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危險心靈》的隨想

看板pts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18年前 (2006/08/07 15:4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危險心靈》還是在我的心中迴盪,而我的隨想似乎有點太多了,無法控制的多。 我的藉口是,「那實在是因為教育無所不在,而且太重要了。」 公視所辦的徵文活動,參加者滿滿都是當下的國高中生。一篇篇用真實經驗、真切 感受寫出來的文章,看了讓人體悟很深。那種感覺,就像《危險心靈》劇末的那幾 集,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們聚集在校門前廣場,一一走上發言台拿著擴音器,大聲 抒發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吐對於教育的不滿。 有人說,能把事情說出來是好事,尤其是那些自我無法抹平的傷痛,勇敢的講出來 會有一種「療癒」的功效。 看著有這麼多人參與《危險心靈》的討論,也把過去的不堪的受教經驗一一書寫發 表出來,我有些驚訝的是,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國高中階段裡都受到如此不舒服的對 待。換言之,原來我們都處在如此不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成熟後看似堅強無恙,但 這種以「競爭」為調的教育環境,早已不知不覺在我們內心埋下死亡的種子。 「我要明白的告訴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 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 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 敗中失去一切。」 ─《危險心靈》。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弱勢著總必須利用激烈的手段,發動抗爭引起重視,才會有 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訴求,彼此之間才能擁有對等的對話空間。 我記得許久之前,我手拿著一部紀錄片,是羅興階導演所拍的《往事只能回味》。 在家裡的客廳,我打開電視和DVD播放器,要求父母一起來看。 這部紀錄片是關於1992年台南勤翔紡織廠關廠的員工抗爭事件,影片從十年後的現 在重新找尋當時那群抗爭的員工,一探他們的近況。當然,片中也有著大量抗爭現 場的影像,這是台灣失業工人走上街頭爭取權益的血淚紀實。 影片播放著,爸媽有點坐立不安,沒有把影片看完就匆匆找了個藉口閃人,我覺得 很納悶。後來又有另一次機會,我放了紀錄貢寮居民反核四辛酸的《貢寮,你好嗎 ?》給他們看。 結果居然還是一樣,他們又烙跑了。反而是在另一次談話裡,他們淡淡的對我說: 「你不要再看紀錄片了,這種抗議的東西,看多了會不好…」。 我好像不小心踏入了他們的禁區,換來的就是反射性的抗拒。當我已經計畫好下次 要放同性戀議題的紀錄片給他們看時,我的朋友說:「爸爸媽媽年紀都一大把了, 放過他們,不要虐待他們啦。」 我想了又想,也覺得這對他們實在有點殘忍,只是我才知道這個社會是如何教導我 們去邊緣化某些不中聽的言論,視而不見某些小眾們的訴求。誇張一點的則將他們 貼上污名化的標籤,嚴重一點的就用大量的謊言搪塞住事實的真相。表面上看似是 我們不願意面對別人,其實是我們害怕面對自己。 有部電影的台詞我印象很深刻,《最後的一場戲》(Auditon)裡說:「我們小時候 不會感到無聊,因為我們是屬於自己的。」 那麼,挾帶著危險又脆弱心靈的我們,又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我們的呢? 是的,「教育」形塑的。 -- 徵文文章請看此:http://www.pts.org.tw/php/html/Dangerous/act_1.php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208.247

08/07 15:54, , 1F
推 其實是害怕面對自己
08/07 15:54, 1F
文章代碼(AID): #14rl0uCI (pts)
文章代碼(AID): #14rl0uCI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