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民主、自由與政策

看板politics作者 (牛蛙)時間15年前 (2008/11/09 16:53),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houkoferng (林全部長問候您)》之銘言: : 對於近日關於街頭衝突、執法過當、言論自由與政府的感想。 : 民主與自由其實是分開,民主在過去曾經被西方政治家與哲學家拋棄過 : 原因在於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對於希臘民主政治的看法。當代民主政治的 : 起源,源自於保障個人權利,也就是熟知生命、自由與財產。 : 陳雲林來台,任何公民都有集會遊行與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是在兩週前 : 有張銘清事件,外加極端份子的各種鼓動、丟東西懸賞的環境下,政府 : 有必要強化外賓的安全。此時是政策層面的決定,而不是政治層面的決定。 : 接下來,上揚音樂行事件凸顯我國政府在執行公權力時的尺度拿捏問題, : 不清楚的警戒線、不清楚的取締標準,讓陳雲林來台的保全被反對者冠上 : 中國人權標準與戒嚴復活。但實際上,執法單位是否執法過當有司法單位 : 會認定,相關團體早已使用訴訟方式進行究責。但我並不贊成前述所謂的 : 中國人權標準與戒嚴復活的觀點,因為手段與方式皆有落差只是一種誇飾 : 的政治言論,對於要表達的訴求毫無意義。 : 接下來幾場街頭遊行衝突,更凸顯前述政治訴求的荒謬之處,有部分人士 : 認為暴力為街頭運動的副產品,但此論述者忽略當代民主的基礎為理性, : 「去暴力」為理性與文明的表現,如可以容忍街頭運動的暴力副產品, : 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解釋民主是種文明與進步的象徵。另外,有論者認為 : 體制外抗議本身就是種手段,但我不得不辯駁當個人企圖以體制外的手段 : 去達成某種政治目的時,你就不能夠預設體制應該以高於基本保障的待遇 : 對待你。套句毛澤東的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既然有人認為自己在搞 : 革命,那麼就不要怪政府把你當革命份子處理。政府理當尊憲政精神,但 : 既然都在搞革命,就不期待警方只有柔性勸說的做法,不然你革命革假的? : 最後談到言論自由,其實從頭到尾言論自由的表達扣除執法過當外,不能說 : 我們活在戒嚴時期。至於反對黨發動的聲音,其實政府只要表示聽到即可。 : 某些人認為政府不理會異議者的言論,就是一種傲慢,但實際上當代民主政治 : 產生的民選政府,在當選之初就有其政策期待在內。政府確確實實的應該保障 : 個人表達言論的自由,但並沒有義務要接受每一個異議者的意見。因為民選政 : 府有對其支持達成政策宣示的義務,固在政策上有特定傾向乃是常態,縱然扁 : 政府不理會紅衫軍依然非傲慢,但施政違反憲政精神與程序正義則是其問題所 : 在,鼓動支持者導致暴力衝突更是破壞民主根基。 : 如果異議者認為自己的主張為社會多數人的主張,請將其訴諸於選舉而不 : 是指嫡政府傲慢。2000年的民進黨與扁、2008年的馬(國民黨...算了吧!!), : 皆是在群眾思變下的產物,所以當民進黨宣布要重回街頭路線時,我個人的 : 感覺就是毫無進步且時空錯亂,就跟台獨去蔣揮國旗喊殺朱拔毛一樣 : 簡單來說,太多人在近日事件探討時,把民主與自由混為一談,更把政府的 : 政策傾向與個人的言論自由綁在一起,最終只會導致探討事務的混淆,而且 : 很容易流於意底牢結的衝突爭論。 : 最終我最個簡單的看法敘述 : 警方執法過當→請提起訴訟,交由司法救濟,誇大的指控只會政治化問題,模糊焦點。 : 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當然需要保障,但有其限度,絕不包括對方一定要接受。 : 集會遊行法→要絕食抗議是個人的權利,但政府沒有非接受不可以的義務。 : 民進黨→現在是2008,不是1988,威權政府、萬年國會、動員戡亂時期條款 : 刑法100條早就消失,街頭路線的正當性薄弱的不得了。 : 能不能想點新的論述,說服大眾。加油!好嗎 : 社會運動人士→現在是2008年,不是1990年3月22,而且你們所謂的先進價值 : 早就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有點進步吧。 : 國民黨→民進黨與社運人士的停滯不前,你得付很大的責任阿....... 說實在就算民進黨是少數黨, 他發聲的機會以及組織規模都遠優於台灣的其他小黨, 蔡主席說街頭和議會路線並進, 說實在的只是希望能在議會中取得更大的影響力, 但是街頭路線很容易聚焦沒錯,但是確非常容易模糊焦點, 走上街頭不是不可以,但是國民黨和民進黨就是不能走街頭, 只是相對來講,如果連民進黨都走上街頭, 那其他沒有立法院席次的小黨不是都要暴動了? 在國內兩大黨的態勢確立之後, 應該在國民兩黨的內部確立一個溝通的管道, 更清楚來說,應該是行政和立法院之間的溝通管道, 但是國民黨在立法院佔了絕對多數, 行政院是否能夠直接跳過和民進黨的協商呢? 這似乎就是政治問題, 我猜這可能是民進黨所謂的被逼上街頭的原因之一, 癥結還是在野和執政的實力相差太多, 造成在野無法有效監督, 而必須以上街頭的方式來達到政治目的。 個人認為在一個有成熟民主發展的國家中, 弱勢的在野黨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來形成輿論, 無奈國內連媒體都藍綠分明,無法收到形成廣泛共識的效果。 另外,總統的另一項功能就是協調重大朝野糾紛, 像馬英九這麼熱愛憲法的人,應該不會拒絕和蔡主席對談, 把不能說的先閉門談好,再公開談論共識, 我相信對中華民國總統而言,有很多話是不能公開說的。 只可惜這個會談來太晚,dpp和kmt都誤判形勢, 把陳雲林維安弄到太嚴密把民眾搞到太怒, 不過和中國都能談了,國內兩黨怎麼不能談? 我想只要馬英九不要太堅持把蔡小英抓去關(要河蟹), 就算要關也要把氣氛先談出來再說(可以給民進黨一些政治利益,馬也能展現權威)。 以上是一個和政治無關的小民嘴泡, 我想kmt和dpp都要有政治智慧慢慢形成共識來解決紛爭, 不過從李登輝之後,兩黨似乎沒有真的的有共識過, 希望馬總統和蔡主席能為台灣利益優先, 先坐下來談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0.132.79

11/09 17:35, , 1F
馬應該不太會干涉司法
11/09 17:35, 1F

11/09 17:36, , 2F
目前來看不太容易
11/09 17:36, 2F

11/09 18:34, , 3F
馬可能不會干涉司法,但下面的人會揣摩
11/09 18:34, 3F

11/09 18:35, , 4F
上意,不過這不重要,馬蔡不要再媒體放
11/09 18:35, 4F

11/09 18:35, , 5F
話,直接call-in就可以談了好咩 >"<
11/09 18:35, 5F

11/09 23:52, , 6F
推樓上~真的很有可能是下面的人在搞鬼
11/09 23:52, 6F

11/10 13:53, , 7F
真的不要再放話了 趕快進入正題才對
11/10 13:53, 7F
文章代碼(AID): #195gJzNJ (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95gJzNJ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