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旦開徵 股市損失將可抵稅

看板tax作者 (剝極而復)時間16年前 (2008/08/01 21:57),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31/4/7xk.html 更新日期:2008/07/31 04:33 謝錦芳/台北報導 其實,證所稅未必是股市毒藥,因為在股市的損失可以扣抵少繳稅。以五二○以來,台股 市值蒸發逾五兆元,八百萬股民平均每人損失六十萬元。如果此時有證券交易所得稅,損 失可以扣抵,以稅率廿%計,平均每個股民明年可少繳十二萬元的稅。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指出,最近幾年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與未開徵 資本利得稅有很大關係。他認為,此次賦改會應把證所稅納入討論,如刻意迴避這項議題 ,將難逃社會質疑。 大家都怕開徵證所稅,其實股市跌時,證所稅的好處比證交稅來得大。如果投資人在五二 ○之前高點進場,如今指數下跌逾二千三百點,此時賣出股票的人,證券交易損失可以扣 抵,以稅率二十%計,平均每人明年可以少繳十二萬元的稅。對於虧損累累的小股民而言 ,明年有十二萬元的抵稅權,可能不必繳稅,還可以退稅。稅改聯盟召集人簡錫?指出, 這些簡單的試算,讓股民了解證所稅有「贏虧互抵」的功能,對股民而言,反而更公平。 大和總研首席經濟學家劉憶如指出,台灣未開徵資本利得稅,導致整體稅制長期扭曲,也 造成稅制的不公平,此時談稅改,若不能把「證券交易所得稅」納入檢討,將阻礙其他重 大的減稅方案。例如不少人就質疑,不課證所稅使得富人得利,怎麼還可以為富人減免遺 產稅呢? 「由於長期不課證所稅,結果變成一筆糊塗帳。」劉憶如認為,其實極高的遺產稅等於是 變相的重複課稅,有錢富豪可以進行租稅規畫,政府根本課不到,但那些儲蓄了一輩子的 中產階級反而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立委費鴻泰指出,台灣稅制的不公平有兩大來源,一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給予高科技產業 太多的優惠,其次是不課資本利得稅。尤其是長期不課證券交易所得稅,造成貧富差距擴 大。如今賦改會要進行第三次租稅改革,卻不納入這項議題,很不合理。事實上,如果設 計「盈虧互抵」,或合併檢討調降證交稅,那對大多數散戶是有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4.202 ※ 編輯: decade 來自: 118.168.74.202 (08/01 22:33)

08/01 22:39, , 1F
基金所買賣的股票也會產生這個稅嗎?也是用所得稅?
08/01 22:39, 1F

08/01 22:43, , 2F
請問您是指基金募集公司 還是指個人呢
08/01 22:43, 2F

08/01 23:43, , 3F
基金募集公司
08/01 23:43, 3F
文章代碼(AID): #18anPMsR (ta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anPMsR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