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稿]《眾生界論》色界品(5)無想眾生與淨居天已刪文

看板soul作者 (東岐明)時間2年前 (2021/08/07 23:34), 2年前編輯推噓0(009)
留言9則, 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試稿〕眾生界論:生命世界之心物宇宙    東岐明    此稿乃是本人研究佛法,以巴利四部佛典為基礎的個人觀點著作;雖然修正過    往佛學傳統的一些錯誤觀點,相比以往舊說較為正確符合原始佛說,但並不能    保證論述內容就是完全正確,在此歡迎讀者批判指教!此稿中有引用巴利文字    ,需要支援巴利文顯示特殊羅馬拼音字符的字體,才能完全正常顯示;否則某    些特殊字符會呈現無法顯示。稿中提及相關科學部份,並非就是現今科學可以    完全對應,而是會與那些科學理論知識範疇有所相關。寫作此部論稿,必須感    謝莊春江居士的無私熱心貢獻;因為在他工作站發表的巴利四部佛典文獻漢譯    編註,才使本人得以從事完成此項研究,在此致上對莊春江居士的深深感恩!     《莊春江工作站》 https://agama.buddhason.org   色界品(5)無想眾生與淨居天 Asaññasattā & Suddhāvāsā   無想眾生與淨居天因為內容所涉繁奧,皆需另品論述。無想眾生因為涉及無想定與 無相心定的覺慧階段,淨居天因為涉及三果投生的觀智階段,都是必須另外闡析相關解 脫證果的修行階段,在此說明乃因以往佛學傳統將之歸於色界而簡扼講述。 無想眾生,又名「征服天」[5A],因其超越色身而謂征服色界,然其生命境界尚非至於 無色界,卻也不在色界。無想眾生是以無想定為前世死心,而投生於無想慧境;無想慧 境超脫色界境域,心識並無依處[5B],只是心識壽命以無想定而存在,一旦心識出定即 為壽終。無想眾生壽命,並無色身存在,唯以無想慧境作為生命境界存在。 淨居天,漢詞別稱「不還天」,唯是三果聖者的投生境域,而三果聖者也唯有在此轉生 至於解脫涅槃,其天界也只有三果聖者與四果聖者可以到訪。色界諸禪天與無想天乃是 定境界域,淨居天則是三果聖者投生的慧境界域。三果聖者因為慧觀高深破迷,於死心 見其深刻生滅無常,而不投生於凡夫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唯以三果慧心投生 淨居天界[5C]。淨居天界因為並非定境界域,所以不能說是居於凡夫色界(定境界域) 之頂,只能說其生命型態類同色界。淨居天因其結生心之慧觀修為,而分為五層天界; 其天神眾似梵天界之有個體身心容貌而更莊嚴,似淨天界之有淨妙生活環境而更清微, 似宇天界之有漫長劫數壽命而更高壽。 -------------------------------------- [5A] 可見佛陀《根本法門經》∵講述存在層次,以此稱「無想天」。 ∴ 《中部1經》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001.htm [5B] 無想眾生見於《眾生居經》∵,卻不見於《七識住經》∵,因其雖為眾生生命境 界,心識卻無住處。 ∴《增支部9集24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77.htm ∴《增支部7集44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300.htm [5C] 《差異經第二》∵闡述三果慧觀諸禪禪心而往生淨居天。 ∴《增支部4集124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06.htm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3.1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628350448.A.905.html

08/07 23:36, 2年前 , 1F
講過很多了,無想定不是"覺慧",文章本身前提就錯了。
08/07 23:36, 1F

08/08 00:16, 2年前 , 2F
入無想定時,前六識暫不現前,還來覺慧。 XD
08/08 00:16, 2F
請問三果四果聖者入滅盡定時,沒有覺慧嗎? ※ 編輯: amidha (111.243.9.10 臺灣), 08/08/2021 18:19:06

08/08 19:11, 2年前 , 3F
入定前有覺慧,入定後沒有覺慧。
08/08 19:11, 3F

08/08 19:16, 2年前 , 4F
無想定根本不到初果,和覺慧無關。三果四果聖人有覺慧,但
08/08 19:16, 4F

08/08 19:16, 2年前 , 5F
定中則不會有覺慧,請您寫論之前先把基本內容搞正確。
08/08 19:16, 5F

08/08 19:17, 2年前 , 6F
請先分清楚止和觀的差異。
08/08 19:17, 6F

08/08 19:38, 2年前 , 7F
<南傳增支部8集29經>中,佛陀把"無想天"直接歸在不能夠修
08/08 19:38, 7F

08/08 19:38, 2年前 , 8F
行也不能進步的長壽天,屬於[人行梵行第五難、第五非時。]
08/08 19:38, 8F

08/08 19:39, 2年前 , 9F
非常明顯,"無想定"是完全和覺慧[無關]。
08/08 19:39, 9F
文章代碼(AID): #1X3gVma5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