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如何確認自己已讀懂某些觀念?

看板study作者 (兔靖語)時間4年前 (2019/06/18 17:49), 4年前編輯推噓3(3013)
留言16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大家好。長期以來,我很依賴study板的大大們分享問題和心得。不過,我有個問題一直 不敢確定,「讀懂」。以近期st93042大的文章為例。內文提到:「然後我會把讀書跟做 筆記分開,我讀物理的方法是:『看課本讀*懂*觀念-->看老師上課的筆記-->關上課本自 己跑一次流程-->做一份自己版本的筆記』。」 由於這是我疑問當中的例子之一(包含但不僅限於),因此,我沒有特別致信請教st93042 大(可能後續的推文就會談到也說不定),而決定發成一個新的討論主題。 另外,我的背景是社會科,社會科相較物理學,有更多競逐的理論,換句話說,我假定社 會科與物理學(或者不精確的說,自然組)在學習者自我評估「懂」、「不懂」有一些獨特 的心得。我很好奇,st93042大關於物理學的例子,但也好奇其他大大學習的例子。因此 ,特地發文打擾。 文末,在描述完我的問題意識,簡短來說,我的問題是: 1. 什麼是讀懂? 2. 各位大大自我評估懂與不懂的經驗,譬如嘗試面對某項觀念(無論人文學科或自然科學 ),如何確認自己讀懂。 綜上,可能有敘述未詳盡之處,請各位大大見諒。 ▶補充: changifeng:懂也存在很多層次。或許可以再限定定義,如「對某學科」、「目的」。 st93042:1. 根據測驗題;2. 同學間切磋。 ※20190619更新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應。我若閱讀有感想,則摘寫(並註明出處)更新於此。並寫一下簡短 的更新心得。 ※20190619簡短心得 ─── st93042和chessjim大各寫開一篇專文回覆。S大回顧大學課程中的學習經驗,並嘗試歸納 「懂的定義」。C大則是建構一種「知解行證」的框架。如下: st93042,2019,Re: [問題] 如何確認自己已讀懂某些觀念?, https://www.ptt.cc/bbs/study/M.1560863612.A.AFA.html ─── S大的背景是大三升大四(推測)。他提出大學物理的學習經驗,以及如何面對兩項課業 上的困難:1、量子物理;2、材料科學。 各科目S大有精簡的心得。以量子物理為例,在懂與不懂的問題上:S大判斷「該科目不存 在完全懂」一事,頂多「下一階段,比上一階段多懂一點」,譬如畢氏定理(國中版)、 畢氏定理(高中版)。再來,「懂」的兩項標準:「目前章節的題目,是否能答」、「能 否回答並解釋清楚,至該章節前的問題」。最後,關於實踐:「結合之前所學的,所有物 理概念、數學技巧」,包括高中階段的課程,以下列為例:SHM(高中)→量物有特殊的 能量→晶格中的震盪→「位能井」在半導體材料的設計。 以材料科學為例。S大自評該科目是簡單的。理由可能是大三才回來修這項大二課程。再 來,S大認為掌握概念不難。做過例題之後,能了解各種材料的物理特性。 chessjim,2019,Re: [問題] 如何確認自己已讀懂某些觀念?, https://www.ptt.cc/bbs/study/M.1560896024.A.3E0.html ─── C大以「知解行證」框架: 【知】知(能重現)\不知(不能重現):在你須學習的科學概念上,就其內涵與外延區 分「知道」、「不知道」。自認「知道」,須不同方法重現。「不知道」則精準標記並記 憶。 【解】理解與背誦息息相關:理解由許多記憶的小點連結。 【行】學習是「轉念」,「讀懂」→新的觀念替代掉過去的念頭。 【證】解題,分辨題目特徵,並套對公式。 並可以參考self-evaluation(自我評價)的相關訊息。 D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64.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M.1560851347.A.C1D.html ※ 編輯: nobuusa (118.167.164.216 臺灣), 06/18/2019 17:50:08

06/18 18:19, 4年前 , 1F
只能說懂有很多層次,發明量子電動力學的費曼就說過他
06/18 18:19, 1F

06/18 18:19, 4年前 , 2F
也不懂量子力學
06/18 18:19, 2F

06/18 18:21, 4年前 , 3F
但是我相信很多自稱懂量子力學的人對量子力學的理解
06/18 18:21, 3F

06/18 18:21, 4年前 , 4F
應該是沒費曼完備
06/18 18:21, 4F

06/18 18:30, 4年前 , 5F
因此我認為要定義怎樣叫懂你要給些限制,像是科目的範
06/18 18:30, 5F

06/18 18:30, 4年前 , 6F
圍,或是弄懂的目的為何
06/18 18:30, 6F

06/18 20:09, 4年前 , 7F
謝謝C大的提醒。您提的問題讓我的問題更清晰。我再想想。
06/18 20:09, 7F
※ 編輯: nobuusa (180.176.8.25 臺灣), 06/18/2019 20:12:22 ※ 編輯: nobuusa (180.176.8.25 臺灣), 06/18/2019 20:13:36

06/18 20:57, 4年前 , 8F
你講給別人聽 別人聽得懂 這定義應該可?
06/18 20:57, 8F

06/18 20:59, 4年前 , 9F
可是 前提是你要有能力找出或是辯識出 哪一個是重點
06/18 20:59, 9F

06/18 21:00, 4年前 , 10F
而且 當你講給別人聽 你還要看那個人他的程度
06/18 21:00, 10F

06/18 21:00, 4年前 , 11F
在你的腦海 想出一個貼切的說詞 然後說出去
06/18 21:00, 11F

06/18 21:01, 4年前 , 12F
如果對方說 你這個觀念不對 你和他討論 確定你講錯了的話
06/18 21:01, 12F

06/18 21:01, 4年前 , 13F
你就要修正你的想法 這時候你才能說 你比剛剛更讀懂了
06/18 21:01, 13F
謝謝M大。這讓我聯想到費曼學習法另外,我思考了一下,這可能有幾點:1. 主觀上,雙方都有尋找重點並想弄懂的意圖;2 . 客觀上,面對上述的提問者,能自圓其說。 剛剛我讀了S大另開的一篇回覆。裡頭主要以在物理系的學習為例。他提的懂度(請容許我 貿然創造這指標),來自於「 能否回答,至此章節的題目」)。 儘管能替「懂不懂」提出適宜的範圍,但我仍有疑惑是「在教科書出現前,那些學者、 科學家如何確認自己懂不懂,或者他們不追求懂不懂與否, 只是不斷回答問題?無論是 自問自答,或者他人,尤其是同儕提出的)最後,我問的問題有一點隨性,感謝大大們認真回覆※ 編輯: nobuusa (180.176.8.25 臺灣), 06/18/2019 22:11:02 ※ 編輯: nobuusa (118.167.164.216 臺灣), 06/19/2019 10:23:27

06/27 14:57, 4年前 , 14F
把讀書時間拉長吧 保證你會覺得你根本還不懂的東西 別人
06/27 14:57, 14F

06/27 14:57, 4年前 , 15F
確都覺得你好懂
06/27 14:57, 15F

06/27 20:24, 4年前 , 16F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06/27 20:24, 16F
文章代碼(AID): #1T2BEJmT (stud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2BEJm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