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後西上榜心得

看板post-b.test作者 (blanca)時間5年前 (2018/07/21 00:52),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本身是三類科系畢業,今年是第二年準備,第一年當全職考生,補習加唸書,有進面 試但落榜,第二年大概11.12月開始繼續準備,還有加補物理跟化學,當時覺得很來不及 ,不過我覺得唸書有效率與抓重點唸比時間長來的重要(對我而言啦XD) 準備的方式主要就是看補習班的課本,然後另外整理成重點筆記,做補習班給的練習題, 第二年有再自己買一些英文書來唸。沒有最正確最好的讀書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以 下分享我自己準備的一點心得及心路歷程,供大家參考: 英文 我是補三元的,老師的上課方式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加上太久沒有碰英文,整個很生 疏,我以為英文的上課方式是文法主題式的編排,例如形容詞子句、動名詞、被動語態等 ,就是專一地上該主題,而文忠老師的方式比較偏向整合型地上法,主要帶英文精華裡的 五大句型與解釋句子結構,然後穿插地帶入文法主題,英文精華是跳著上的,所以剛開始 我上的很慌,覺得文法都忘了但一直沒能好好地系統式複習,後來我就自己把英文精華好 好看過一遍,不遺漏任何一個文法,不過對我而言,英文一次看太多到後面會很沒效率, 我是每天花大概一兩小時看。但後來發現後西英文其實文法的佔分相對少,大部分題目算 容易,難題可能兩三題,而單字跟閱讀測驗才是決勝關鍵。 於是第二年我看文法的時間相對較少,有買托福單字跟閱測來背跟練習,雖然單字真 的依舊背不起來,但看過有印象,其實無形中在考試當下就可以用刪去法選出正解,我後 來都是抱持著不強求要背起來的心態「記」單字,太艱澀的大家一定都不會,而且要真正 熟記起來所需的時間太多,CP值不高XD閱讀測驗我主要寫閱讀測驗(黃色本)、托福題目、 補習班的練習卷,閱讀測驗老師上課會上幾篇,其他的也都有詳解,唯一不便之處就是很 常不小心看到答案XD第二年我另外找了托福閱測來寫,練習效果不錯,一篇文章就有十幾 題,找答案的過程必須把文章看得很熟,可以順便複習單字與句型,從中反覆練習從文章 找答案的訣竅與速度,而且有詳解,可以了解如何選出正確答案。另外在查單字時,有時 間的話我會連同義字一起寫一遍,加深印象,對作文要換同義字時會有幫助。整體而言英 文就是多練習,少量多餐地培養語感。 生物 生物我第一年是上沈浩的,第二年就自己重新複習,老師給的資料很足夠,八本的課 本加上無數的補充講義,老師上課速度飛快,較偏向重點式提點,很常會跟不上,下課 狂問同學XD 後來我有幾次是先預習再上課,學習效果不錯,比較能夠在腦中有個架構,知 道現在講到學習地圖中的哪裏這樣,但愈到後面愈沒時間這樣做了囧。每周上完課後,我 盡量是下次上課前重新看過一次,並且把補充資料騰到課本上,看第二次時,我再把重點 整理成自己的筆記,筆記的好處是這是經過自己思考寫出來的,腦海中印象會更深,沈浩 老師的講義架構層次都編寫得很明確,但我喜歡寫成自己習慣閱讀的樣子,之後第三次第 四次複習會更快上手。在第一次看生物課本時,我總是盡量地毯式地看每一個小章節、每 一句話,但很常在較進階的地方或是因為翻譯的緣故陷入記不起來或是看不懂的迴圈XD很 多較進階的知識,其實考試不一定會考這麼細,而看完了可能還是忘記,如果寫題目時有 寫到,再回來找印象會更深刻。 Campbell testbank題目非常多,對於第一年要上課又要把題目寫完真的是不太可能 ,加上現在考科又增加,就跟老師講的一樣,書先唸完有餘力再寫題目,另外我覺得考古 題比testbank重要,題型跟內容都較易理解,testbank有些題目偏向課外的知識,跟考試 方向不一定符合,一定要留時間寫後西考古。 我覺得生物總複習,寫考古題來複習很重要,當我寫完要檢討時,就把全部的課本放 在旁邊,開始一題一題翻課本來檢討(當然排除自己確定觀念沒錯的題目),雖然會很花時 間,而且會覺得只為了一小個地方要找很久很阿雜,常常寫完加檢討已經過了半天,但經 過幾回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於生物的所有章節裡的知識愈來愈有全盤的掌握,會發現某些 地方已經翻過很多次卻還是記不起來,但多翻幾次就更會記得了。但是寫考古時也是會遇 到很多課外的知識,生物的範圍之大阿~一開始我很執著於要把這些東西搞懂,我都會先 估狗看看有沒有資料可看,有時就會陷在裡面很久,花了很多時間,於是後來漸漸控制查 詢不懂資訊的時間,還是看不懂的就與同學討論或是問老師。基本上,把課本上的重點掌 握住,能夠選出正確答案就可以了,我發現後西生物有些題目看似艱澀,但其實正確答案 都是錯的很明顯,或是對的很明顯,其他選項只是幌子而已,所以觀念夠正確的話,就不 會受到其他選項的動搖。 生化 生化我是上葉仲老師的,老師的講義主要是照原文書的架構去編排,內容以文字居多 ,當然也有圖片,上課時老師會詳細的講解每一步驟,並整理筆記,課後自己複習時,剛 開始因為礙於時間不夠,很常來不及唸完,我只有把課本看完,但是發現整個很容易忘記 ,而且也很沒有系統,所以後來試著自己做筆記整理,雖然很花時間,但是整理完讓我更 容易去記得,這時間花得值得的。 生化有很多東西要用背的,例如一堆生酮或生醣胺基酸或是糖解反應步驟等,我後來 都是想口訣把他們背起來,像是編一個故事,雖然有時想故事會想很久,但是一旦用故事 串起來之後就再也不會忘了~ 整體而言,生化的內容相對較少(相較生物XD),能夠多看幾次、多背幾次,盡量自己 能夠不看課本畫出整個的代謝途徑,這樣會更熟悉。 物理 本身物理底子很差,也缺乏物理的sense,有幸能遇到林立言老師厲害的教學,真的 是件很幸運的事!老師說以前有學妹說過他有種能把艱澀的東西解釋得較易理解的能力, 我深深認同,很多需要想像的物理觀念,經過老師講解都變得比較懂了,第二年補習,物 理老師更針對後西的考試方向去做準備,高醫不是要考得深,而是考得廣,且追求解題速 度,課堂上整理了很多類似觀念的比較,與公式記憶,對我而言非常有幫助!另外在題型 的編排順序上,老師也很用心地把需要做比較的放在一起,真心覺得太佩服老師了,寫完 那些題目,自然的就會把自己的盲點找出來並解決。 第一年剛開始唸物理時,我主要是把講義的題目埋頭全部算一次,沒有特別去看此題 型的分類標籤,但是到後來要整個總複習時,我發現我對於每個章節,沒有個系統的架構 ,加上唸到後面忘前面,遇到已遺忘的章節題目直接投降,整個寫不出來,超級受挫,覺 得這段時間花在物理的時間究竟得到了什麼,但考試日期已近,後來在總複習時重新唸並 且注意題型分類。 因為一直覺得物理跟數學一樣是靠理解的,不能死背,但是對於物理程度很差的我, 把題型分類記下來,我覺得是個較快拿高分的方法,當然不是說就把題目跟解法死背,該 理解的還是要懂,但是知道這個觀念主要會有什麼變化,解題時速度會更快。後西物理的 考題大部份都不難,大部分也都屬於常考的題型,講義中幾乎都看過,雖然仍會有幾題沒 看過的,或是變化題,但是在50分鐘(或60分鐘,物化考試共100分鐘)內把會寫的都掌握 ,就很足夠了。另外在數字運算上,考試不能帶計算機,所以平時就可多練習,我自己是 大概到考前兩個月盡量不要用計算機,培養自己概算的能力。 第二年在寫題目時,我有邊寫邊記著該章節的題型會有哪些,加上老師突破盲點式地 編排講義,讓我對解題更上手。只不過後來到了模考營,一次寫80題,仍舊非常受挫,隨 著考試次數增加,錯的題數愈來愈多,整個很慌,最大原因在於寫不完,其次就是粗心錯 的,每次考完試只想回家大哭一場,但難過完還是得繼續向前走。我後來就告訴自己這些 題目是老師挑過的,所以一定比較難,後西考試那天,那張考卷一定會是我寫過最簡單的 ,而且每多錯一題,就代表我又找到一個不會的地方,這在考前複習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好好地把每一題檢討弄懂,檢討完我就跟其他沒有錯的同學一樣了,在經過毅力與耐力考 驗的六次模考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有更進步,不跟誰比,就跟我自己比。雖然後來物理分 數也不是非常理想,但我覺得自己有盡最大力氣在物理了,所以沒有遺憾XD 對我而言,物理很注重問問題與討論,有問題一定要問,討論完才能修正錯誤觀念, 並理解它,而不是硬記下來。真心謝謝物理老師每次下課都陪伴學生到深夜,讓我們都問 完才結束,對於任何問題也都耐心地解答,並且會聽學生的解法,再從中去發現盲點,我 覺得這對學習非常重要。建議跟我一樣物理苦手的同學,可以去聽聽林立言老師的物理課 看看,定會覺得獲得救贖XD 化學 兩年我都是補高進老師,老師對於觀念的講解很清楚,而且講解完都會統整,並提供 記憶法,讓化學變得很簡單。我主要就是做研究範例跟課本中其他題目,但歷屆試題就沒 有做完,其實我覺得研究範例的題目比其他testbank都還要難,所以就跟老師說的一樣, 範例要做熟,有空之餘再寫testbank當複習。 第二年我有再寫zumdahl的testbank,題庫實在滿厚的,我只挑了些重點章節來寫, 因為題目是英文,有時可能是看不太懂題意,就再跟同學討論,討論不出來再問老師, 問老師時他會非常激動XD(這時就需要厚臉皮一點),但老師都會迅速點出問題點並說明如 何解。化學也是要多做練習的科目,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化學的重點。 兩年下來,對我而言,覺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一起討論的同學,可以一起吃飯聊天、加 油打氣,這是往後撐下去的重要動力來源,建議大家可以上現場課,多認識同學,並一起 討論XD 該放鬆的時候就放鬆,太緊繃的話反而容易彈性疲乏,唸到很煩時看個電影或踏青 走走都行,不要覺得此刻放鬆就是浪費時間,放鬆完回來唸書其實會更有效率! 祝福各位同學都能心想事成,順利上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24.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b.test/M.1532105544.A.6F7.html

07/21 01:16, 5年前 , 1F
07/21 01:16, 1F

07/21 01:35, 5年前 , 2F
07/21 01:35, 2F

07/21 08:10, 5年前 , 3F
07/21 08:10, 3F

07/21 13:56, 5年前 , 4F
推~
07/21 13:56, 4F

07/21 15:47, 5年前 , 5F
推 每多錯一題,就代表我又找到一個不會的地方
07/21 15:47, 5F

07/21 15:51, 5年前 , 6F
07/21 15:51, 6F
文章代碼(AID): #1RKXD8Rt (post-b.test)
文章代碼(AID): #1RKXD8Rt (post-b.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