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感] 我能給孩子什麼?

看板tutor作者 (阿武隈四入道!)時間16年前 (2007/10/26 22:04), 編輯推噓11(1100)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部分恕刪] ※ 引述《LeonYo (空殼子)》之銘言: : 我的任務不是要讓他們觀念清楚,而是讓他們即使觀念不清楚 : ,也能得分! 其實我並不是想回這篇文章,只是想藉版主的這一段文字跟經歷 來談談自己最近的一些想法。 這幾年的教科書常改版。如果把最近幾屆的學生列出來,大概情況如下: 現齡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現年級 國一 國二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國教材 九年一貫後三屆 九年一貫前三屆 部編審定並行 高教材 九八教綱 九五暫綱 八四部編本 事實上,如果有版友教了一段時間的高中數學、物理、化學,手上又有 高中生的話,應該對「九年一貫」這個教材有一種深刻的情感.... 一種深刻的無力跟悲哀。 我有一個學生,國中生高中的基測分數是240幾分,可是她一直到高一結業為止都不會 十字交乘法,更完全不知道因式分解是什麼東西。這個孩子今年高三,是九年一貫 第一屆,不久之後我就要把這樣一個「原始人」推出去參加考試了。 我曾經問她,為什麼你竟然不會十字交乘法呢? 孩子這麼回答:「因為補習班老師說,基測不會考那個!基測只考選擇題,所以 只要能猜出正確的答案,不管懂或不懂,拿到的都是一樣的分數!」 我仰天長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國中三年沒有學到任何 真實本事,只學到了如何從文章的前後脈絡跟題形的前後邏輯來猜題。 這個孩子,錯了嗎? 或者這麼問,這個補習班老師,錯了嗎? 雖然我不是自願開始教書的,但是長久教下來,對教學的種種想法,策略,實在是 培養出了很大的興趣。而這幾年常常縈繞在我腦中的卻是同一個問題: 「我們到底想要訓練出什麼樣的學生?」 我們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力資源?這些人力資源的背後,需要作什麼樣的訓練? 這些訓練的背後,需要什麼樣的學習過程、基礎知識? 我們到底想要訓練出什麼樣的學生? 那個補習班老師並沒有錯。事實證明,來她的班的,都是國一國二不用功的孩子, 國三卻能在她的訓練下拿到一定的分數,上了「理想」的學校,享受到比較多 的資源。 可是這種猜題能力,對高中教材不管用,觀察前後文字以推測結論的能力,只能用在 考試上,不能用在建立科學模型,解決問題上。 當我們把一批一批學測62,63,65級分的孩子送進大學,而他們卻沒有在高中建立好 任何一科的良好基礎,他們到底要怎樣面對大一的微積分,大二的有機化學,大三的 量子物理,大四的專題?特別是當他們根本是英文猜題大王,對任何一個句子都只有 七八成的把握能掌握文意的時候.... 當這樣的一批人開始工作以後,他們要怎麼樣面對複雜的儀器,繁難的生產管理, 甚至奢言要創造突破性的產品,來改善台灣遲遲未轉型的產業現況? 我們,到底,在想什麼,想要訓練出什麼樣的學生? 我從不否認我是個很愛唱高調,很理想主義,很迂腐八股的人;可是我真的覺得, 現在的補習制度,生病了!比我的八股,病得還更嚴重! 這個世界上,當然有快樂學習,但是從來也不會有輕鬆學習! 學習任何事情,哪樣不需要堅苦卓絕的磨練?磨練的不只是學問,還是心智耐性。 如果要輕鬆學習,那麼什麼都不學,是最輕鬆的! 很多家長,似乎把輕鬆學習跟快樂學習給搞混了。所謂的快樂學習,是指學得 樂在其中,使自己的想法跟生命起了變化,並不是指沒有負擔,安穩逸樂。 反過來說,要快樂學習,就比起痛苦學習,更為艱難許多。興趣並不是一種無止無盡 燃燒的漫天大火,興趣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絲希望火光。要讓興趣持續,讓「快樂學習」 的「快樂」延長,就必須不時加柴加薪。 而且「快樂學習」就是「主動學習」,主動的去追求自己想望的東西,是一種要對 自己負責任的行為。比起被動的,指稱一切都是家長老師、補習家教要求她讀書, 後者當然輕鬆多了,因為他們只需要被牷養,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出任何責任。 家長竟然認為「快樂學習」比起「死讀書」要來得簡單,不亦異事乎? 補習班老師跟家教老師最後的,最重要的指標,的確就只有分數。 我現在依然在接家教,最近一兩個月,頗有case太多,體力不勝負荷之苦, 即使如此,這兩個月很異常的,case卻源源而來。 說穿了只不過是因為前年一個公館大,那裡牽出了一條「線」,去年一個醫動物的, 也牽出了一條線,剛好又有幾個朋友輾轉介紹case,牽出了一些線。 所以教學成果最後只看成績,這是不容否認的。如果不是靠著那一點點成績, 我現在早被負債壓垮,要喝西北風,哪來的閒情逸致談什麼「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 的學生」之類的高調。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這批施教者吃飽穿暖之後,就不去思索教學的本質跟意義, 不也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嗎? 教學是連續不中斷的,如果學生將來會繼續升學,那麼初等教育就必須為中等教育 作準備;中等教育就必須為高等教育作準備。「準備」不只是升學,還包括了讓學生 獲得他們所應有的武器,以及對環境的認識。否則徒論分數,像文初的那個補習班 老師那樣搞,等於是讓學生手無寸鐵、赤身露體的站到戰場上去! 九五暫綱第一屆聯考範圍發布以後,我望著剛公佈的內容發呆。 文組的指定科目考試,數學乙,考試範圍不包含三角函數跟向量;理組數學則以 三角函數跟向量為主軸,當然跨類組的學測範圍幾乎不變。 其實我心裡是很明白的,這是一種分流。讓文組學生以多項式、排組機率統計為 學習主軸,剛好可以銜接管理、統計、財務金融、風險等等科系的數學。而二類組 的學生則以向量跟分析幾何為基礎,增強空間構型能力,以應付物理、土木、機械 等科系的需求。 可是這實在是割太大了!現行的高中教材,已經不難不多,高中三年內要學到一定 的水準,即使對文組的學生而言,也不困難。 有必要就這樣的放棄三角函數跟向量嗎?這兩個基礎知識,對統計的數學,也並非 不重要的! 而且當文組數學範圍越來越小,理組的跨考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文組數學變得 越來越好準備。這難道就是教育部想要的? 如果是這種程度的教改,不需要他們這些學者專家出面,就連我,我都覺得我也想得 出來! 或者是,我們為什麼不讓高中數學從高二開始分流,全部教材重編,教師分批受訓, 讓文組學生加強邏輯訓練,程式語言,人文資訊與圖表的結合判讀這些能力? 這樣不是應該更像是「文組數學」一些嗎? 我對教育部的憤怒,在我自我解析之後,自認找到了一個答案。 就是他們根本沒有認真的,用心的想過,我們想要訓練出什麼樣的學生!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裡遭受批評就改哪裡,全無一貫性可言。 標榜快樂學習,其實只是逃避輿論的壓力,只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給予學生太多壓力」 這種輿論中的兇手。 這跟我對文初的那個補習班老師的憤怒是一樣的。 她也是一樣,逃避了去思考,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學生? 然後,單純的訓練出一批考試機器,讓他們學會了跟讀書完全無關的考試技巧。 什麼叫填鴨?強迫學生唸書,不叫填鴨。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跟生活無關 的東西,看似比較輕鬆,減少了學生抱頭苦思的量,但是我卻認為,沒有比這更 填鴨的事了! 如果你不是按end看完這一大篇的抱怨文,我希望一樣是施教者的你,能跟我一起, 在提高學生成績之餘想想,我們到底想要訓練出什麼樣的學生.... -- ★朵思大王 啟稟大王:根據體檢結果,我軍上下都得了一種病! [03/25/225 14:14:21] To 朵思大王: 喔喔!是什麼病? [03/25/225 14:14:30] ★朵思大王 這個病的名稱是「後天性感知失調症候群!」 [03/25/225 14:14:55] To 朵思大王: ......那是什麼? [03/25/225 14:15:10] ★朵思大王 啟稟大王:這個病的俗名叫做「腦殘」! [03/25/225 14:15:31] To 朵思大王: ...... [03/25/225 14:14: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75.78

10/26 22:14, , 1F
推....
10/26 22:14, 1F

10/26 22:17, , 2F
推!!
10/26 22:17, 2F
sitifan:轉錄至看板 Education 10/26 22:18 sitifan:轉錄至看板 Teacher 10/26 22:18

10/26 22:49, , 3F
推!!!!!
10/26 22:49, 3F

10/26 22:52, , 4F
推!
10/26 22:52, 4F

10/26 23:10, , 5F
推!
10/26 23:10, 5F

10/27 01:14, , 6F
推薦這篇文章
10/27 01:14, 6F

10/27 05:11, , 7F
推...我最近在補習班教學 也遇到了某些分數迷思上的問題
10/27 05:11, 7F

10/27 16:00, , 8F
10/27 16:00, 8F

10/27 22:50, , 9F
推啊!!!
10/27 22:50, 9F

10/28 11:18, , 10F
大推!..看完有一股感慨
10/28 11:18, 10F

11/11 22:14, , 11F
大推~
11/11 22:14, 11F
文章代碼(AID): #178VFGs6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8VFGs6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