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新北特教考題疑惑

看板sp_teacher作者 (Summer)時間11年前 (2013/06/16 15:15),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小明不顧師長與家長的勸阻,執意不參加國中基測,媽媽終於無奈的對他說:「小明呀,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在心理學上,前面那個『你』可能隱喻著 ? (A) 潛在自我 (B) 衝突角色 (C) 多重人格 (D) 後設認知 這題指前面的你 為什麼是D 下列有關康米紐斯(J. A. Comenius, 1592-1670)的敘述那一項是錯的? (A) 學習途徑係經由心靈→感官→想像 (B) 教學起點為學童(教材教法應適應學童感官) (C) 著有「大教育學」,認為教學應經感官,否則枯燥,即使無實物,亦應有標本、模型 、圖片 (D) 著有「世界圖解」,至19世紀歌德讀過一次不忘 請問大教育學和大教授學是一樣的嗎? 學齡階段輕度智能障礙兒童的認知發展大約慢一般兒童3至4歲,約在Piaget的認知發展 理論中的哪個時期? (A) 感覺動作期 (B) 前操作期 (C) 前操作期至具體操作期 (D) 形式操作期 我以為是學齡階段(6~7)減掉3~4歲,所以選B 不是輕度智能障礙者最好的能力才是C嗎? 張老師預計針對班上認知輕微缺損的學生進行能力指標的調整,他將「S-1-01能由物體的 外觀,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幾何形體」調整為「能辨認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這較 屬於哪一種學習調整? (A) 加廣 (B) 簡化 (C) 減量 (D) 替代 不懂為什麼是C 我很開心選了B 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04.228

06/16 15:17, , 1F
輕度智障依皮亞傑理論最好就是可以到具體運思期
06/16 15:17, 1F

06/16 15:27, , 2F
康米紐斯那題,從BC判斷,應該是感官要在最前面(A選
06/16 15:27, 2F

06/16 15:27, , 3F
項)
06/16 15:27, 3F

06/16 15:30, , 4F
學齡階段是6~12歲阿
06/16 15:30, 4F

06/16 19:11, , 5F
如果是要變成簡化課程 該怎麼調整呢?
06/16 19:11, 5F

06/16 22:05, , 6F
減量指的是目標從「辨認、描述、分類」變成只要「辨認」
06/16 22:05, 6F

06/17 10:35, , 7F
減量是從「簡單幾何形體」→只剩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嗎?
06/17 10:35, 7F

06/17 10:39, , 8F
辨認、描述、分類→辨認(看起來好像簡化喔>_<
06/17 10:39, 8F
文章代碼(AID): #1HlMO5oG (sp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HlMO5oG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