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增進文字深度的方式

看板study作者 ( White)時間14年前 (2010/03/06 21:44), 編輯推噓6(6030)
留言3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恕刪,我建議買金庸的書。 很強大阿~! 我來秀一段。 <中庸>上有言:<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揆諸一個人的求學歷程,就像登山一樣,濃一部到達顛峰, 必須從山腳開始,經過無數的崎嶇險峻,亂石雜草,才能登臨山頂; 所以,惟靠著堅韌有恆的精神,才足以將學業完成,達到廣博多文之境界。 蘇秦的懸梁刺股,車X的囊螢夜讀,左思寫出<三都賦>,王羲之父子將持水染黑, 白居易讀書至口舌生胝,歐陽修以荻化地學書......,其最後皆厎於成功, 凡此在在印證了<聚沙可以成塔,滴水能夠穿石>之道裡。 以人名為起頭,可以這樣寫 儒學宗匠仲尼嘗立下不刊之鴻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不知道你說的深度是不是這些,如果是的話,可以找金庸出版的一些書,或許會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49.52

03/06 21:53, , 1F
對了,是金庸作文,國考的補習老師
03/06 21:53, 1F

03/06 21:54, , 2F
不是小說的金庸喔 Orz
03/06 21:54, 2F

03/06 22:30, , 3F
我怎麼覺得用那麼多典故 看來好累贅= ="
03/06 22:30, 3F

03/06 22:33, , 4F
墨水喝多了,自然而然就吐出來了。
03/06 22:33, 4F

03/06 22:49, , 5F
推三樓 我也不喜歡這種寫法 看起來令人不舒服
03/06 22:49, 5F

03/06 22:50, , 6F
Orz~~
03/06 22:50, 6F

03/07 00:15, , 7F
金庸把很多古人詩詞藉小說人物的口講出來 但卻沒指名...
03/07 00:15, 7F

03/07 08:49, , 8F
我沒看過金庸的作文,不過他裡面的內容跟我看的課外讀物
03/07 08:49, 8F

03/07 08:49, , 9F
有點像,也是引用一段話,然後再說明一些人生道理,我是
03/07 08:49, 9F

03/07 08:50, , 10F
覺得還不錯,不過可能會有人覺得太過死板。
03/07 08:50, 10F

03/07 11:39, , 11F
所謂深度,並不是引述一堆,散亂不堪,而是要展現在你所說
03/07 11:39, 11F

03/07 11:42, , 12F
的每一句內,若不能化引言化於其中,就會變累贅。
03/07 11:42, 12F

03/07 14:14, , 13F
同意上面的推文,所謂的深度是能引發讀者思考咀嚼,而不是
03/07 14:14, 13F

03/07 14:14, , 14F
羅列那麼多典故。那反而很生硬 令人失去閱讀下去的興趣。
03/07 14:14, 14F

03/07 14:16, , 15F
另外車X應該是車胤 宋太祖趙匡胤的胤。
03/07 14:16, 15F
之前推文就有說明過了,引用過多點故的原因。 但好像沒人在看 一來是自己寫的作文沒有引用典故的話,較沒重量,最好有人名,其背景記清楚點 代表書讀得多。有加分之功用,也代表你的內涵較多。 至於為什麼弄那麼多點故? 那是寫書寫給考生看的 一般來說如果弄個五個,可能只記兩三個, 上考場的話還能吐出來使用的可能只剩下一兩個 所以才弄上那麼多來。 難道寫作文還要自己整理,然後把一堆典籍都翻過一次? 當然一般正規文章不是這樣寫的,不可能典故引用了五六個........這顯得太過於白木。 而成語有時候兩個一起使用會比較順口,只使用一個就有點孤單。 然後很明顯的,我這邊文章所指的深度,並不同於引發讀者思考咀嚼的深度 而且這篇文章也不是用來思考的,是用來寫作文的。 不過在本文好像就忘了提了,但在推文中有提到,但剛刪了... 也所以文中最後一段我有說原PO所謂的深度,不知道和這個一不一樣。 ※ 編輯: airslas2006 來自: 118.171.229.145 (03/07 15:07) ※ 編輯: airslas2006 來自: 118.171.229.145 (03/07 15:08) ※ 編輯: airslas2006 來自: 118.171.229.145 (03/07 15:09) ※ 編輯: airslas2006 來自: 118.171.229.145 (03/07 15:10)

03/07 15:12, , 16F
但我覺得深度有時候是引用古人說過的話,在去闡述
03/07 15:12, 16F

03/07 15:12, , 17F
文章就變得又深又沉。
03/07 15:12, 17F

03/07 15:13, , 18F
好歹他當過典試委員,又是國考界的名師
03/07 15:13, 18F

03/07 15:13, , 19F
總有兩把刷子。
03/07 15:13, 19F

03/07 15:15, , 20F
不然去補習的眼睛都糊掉了,改考卷的教授也都瞎了...
03/07 15:15, 20F

03/07 15:16, , 21F
Orz
03/07 15:16, 21F

03/07 15:17, , 22F
就我認為,他的講義拿來考作文很好用。
03/07 15:17, 22F

03/07 15:17, , 23F
此篇的重點也著重在作文。
03/07 15:17, 23F

03/07 15:21, , 24F
恩 抱歉我對原文希望取得的深度理解 著重在一般記述性文章
03/07 15:21, 24F

03/07 15:21, , 25F
例如部落格之類的 要怎麼寫得引人入勝。但板友您所提供的
03/07 15:21, 25F

03/07 15:22, , 26F
是如何讓議論文寫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其實不違背,都是
03/07 15:22, 26F

03/07 15:23, , 27F
所謂的深度。並不是說補習班老師提供的方法不好,只是覺得
03/07 15:23, 27F

03/07 15:23, , 28F
似乎是對大學以前或公務人員考試比較適用,沒不敬的意思。
03/07 15:23, 28F

03/07 15:25, , 29F
Orz~~i大好有風度阿,校仿中...其實是我醫開始文章沒
03/07 15:25, 29F

03/07 15:26, , 30F
說清楚啦,話說回來....i大可以分享一下你所謂的深度
03/07 15:26, 30F

03/07 15:26, , 31F
嗎? 還蠻有興趣的。
03/07 15:26, 31F

03/07 15:27, , 32F
因為考是要寫作文 Orz
03/07 15:27, 32F

03/07 15:27, , 33F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提供記述性散文的深度啦!
03/07 15:27, 33F

03/07 15:28, , 34F
OKOK 還請賜教
03/07 15:28, 34F

03/08 21:36, , 35F
竟然敢自稱是金庸?
03/08 21:36, 35F

03/08 22:01, , 36F
XDD
03/08 22:01, 36F
文章代碼(AID): #1Babn2f- (study)
文章代碼(AID): #1Babn2f-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