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真的有人在用心智圖學習嗎

看板study作者 ( White)時間14年前 (2010/03/05 22:52), 編輯推噓15(15042)
留言5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其實後,每個人適合的讀書方法不一樣 所以筆記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心智圖是針對右腦,將資訊圖像畫 或者說簡潔明瞭。 不過心智圖這種東西如果是要拿來用研所的 然後你又說還沒認真讀書... 那可能這個章節讀完一輪,做一些筆記(潦草) 再讀完一輪,又整理一下筆記 直到最後,做出完美的心智圖筆記。 這樣好像就太乏味了... 心智圖做出來後,和其他章節可以互相比較 所以可能會變成立體網狀的。 不過這就畫不出來了,有時候還是要用人腦稍微知道一下層層的牽制。 有時候為了讓心智圖更加活用到右腦,會加入框框阿,顏色阿 但就要看個人了,太多框框和顏色對我來說會眼花瞭亂... 而且筆記我覺得只要做得自己看得懂,可以互相比較就好了 你又不是寫書的 多餘的時間就拿去做題目比較實際 因為書看完了,筆記超完美,題目做得少還是沒什麼用。 最後我要重申的是,筆記應該是做成適合自己閱讀,互相比較的方式 心智圖很完善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愛因斯坦~! 他筆記的方式就不是心智圖的格式,儘管如此,他還是常利用左腦和右腦。 譬如讀書來說,你讀到a理論的時候,知道以前在哪一段有學過b理論 這就是一種心智圖 難道你要畫出來才甘願嗎? 如果今天有abcde五個可以拿來互相比較的東西 有些人什麼都不做,他知道在書的哪裡,和哪個位子。 有些人會標記頁數,或者螢光貼紙方便以後查閱 有些人會弄成條列式筆記,互相參酌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有些人會弄成樹狀圖,方便以後衍伸出各種小元素 或許弄到紙上的不是你想像中的心智圖,但腦海裡,卻都是差不多的東西=>立體網狀 就差在哪一個讓你比較好吸收罷了 所以不一定要用心智圖,找個讓你比較能吸收的方式就好了。 而且,<我就是這樣考上東大和哈佛>,那本書裡面有寫到 不要重抄筆記,那對你沒幫助 那整理筆記是什麼意思? 我是認為把離散難懂得,弄成適合自己閱讀,自己吸收的格式就好了。 其他的就不用了,因為不是寫書的。 ※ 引述《ctya (Paige)》之銘言: : 不好意思,借用標題問個問題.. : 我是一個明年要考研究所的大三生,從以前到現在的成績都還算可以,但是我所讀的知識 : 總是無法記的很久,只有辦法應付考試。變成讀書是為了考試,而考完試後就全都忘的一 : 乾二淨,等於當初根本沒有把書念進腦袋裡。最近看到關於心智圖的訊息,發現這樣的學 : 習方法應該對我的記憶會有幫助。 : 請問如果現在開始用心智圖做筆記來準備研究所考試會不會太晚?我還沒開始認真念書..腦袋 : 裡的記憶只剩下之前學校上課的一小塊,基礎也沒有打好。所以應該算是要重頭來過..原 : 本打算用傳統的條列式筆記,現在如果改用心智圖,會不會需要花很多時間適應? : 準備的順序要先讀完整本教科書再來整理筆記,還是讀一個章節做一張心智圖?還是邊念 : 邊做心智圖? : 請大家給我建議,謝謝! : ※ 引述《VanDeLord (HelloWorld)》之銘言: : : Mind Mapping 心智繪圖法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認知心理學之上, : : 透過對大腦記憶與認知上的研究,所發明的記憶術。 : : 心智圖法建議可以看,"心智圖聖經" (The Mind Map Book) : : Tony Buzan (心智圖法發明人) 和他弟弟 Barry Buzan合撰的書籍, : : 由孫易新先生所翻譯,孫先生目前也在走心智圖教育這一塊, : : 對心智圖法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去翻看看,如果有問題也歡迎討論 :) : : 心智圖法在香港已經列入教育國小學童的方法之一, : : 希望台灣這一塊能儘快發展起來,再來就是創新教育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49.52

03/05 22:55, , 1F
我整篇的意思是不要太超過啦。
03/05 22:55, 1F

03/05 22:56, , 2F
弄成自己適合閱讀和吸收的比較重要!
03/05 22:56, 2F

03/06 03:02, , 3F
原PO的意思是指心智圖是幫助唸書的方法之一,是吧
03/06 03:02, 3F

03/06 08:32, , 4F
摁摁摁...
03/06 08:32, 4F

03/06 10:00, , 5F
其實有很多懶的背東西的人從小就自然而然再用心智圖
03/06 10:00, 5F

03/06 10:01, , 6F
心智圖都直接畫在腦裡沒在畫出來的XD
03/06 10:01, 6F

03/06 12:12, , 7F
是喔,那工研院的講義我也不好意思分享了
03/06 12:12, 7F

03/06 12:16, , 8F
我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Tony Buzan的書,先看過原始
03/06 12:16, 8F

03/06 12:16, , 9F
懇請VanDeLord大分享@_@
03/06 12:16, 9F

03/06 12:17, , 10F
的資訊後,自己試過後,再看看別人怎麼用,聽聽別人說法
03/06 12:17, 10F

03/06 12:39, , 11F
我又沒有說不要用,只是說要找適合自己的
03/06 12:39, 11F

03/06 12:39, , 12F
這麼酸幹嘛
03/06 12:39, 12F

03/06 12:40, , 13F
之前我還不是有分享軟體,也有在下一篇推文
03/06 12:40, 13F

03/06 13:06, , 14F
不是酸你,是你的內容,容易讓人質疑,我下文有提到,
03/06 13:06, 14F

03/06 13:06, , 15F
給你參考
03/06 13:06, 15F

03/06 14:23, , 16F
謝謝兩位的建議。其實我覺得心智圖是個很有趣的東西,但不確
03/06 14:23, 16F

03/06 14:24, , 17F
定是否適用於現在的情形,畢竟還是比較習慣條例式筆記,要習
03/06 14:24, 17F

03/06 14:27, , 18F
慣心智圖可能花要一些時間(?)
03/06 14:27, 18F

03/06 14:54, , 19F
一定要花時間的阿,因為習慣了非心智圖的筆記
03/06 14:54, 19F

03/06 14:54, , 20F
大腦習慣了。
03/06 14:54, 20F

03/06 14:54, , 21F
你可以慢慢改進,不要一下子弄成很心智圖~! 不然就掛
03/06 14:54, 21F

03/06 14:54, , 22F
了~
03/06 14:54, 22F

03/06 14:55, , 23F
心智圖只是輔助刺激右腦或更適合自己的思維。
03/06 14:55, 23F

03/06 14:55, , 24F
我有在發心文章了,可能說的比較完整一點
03/06 14:55, 24F

03/06 15:09, , 25F
應該說大腦吸收筆記的模式習慣了
03/06 15:09, 25F

03/06 23:56, , 26F
老實說我也覺得你不太了解心智圖...你可以看看"讀書別
03/06 23:56, 26F

03/06 23:56, , 27F
靠意志力"裡面對於心智圖的說明跟用法
03/06 23:56, 27F

03/07 00:01, , 28F
OK 正在買,不過我有看過其他心智圖的書..兩三本。
03/07 00:01, 28F

03/07 19:56, , 29F
我覺得這篇很有道理 不管是什麼圖 都是要來幫助吸收的
03/07 19:56, 29F

03/07 19:57, , 30F
所謂被定義的"正確的心智圖" 難道用了真的像吞了九陽真經?
03/07 19:57, 30F

03/07 19:58, , 31F
當然有更好的方式是更好的 但是應該沒必要爭論何者是正道
03/07 19:58, 31F

03/07 19:58, , 32F
有用+自己看了爽就好了^^" 我是這樣認為啦...
03/07 19:58, 32F

03/07 20:08, , 33F
當然 如果有強者可以表演用完心智圖就變成神功護體的樣子
03/07 20:08, 33F

03/07 20:08, , 34F
那正確的心智圖用法就很重要了...
03/07 20:08, 34F

03/07 20:14, , 35F
我自己的經驗是 用心智圖的確比較好記 但是去理解去整理
03/07 20:14, 35F

03/07 20:14, , 36F
也是要花上很多時間..不是有了心智圖就可以把題目課本丟了
03/07 20:14, 36F

03/07 20:17, , 37F
不過我很可能是使用方法錯誤 如果有人要教我如何用它發功
03/07 20:17, 37F

03/07 20:17, , 38F
我馬上把以上的言論全部否定 跪求過目不忘之神功大法
03/07 20:17, 38F

03/07 20:46, , 39F
T^T 大哭~~終於有人看得懂了,題目才是最重要的
03/07 20:46, 39F

03/07 22:26, , 40F
推,我覺得很有道理
03/07 22:26, 40F

03/08 00:18, , 41F
同意本篇文章的觀點。其實這種從中心擴散至各個主題的筆記
03/08 00:18, 41F

03/08 00:19, , 42F
方式,就算是用傳統的條列式筆記,也可以架構出這種模式。
03/08 00:19, 42F

03/08 00:20, , 43F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本書的目錄是採條列式的,但是各個章
03/08 00:20, 43F

03/08 00:21, , 44F
節,一樣是字中心主題延伸出來,而各章節下的小標題,一
03/08 00:21, 44F

03/08 00:22, , 45F
樣是以各章節為核心出發。心智圖其實並沒有那麼神奇,就只
03/08 00:22, 45F

03/08 00:23, , 46F
是一個觀念而已。大陸的高手童牧晨玄也說過,布贊的那本書
03/08 00:23, 46F

03/08 00:24, , 47F
大部分都是廢話,瞭解基本概念,其他的內容都可以不用看了
03/08 00:24, 47F

03/08 10:20, , 48F
速讀法也來湊熱鬧了嗎? SPEED READING 不是新玩意兒
03/08 10:20, 48F

03/08 10:20, , 49F
可以請問一下童牧晨玄的專長嗎? 系統創新?速讀?NLP?
03/08 10:20, 49F

03/08 10:21, , 50F
記憶術的範疇太廣了,但都脫離不了認知心理學的基礎啊
03/08 10:21, 50F

03/08 10:41, , 51F
以童牧研究 AI(人工智能)的知識背景,自然有其見解,但
03/08 10:41, 51F

03/08 10:42, , 52F
這樣的見解是否適合所有人(並非所有人都有AI背景),甚至
03/08 10:42, 52F

03/08 10:42, , 53F
如果你對記憶術有過研究或是對認知心理學有過研究,這些
03/08 10:42, 53F

03/08 10:43, , 54F
理論基礎自然不是那麼顯眼。
03/08 10:43, 54F

03/08 10:44, , 55F
心智圖的好處是一張圖表就可以展示出絕大部分的理論基礎
03/08 10:44, 55F

03/08 10:44, , 56F
這才是心智圖法廣為推廣的原因 :)
03/08 10:44, 56F

08/03 15:43, , 57F
推一下原po中肯 :) 每人適用方法不同啊!
08/03 15:43, 57F
文章代碼(AID): #1BaHgdLI (stud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BaHgdLI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