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需要甚麼?

看板politics作者 ( 汪汪狗)時間15年前 (2009/08/20 21:31), 編輯推噓4(4026)
留言30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認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稱不稱職,應該由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個是思想價值的領導,這包括他要把這個國家帶到哪個方向, 這有些是反應人民需求的(反應名義),但比之更重要的, 所謂領導,就是了解人民的需求,並且統合並提供人民一套解決方案, 這樣的解決方案多半是“價值判斷“,包括如何統合分配資源, 提供怎樣的價值系統讓國家有一個方向和願景。 台灣每次吵很兇的統獨問題、兩岸經濟統合問題,都是所謂的一種價值系統與思想。 (或者,所謂的“主義“) 基本上2008年選舉兩位候選人辯論的第一大主軸,也多半是在告訴民眾, 四年後、或者八年後的台灣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當然這不是指2008年的選舉完全集中在這個議題上,難免失焦) 在這個主題上,這個論述的確是超乎於法治之上,而是完全的“政治性“問題, 不是一個制度、法律可以幫我們解決的問題, 但是政治性問題終究必須會透過立法或者是立法過程、決議來達成, 所謂的法治就是這樣,但這不代表是法律可以解決任何事情。 第二個則是所謂的危機處理能力,這雖然也是領導的一環, 但基本上不會涉及太多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問題。 危機處理能力在近年來受到重視,從911紐約市長的危機處理能力受到肯定, 到卡崔娜颶風透露出聯邦政府的反應不足,都是顯示著, 由於恐怖主義以及天災帶來的“危機“使得政府必須快速反應與動員國家資源, 更重要的是在危機當下,平撫國人不安以及穩住國家整體士氣,以免出現國家秩序混亂。 危機處理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受到時間的急迫壓力,領導人必須承受巨大的環境壓力, 在有限的時間下處理龐大而無相對無序資料與訊息、在有限的時間下快速進行重大決策、 (即使此決策並非關乎價值決定,但卻是人命關天) 並在有限的時間內分配與動員相對有限的資源。 在相對稀少的資源與時間壓力下,領導人受到極大的心裡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觀看“驚爆13天“就可以理解“危機處理“的心裡壓力之巨大。 回到您的言論: ※ 引述《faceplace (faceplace)》之銘言: : 在李登輝陳水扁當政時, : 或許他們真的能力比較強, : 或許可以說他們比較有魄力, : 那時候的台灣或許需要這樣的上位者。 : 但是有利必有弊, : 這十幾年來,或許是一直以來, : 大家可以看看台灣人到底少了甚麼, : 當然我不知道這到底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 : 抓到一個點可以拚命的罵,甚至亂罵 我也認同這一點,台灣媒體的素質可想而知, 新聞是在用來“炒作“的,越有新聞性越好(沒有也會幫忙加油添醋) 從明明原文是說胖子颱風被說成虛胖、 從CNN的報導真的料事如神,(實際上是氣象局早就上修到800~1000,但媒體不懂的詮釋 這早就是超大豪雨的2~3倍的雨量,然後事後下到2000,沒有科學和經驗可以估到2000好 嗎?這樣的雨量早就是像地震一樣是超乎想像、無法預測的天災了。最後再用CNN說他是 超級颱風來酸氣象局,CNN是用1000公釐已經是可怕的雨量來詮釋,氣象局從來沒有這樣不 科學的講法,他講的是數字,只是台灣媒體不懂的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而且CNN是媒體 ,他的資料也是從台灣以及美日各個氣象單位來的,雷達回波圖也是台灣方面給的資訊, CNN從來不是一個氣象預測單位﹦﹦,他是新聞媒體,是“媒體“) 扯遠了,不過台灣媒體的素質就是這樣, 不過災民對於政府的情緒宣洩,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 地震不會有這樣的情緒是因為,大家不認為地震是政府的責任,因為他不可預防 但是颱風,民眾認為這是政府的職責,而且每年都有,不是突發性的, 所以和921比,災民將情緒往政府宣洩是很正常的,災民將錯誤指向政府, 也是有其道理與情理。 : 甚麼事都想要不照程序, 這應該是指被指摘不下緊急命令, 我認為這是馬英九的政治判斷問題,他認為已經有為了簡化程序的災害防治法 所以應該尋制度內,而非體制外。 如果馬英九有判斷認為緊急命令的效率不會大過災害防治法,徒具形式 那我贊同馬英九的決策,不過由於我不是當事者,實際上我不知道尋體制內或是 下緊急命令的利弊與效率為何,所以我就不下判斷了。 但很多媒體評論此制度時,感覺好像是有下緊急命令就代表政府理解到災難的重大, 這種“儀式性“解釋,我覺得好像解釋過頭了。 如果只是要為了代表緊急狀態的宣示,這種儀式性命令大可不要,重點是這個命令 的效率以及實際作為的差別為何來下專業的政治判斷。 我可不要以後只要災情一慘就看到總統下緊急命令宣示救災﹦﹦ : 然後喜歡玩文字遊戲, : 這都是之前上位者給人民帶來的示範, : 說中央政府救災不力做的不好,該罵! : 但是扯別人的心態如何如何,實在太過度推論, : 馬英九劉兆玄有沒有在做,我認為有,但是做得不好 : 被罵也是應該的 : 但是我們是法治國家,有法律有制度, : 今天不是說上位者就要顧緊每個環節,要到每個地方去, : 如果要做成這樣只不過是凸顯了制度不彰, : 而動不動就要讓人下台, : 只不過是某些人為了政治利益考量,然後一票人聞雞起舞罷了 : 國家是法治,不是人治 : 我投馬英九,不是要他能力多強, : 而是要他樹立守法守程序的典範, 接下來就是我最開始鋪陳要回答的地方, 的確,制度很重要,要檢討的是制度,因為領導人會換,但制度會留下, 一個不斷修正制度將會是一個會學習的政府組織架構, 並且能使得未來的領導人更能快速動員資源,了解整個資訊匯流以及整體配置情形, 並能因此有更多時間思考資源的分配。 一個好的領導人再經歷過一次災難後,將其碰到的問題以及經歷過的程序做一個全面性的 檢討與改善,並指出制度的不良,或者程序的改善(可以簡化程序、改變程序運作等)。 這是馬英九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不是xxx下台就可以將責任卸進 要思考如果下一個颱風,甚至更大的颱風來的話,要如何因應,且如何“制度化“。 所以點出制度是一個很好的論點,這也是台灣媒體最缺乏的,就是檢討制度、組織。 (可能這太專業了,所以名嘴不好講,罵人還是比較容易XD) 另外,沒有“最好的組織“,每一種組織以及制度都會有其缺點, 所以這領出我開頭所舉的第二個能力。 當組織以及制度沒辦法順利運作,包括無法充分讓訊息得以流通且順暢, (可以將訊息想成水的流動,當水壓過高,水管不堪負荷,發生水管破洞漏水,就如同 資訊流量過大,系統無法快速完全反應而造成某些訊息被排出系統而無法進行處理) 這就形成了危機,領導人這時無法得到全面的資訊,受到時間壓力而造成決策時間的壓縮 領導人必須處理非完全而片面的資訊,運用經驗以及果斷進行決策 (既言果斷,就是表示其實這樣的決策充滿龐大的風險) 接下來面臨的是由於時間壓縮下相對稀少的動員資源,如何將其決策優先順序快速排定 也是需要果決的判斷,包括哪些災區比較嚴重(但也可能更能進入)? 先去哪裡可以救更多的人?這些問題不是很容易回答的,一方面是資訊的片面, 一方面是如何詮釋數據,最後是經驗是否足夠讓他回答這些問題。 而動員的速度可能就比較和制度有關,包括要跑多少程序等等。 就算是緊急命令也是有制度的,不是什麼一聲令下他就動,還是有法與程序要跑。 (不是皇帝,也不是共產黨;今日他有快速不須審核的動員能力投入救災, 明天他就是用這樣的動員能力敉平暴動與示威抗議。還是要有法來規範政府行為的) 總之,以上就是所謂的危機處理能力。 一個成功甚至被推崇的領導人物兼具有帶領國家社會的方向價值領導能力, 以及在國家社會面臨重大阻礙與衝擊時,在危機當下的處理領導能力。 當然有些政治人物只具有其中一個領導能力而不具另外一種。 歐巴馬的確具有前一種,他販賣夢想給美國人民,至於是否能實現還有待檢驗, 而他處理金融危機的危機處理,也讓人看出至少他能在危機當下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至於是否成功可能也有待檢驗,畢竟仍有兩派說法,還未待分曉,不在此評論。 : 如果人人都守法都守程序,從上到下盡忠職守 : 那國家就會運作得好。 : 只是這樣的典範在台灣恐怕很難樹立吧! 講的非常多,我想講的事情是,的確制度很重要,但沒有完美的制度, 不過一個領導人也要有在制度以及政治系統面臨危機導致系統超載時, 快速進行危機處理,並在事後修正系統與制度使未來制度在面臨這樣的災難時 不至於超載而產生危機。 如果領導人只要守法,那誰來及時解決一個超載的系統? 只要守法,國家不會運作的好,只會守法的總統不過是一個平庸的總統, 領導人要作的事情可比守法來的多太多,守法只是基本條件。 台灣是所謂的雙首長制,當然有很多缺點,這裡就不多說, 但將總統視為帶領國民領導國家社會價值走向,提供並實現願景的角色自不待言, 而將行政院長視為執行國家社會價值走向的運作者也挺適當, 所以總統必須選出能執行他方向的執行人物,且在他無法達成或效率不彰時以與改組。 而在危機處理方面,行政院長自然必須面臨首要的責任, 而總統發現行政院長無法處理危機,自然必須親自上火線處理指揮, 從這個觀點來看,如果整個政府的危機處理不及格,那麼行政院長下台是必然的。 但是請不要下台了事,請好好檢討再走,了解哪些環節無法讓中央能有更完整的資訊, 其中的程序如何改善,哪些環節無法快速動員等等,務必讓制度系統學習,增加系統的 承載能力,以讓未來的領導人能更有效的進行決策。 至於總統是否應該下台,如果是總統制的話當然要負責 (但要一個總統下台實在太難,美國布希也沒有為此下台,但是必會受到政治責任的追究 與檢討,可以用選票來制裁。如果是內閣制就好解決,假設台灣是內閣制,國民黨提出不 信任案迫使首長下台,首長認為罪不致此而不服則解散國會重新組成民意,否則辭職) 但這種不干不脆的雙首長制我很難下判斷,不過就算總統制也很難讓總統下台, 偏向內閣制則是行政院長下台(不過行政首長本來就要下台負起責任) 所以馬英九如果認為他不會變成跛腳總統的話(受國會最大黨批判而不被信任) 基本上會繼續執政,接下來就看民意如何在選舉中回應了。 (有些總統跛腳都會執政下去了,更何況如果國會最大黨仍然信任他, 也就代表他是被國民選出的民意代表所信任,當然更有繼續執政的正當性) Sorry發這麼長的文,沒辦法簡潔扼要真對不起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25.138

08/20 21:34, , 1F
最後一行好刺眼啊 XD
08/20 21:34, 1F

08/20 21:35, , 2F
歐巴馬還沒遇上大災難,其實人的心智腦力是有
08/20 21:35, 2F

08/20 21:36, , 3F
辦法處理這樣的災情 讓眾人看出誠意的,只是
08/20 21:36, 3F

08/20 21:36, , 4F
這一年多下來馬劉二人都僵了,只是搬出過去那
08/20 21:36, 4F

08/20 21:37, , 5F
套,並不符合現在的媒體、超大災情的需求
08/20 21:37, 5F

08/20 21:38, , 6F
他們的心沒有來得及進入狀況吧 我想
08/20 21:38, 6F

08/20 21:38, , 7F
真的給換成歐巴馬 未必就比較好
08/20 21:38, 7F

08/20 21:40, , 8F
我沒有稱讚歐巴馬喔~~只是偏向危機處
08/20 21:40, 8F

08/20 21:40, , 9F
理的就只有金融危機,尤其是大企業與銀
08/20 21:40, 9F

08/20 21:41, , 10F
行的倒閉危機作得處理。的確歐巴馬沒遇
08/20 21:41, 10F

08/20 21:41, , 11F
過天災就是了。他的危機處理還有待時間
08/20 21:41, 11F

08/20 21:42, , 12F
考驗他是不是一個只會販賣夢想的人。
08/20 21:42, 12F

08/20 21:43, , 13F
所以我是指歐巴馬可以在第一時間告訴人
08/20 21:43, 13F

08/20 21:43, , 14F
民他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政府則無法如此
08/20 21:43, 14F

08/20 21:44, , 15F
至於歐巴馬的解決方案成功與否也有待時
08/20 21:44, 15F

08/20 21:44, , 16F
間解決。
08/20 21:44, 16F

08/20 22:26, , 17F
當然要求的不只是守法,但對現在台灣
08/20 22:26, 17F

08/20 22:28, , 18F
亂象,我覺得必須先矯正一下。所以才要
08/20 22:28, 18F

08/20 22:29, , 19F
守法重秩序的典範。
08/20 22:29, 19F

08/21 04:10, , 20F
911的處理比這次風災"相對簡單"吧..
08/21 04:10, 20F

08/21 04:15, , 21F
我是說紐約市長的部份,因為大樓倒得很
08/21 04:15, 21F

08/21 04:15, , 22F
快,事後工作指揮起來應該比這次風災相
08/21 04:15, 22F

08/21 04:17, , 23F
對單純.不過那位市長後來競選總統時,
08/21 04:17, 23F

08/21 04:17, , 24F
好像一直有強調他的處理能力..
08/21 04:17, 24F

08/21 09:31, , 25F
我沒有要拿他和馬英九比的意思>< 事實上
08/21 09:31, 25F

08/21 09:31, , 26F
那位紐約市長是做了一個成功的演說安撫
08/21 09:31, 26F

08/21 09:32, , 27F
紐約人心。
08/21 09:32, 27F

08/23 03:10, , 28F
i see; actually you were right and
08/23 03:10, 28F

08/23 03:10, , 29F
i agree with you XD
08/23 03:10, 29F

01/02 10:47, 5年前 , 30F
套,並不符合現在的媒體 https://noxiv.com
01/02 10:47, 30F
文章代碼(AID): #1AZL0kUI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ZL0kUI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