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內弧外弧的定義

看板tabletennis作者 (天道酬勤)時間14年前 (2010/03/31 19:41), 編輯推噓43(43091)
留言134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gnim (我是習武之人)》之銘言: : Part1內弧外弧的定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內弧(裏式) : 示意圖: 文字敘述: : 站在拉正手弧圈的人左邊 從左往右看 包球, : 會看到 揮拍時把球包住(包在裡面) : ╮ : o o是球 ╮是揮拍軌跡 : 明星示範:暫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外弧(舔式) : 示意圖: 文字敘述: : 站在拉正手弧圈的人左邊 從左往右看 想像舌頭舔雞蛋冰 : 會看到 舌頭是球拍,雞蛋冰是球 : 舔的動作就是揮拍軌跡 : ╰ : o o是球 ╰是揮拍軌跡             一球二式,一次滿足,             高手高手之高高手 ~~~            http://0rz.tw/Fe32G 真是完美............. 人們創造了很多種名詞,來幫助理解桌球, 像是 內弧 和 外弧,其中的 ”弧 ”字, 我相信是象徵著 弧線,而不是手腕部份的細膩動作, 而弧線不同於直線,有它特定的 凹口 , 所以, 如果 ”) ”的弧線叫作內弧,那麼相反的 ”( "便稱作外弧, 反過來,如果喜歡定義 ”) ”為外弧,那麼 ”( ”便可稱作內弧, 這是一種 相對 的感覺, 前輩們所發明的精鍊文字,我相信一定就是有它簡單明瞭的地方 ! 而 gnim 大的精美 動作 示意圖, 則是普遍反應出該動作最容易帶出的弧線, 好比相反的動作製造出相反的弧線, 但我認為動作只是一種 尚未見到結果的判斷,            ︿︿︿︿︿︿︿︿︿   舉個例子,好比王皓的直板橫拉, 當他反手揮出去,將球拉起來的時候, 一般人常會直覺是上旋或側上旋,但很神奇的就是會有 側下旋 , 於是乎,以動作來斷定球的性質,還不夠嚴僅, 但它確實能反應出 大部份 普遍會有的結果, 好比拉球,我們普遍會認為是帶上旋的性質 。 也因此, 最終仍須以球被擊出後的弧線來看,是最直接明瞭的,文字的精鍊也就在於這! 故此片中大力 固定由正手 所擊出的二球, 第一球的凹口朝左,第二球的凹口朝右,我便認為分別為內弧和外弧 ! 還請不同意我看法的前輩們多多包函,我選此影片是有我的邏輯在的 :P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7

03/31 19:43, , 1F
太威了....
03/31 19:43, 1F

03/31 19:47, , 2F
所有選手當中,真的就屬大力是最會用這招的~~
03/31 19:47, 2F

03/31 19:48, , 3F
ps.連結並不是對波爾~~比那稍微有梗一些~~XD
03/31 19:48, 3F

03/31 20:13, , 4F
第一球算內弧嗎
03/31 20:13, 4F

03/31 21:38, , 5F
先內弧再外弧
03/31 21:38, 5F

03/31 23:40, , 6F
很喜歡大力的意志力~ 希望天下第一的正手快回來~
03/31 23:40, 6F

03/31 23:43, , 7F
我太弱了 我覺得大力兩球動作都差不多...
03/31 23:43, 7F

03/31 23:53, , 8F
這不是內外弧 只是變方向吧
03/31 23:53, 8F

04/01 00:07, , 9F
兩球都是內弧喔 滑板也是可以內弧的
04/01 00:07, 9F

04/01 00:08, , 10F
而且這就是我之前提的勾手speedo和滑板speedo
04/01 00:08, 10F

04/01 00:10, , 11F
動作完全一樣 只是改變手腕角度來調整拍面
04/01 00:10, 11F

04/01 00:28, , 12F
看來我對外弧定義還是不正確阿~~~>"<感覺第二球有點撇..
04/01 00:28, 12F

04/01 00:29, , 13F
原來撇出去是叫做滑板speedo...一直以為這就是外弧...
04/01 00:29, 13F

04/01 00:32, , 14F
加轉也可以滑板啊 但是滑板、撇不一定就是外弧
04/01 00:32, 14F

04/01 00:33, , 15F
王大力滑出去的時候壓得那麼明顯 當然不是外弧
04/01 00:33, 15F

04/01 00:34, , 16F
可以看一下gnim那篇 內外弧的差別在哪
04/01 00:34, 16F

04/01 00:35, , 17F
而且有些人拉球是平著拉 那就不會有明顯內外弧
04/01 00:35, 17F

04/01 01:57, , 18F
有人的滑板是水平軸外弧,跟拉下旋的內外弧不同軸線
04/01 01:57, 18F

04/01 02:01, , 19F
對啊 這篇沒有找對影片XD
04/01 02:01, 19F

04/01 03:31, , 20F
嗯~~我倒覺得很標準說~= =+
04/01 03:31, 20F

04/01 03:44, , 21F
一方面也因為是實戰~不是教學影片~我認為大力已經把味道打出來
04/01 03:44, 21F

04/01 03:44, , 22F
了~~
04/01 03:44, 22F

04/01 03:45, , 23F
如果要更細膩去計較的話~我覺得運動這種東西~換人來說總有說不
04/01 03:45, 23F

04/01 03:45, , 24F
完的故事~~
04/01 03:45, 24F

04/01 03:46, , 25F
好比一位職業選手~他發足力打出去的一板球~~要去討論他究竟是
04/01 03:46, 25F

04/01 03:48, , 26F
摩擦多一些~~還是撞擊比較多一些~~對比賽來說也不是很必要!
04/01 03:48, 26F

04/01 03:49, , 27F
你很喜歡王勵勤我知道 但他拉的滑板是內弧
04/01 03:49, 27F

04/01 03:55, , 28F
嗯...我還是記住教訓的好~XD
04/01 03:55, 28F

04/01 04:00, , 29F
這篇"標題"就是在討論內外弧 為什麼要模糊焦點?
04/01 04:00, 29F

04/01 04:03, , 30F
你的個性我知道~至少以我微薄的認知,我覺得第一板和第二板
04/01 04:03, 30F

04/01 04:03, , 31F
這跟個性無關 請不要對人不對事 理性點好嗎
04/01 04:03, 31F

04/01 04:04, , 32F
各有內弧和外弧的味道~所以一開始就是繞著主題!
04/01 04:04, 32F

04/01 04:08, , 33F
所以我推文提醒 他在滑板時手腕有包球
04/01 04:08, 33F

04/01 04:08, , 34F
OK ~Relax ~ 別太在意我的論點~我尊重你的專業,它是內弧!
04/01 04:08, 34F

04/01 04:13, , 35F
我一向對事不對人 是誰該relax呢:P
04/01 04:13, 35F

04/01 04:14, , 36F
如果你無法接受不同的意見或者其他對於王勵勤的評論
04/01 04:14, 36F

04/01 04:14, , 37F
那就抱歉了
04/01 04:14, 37F

04/01 04:17, , 38F
:P
04/01 04:17, 38F
※ 編輯: LQW 來自: 140.112.218.107 (04/01 06:01)
還有 56 則推文
04/02 00:19, , 95F
內外弧在講的就是觸球時的"手法" 為什麼要忽略它??
04/02 00:19, 95F

04/02 00:23, , 96F
說到純上旋這倒是,看來還是用作用在球面上的摩擦軌跡來定
04/02 00:23, 96F

04/02 00:24, , 97F
謝謝以上大大分享我一直以為內外弧是看擊球動作
04/02 00:24, 97F

04/02 00:25, , 98F
沒想到有人是用球的路線來看 那這樣說左側跟右側可分成
04/02 00:25, 98F

04/02 00:25, , 99F
義的確比較周全!當初的論文也許就是考慮到不同摩擦軌跡的
04/02 00:25, 99F

04/02 00:26, , 100F
操作過程,才不用球運行的軌跡來定義內外弧吧! 挺有收穫的
04/02 00:26, 100F

04/02 00:27, , 101F
就是內弧跟外弧摟?? 這是我心中的疑問 @@?
04/02 00:27, 101F

04/02 00:27, , 102F
我已經倒戈不用球的路線來判斷了XD
04/02 00:27, 102F

04/02 00:33, , 103F
其實那篇論壇講得並不盡然 手腕外撇也可以包球(內弧)
04/02 00:33, 103F

04/02 00:34, , 104F
啊剛剛漏了話,應該是論文也許就是考慮到不同摩擦軌跡的操
04/02 00:34, 104F

04/02 00:34, , 105F
現在大部分中國男隊的滑板都是往外包球
04/02 00:34, 105F

04/02 00:35, , 106F
作過程,卻能做出相同的球運行軌跡,才不用球運行的軌跡來
04/02 00:35, 106F

04/02 00:38, , 107F
定義內外弧吧! 我肯定那論壇人士的部分是有歷史明確出處
04/02 00:38, 107F

04/02 00:41, , 108F
,以及提到論文是用"摩擦軌跡"來定義,這倒是對疑問有解惑!
04/02 00:41, 108F

04/02 00:58, , 109F
我剛剛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說是以"作用在球面上的摩擦軌跡"
04/02 00:58, 109F

04/02 01:00, , 110F
來定義內外弧,那拉出純上旋,純上旋的球面摩擦軌跡只有一
04/02 01:00, 110F

04/02 01:02, , 111F
條...那從"作用在球面的摩擦軌跡"來分,根本分不出內外弧.
04/02 01:02, 111F

04/02 01:04, , 112F
那從純上旋的例子來看,似乎只剩手腕內勾或外展能區分內外
04/02 01:04, 112F

04/02 01:07, , 113F
手腕外展也可以內弧
04/02 01:07, 113F

04/02 01:10, , 114F
若真要以"作用在球面的摩擦軌跡"來分,又不以手腕內勾外展
04/02 01:10, 114F

04/02 01:12, , 115F
看拍面角度 不是看手腕 也不是看球的弧線
04/02 01:12, 115F

04/02 01:16, , 116F
來分,那純上旋摩擦軌跡只有一種,邏輯上實在想不出來同一
04/02 01:16, 116F

04/02 01:18, , 117F
我跟gnim畫的圖都沒提到球的弧線和手腕
04/02 01:18, 117F

04/02 01:19, , 118F
條球面的摩擦軌跡,何以能區分成兩種不同的東西@@ 如果我
04/02 01:19, 118F

04/02 01:19, , 119F
為什麼會想到那邊去
04/02 01:19, 119F

04/02 01:19, , 120F
因為內弧可以吃球吃比較久啊
04/02 01:19, 120F

04/02 01:20, , 121F

04/02 01:21, , 122F
上面的是內弧 下面的是平著拉
04/02 01:21, 122F

04/02 01:21, , 123F
倒戈回"球面的摩擦軌跡"來判斷,那球的運行軌跡,內弧的摩
04/02 01:21, 123F

04/02 01:21, , 124F
外弧就想像跟內弧相反
04/02 01:21, 124F

04/02 01:22, , 125F
擦軌跡必定使球運行軌跡內彎,外弧的摩擦軌跡則外拐,那純
04/02 01:22, 125F

04/02 01:24, , 126F
上旋或者說不帶側旋的球,就無法歸類成內弧或外弧了.
04/02 01:24, 126F

04/02 01:24, , 127F
我覺得你想太多= =
04/02 01:24, 127F

04/02 01:30, , 128F
這是我目前的理解了,我盡力了,呵~看來我又倒戈了!
04/02 01:30, 128F

04/02 16:33, , 129F
天阿!剛剛無意間看到精華區的徵文發現!!!你是我學長!!!
04/02 16:33, 129F

04/02 16:34, , 130F
那時候徐智威還被暱稱為果汁機般的發球...太轉了
04/02 16:34, 130F

04/02 16:36, , 131F
學長人還在苗栗嗎!有空約一下去體育館下打球阿!
04/02 16:36, 131F

04/02 20:55, , 132F
老師以前都地上撿來的木板電爆我的....
04/02 20:55, 132F

04/02 21:00, , 133F
我被徐智威左手拿"小拍"電爆....
04/02 21:00, 133F

06/14 18:00, , 134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www.94istudy.com
06/14 18:00, 134F
文章代碼(AID): #1BipK67Y (tabletenni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ipK67Y (table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