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短球撥攻

看板tabletennis作者 ( )時間13年前 (2011/05/30 16:2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首先,我要說一句,計數真的超麻煩的~"~ yevvi大能耐著性子慢慢算完,真的要給一個讚! 我原本因為對統計的數目稍有疑問(好比第四場王皓反手側身直線的使用次數感覺過少) 打算也來統計一下想觀察的場次. 但我算完第一場,再算第四場算到一半時, 為了看清楚來球落點和回球落點,以便分類正手側身還是反手側身、斜線還是直線時, 按下暫停後,往前回放卻拉太多...(/  ̄皿 ̄)/~ ╧╧忘記看到哪,整場要重算了啦!!! 於是我崩潰地臉朝下,覆蓋這場比賽,結束這一回合的統計...... 對於上一篇y大的推文裡,版友們對名詞有疑問的地方,我在下面內文有補充解釋. 唯一要注意的是"反手側身"一詞,我從第一場自己的統計來"猜測"y大定義, 應該是"明顯是正手位的來球"移到正手位用反手起板才算反手側身, 至於中路來球用反手起板應該沒有被y大算入反手側身,而是劃入傳統反手斜線起板. (不知道y大是不是這樣下去計數的呢?) ※ 引述《yevvi (yevvi)》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短球撥攻 : 時間: Sat May 28 12:01:36 2011 : : ※ 引述《asdfsam (power Wang)》之銘言: : 最近小弟練球主要在對付短球, : PTT板上大大PO很多名人對戰影片, : 然後對於他們很多時候喜歡用反手移到正手位, : 直接先撥到別人的反手位 我看了第1 2 4 5場後,對各選手反手側身大致的"印象"(我算了一場多就沒算了)是, 不管是同側選手或異側選手對戰, 反手側身的回球線路多半是送往對手的反手位. 如果把中路附近來球的反手起板也算入反手側身的話,那送往對手反手位的現象更明顯, 起碼沒有印象是哪個選手反手側身加上中路反手起板,是拼命往對手正手位送的. 我個人推測,大概是怕擰(或台內拉?)或撥(有看到馬龍反手側身用撥的)起來的速度不夠快, 一味往對手正手位送,容易被對手直接正手掃大板吧! 再者,觀察的印象是通常反手側身送往對手反手位的落點都不會太短, 落點似乎都盡量深一點,似乎沒有y大回文所說的落點經常回在小三角的情況.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從比賽畫面的直觀上,對小三角的範圍界定太小了些. 不知道有沒有熟悉反手側身的版友願意分享一下, 反手側身起板往對手反手位的落點,原則上要控制在哪裡比較好啊? : 然後看起來又瀟灑又具攻擊性。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8.167.105.168 : → neverfly:有影片可以觀摩嗎 05/27 01:31 : : 提供影片 : : 1.斯洛維尼亞公開賽決賽 許昕(Xu Xin) vs 馬琳(Ma Lin)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6pjlmGCmTQ
上面這場許昕有不少中路或反手側身擰(或拉?)向對手正手位(即反手側身直線)的線路. : 2.英國公開賽決賽 陳玘(Chen Qi) vs 馬琳(Ma Lin)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uDfXfpNyRY
這場陳玘中路或反手側身送往對手反手位(即反手側身斜線)較多. : 3.卡達公開賽決賽 許昕(Xu Xin) vs 波爾(Timo Boll)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l89GwpBU4
這場我沒看 : 4.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開賽決賽 王皓(Wang Hao) vs 馬龍(Ma Long)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D7babORRU
這場王皓中路或反手側身較均等地, 送往對手正手位(即反手側身斜線)和反手位(即反手側身直線) : 5.德國公開賽決賽 張繼科(Zhang Jike) vs 波爾(Timo Boll)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of_vUzH_nY
這場張繼科中路或反手側身送往對手反手位(即反手側身斜線)較多. : 專業的技術使用指導留給神人,這裡我只討論使用時機和次數。 : : 其實這個影片 除了右直對左橫,其他對戰種類都出來了。 : 分別是 : : 1.許昕(左直) vs 馬琳(右直) : 2.陳玘(左橫) vs 馬琳(右直) : 3.許昕(左直) vs 波爾(左橫) : 4.王皓(右直) vs 馬龍(右橫) : 5.張繼科(右橫) vs 波爾(左橫) : : 根據youtube影片下的我點算出現次數的不完全統計 : 這五站分站冠軍使用正反手側身直線和斜線分配如下 :       :      正手側身斜線 正手側身直線 反手側身斜線 反手側身直線   : 第一場     7 2 3 4   : 許昕 ^^^ ^^^ 這場異側選手對戰,許昕反手側身加上中路反手起板的回球路線次數, 並沒有明顯偏向斜線或直線,也可說許昕並沒有拼命往對手正手位送去. : 第二場 17 1 10 3 : 陳玘 ^^^ ^^^ 這場異側選手對戰,陳玘反手側身加上中路反手起板大多是往馬琳反手位送去, 從比例上,回球路線有反映出來. : 第三場 35 7 1 0 : 許昕 這場因為y大統計許昕的反手側身使用次數太少,所以我沒有看. : 第四場 9 2 5 1 : 王皓 ^^^ ^^^ 這場同側選手對戰,從y大的統計,看起來王皓是反手側身送往馬龍的正手位較多, 但若把中路反手起板算入反手側身,會發現其實王皓反手側身直線用得也不少, 也就是王皓並沒有反手側身拼命往對方正手位送過去. : 第五場 17 6 8 2 : 張繼科 ^^^ ^^^ 這場異側選手對戰,張繼科反手側身加上中路反手起板大多是往波爾反手位送去, 從比例上,回球路線有反映出來. : 可以觀察到,使用反手側身的時機大部份是建立在左手對右手(或者是右手對左手) : 的對戰上,而且大部份是建立在發球者發正手側身斜線的側旋球路,這樣接發球者 ^^^^^^^^^^^^^^^^^^^^^^^^^^^^^^ 也就是說異側選手對戰,要啟動反手側身的大絕, 必須發球者發的線路是"發球者自己正手側身斜線的線路". 好比第一場許昕vs馬琳,許昕要使用反手側身,就要等馬琳發出對角線的球. (例如第一局許昕在下方,馬琳在上方,馬琳發的線路是 / 這樣時, 許昕才能移到正手位用反手側身起板) 不然馬琳發球預備位置就已經站側身位了, 發出線路為直線(即發球者正手側身直線的線路)的球, 許昕反手頂多只需如傳統一樣直接反手起板,並不必用到反手"側身"起板. 至於為何是"側旋球路", 我想應該是比賽中發球者為了增加對手接發判斷上的難度, 很少人會單純發正下旋的斜線球,而多以帶側旋的側下旋、側旋或側上旋來迷惑對手. : 才有機會強行實施反手側身。而同側選手(右手對右手,左手對左手),則是要建立在 : 發球者發正手側身直線的位置,接發球者才有機會用,但這種球一場比賽下來少。 ^^^^^^^^^^^^^^^^^^^^ 以第四場王皓vs馬龍為例,第一局王皓在球桌下方,馬龍在上方, 馬龍的正手側身直線則是"平行於球桌右邊邊線的直線線路". 若王皓想發動反手側身,則王皓必須等馬龍發出平行於球桌右邊邊線的直線線路, 王皓才能移到正手位用反手側身起板. : 所以同側選手對決還是大部份靠傳統的反手斜線和正拍側身斜線來決定命運。 ^^^^^^^^^^^^^^ 這部分我也不太確定中路位置的來球(尤其是中路略偏正手位), 適不適合算入傳統的反手斜線起板. 因為一些中路來球,接發者雖然有從反手位稍微移向正手位到中線的位置, 但移位的幅度並沒有像正手位來球,大幅移位到正手位用反手側身起板那麼大的移位. : : 以下是會使用反手側身斜線時機的大約路線圖 : 白色是發球彈跳點,紅色是發球路線圖,黃色是接發球路線圖,綠色是移位距離圖。 : : : 註:許昕並不是一個在左手發球時擅長用反手側身路線的球員,所以沒畫。 ^^^^^^^^^^ 指第三場許昕vs波爾,許昕面對波爾左手發球的情況,並不善於反手側身. 正如該場許昕反手側身的使用次數,y大統計只有一次. : 第一場 : 馬琳發球 : : ○發球起始點 : ↗ ↙ : ↗ ↙ : → ↙ : 發球二次 ●← ↙ : 彈跳點 : ▼ ← ▽ : 許昕移位後 許昕移位前 : : : 第二場 : 馬琳發球 : : ○發球起始點 : ↗ ↙ : ↗ ↙ : → ↙ : 發球二次 ●← ↙ : 彈跳點 : ▼ ← ▽ : 陳玘移位後 陳玘移位前 : : : 第四場 : 馬龍發球 : : ○發球起始點 : ↓ : ↓ : ↖ ↓ : ↖ ↓ : ← ●發球二次 : 彈跳點 : ▽ → ▼ : 王皓移位前 王皓移位後 : : : 第五場 : 波爾發球 : : 發球起始點○ : ↘ : ↘ ↖ : ↘ ↖ : ↘ ← : → ● 發球二次 : 彈跳點 : ▽ → ▼ : 張繼科移位前 張繼科移位後 : : : 此外,在觀察影片中,王皓和陳玘很擅長用中路側身正手斜線回短球,偶爾回正手斜線 ^^^^^^^^^^^^^^^^^^^^^^^^ ^^^^^^^^^^^^^^ 請問y大,這裡的"用中路側身正手斜線回短球", 是指中路來球用反手側身,回球路線是自己(王皓或陳玘)的正手斜線,對吧? 那"回短球"是指接過去的落點是短球(ex:小三角區域)?還是指王皓或陳玘接發的是短球? 那"偶爾回正手斜線短球",是指用正手接球,往自己正手斜線接過去嗎? 還是您有打錯字,應改為中路側身偶爾回正手"直"線短球呢? : 短球。而許昕和張繼科很擅長在中路或是正手位反手側身直線回短球,其中許昕還是用 ^^^^ ^^^^^^^^^^^^^^^^^^ 以第一場許昕vs馬琳為例,第一局許昕在球桌下方,馬琳在上方, 當馬琳發出 / 這樣的線路時, 許昕就偶爾會移到"正手位用反手側身"起板, 擰或拉向馬琳的正手位(即"直線") : 正手拍那一面用反手的方式回。而落點王皓和張繼科經常回到右半區小三角,許昕和陳 ^^^^^^^^^^^^^^^^^^^^^^^^^^ 第一場6:09有一幕慢動作重播,許昕移到正手位,然後用疑似黑色那面(正手), 不知是挑球還是...正手的擰球= = 回接給馬琳反手位的樣子,總之,超奇怪的~ 至於許昕其他的反手側身,我就不確定許昕是不是都用正手那面回接, 我自己感覺像是多半用反手那面橫打擰或拉回去...... 有沒有版友來幫忙看一下,到底許昕反手側身是用哪面回的啊?= = : 玘也經常回到左半區小三角。剛好有相似的地方。 對於反手側身落點的不同看法,如最前面所提,我看到的似乎是落點多半不在小三角. : : -- : 18 5 1.75 201.0 147 50 39 10 8 46 205 18 4 2.11 196.2 150 51 46 14 0 43 218 : 6 3 2.74 72.1 64 22 22 3 3 25 71 7 5 3.53 132.2 130 57 52 15 5 44 114 : 2006====S a i t o h K a z u m i====2007 2005=S u g i u c h i T o s h i y a=2006 : 11 8 3.28 192.1 173 75 70 14 11 73 177 14 5 3.38 189.0 165 77 71 26 1 61 195 : 10 6 4.61 136.2 146 73 70 13 9 54 130 10 6 4.35 128.1 110 67 62 23 3 38 115 : 2004===A r a k a k i N a g i s a===2005 2003====W a d a T s u y o s h i====2004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18.167.185.100 : 推 neverfly:謝謝,而且專業推 05/28 12:16 : 推 xiaoken:推一個 05/28 12:36 : 推 Tenging:有圖推一個 05/28 12:51 : 推 impactwhite:分析推一個 好詳細... 05/28 13:05 : 推 joshtasi2000:推 05/28 13:56 : 推 godded:請問一下,正手側身和反手側身各代表什麼意思啊? 05/28 15:13 : → godded:反手側身→到反手位的球用正手打? 05/28 15:14 到正手位的球用反手打 : → godded:正手側身→到正手位的球用反手打? 05/28 15:14 到反手位的球用正手打 : 是阿 y大...您說的是真的嗎? : 推 saisaisai:看了十幾分鐘 還是看不懂阿... 05/28 21:14 : → saisaisai:正手側身斜線 正手側身直線 反手側身斜線 反手側身直線 05/28 21:16 上面我有補充解釋,沒解釋到的類推看能不能理解吧! : → saisaisai:很複雜@@... 05/28 21:17 : → saisaisai:發球者發正手側身斜線的側旋球路 這也不懂... 05/28 21:19 上面我有補充解釋. : 推 Natsuka:不推不行,實在是太專業的整理了,雖然我有看沒有懂... 05/28 22:07 : 推 october1234:大推用心文~ 05/29 00:46 : 推 juangpeiyi:我以為會有楊順中的影片 竟然沒有XD 05/29 00:59 : 推 dick0209:推!雖然我也是看不懂,還是推用心! 05/29 20:32 : 推 psion:大推 05/29 21:19 : ※ 編輯: yevvi 來自: 118.167.187.151 (05/29 23: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200.52

05/30 23:23, , 1F
認真推~ :D
05/30 23:23, 1F

05/31 11:30, , 2F
My God,真的看錯啦,sorry! 現在才發現。
05/31 11:30, 2F
文章代碼(AID): #1DurGhL4 (tabletennis)
文章代碼(AID): #1DurGhL4 (table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