟08/03 21:59
183FBRIANERIC2: 證悟有時候可能是在思想狀態沒這麼嚴密的情況下發起08/03 22:00
184FBRIANERIC2: 所以關鍵就在生活中這個人有沒有常「自淨其意」08/03 22:00
185FBRIANERIC2: 有的人可能佛理沒念這麼多,但是他掌握了一些絕竅08/03 22:01
186FBRIANERIC2: 可以漸次的淨化思維或者氣息中的雜質08/03 22:01
187FBRIANERIC2: 阿不過這當中有一個秘密就是,如果你本身有修祖師的08/03 22:02
188FBRIANERIC2: 法,你在淨化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相應到這個祖師08/03 22:03
189FBRIANERIC2: 都沒有祖師也可以,那要直通虛空,這個困難度較高08/03 22:04
190FBRIANERIC2: 萬行說的「宇宙」其實是多維宇宙,即虛空的意思08/03 22:04
191FBRIANERIC2: 靠自力去淨化大概只佔3成,7成要靠法界力08/03 22:05
192FBRIANERIC2: 跟買房一樣,自備款只佔3成,7成你得靠銀行08/03 22:06
193FBRIANERIC2: 有的人因為太怕犯錯了,所以他不敢去體悟某一些他覺08/03 22:10
194FBRIANERIC2: 得有問題的人的講法,他認為這樣很安全,不易走偏08/03 22:11
195FBRIANERIC2: 有的人喜歡到處擷取、吸收他覺得有道理的08/03 22:11
196FBRIANERIC2: 我以前也是那種很小心的人,但我後來發現這障礙了我08/03 22:12
197FBRIANERIC2: 的心,導致很多時候沒辦法得到加持。08/03 22:12
198FBRIANERIC2: 但我可以體諒,這種小心是一種保護。只是我覺得你很08/03 22:13
199FBRIANERIC2: 難得,這種開放的心會是你以後得到各種加持的根基08/03 22:14
215FBRIANERIC2: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 要了解佛理的基本觀念 以前可能要08/04 11:53
216FBRIANERIC2: 5到10年,現在大約只需要1到3年,網路、各種解釋隨08/04 11:53
217FBRIANERIC2: 手可得,而且半夜也可以開燈查資料,以前沒有辦法08/04 11:54
218FBRIANERIC2: 才會導致網路上一堆高手,佛理講得頭頭是道08/04 11:54
219FBRIANERIC2: 結果實際下去操作,去參禪、念佛或執行各種法門的少08/04 11:55
220FBRIANERIC2: 因為光用看的就很過癮,看不完啊,而且看完吸收後就08/04 11:56
221FBRIANERIC2: 會有一種「我懂了」,所以我「佛法證悟提升了」的感08/04 11:56
222FBRIANERIC2: 受,比方說「覺」好了,覺是用看理論吸收得來的嗎?08/04 11:56
223FBRIANERIC2: 「覺」剛好相反,是把這些障礙都去掉,所謂淨極光通08/04 11:57
224FBRIANERIC2: 達,寂照含虛空。 覺跟了解那些觀念有關係嗎? 充其08/04 11:58
225FBRIANERIC2: 量那些觀念只是告訴你覺的本質、或顯發覺的方法,還08/04 11:58
226FBRIANERIC2: 有如果顯發了覺,當第六意識回來後,要怎麼用頭腦理08/04 11:59
227FBRIANERIC2: 解剛才的狀況,在什麼層次,然後提醒頭腦不要落我執08/04 11:59
228FBRIANERIC2: 一個人如果在理論、觀念的架構上花費太多年,會變成08/04 12:01
229FBRIANERIC2: 佛法的學者,而且其實愈年輕下去實修的條件愈好,愈08/04 12:01
230FBRIANERIC2: 老了他的困難愈大,因為頭部跟身體的遮蓋太重他自己08/04 12:02
231FBRIANERIC2: 查覺不到,如果一個人可以靠觀念開悟,那他一開始就08/04 12:03
232FBRIANERIC2: 可以開悟了,像慧能一樣,很年輕時聽2句話就開悟了08/04 12:03
233FBRIANERIC2: 沒有那種說一開始接觸了金剛經不開悟,然後一直看其08/04 12:03
234FBRIANERIC2: 它的經跟其它解釋,最後開悟的,這不可能。具有悟性08/04 12:04
235FBRIANERIC2: 的他一開始就會悟了,而且愈年輕愈容易悟,如果他一08/04 12:04
236FBRIANERIC2: 開始看完沒有悟,就表示這個障礙是要靠法門去實修的08/04 12:05
237FBRIANERIC2: 所以為什麼廣欽叫人老實念佛,你整天去思考佛理不如08/04 12:05
238FBRIANERIC2: 老實透過法門去實修相應,相應之後頭腦有問題,頂多08/04 12:06
239FBRIANERIC2: 再回來看佛經,這個時候看佛經才有意義,什麼圓覺或08/04 12:06
240FBRIANERIC2: 楞嚴,那個是給菩薩看的,你都沒有初步的證悟或定境08/04 12:07
241FBRIANERIC2: 怎麼自我檢視? 比方五陰十魔好了,就是說你的禪境08/04 12:07
242FBRIANERIC2: 你認為是大開悟了,結果一回來看楞嚴,比對了一下原08/04 12:08
243FBRIANERIC2: 來這個我認為清晰了了分明的狀態,還是想蘊或識蘊的08/04 12:08
244FBRIANERIC2: 細微運作,這個時候回來檢視才有意義。08/04 12:09
245FBRIANERIC2: 佛法修行跟參加奧運一樣,要把握年輕身體力行,把身08/04 12:12
246FBRIANERIC2: 心全部投入,不能只有在觀念上一直深入,而且要了解08/04 12:13
247FBRIANERIC2: 時間其實很少,要勇猛精進,才不會白了少年頭空悲切08/04 12:14
248FBRIANERIC2: 年輕一直修到老都不一定成就了,更何況一直讀到老XD08/04 12:19
[請益] 我是不是又犯錯了
[ Buddhism ]33 留言, 推噓總分: +4
作者: ashbringer - 發表於 2021/07/16 21:28(2年前)
31FBRIANERIC2: 你不要故意把書丟床上就好 就是形式上有尊敬07/17 20:34
32FBRIANERIC2: 有特別空出一個地方表示對這些清淨光明的尊敬即可07/17 20:35
[請益] 有(沒)福報的人做什麼都會賺(不到)錢嗎?
[ Buddhism ]95 留言, 推噓總分: +12
作者: souldragon - 發表於 2021/07/11 23:56(2年前)
59FBRIANERIC2: 不要忘了佛陀之所以成佛 是因為生下來福報就爆滿了07/12 05:47
60FBRIANERIC2: B大說的沒錯 你不太可能透過修行放下不曾擁有過的東07/12 05:48
61FBRIANERIC2: 西 那會變成壓仰 像性是最明顯的 在佛版會看到很多07/12 05:49
62FBRIANERIC2: 精神失控的人八九不離十都在講性的字眼 不然就是平07/12 05:49
63FBRIANERIC2: 常佛法講的很完整 可是你看他觸碰到性的時候 就流露07/12 05:50
64FBRIANERIC2: 出一種嫌惡 但是語氣之中又感受到他在壓仰他想得到07/12 05:50
65FBRIANERIC2: 的東西XDD 金錢、事業都是這樣,我不否認有人可以透07/12 05:51
66FBRIANERIC2: 過修行放下,但多數是一種反作用力,比方說身體不好07/12 05:51
67FBRIANERIC2: 他也不是放下身體,而是開始下意識的抗拒跟健康有關07/12 05:52
68FBRIANERIC2: 訊息,變成在他的意識界中形成一個無形的框架07/12 05:52
69FBRIANERIC2: 無論他在靜坐參禪中體會多高,回到生活中一碰到這個07/12 05:53
70FBRIANERIC2: 框架就什麼定慧都瞬間消失,所以像那個沈家禎博士是07/12 05:54
71FBRIANERIC2: 最好的典範,兩邊兼修,互相成就,比較適合現代人07/12 05:54
72FBRIANERIC2: 說實話我覺得世間法你都修不好的人,要直接跳級修佛07/12 05:56
73FBRIANERIC2: 法實在困難,更何況你佛法修成後還要再回來世俗咧07/12 05:56
79FBRIANERIC2: 那是理論 實際上你還要上班養家買房等等 在修四念處07/12 08:02
80FBRIANERIC2: 實要觀生滅無常很簡單 像打套路 但生活是鐵籠格鬥07/12 08:03
81FBRIANERIC2: 所有的證量都要在你的生活中驗證 是不是越來越順利07/12 08:05
82FBRIANERIC2: 有沒有貴人 好的機緣 財務越來越自由 時間越來越多07/12 08:06
83FBRIANERIC2: 證量跟外在一定互相影響 圓覺經中說你持圓覺修行07/12 08:08
84FBRIANERIC2: 你的財富就會時常充足 所有干擾護法都會幫你一一排07/12 08:09
85FBRIANERIC2: 除 如果沒有就要內觀懺悔07/12 08:14
91FBRIANERIC2: 對 所有相光空觀不夠 要中觀 才會圓通無礙07/12 08:27
[心得] 善良的人總是得不到善終
[ Buddhism ]81 留言, 推噓總分: +16
作者: cocopkpk555 - 發表於 2021/07/11 03:09(2年前)
4FBRIANERIC2: 信仰跟修智慧都很重要 不是每個信佛或信上帝的人都07/11 04:09
5FBRIANERIC2: 一樣 可能你信的跟我信的不一樣 只是名字一樣而以07/11 04:10
6FBRIANERIC2: 佛指的是覺性 覺性就是你內心沒有遮蓋的本質 要往內07/11 04:10
7FBRIANERIC2: 求清淨、往內去尋找智慧,才可以回過頭來幫助外境07/11 04:11
8FBRIANERIC2: 所以你要反過來修自己 去「明心見性」,調整你的方07/11 04:14
9FBRIANERIC2: 向,以智慧去判斷有助於自己顯發清淨光明的修持07/11 04:15
[法訊] 拿按摩棒桶出家師父屁眼已刪文
[ Buddhism ]6 留言, 推噓總分: +1
作者: babylickme - 發表於 2021/07/09 19:54(2年前)
1FBRIANERIC2: 大家有沒有發現 大部份的精神疾病都是從性壓仰開始07/09 19:59
2FBRIANERIC2: 所以發作時 就會把對性壓仰的想法都釋放出來XDDD07/09 19:59
3FBRIANERIC2: 我之前有看過幾個人 講到性的時候 表面上排斥 但字07/09 20:00
4FBRIANERIC2: 眼看得出來他在壓仰 這種要很小心 修行容易入魔07/09 20:00
5FBRIANERIC2: 該交女朋友就去交 條件不好就要認真改變 如果你躲在07/09 20:01
6FBRIANERIC2: 宗教背後逃避性的念頭又沒有化解 久了就變這樣XDDD07/09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