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泳技] 自由式和蝶式請教(附影片)

看板swim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6/08 21:32), 6年前編輯推噓10(1005)
留言1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https://www.ptt.cc/bbs/swim/M.1465392739.A.A1A.html 作者: opgy (^O^) 看板: swim 標題: Re: [泳技] 自由式和蝶式請教(附影片) 時間: Wed Jun 8 21:32:17 2016 昨天loveswim大提到了壓肩,所以我就沒談這個,想了想還是說說好了 其實抓水,及後續的拉推水,在自由式這種長軸運動模式裡都是跟身體轉動密切關聯的 而你可以多練習doggy paddle drill這個分解來體會抓水與轉動 此練習目標可放在: 1.藉此模擬完整捷泳配合游的手入水延伸後,接著該如何去向下走(down-sweep) 以使掌心自入水延伸時的朝向下方逐漸轉為正對後方 2.從中體會兩肩轉動與手向下走至高肘抓水相位,兩者的整體聯動關係 ======================================================================== 高肘抓得好,才能於後續的加速拉水(Pull)階段用上背闊肌(Lats)等大肌群來出力 http://www.swimmingworldmagazine.com/technique/images/2005-11-18.jpg
另外你可能聽過些老王賣瓜,說什麼推水不重要 這其實是話只說一半,故作神秘在唬爛新手(或者可能老王壓根就不懂,只是鸚鵡學舌) 那沒說的前一半是什麼?就是有效的高肘抓水 唯有抓水確實,你才能配合身體轉動去調動大肌群,用上核心去拉水 當你做對了前面的抓水,以及轉體拉水,後面的推水階段就會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所以推水要練嗎?當然不需要,但前提是你要抓得住水 若是抓不住水,到了推水階段你就不會是在加速向 "後" 推水 反而是在其他方向上產生分力,真正向 "後" 推讓你前進的力實際上少得可憐 所以看新手的動作,會發現他們的下划抓水,拉水推水這三個階段幾乎都是斷開的 好似加速後發現走方向錯了,踩煞車調整後再加速,加速沒多久又得減速好拐個彎... 力道不連貫無法做到水下抓拉推三階段始終流暢的有力加速划水 ========================================================================= 在蝶式來說,因為身體沒得左右轉,你想做出高肘動作就必然要先做好外划 而外划的時機必須要正確配合身體波動,你才能流暢的做好後續的抓水以及加速拉水 所以外划與壓胸(或者說壓肩)的配合時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胸是波動的源頭起點) 若要配合的好,就必須從 "頭" 說起 : 你必須要牢牢記住 "Head leads the hands" 這句話 在移臂的後程,腦袋必須要先於手入水,如此胸才能壓得好 胸壓得好才能有效調動背闊肌以及胸肌去與高肘抓水連結配合 好為後面的拉水做準備 http://i.imgur.com/DiwoOS5.jpg
======================================================================== 高肘做好了,下一步就是拉水 下圖A是相對於身體來說,手的水下划水軌跡 這個很直觀,也是一般我們在陸上比劃划手軌跡時的動作,看過就好不多廢話 http://www.intechopen.com/source/html/19665/media/image3.png
而下面這張就需要想一下了 這是從池底/池側/前方,固定一處定點觀察得到的划手軌跡 我要你注意的東西是每一划的手掌入水跟出水位置 這兩者間的距離與同一時間段的頭部(亦即整個身體)前進距離來比較的話其實甚短 馬虎點,可以大而化之這麼形容: 手入水後在水中划了一圈出水,其入水點與出水點兩者間的位移並不是很大 (記住,此位移不大是相對比出來的簡化說法,拿來與之相對比的是整個身體的位移 兩者相較下更顯得如此) 也就是說圖中所示,Side/Bottom view划手軌跡線的起始點與結束點 其兩點間的距離相較於頭部的位移來說其實甚短 http://coachsci.sdsu.edu/swim/bullets/paths/fig2path.gif
===================================================================== 來看支影片幫助理解,下面是固定在水下一處定點攝影,自水下觀察划手 觀察手的入水點與出水點,這兩點間的位移距離相對於頭部的位移來說極短 換句話說,在手入水出水的這段時間內 身體的整體位移距離與掌的兩點位移相比較,其距離是相當大的 https://youtu.be/qt-xtJTD1B8?t=1m26s
從這個現象出發,可以搞出一些公式來分析頂尖選手的划手效率 它需要將時間,划手數,身高還有展臂長等要項放進去一起考慮 當年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在blog看到長泳之王哈克特的效率公式分析 可惜後來無名收掉,早年的那些blog連結我也找不到 所以這裡我也就是說說,懶得再去找那些式子了 --------------------------------------------------------------------- 扯遠了,這邊回說正題 在水下划手的這段時間當中,頭與手的位移距離 兩者這麼一對比,我們可以大而化之這麼來形容: 手掌自入水抓水後就像是固定在水中某一點上似的 而身體則像是越過這個定點般去向前行進 有沒有感覺上面這話很熟悉? 這就是為何會有人用anchor(錨定)來形容抓水的原因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件事,但是我常看到的是很多人被賣瓜的老王們帶進了坑 把這玩意給複雜化變成什麼要價不凡的奇功絕藝,就硬生生這樣掉進坑裡爬不出來 ======================================================================== 我就說白了吧,實際上抓水與錨定是同一件事的兩種說法,說穿了根本就是同一回事 若是沒有正確地做好高肘抓水,你就不可能錨住水,更別奢談什麼用上核心了 基礎沒搞好就在學舌老王們說什麼用了核心我得意,什麼有了重力不用推什麼的... 那都是在話虎爛騙自己用的 事實是沒有正確的高肘抓水與轉體配合,你就無法將力道都用在推進身體筆直朝前上面 於後續的拉推水階段反而會在上下左右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分力,造成浪費以及影響流線 這類錯誤很多,比方說最常見的就是手一入水就去使勁向下壓水(press downward) 這樣出力最大的自然是手臂上的肌肉(所以手一下子就酸了) 而向下壓的反作用力卻又是使身體朝上走的,根本無助於前進 這樣費力做白工,難怪游的又累又慢 唯有確實理解並正確練習高肘抓水,在大量練習的堆積下你才會懂如何用上核心發力 這完全是練出來的能力,不是聽聽唬爛話催眠自己你就能學會的 ========================================================================= 其實你的問題自蝶都一樣,就是肘老是掉下去 你的自由式發力後不是在pull,反而更像是在向下壓水pr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Jm3BiACQ0
這個錯誤在e世代的游泳課自由式划手裡叫做摸魚式划水 (我個人喜歡叫它抹布擦桌式,向下壓然後手一轉,用手腕再努力擦一下 好像身下的桌子很髒似的,抹布擦完就趕快向後丟出去這樣) --------------------------------------------------------------------- 再來你的自由式入水也是個問題,錯誤的入水自然導致錯誤的抓水 e世代游泳課稱此錯誤為 "插魚式" 入水,相當貼切 直說吧,用力向下插對產生動力一點幫助也沒有 你下插很快很用力只是在給自己營造一個速度加快的幻覺罷了... 其實這招用途是給懶得打腿的朋友們偷懶用的,它的科學原理說破就不值錢了 你不打腿的話下半身很自然會沉,那手往下帶向下插,以浮力最大的胸部做支點 前面使勁下去了,下面自然就得上來了對吧,小學都學過的 但是有一好沒二好,靠這招下半身雖然是起來了,上半身呢?其中利弊要多想一下啊 喔,我似乎又踏入禁忌區塊,怕惹出游泳教狂信徒(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我怕怕) 這部分就到此打住不再多講了,大家自己多思考思考便可 總之e世代教學都將你的自由式問題說得很清楚了 要想提高就跟e世代這部學些清楚的概念,再配著benko那片慢慢練基礎分解drill吧 好好學習真正 "有效率" 的正港自由式吧 ==================================================================== 再來說蝶,你的蝶是這樣的,手入水後先向下帶,再來向上帶,接著才開始要外划 整體看上去就是,入水後兩手臂無法控制的向下去帶著頭胸朝下深鑽 (這是因為前一動的水下划手沒有什麼效率,造成划完時頭與手要很勉強才能出水 故而在移臂的後半程就失去動力只能無奈下砸,因下砸的慣性使然 在砸入水後無法控制,手不得不向下帶著身體朝前深鑽,根本做不好壓胸 若是從水面上觀察移臂,會發現特徵一般都是頭與手同時砸入水中 ) 用手去帶著胸向下潛,而非是在壓胸,就像柔漢這傢伙低頭時示範的那樣 http://i.imgur.com/247oc1d.gif
不過雖然你用手下壓帶出胸下潛,但在與1st kick下打後的上打腿配合下 它依舊帶出了下半身的曲線,產生 "臀在下滑,腳在上移" 的下滑半波形曲線 只是說你下半身的波形曲線雖然是出來了,但缺點卻也相當明顯 就是整個臀部過度沉入水下,臀位太深了,很糟糕 對了,你此時的直腿上提我覺得做得不錯,是個亮點,請繼續保持 -------------------------------------------------------------------- 接著你的手向上帶,試圖讓身體去順勢上浮 然而這動作沒有產生升力,根本無法將身體給帶上去 完全是靠肺部的浮力來主導,使上半身向上 "浮起" , 在此時你完成了上半身的 "浮起" 波形曲線 如此上半身與下半身加一起就有了完整波形 因此你的身體一樣能造一個波,但你造的這個波就差多了,是掉在水下深處的 來看此時身體造的曲線波形,我喜歡叫它 "微笑曲線",有點像耐吉的mark http://i.imgur.com/RcvSour.jpg
下面來說一下差別之處: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XD 你看選手的上半身在手"抓水確實 X3"後,呈現的是朝前朝上竄的 "上沖曲線" 而中間段的臀部則是在前一動 "壓胸" 的作用帶動下,順勢滑向谷底,朝波谷滑去 而腿則是於前一動 "手入水的同時完成下打腿" 後,便放鬆借反作用力去做 "直腿上提" 如此一來,上半身的 "上沖曲線" 與下半身的 "順勢下滑曲線" 便一起綻放了 "微笑" 如果細察你的頭/臀位來與選手比較 你會發現他們的頭是直奔水面上拉而去的,頭頂都幾乎出水了 而你的頭位卻差了水面好大一截 (dead spot) 你的臀部也硬是比人家沉了好多,臀位向下掉就起不來,產生動作上的頓死點 也就是說你的微笑曲線整個是沉的,而且就似曇花一現,一綻放出微笑就死了 就像右下角亂入的濕婆度一樣是在向下掉,死沉死沉的 ===================================================================== 上面的微笑曲線對照圖中,你還有一個地方與選手有很大的不同 那便是手的位置,圖中選手已經完成高肘抓水要將身體向上向前拉了 而你此時卻是為了彌補先前手的下壓而去把手向上帶,好去向外划水 你此時才開始外划,划手啟動時機就已經慢了人家很多很多了 亦即你在頓死點時速度與動作都掉拍了,此時才開始外划就相當於踩了煞車後才重新加速 此時的身體姿勢就跟亂入的濕婆度 一 模 一樣 x 3 ,這就是手腿配合脫拍的開始 整體說來是在向下掉的 因為很重要 http://i.imgur.com/Atx0gjj.jpg
試圖向上帶的手此時才開始外划,根本沒有產生動力跟升力 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上半身肺部的浮力(也僅僅只夠去帶起上半身) 那下半身自然就要沉,所以儘管你在手外划的同時趕緊下打2nd kick 可下打能提供的升力終究有限,不足以將已經掉入深位的臀部給打起來 http://i.imgur.com/sHddm8O.jpg
2nd下打腿結束了可臀還是起不來 (選手則相反,在同時完成2nd下打腿與手推水時,其臀部是相當接近水面的) 這時你技窮的下半身也只能無奈拖著腿,完全靠手來使勁了 所以在外划之後你沒別條路,手的本能反應就是要去朝下壓水(press downward) 而非是選手那般,外划後便形成高肘抓水,準備要去拉體(pull)向前向上沖 因為你需要需要分很大一大部分的勁去向下壓,藉由壓水去把拖著腿的下半身給撐上來 所以肘也就必然會掉下去(就如同兩手撐桌子上,使力下壓那樣)好去完成下壓的動作 靠著大部分的力道都用在下壓上 你便能拖著腿勉勉強強地去完成頭部出水換氣以及抽臂出水 但撐水的力道畢竟有限,所以在短暫的出水後 你的頭跟手必然是 "一起" 砸入水中的 而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卻是 "腦袋先於手入水" 這也是你需要多練習去改進的一個點,務必要改掉手腿配合脫拍的壞毛病 ============================================================================ 所以說肘掉下去跟手腿的配合時機脫拍是互相的 只要配合時機出錯,你的手自然就是順從本能去下壓水,根本做不好高肘抓水及後續的拉水 反過來說也成,如果你熟於自由式的划水技巧 有了水感,手入水後自然就不會頓死那麼長的時間 也就不會發生入水後還用手去帶著頭胸朝下潛,這種減速拖拍問題 有了手感,入水後便能很自然的與壓胸配合去作外划,以達成高肘抓水位置 並帶出一個接近水面的身體微笑曲線來 ============================================================================ 這也是為何池子裡有插水的偷懶自由式卻沒插水偷懶的蝶式 因為蝶游的是波,游的是在水面上下起伏的輕快節奏,它的觀賞性與爽快感都在這上面 可蝶手別說插下去,只是手無意識地停頓將身體向下帶,微笑曲線就整個沉到水下了 水下阻力大到你只能遵循本能去用手壓水,好將沉水的身體給撐上來 頭與手才剛出水面沒多久,馬上就無奈地一同跌入水中 如此惡性循環到後來你根本就輕快不起來,只會越游越沉,越游越累 向下插反而是件偷雞不著蝕把米的賠本生意 ============================================================================ 所以希望你能先搞好自由式,因為自的手腿使用方式在蝶式都會用上 練好自,然後花時間練HEAD-LEAD跟HAND-LEAD BODY DOLPHIN等蝶式基本功 然後再跟著PHELPS那部去慢慢練蝶式drill,相信一年過後會看出進步的 最後附上最強癡漢濕婆度的攀岩片段吧 是說如果不是前幾天才剛在電影院看過這片而對這幕有些古怪聯想 我說不定根本不會花時間打這篇也不一定 XD https://youtu.be/F67EVY_sg4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49.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wim/M.1465392739.A.A1A.html

06/09 01:32, , 1F
推認真
06/09 01:32, 1F
不是認真,是太愛囉嗦,我很需要改掉這毛病啊

06/09 05:43, , 2F
哇哇 好棒!
06/09 05:43, 2F
我也覺得攀岩這段很棒,雖然不太合乎物理...

06/09 07:43, , 3F
收穫好多,今天就來好好弄懂o大這篇,這些概念以前在看
06/09 07:43, 3F

06/09 07:44, , 4F
教學影片的時候都聽過,但要跟自己的姿勢套起來,還有段差距
06/09 07:44, 4F

06/09 07:45, , 5F
有個目標來練習,游泳就很有動力多了。 :)
06/09 07:45, 5F

06/09 07:47, , 6F
超級感謝!
06/09 07:47, 6F
嗯,其實概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看過,從書裡或者影片裡 但是看過不見得能在操作時想起來,或者想到了卻做不到,往往是顧了腳就忘了手之類的 這都很正常,所以你需要大量 "正確的" 練習分解,做好各drill所要求的點 這需要你肯投入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去慢慢將這些東西內化進你的動作裡 練習時可以一次只專注在一點上,可以是頭位.臀位,體線等等 在 " 減少阻力 + 增加動力 " 的大前提下,多嘗試不同的位置或者 划水方式打腿幅度等等來找到最適合你的個人化泳姿 總之多看多練多總結思考,在大量的正確練習累積下 這些東西便會真正屬於你,而不再只是停留在看過有點印象的概念上 ============================================================================== 而以上落落長的一大段話,完全可以簡化為兩個字 : 缺練 XD 我果然是個囉嗦的傢伙啊 ============================================================================== 當然最便利的方式是找教練,可以在游的當下就獲得及時的反饋,馬上就能糾正 不過...挑教練要睜大眼睛看仔細就是了,不要花大錢卻學了三流技術 之後還得再花更多功夫去矯正,那就麻煩了

06/09 10:59, , 7F
分析的很好 話說那個e世代的小妹妹好可愛阿 有FB嗎?
06/09 10:59, 7F
...這個還真沒有,你可以去仁愛國中問看看

06/09 22:07, , 8F
個人認為蝶的手後於壓胸,入水後是放鬆在上面等壓完胸
06/09 22:07, 8F

06/09 22:08, , 9F
要上時再做划手動作,參考 http://imgur.com/a/pK9Gr
06/09 22:08, 9F
C大說的是,實際上在出水到達最高點,開始下降的那段時間裡,也就是移臂的後半程時 就該有意識地去利用地心引力也就是重力,與之配合來準備壓胸 回臂前移的手就像配重的砝碼一樣,自後向前越過浮心這個支點使重心前移 將重心壓在前方,這時去壓胸自然是水到渠成,而與其同步進行的便是landing Land forward,land soft,land ready to catch 這段話特別有意思啊 http://www.swimmingworldmagazine.com/technique/images/2006-06-30.jpg
當入水時,手一定會有個極短暫的前伸land forward時間,來消除移臂的內移慣性 不過也有人選擇不抵抗這種慣性,入水後兩手繼續內移,形成比兩肩距要窄的入水 比如劉子歌,焦劉洋,吳鵬等都是這種窄肩入水 而更高竿的還要求在入水時去考慮到soft landing,至於說land ready to catch 亦即手入水便要開始為抓水做準備 如何做準備? 手入水後壓胸繼續(Land forward與press chest forward同步進行) 而手在抵消慣性後感知到水的壓力,亦即短暫的land forward時間結束後 依舊在高位上近水面的手感受到了水壓,那它訓練有素的下一動自然便是進行外划 (新手則是手入水後長時間停頓被重力給帶了下去,甚至還會順勢用手去下帶 所以說划手技巧一定要訓練好,培養出對水壓水阻的手感,形成本能 在自由式把這種能力練出來,學習蝶式時就不會手忙腳亂啦) 在外划啟動沒多久胸也差不多壓到底準備與後續抓拉水配合去反彈向上了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腦袋已經先偷跑了 這也就是下面影片說的Hands high, head and chest land below, 手高頭胸低 這個姿勢拉伸了胸肌與背闊肌,為外划抓水後的拉體向上(pull)做好準備 這個我在本文一開始也提過了,下面看看影片來加深體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H_9obReCo
至於說要游的輕鬆省力,自然就是將land forward時間給放長 利用這段時間來休息放鬆手臂,但是後面的手腿配合一樣是不能脫拍的 就算再不濟也至少要將body undulation與划手給連結配合起來 (也就是我早先另一篇文章引用討論過的 "During butterfly the body arm and leg movements work in synchrony to create a smooth efficient stroke.") 如此才能用上身體的核心大肌群去游進,這樣就比較不會游一游就手腳乏力了

06/09 22:55, , 10F
夠強
06/09 22:55, 10F
好險不是說我"夠狂" ,哈哈~~~這話最近很流行啊

06/10 06:57, , 11F
推推
06/10 06:57, 11F
好的,下面我們繼續來看真正狂的巴霍巴利王片段 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oqGD24WqU
https://youtu.be/12fcHpwLKl4?t=2m22s

06/10 16:19, , 12F
怎麼OP大自己開歪樓啦
06/10 16:19, 12F

06/10 16:20, , 13F
      開始
06/10 16:20, 13F
http://ext.pimg.tw/photowars/1387789589-1158605116.jpg
既然如此,只好貼兩個影片扶正本樓啦 側換氣奧運冠軍,超強的側呼吸技術,身體極其平穩,你看出他何時換氣了嗎? https://youtu.be/aY40zT1RAvo
俄羅斯蝶泳示範,角度超多,動作精彩連貫,帥氣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PrZeQo-jw
當鏡頭轉至側面角度時,你注意看他的臀部,始終在高位上 只在直腿上提,身體出現微笑曲線後,臀位才開始出現顯著的下落 而臀才剛落至最低位,接著馬上就被2nd kick給打了上去,超狂!!! (若你觀察的夠仔細,會發現還有一次臀位的滑落,就發生在回臂前移時 同樣地,臀位剛掉下去馬上就被1st kick給打出了水面,超級狂!!!!!! )

06/10 22:19, , 14F
感恩大大讚嘆大大! 再來推推!
06/10 22:19, 14F
ㄜ...俺好歹也在八卦版混過,那個口號不是這麼喊滴,據說要著紫衣才口以這麼做 ===================================================================== 感恩師父!!讚嘆師父!! http://img.kkk5.com/editor/1603/56e29b0d9d88e.gif
=====================================================================

06/11 15:55, , 15F
俄羅斯那個真的超讚的...好仔細的說明
06/11 15:55, 15F
讚吧,我也這麼覺得 不過我覺得最讚的還是特勤沙龍的柔漢以及最強癡漢濕婆度他們違背常理的動作 超級狂啊 XD 最後再上個影片,波波夫水上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5XXUgHZ0_U
兩臂聯動運轉的真是流暢,水花更是壓得精彩讓人讚嘆連連 真不愧是自由泳沙皇,帥呆了 ※ 編輯: opgy (36.231.106.2), 05/13/2018 05:54:11
文章代碼(AID): #1NM1vZeQ (swim)
文章代碼(AID): #1NM1vZeQ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