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幼教教檢通過心得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 (飼料君)時間7年前 (2017/04/18 10:42), 7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想發這篇心得文的主要原因,是發現板上關於幼教教檢的心得不多,再加上考試期間受到 這個板很多的幫助,所以才想在這裡發心得文,希望可以給未來的考生一點幫助。 另外,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一樣,在這裡只是提供我的方法給大家參考看看,不一定要 跟我一樣。祝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背景: 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105級畢業生) 書單: 1.王立杰-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2.戴帥-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 3.陳嘉揚上冊 準備過程: 我是一個很不會讀書的人,別人讀一遍的東西我可能要讀三遍才懂,所以在知道教檢的考 試日期後,我就訂了一個7月-3月的讀書計畫並實施。 簡述一下我的讀書計畫: 7-8月:王立杰 9-12月:王立杰、戴帥、陳嘉揚及考古題 1-3月:王立杰、考古題、法規、國文 我的讀書計畫是以王立杰及考古題為主,其他專書都只是輔助。因為知道自己讀書慢,所 以我安排自己從比較空閒的暑假期間開始讀書,讓自己可以多讀幾次。我的讀書計畫每天 都有安排固定的進度,所以我完成當天的進度後才會去睡覺。因為我認為把進度拖到隔 天 才完成會成為一種習慣,所以我都逼自己(真的是逼自己)不管怎樣當天的進度一定 要當天完成,沒有完成進度再累也不會去休息。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每天完成進度會很有成就感,壞處是讀久了會覺得很厭世,覺得為什麼 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QQ 王立杰+考古題: 因為大學時讀了哪些東西幾乎都忘光了,為了重拾自己的記憶讓自己恢復印象,我逼自己 在暑假期間內讀完整本王立杰。9月開始讀第二次,並搭配考古題。由於有完整讀過一遍 的關係,讀第二次會比較得心應手,對於書的內容也會更加熟悉。 寫考古題可以知道出題的趨勢及常考內容,同時可以知道自己還有哪些知識不熟。我有準 備一本考古題專用的勘誤筆記本,把不會或不熟的知識手寫抄下來做紀錄,遇到不會或不 熟的知識就回去翻王立杰,把不熟的地方做記號。王立杰查不到的知識就去翻專書,把 查到的資料補進去,久而久之我的王立杰就變成大寶典了。 專書: 因為我對教育專科非常不熟,所以我決定從教心開始著手。其實一開始我先讀張春興的教 育心理學,但讀了幾章就唸不下去。後來轉讀陳嘉揚,結果陳嘉揚更慘,原本我計畫要讀 完上冊4-6章,但我連第四章都沒看完就放棄了XD他的內容對我來說太過艱深,我完全看 不下去,所以我後來直接把它當成字典,寫題目遇到不會的才去翻他。 最後我教育專科是唸戴帥。戴帥的好處是他把每個知識獨立成各個單元,你讀完後可以寫 他後面附的題目,這樣馬上就知道自己哪裡還沒記起來,缺點是他的內容很精簡,比較偏 向重點整理,如果想知道知識的完整內容還是要去翻像陳嘉揚這類的專書。 國文: 國文我直接做94-105的歷屆考古題,把不會的題目做勘誤。字音字形我是讀搶救國文大作 戰,不過我沒有全部讀完。由於我在寫國文的歷屆考古題時最多都沒有錯超過5題,原本 以為自己國文準備好了,結果這次國文超難,整個翻車XD所以建議大家國文還是要讀一下 ,不要像我一樣太自得意滿QQ 法規: 法規我是讀常考的幾個而已。因為要讀法規的時候已經是2月中了,所以我把常考的法規 大略的讀過一下,讓自己有印象,再做一點題目加深印象,沒有再更特別的準備。 考試前三天我把我的勘誤筆記本熟讀,然後去文昌祠跟家裡附近的媽祖廟拜拜,讓自己安 心,考試當天也只有讀勘誤筆記本做準備而已,然後下面是昨天放榜的結果: http://i.imgur.com/Q4VE4pV.jpg
說真的我的成績實在是不怎麼好,尤其手寫題已經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但我已經心滿意足 了。(反正90分跟60分都是過嘛所以我不怎麼計較成績高低,有過我就很開心XD) 因為知道自己讀書的缺點,所以我花了超過半年的時間準備,我沒有別人聰明的頭腦,但 勤能補拙,可以應屆考過教檢我真的很開心(≧▽≦) 最後,謝謝大家看完這麼落落長的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0.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492483350.A.CC9.html

04/18 11:02, , 1F
恭喜!接下來要繼續努力(同為剛過幼教教檢者)
04/18 11:02, 1F
謝謝~~一起加油吧!

04/18 11:35, , 2F
推同校的~
04/18 11:35, 2F
同校同學你好XD

04/18 11:45, , 3F
推同班!
04/18 11:45, 3F
你的頭貼我認不出來是誰啦XD可以站內信告訴我你是誰嗎哈哈哈哈哈哈 ※ 編輯: fen0718 (49.159.10.133), 04/18/2017 22:10:00
文章代碼(AID): #1OzNqMp9 (study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OzNqMp9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