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危險心靈》的隨想

看板pts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18年前 (2006/08/05 17:12),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4272608 今天照著慣例,守在電視機前看完了公視播出的連續劇《危險心靈》完結篇。 我突然覺得很不可思議,像是完成了壯舉一般,居然可以連續十幾天在同個時 間點上都做著同樣的動作,並且是盯著那常常惹人怒招人嫌的電視機。 我是半路出家,並沒有從第一集開始看,但卻仍常常感動的掉下眼淚來。儘管 很多人批評《危險心靈》劇情過於誇張,不合理,不真實。但對我來說,那都 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戲劇在此時的出現,象徵著我們的主流媒體開始意識到 社會上的某些問題,並企圖利用其影響力,在社會上推促更多的可能性。過往 總必須在非主流媒體,或是文學、藝術中才能看見的社會問題,終於不再被視 而不見,開始被重視了。 而總在天兵搞笑節目裡,或必須扮色色樣子出現的藝人郭世倫,這次在《危險 心靈》裡擔任記者的角色。我記得他在幕後花絮裡說:「進演藝圈四年多來, 演《危險心靈》,是我第一次覺得對社會有貢獻。」 這句話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子裡。於是我覺得有《危險心靈》這齣戲是值得慶 幸的,能看見《危險心靈》則是幸福的事。又想到這一代的國中生、高中生、 大學生,甚至是家長、老師、校長、官員…等等都可能是收視群的一份子時, 也對未來有了美好的信心與憧憬。 我相信這齣關於教育的戲,自然勾起了很多人青澀與叛逆的回憶。 國三的時候,班導師不准班上的人打籃球,可是打籃球是我當時唯一的快樂時 光。被抓包後,我被趕出教室,老師說:「以後你不用來了」。我就真的很有 志氣的不去了,但也很膽小的不敢告訴父母。就在高中聯考的前一個月,每天 穿戴整齊在外頭遊蕩,有時在圖書館、有時在速食店、有時去朋友家、有時去 打一整天的籃球…。我好像第一次嚐到自由的滋味,可是沒想到自由的味道居 然這麼苦澀,這麼寂寞。 年少的遺憾很多,但仍是這樣長大了。自從和紀錄片談戀愛之後,別的也許記 不牢靠,不過所有跟紀錄片相關的記憶都很清晰。 兩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拍了一部紀錄片,片名取為《特選產品》。影片中他回 去找昔日的國中同窗,經由訪談講述當時班導師是如何對待他們的。這當中當 然包括分班、體罰、辱罵。訪談間的一言一語都彷彿嚴厲控訴著當時的教育制 度、社會思維、與家長期待,這確實對他們當時幼小的心靈荼毒非常深。從小 到大都是資優班的他,就彷彿被「特選」出來的產品。片尾鄭智化的歌曲《補 習街》低沉地唱著,大家都動容了。 映演完畢後,他必須上台接受觀眾提問,談論拍攝動機…等等。我記得,當他 剛開口講話不到一分鐘,他的談話中開始夾雜著哽咽,接著流淚,然後嚎啕大 哭。 「對不起,我每次聽到《補習街》,都會想起國中那段慘痛的歲月,然後就… …」他語帶顫抖的說。 在那個時候,遠比紀錄片中的還要真實的情感向我直襲而來,直接打在我的心 上,很痛很痛。我想我明白那是怎麼一回事。而在我身旁的另一位朋友,也滿 臉是淚的說,「我以前就和片子裡講的一模一樣,真的一模一樣!」 可惜,我們回不去國中了,連高中也回不去了。只能回去那些永遠是悲苦的青 少年受教回憶,而記憶裡的學校不是一座讓我捨不得下課的學校。 或許正因如此,我好喜歡謝政傑,我好喜歡高偉琦。欣賞他們的大膽作風,欣 賞他們的仗義執言。看《危險心靈》時,我除了感動的哭,也還會傻傻的笑。 教育的結構性問題當然不是一夕就能搞定的,可是假如有更多人看見《危險心 靈》,那麼教改走向正軌可能性或許又會更增加一些,影響力是很可怕的。戲 劇、紀錄片、搖滾樂都不能改變世界,但是「人」可以。 「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倫理」,《危險心靈》裡這麼說道。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210.161 ※ 編輯: fansss 來自: 220.129.210.161 (08/05 17:14)

08/05 17:35, , 1F
木材大,我沒辦法在你的blog留言耶,不知道為什麼 囧
08/05 17:35, 1F

08/06 00:33, , 2F
好文推一個
08/06 00:33, 2F

08/06 01:52, , 3F
我也不知道為啥,大概是緣分 哈哈
08/06 01:52, 3F

08/07 04:54, , 4F
你朋友很勇敢 自己有一套走出來
08/07 04:54, 4F
文章代碼(AID): #14r63cv4 (pts)
文章代碼(AID): #14r63cv4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