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對教育的主張

看板politics作者 (官小職卑 權輕位賤)時間13年前 (2011/07/03 12:52), 編輯推噓6(6084)
留言9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略看了老美,德國佬,小日本的教育 為了被打成反DPPer 我決定在KMT執政期攻擊一下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 -- 我認為 國教僅需9年 應該要建立職訓機制、縮減普通高中、普通大學 每個普通高中畢業生應參加基本能力測驗(類似GRE) 以該成績參予大學申請(取消大學聯招) 大學依個別需求開出條件獨招 其中包含基本能力測驗的分數、個別需求條件等 因為會有收費,所以政府降低大學補助、取消私立大學補助 提高大學收費(放任他們去收,公立還是有管制),私立大學不管他們(當作私人企業處理) 藉此降低普通大學人數 將主力經費、力量放在技職教育 去找相關技能人才擔任老師 例如汽修、體育、廚藝、藝術、捆工、建築工等等 讓高職教育開始變成師徒制 高職三年畢業後(加一年實習)可以變成可用的技師 這些才是社會中堅份子 所學以技藝為主 這種學校學費要低,甚至免費,但是建立證照制度 確保是可用,堪用的技師 而剛剛說的普通大學出來的人才及老師 就是拼學術論文,研發為主 建立一套研發機制 由於普通大學學費高昂,因此應建立[獎學金制] 以成績或是成就來作為基準 讓窮苦但是有志就讀普通大學的人 有管道可以唸得起(類似美國的機制) -- 普通大學的學習應偏難,高深 技職體制的學習必須以實用作為基礎 重點是要會【做】 -- 看看美澳教育體制下的學生,中等成績以上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具備 三種可溝通的外語能力,也有許多不同的課程 但是沒有我們這麼難 他們的醫生,牙醫,護士,律師等都需先經過大學,再唸專門學校,實習 這樣才夠精 反倒是我們的,馬馬虎虎,抄半套 很糟糕! --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65.59 dreamysky: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07/03 12:52

07/03 13:30, , 1F
我贊成你說的全部 但還是那句 家長腦
07/03 13:30, 1F

07/03 13:30, , 2F
袋不改 又能怎麼辦呢
07/03 13:30, 2F

07/03 14:21, , 3F
簡單說 我們原先的制度是最好的
07/03 14:21, 3F

07/03 14:21, , 4F
現在反而是最爛的
07/03 14:21, 4F

07/03 14:33, , 5F
簡單說,以前制度是對以前最好,
07/03 14:33, 5F

07/03 14:33, , 6F
目前主事的還是以前人,所以沒有可行
07/03 14:33, 6F

07/03 14:34, , 7F
的制度去說服以前人或對現在最好
07/03 14:34, 7F

07/03 14:35, , 8F
就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07/03 14:35, 8F

07/03 14:35, , 9F
然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07/03 14:35, 9F

07/03 14:35, , 10F
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07/03 14:35, 10F

07/03 14:35, , 11F
心境已經不同,如何拿以前比現在
07/03 14:35, 11F

07/03 16:10, , 12F
以後的家長是誰 是現在的年輕人
07/03 16:10, 12F

07/03 16:11, , 13F
提倡技職應該對失業率有幫助
07/03 16:11, 13F

07/03 16:11, , 14F
但是對於薪資所得可能就要再加把勁了
07/03 16:11, 14F

07/03 17:03, , 15F
五專復活~~!! 五專復活~~!!
07/03 17:03, 15F

07/03 17:37, , 16F
五專復活是沒用的 因為過時了
07/03 17:37, 16F

07/03 17:38, , 17F
想想看現在誰會上五專....
07/03 17:38, 17F

07/03 17:38, , 18F
再考慮誰會用五專的人
07/03 17:38, 18F

07/03 18:07, , 19F
教育政策不只是考慮學生出路,還需要配
07/03 18:07, 19F

07/03 18:08, , 20F
合國家產業政策。主力都投資在技職教育
07/03 18:08, 20F

07/03 18:12, , 21F
,比較高科技的產業發展不一定是好事。
07/03 18:12, 21F

07/03 18:15, , 22F
另外,政府降低大學補助所造成的損失,
07/03 18:15, 22F

07/03 18:16, , 23F
不可能只以學費提高來彌補。以學費超高
07/03 18:16, 23F

07/03 18:17, , 24F
的史丹佛大學為例,其學費收入只佔了營
07/03 18:17, 24F

07/03 18:18, , 25F
運收入的10%,捐款也不過約5%,主要的
07/03 18:18, 25F

07/03 18:19, , 26F
資金還是來自於政府補助和學校資產。
07/03 18:19, 26F

07/03 18:33, , 27F
我們的高科技產業~不也就是高科技工人
07/03 18:33, 27F

07/03 18:33, , 28F
真的有需要大學研究體系來培養工人?
07/03 18:33, 28F

07/03 18:34, , 29F
讓普通大學專心於產業『研發』我覺得
07/03 18:34, 29F

07/03 18:34, , 30F
才是對產業提昇有實質幫助
07/03 18:34, 30F

07/03 18:35, , 31F
高科技工人也是有程度之分的,台灣科技
07/03 18:35, 31F

07/03 18:35, , 32F
代工業就是靠這些低薪又有大學等級的血
07/03 18:35, 32F

07/03 18:36, , 33F
汗工程師做出來的。當然我並不是說這是
07/03 18:36, 33F

07/03 18:36, , 34F
好策略,但也不能貿然改變學制讓這種產
07/03 18:36, 34F

07/03 18:37, , 35F
業全倒掉。產業轉型和學制必須互相配合
07/03 18:37, 35F

07/03 18:37, , 36F
對台灣才會有比較正面的影響。
07/03 18:37, 36F

07/03 19:08, , 37F
讓『大學』提昇~讓高科技工人變成技職
07/03 19:08, 37F

07/03 19:08, , 38F
體系的一環,會有正面影響
07/03 19:08, 38F

07/03 19:09, , 39F
我不覺得應該所有產業一次轉,但是可以
07/03 19:09, 39F

07/03 19:09, , 40F
慢慢恢復技職體系,先將大部分沒有爭議
07/03 19:09, 40F

07/03 19:09, , 41F
的部份納入技職體系,就是好的開始!
07/03 19:09, 41F

07/03 19:21, , 42F
就高科技工人而言,如果技職體系能訓練
07/03 19:21, 42F

07/03 19:21, , 43F
到和現有大學體系一樣,那技職和大學差
07/03 19:21, 43F

07/03 19:23, , 44F
異在哪裡呢? 而就算部分恢復技職體系,
07/03 19:23, 44F

07/03 19:23, , 45F
但大部分人仍選擇熱門的"高科技工人"大
07/03 19:23, 45F

07/03 19:23, , 46F
學,那恢復技職體系似乎也不太有意義。
07/03 19:23, 46F

07/03 19:35, , 47F
名額有限,還是一樣讓成績篩選
07/03 19:35, 47F

07/03 21:03, , 48F
所以問題在於技職和普校的比例。台灣現
07/03 21:03, 48F

07/03 21:03, , 49F
在也是有技職教育的,但比例有些人認為
07/03 21:03, 49F

07/03 21:04, , 50F
偏低。不過若把比例調高有用嗎? 這取決
07/03 21:04, 50F

07/03 21:04, , 51F
於是否真的有那麼多人要讀,而這又決定
07/03 21:04, 51F

07/03 21:04, , 52F
於就業市場對技職生的需求度有多高。所
07/03 21:04, 52F

07/03 21:05, , 53F
以最後問題又回到產業結構上。
07/03 21:05, 53F

07/03 21:05, , 54F
要搭配減少外勞,證照制度要有所區隔
07/03 21:05, 54F

07/03 21:06, , 55F
另外技職教育的施教重點也要改變
07/03 21:06, 55F

07/03 21:06, , 56F
跟研究體系要有區別~這樣才能吸引有興
07/03 21:06, 56F

07/03 21:07, , 57F
趣的人,讓他們確實能學到實用的東西
07/03 21:07, 57F

07/03 21:07, , 58F
不考慮這些,只不過是把現在大學生失業
07/03 21:07, 58F

07/03 21:07, , 59F
的問題轉換成技職生失業。
07/03 21:07, 59F

07/03 21:07, , 60F
沒錯~要避免大學生失業問題轉移到技職
07/03 21:07, 60F

07/03 21:11, , 61F
不過至少技職生有一技之長 大學生哩?
07/03 21:11, 61F

07/03 21:12, , 62F
大學生就讓他有做研究的一技之長
07/03 21:12, 62F

07/03 21:12, , 63F
讓他的腦袋就是他的一技之長
07/03 21:12, 63F

07/03 21:16, , 64F
d大說的是理想狀態...大學生有研究心的
07/03 21:16, 64F

07/03 21:17, , 65F
往上念碩士博士 那不想研究的呢?
07/03 21:17, 65F

07/03 21:17, , 66F
還是得多教大學生一些甚麼技能
07/03 21:17, 66F

07/03 21:17, , 67F
總不能大學四年念完不想繼續升學
07/03 21:17, 67F

07/03 21:18, , 68F
畢業後甚麼都不會..這樣比技職生還慘
07/03 21:18, 68F

07/03 21:23, , 69F
進入研發單位~或是回頭重念技職體系
07/03 21:23, 69F

07/03 21:23, , 70F
或是去從事願意用他的工作
07/03 21:23, 70F

07/03 21:24, , 71F
實際上不想做研究的人也是會升學弄個碩
07/03 21:24, 71F

07/03 21:25, , 72F
例如軍人,郵差,行政人員跟大家一起競
07/03 21:25, 72F

07/03 21:25, , 73F
士文憑,這就是就業市場的問題了...
07/03 21:25, 73F

07/03 21:25, , 74F
爭,共通性職缺,那也是他的選擇
07/03 21:25, 74F

07/03 21:26, , 75F
而且還是有很多中階的技術工作是適合大
07/03 21:26, 75F

07/03 21:26, , 76F
學生和碩士生做的。
07/03 21:26, 76F

07/03 23:10, , 77F
個人覺得高中以上的教育時間都要拉長
07/03 23:10, 77F

07/03 23:11, , 78F
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的超快超多,分工超細
07/03 23:11, 78F

07/03 23:11, , 79F
很難期待學生一出社會就能工作上手..
07/03 23:11, 79F

07/03 23:12, , 80F
大學研究所甚至專科都該加入兩年以上的
07/03 23:12, 80F

07/03 23:12, , 81F
產學合作....
07/03 23:12, 81F

07/04 00:04, , 82F
樓上說的可能只適用在某些技職科系,對
07/04 00:04, 82F

07/04 00:04, , 83F
很多科系來講,畢業後能做的相關工作種
07/04 00:04, 83F

07/04 00:05, , 84F
類太多了,各公司做好職前訓練似乎比較
07/04 00:05, 84F

07/04 00:05, , 85F
可行。
07/04 00:05, 85F

07/04 20:20, , 86F
有什麼公司在做職前訓練的?呵呵。
07/04 20:20, 86F

07/04 20:21, , 87F
D大講得很合理、可行。
07/04 20:21, 87F

07/04 20:48, , 88F
我認為某些學科本來就不是技術性的
07/04 20:48, 88F

07/04 20:48, , 89F
往往只是論理的,這也是個問題
07/04 20:48, 89F

07/05 06:30, , 90F
支持啦~
07/05 06:30, 90F
文章代碼(AID): #1E3_M2tw (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E3_M2tw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