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想自創品牌做洗髮精及沐浴用品

看板toberich作者 (追追追)時間8年前 (2016/02/21 23:58), 8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PeppermintC (胚噗米特溪)》之銘言: : 推 AMPM: 行銷就是砸錢跟人脈吧 其實不是專業技能 你所謂的專業用工 02/19 07:35 : → AMPM: 具在部落格推廣那些嗎 那些是工具而已 花錢請部落客就有 02/19 07:35 :  說行銷不是專業技能我也真是醉了。 :  最近剛好重看川普誰是接班人第六季, :  其中一個任務是幫川普某棟大樓做行銷規劃(手冊、影片), :  然後在會議室裏面有某個Team做得不好,就拍馬屁說:【川普大樓can sell itself】 :  結果川普就很不爽的說:【NOTHING can sell itself! PEOPLE SELL!!】 :   :  做出一個好的商品是一回事。怎麼讓人家知道他的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   :  話說原PO洗兩千年的頭太可怕了。 :  庫存是所有製造商的夢靨,庫存太可怕了!太侵蝕一家公司的發展了! :  如果有一個東西用合理價格出售,但是怎麼樣都賣不出去,有倉儲成本、有過期風險 :  那買大送小賣、賠本買、買一送一賣、送其他公司的熱賣商品一起賣, :  不管怎麼樣都要把庫存轉換成現金。 :  合理售價十萬的貨物,成本三萬,能夠換回三萬就換回三萬, :  不能的話換回兩萬也好。換回一萬也好。 :  能夠把商品出清,商品就有了它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價值(拿來洗頭)。 :  而且不管能換回多少錢,都等於是增加現金,減少虧損。 :   :    建議印好名片,從該縣市的理髮店開始發免費的試用商品(三罐、半打)之類 :  的,然後很懇切地說明你是一家新創公司,在PXHOME熱賣,但是PXHOME :  抽趴高,寄貨麻煩。如果理髮店願意跟你進貨,你可以用多少多少價格供貨,然後 :  拿出三罐、半打的商品請他們試用。如果他們不接受(很多人不喜歡欠人情),那 :  就一再拜託,請對方務必試用。這樣或許有機會可以打進一些比較家庭式的理髮廳。 :  找一些家庭式、非連鎖的理髮廳,那麼被採用的機會就比較大。(畢竟是非大品牌 :  商品。)(然後連鎖店的洗髮精可能標價200,進貨價50,你很難知道連鎖店 :  拿到的進貨價有多低,我感覺到要打進去不樂觀,當然你還是可以嘗試看看。) :    然後是網路的部分。首先打出周年慶、春節慶、元宵慶甚麼的都好,開始做促 :  銷。寧可用買一送一、買A送B、買洗髮精送清潔包甚麼的,也不要用降價的方式 :  ,不要讓人發現你賣不出去。甚至你發現有甚麼東西比較熱門,比如說甚麼自拍棒 :  比較熱門的話,那就是弄購物抽獎,看是要一個大獎,還是十個小獎,看看能不能 :  吸引人潮來買你的洗髮精。 :   上面完全沒有提到廣告投放、粉絲團經營、品牌形象經營等,純粹只是【急藥】。 :   如果真的要完全不花錢,只求把庫存出清,那就走家庭理髮廳吧。 :   穿個西裝,乾淨、無害一點,或許能獲得家庭式理髮廳老闆娘的青睞。 :   甚至有些比較大姊大嬸的,你直接說出你的商品很好,但是銷路不好,請幫幫忙。 :   或許就這樣又能陸續銷出幾箱。 :   用心打造的商品,如果能被人使用,也就不枉費它來到這個世間。 爬文看到這篇借P大文章來用 行銷創業到現在其實景氣好不好生意影響都不大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新創業者、多創業者、企業轉型者 其實很有感觸 --------------------------------------------------------------- 客戶群中想到行銷,或者自己行銷最多人認定的就是社群、粉絲團行銷 斤斤計較想要錢花在刀口上的會想用精準行銷,結果發現太貴轉向SEO 口碑、病毒、論壇、部落客、意見領袖行銷另一掛 成效,有效才收費的名單行銷、CPA行銷(常常傳銷直銷化 --------------------------------------------------------------- 如果都沒有做過功課,或者搞清楚現實的話,其實不要做行銷真的是最好的選項 活下去吧!行銷創業人看到客戶死掉其實很痛苦, 所以做行銷前千萬要記得以活下去為首選。 不管是何種行銷,規劃、執行、調整基本上是LOOP迴圈的(PDCA) 這裡面還有個機會成本在裡面 有時候越不用花到錢的行銷預算,越廉價的行銷人,更容易白忙一場 然後讓創業者忿忿不平,世界到底怎麼了 其實台灣不缺乏創意、好的商品,在有人買單之前真的都是屁阿 創業者覺得行銷是屁,不是專業,用錢都砸得出來 其實聽到這個真的讓人很害怕 因為看過也經過真的不少砸錢之後死掉的案子 創業者能、或者願意砸多少錢 多的是有用的話,預算無上限的客戶,但是他們要的其實是把行銷當成投資吧 以至於台灣有畸形的ROI投資報酬率等級的行銷案.....非常有趣 回到行銷不專業,或者不夠專業的確是事實 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大環境情況,收費少少卻必須做絕大部分的工作 (關鍵字廣告、或FB CPC OCPM等廣告絕大部分競價費用是給平台,從業人只有10-30% FB台灣沒有正式成立公司,發票問題甚至苦手以至於廣代退出非常多,當然FB廣告 沒有以前那麼威猛是一樣的狀況) 很多行銷人沒有時間,當然也可能心態上真的就是AE所謂的預算執行者,把錢花光 最後看數據說話,當然大部分的創業者其實就是看到數據然後下一筆預算拿不出來 就眼睜睜的看著現金流燒光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了。 產業的病態問題無法解決,但是回到企業主本身如何快速培養出利用網路的各種行銷工具 導入流量後快速經過使用、名單、體驗轉換成訂購或者服務預約是個活路。 另外至少先把最快與最少成本可以讓市場接受的產品上線, 很多很幽默認為自己商品天下無敵,或者想做出完美無缺賈伯斯二代商品 忽略了市場才是真正的仲裁者,供需本來就存在,破壞式創新商品、服務得教育 甚至忍受市場的學習,教育市場完成後,這些先賢先烈無力、或者來不及製造一定 程度的門檻,馬上就被資金或者後起者打敗,台灣的蛋塔永遠會換,但是教訓記住的很少 利用手上資源做最可測度的行銷規劃吧,然後通路與業務是個必要手法 常常會把行銷當成敵人看(OS:我有錢上通路花錢行銷幹嘛,行銷人初張嘴花錢, 業務出張嘴是可以賺錢BLA..BLA...) 事實上行銷真的不應該是主體應該是在正確的商品與商業模式下的加速器 大多數創業成功的創業者身邊可能還是需要個行銷人協助洞察這險惡的市場 事實上行銷業界就是一場超級大型的騙局或者宗教崇拜 行銷如果什麼都能解決,就跟有個萬能投資工具一樣,不會有人把聚寶盆給你 但是行銷工具大同小異端看客觀自己做了哪些準備 委託行銷公司其實是機會成本佔最大作用,少一個人力支出 常常創業者最後練出很強大的廣告執行、投放、規劃、修正能力, 其實與其用在自己的事業上,拿來當行銷創業的收費工具價值就非常驚人 如同前面幾篇J大的SEO試水溫創業,或者一整年度的廣告行銷專案, 這裡是想表達創業者的盲點,創業者該做的是每樣不用精通但是要懂沒有錯, 但是凡事親力親為,理貨、盤點、出貨、談判、業務開發、收款、行銷、記帳 一人身兼十幾個職務非常正常,也是創業者刻苦耐勞的特色, 但是還是建議回到機會成本的概念,如果這些都做拿薪水可以拿多少, 就像是對於稅務斤斤計較當然重要,但是有時候也代表公司獲利非常慘...(沒有針對 在此廢話那麼多其實是希望台灣創業環境能更好,創業者死亡比例能夠下降 不然行銷創業者感覺好像是劊子手,的確層層剝開來看,很多公司是死在行銷上 好的行銷加速企業成長,壞的行銷加速新創死亡 題外話如果有個快要斷氣的服務或者商品,需要急救的時候 我會建議的是關鍵字廣告,或者不該行銷該找能夠馬上銷售換現金的通路 只剩下一點錢還不快點換現金,最後一筆廣告費可能就是廣告營運結束了 還有點救的建議關鍵字廣告,是可以釐清很多狀況,(可以參考幾百年前寫的關鍵字 當然關鍵字市場越來越嚴峻,即將或者早就步上FB廣告的後塵,最適合創業者的行銷 應該靠自己規劃出來,是別人想學也學不走的) 以及收斂之前做過的各種實體或網路行銷的組合技(關鍵字+SEO,關鍵字+口碑, 關鍵字+原生,關鍵字+臉書,關鍵字+實體各種廣告) ---------------------------------------------------------------------------- 題外話一下口碑(近年的主力 各種廣告都一樣,適不適合做哪種行銷真的要想清楚 不是外面都有白目會跟我一樣每次認為這個客戶不該行銷,或者不該用某種行銷就拒絕 這個動作就想肥羊上門不宰來吃一樣 部落客這種傳說已經退流行很久的行銷, 在企業主跟真正懂口碑公司徹底探討與規畫執行後的效益值得其他行銷方式穩定後, 好好的考慮一下, 一樣跟商品適不適合需要自己思考,每個部落客、或者寫手真的適合嗎? 開始想這個問題後就可以自己開始做口碑,但是記得不是想自己的商品與自己的公司 而是"網路上看到的人"與"寫這篇文章的人"跟整個網路上合理的人事時地物, 台灣人整個社會氛圍都討厭直銷傳銷,但是潛意識裡卻是特別容易著行銷的道 但是切記避開豬都知道你在打廣告這件事,如果那麼容易被發現,那還是乖乖打真的 有需要進而搜尋的關鍵字廣告 有個小合作希望給看得懂以及能落實的版友參與, 行銷公司沒死掉的情況下,手上會有大筆可以安全利用而且合法可投放的名單 這邊不是要賣名單,而是如果你的商品跟尿布與啤酒一樣莫名地提高彼此業績(請參考國外新聞), 有很有趣互的補品而非替代品,那版友除了本業賺錢以外,歡迎來合作行銷案收廣告費 就像哪個部落客的導購能力非常強,我們一定好好珍惜或者乾脆簽下來長期合作 至於如何有效、有趣的交叉使用這些名單進行廣告投放,可以放心交給我們 還可以苟延殘喘的網路行銷"不專業"技術XD 舉例說明例如之前可以透過程式抓出別人粉絲團的ID後投放在自己想投放的範圍 是FB行之有年但是去年封掉的一個方式 但是類似手法的組合技我們很多,就像SEO不敢黑帽客戶,但是我們都自己玩自己 的產業黑帽一樣。 ------------------------------------------------------------------------- 廢話那麼多,還是感謝這篇討論串中出現行銷不需要專業 衷心認為這句話很貼切,也是很多行銷人的確沒資格說自己專業有感而發落落長寫 創業如果失敗有可能會造業,行銷人或者行銷創業一不小心也跟著產生一堆業障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33.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56070336.A.A29.html

02/22 19:37, , 1F
所以問題是有限的資金下到底去哪裡找願意且有能力的行銷人
02/22 19:37, 1F

02/22 19:37, , 2F
員或是公司呢?
02/22 19:37, 2F
兩個都算高風險,有限資金代表也是有限時間,要提高存活率最好先快速理解 所有想要研究的行銷工具、方式、通路彼此的關聯性,舉例說明,確信自己產品力 或者服務強(大部分新創)如果認為此為真,就規劃並且使用名單取得成本可控的工具, 然後先找到適合的員工可能不切實際,因為又要測試員工、又要測試行銷工具、 最後測試自己商品,結果最後環節才發現自己的商品不合乎市場需求,縮短可衡量的 流程,直接找行銷公司願意協助估算名單取得成本,跟相對機會成本上與之合作風險成 本同時略低,實務上這個階段與之合作的行銷公司如果為正向,就是考慮長遠合作, 或者深諳此模式運作的行銷人才,至少有實際合作流程,可以當作測試人才標的。 當然測試過程中馬上發現不對勁,更換工具或者合作行銷公司,也是非常非常有可能。 記住一動一靜之間目標跟轉換要明確,一次設定太多動作,或者完全不動等死都不適合。 願意合作的行銷公司大部分願意,但是反而是你願意跟這間行銷公司(員工)合作多久? 你能容許名單取得不等於名單轉換的金額或者百分比是? 假設有投資的習慣,用投資來想行銷雖然很令行銷創業的我們討厭,但是對 關乎生死的創業之路上,自己的投資(行銷)心法,如何在取得更多資訊對稱, 與資金資源運作在對的項目上,才能提高投資(創業)的成功率(生存率)。 至於簡單判斷一間行銷公司或者行銷人其實也有個思維可以建議,需要一直開發 新客戶的行銷公司,而不是靠客戶介紹,或者敢取捨的行銷公司(行銷人),他手上 同時能承擔或者好好進行解讀規劃,不太可能吧!以上。 ※ 編輯: holargod (36.225.37.32), 02/22/2016 23:17:49

02/23 23:21, , 3F
推精闢行銷生態解析~謝分享!
02/23 23:21, 3F

02/24 11:28, , 4F
"用投資來想行銷雖然很令行銷創業的我們討厭"
02/24 11:28, 4F

02/24 11:33, , 5F
不該以投資方式看行銷嗎? 沒共贏怎麼長久合作?
02/24 11:33, 5F
這句話的意思叫做,行銷不等於投資 跟行銷不是追求共贏是不同的意思希望不要刻意解讀 但是坦白講 沒有對行銷有基本理解,拿多少錢,或者預算無上限,我不接很多案子 就是因為我知道,只有我贏,業主會輸 所以還是好好思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才有機會跟行銷共贏 行銷不等於投資,再次強調 另外共贏不是用嘴巴說說而已 在共贏的大前提或者大帽子下 建議先體悟何謂讓利 至於長遠合作,也是個很遙遠的東西 假設跟新創者合作,多的是明天就倒掉的合作案 行銷創業初期,我嘗試過無數次為了長期合作的讓利行銷案 "無償諮詢" "不用付費等成效" 我認為共識更重要,通常這種合作客戶都比我先死掉,然後我還得不償失 回憶這些專案,老實說可憐之人必有不見得得可恨但是可議之處 會想要穩贏,或者把專業當免費使用,當然表面上你看到的一定是她表示感謝 但是即使免費,無償,或成效計費,都代表專業不值錢(台灣顧問真的不值錢xd所以我盡量當教練) 當然還有一句話很有哲理的就是 如果免費都還沒帶來商機或者客戶的話 就代表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沒有價值的問題 共勉之! ※ 編輯: holargod (36.225.37.32), 02/24/2016 23:28:41
文章代碼(AID): #1MoTx0ef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oTx0ef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