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音階 琶音 練不好....

看板piano作者 (草莓瘋)時間12年前 (2011/10/03 17:2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音階與琶音練習的途徑(approach)可以相當廣泛,依程度的不同從觸鍵、轉指、節奏 指法、手型、分群,到速度、音色等都各有完整深奧的訓練要訣,並據此建立所謂的技巧 體系。具體而言,如何演奏樂曲中那些錯綜複雜的樂段、大量音符的問題,可以藉由技巧 體系的對照,拆解成細部的要求並分別熟練協調性,最後組合成獨立的動作。在此基礎之 上,才有辦法開始進行聲部詮釋和樂思的呈現。無需每次學新曲子便需重新適應硬練,也 能夠在克服經典曲目的試金石後,同一時間開拓同層次的其他作品。 雖然有不同的練習法,但基本前提卻是一樣 ─ 須以"圓滑奏法"練習。在剛開始接觸 鋼琴時許多初學者對於如何敲擊鍵盤傷透腦筋,也常自模糊的概念及嘗試中產生頗具差異 的認知,之所以稱作認知乃是因為其直觀而缺乏系統整理的緣故,接受正確的指導及學習 後所建立的則稱為觀點。對於觸鍵方式的理論因為有許多派別,在此雖不多所著墨比較, 可是正確的規則仍然適用,如「擊鍵運作乃重心的移轉」、「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須取得平 衡」等。 擊鍵最初的練習通常始於斷奏,亦即將發出單一聲響所需的一連串動作以一個音符為 單位,從抬起手臂、維持手型、放鬆抬起的力量、自由落下、觸擊、撐起手腕、維持手型 、放鬆、將重量停留在琴鍵上,至此完成一個斷奏循環的重心移轉。由於圓滑奏是斷奏的 連續型態,重心需要在不離開鍵盤的情況下達成轉移,因此整個動作不再像是舉起→落下 的直線運行,軌跡會呈現鐘形的連續圓弧,就像走路時腳掌在步伐間前後交替,對照在鍵 盤上為手掌的左右開闔旋轉(Rotate)。如果是手掌騰空,僅依靠手指本身的拉起→收縮這 樣的力量按壓琴鍵,不僅彈奏的力量難以平均,手的重量也會使撐著的手臂肌肉僵硬無法 放鬆。 圓滑奏與斷奏練習目標的最大差異,即是斷奏要將上述重心移轉的動作放大、放慢到 能取得放鬆的平衡點。而圓滑奏則是將動作細緻化,盡量作到最小並在最短的距離內完成 。兩極的要求很容易困惑著初學者,心急於將冗長的音階彈完而忽略動作的確實,致使音 色產生不均質的聲音和速度上的不一致。而音階的圓滑距離尚在3個半音內,手掌的擴張 及手腕的橋接不至於太過激烈地拉扯手型,但琶音大度數的跨越加上在黑鍵間進出的限制 ,卻讓圓滑奏的要求倍增難度。因此扭曲手腕、過度拉扯指距造成受傷的機會也常常發生 待續, 沒想到花了比預期多的時間。 ※ 引述《Fredericmo (草莓瘋)》之銘言: : 提供拙見參考。 : 音階與琶音是習琴者的兩大內功心法,任何想要在演奏上有所成果的人都避免不了此 : 技巧的練習。而以內功稱之,可以想見必然需要長久且正確的練習,若起先的基礎沒打好 : ,輕者產生對演奏技巧的錯誤認知,嚴重者更極可能帶來演奏傷害,影響深遠不可不慎。 : 不過,當內功累積到相當程度,也將使演奏者有跳級般的成長,輕易克服過去為其所苦的 : 障礙,快速充實各類曲目,離獨立發展亦不遠矣。為了這目標,多辛苦忍耐練習的苦悶是 : 值得的,前提是觀念正確不養成錯誤陋習,需要調適挫折感的力氣便會減少許多。 : 先從心理認知上討論: : 一‧切忌妄想一步登天,過於急躁是絕大部份習琴者的通病 : 身為一個業餘者,我很瞭解業餘羨慕專業演奏的能力,容易產生迷信的盲點。時 : 常我們看到成熟的技巧能夠以120、144的速度奏出樂曲中那些快速音群的段落, : 便誤以為音階練習的最終目標就是這樣飆車般的速度。然後推論出每次彈奏都要 : 有此表現,卻忽略成熟演奏是需要多少功力、經驗和許多靈敏細微的反應、甚至 : 是強度足夠的體力、肌耐力來支撐。 : 速度絕非問題,平均才是王道。音色的平均才是技巧練習的根本,也是最終極的 : 目標。套用在音階上也不例外,要檢視一位演奏者的程度,端看其音階演奏的方 : 式便能比任何難曲更具判斷性。如果音色、節奏無法平均,難曲也算不上真的有 : 什麼難度。 : 若要至於多快的速度比較恰當,雖然這牽涉到練習量、練習者程度以及技巧階段 : 性的複雜問題,真的要概括而論,還是建議不超過84~92一拍即可算是極限。 : 練習目的達到比起滿足虛榮心來得重要多囉!看過太多人一下手就把節拍器調到 : 破100,真的能因此練到什麼嗎? : 二‧錯誤的練習才是最大的敵人,技巧的運用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常常在小段落中十 : 分放鬆,一但大量彈奏後就出現百般破綻,原因無它,心理認知與生理無法協調 : 之故。錯誤的動作會導致錯誤(並非只是難聽)的聲音,正確的聲音必能如歌唱般 : 的清晰響亮,即便以pp彈奏也能紮實飽滿,不需強壓FF虛張聲勢。挫折感的來源 : 其實是與自己的對抗,一方面內心期待的聲音與實際聽到的有落差,欠缺統一協 : 調的練習技巧只會使生理承受更多壓力,累積遇錯即縮的反射動作,在面臨真正 : 的要求時,就會成為忘譜、受傷的未爆彈。是否有過如同行走鋼索上而非仰躺舒 : 適草地上的緊張感?那就是錯誤練習的訊息,別忽略它。 : 三‧音階琶音的內涵不僅僅在技巧層面,顯示的是音樂素養深淺 : 如前所述,要能彈奏具音樂性的音符需要的絕對不僅是單一技巧的練習量。樂理 : 知識的輔助、真實音色的認識、動作協調的記憶缺一不可。在初期或許仍無法達 : 到廣泛練習所需的時間、空間,知識及音樂的熟稔度卻可自我充實。調性中升降 : 數有多少這是基本門檻,對照在鍵盤上又是怎麼在空間呈現,例如高低的落差、 : 轉指的頻率、指法、級數,手掌擴張間距等全可藉由觀察→想像→演練→觀察→ : 感官記憶→想像→重現,這樣的步驟循環練習,而除了"演練"到"感官記憶"這段 : 需要上鍵盤外,其餘都是腦中的理性訓練。另外,音高的訓練亦是一大助力,在 : 調音正確的鋼琴上練習辨認音高,將有助於演奏的反應與聆聽樂曲時的想像連結 : ,自然提昇記憶鍵盤位置的能力,降低不確定感,也奠基識譜背譜的能力。 : 理智決定演奏的內容,沒有足夠的體力會使得理性耗弱,錯誤增加及音色開始貧 : 乏,此時切勿繼續練習,耳朵受到疲勞轟炸後會讓理性無法調整修正錯誤,若持 : 續一廂情願地放空彈奏,就不只會傷害分析美感的靈性,還徒增肉體無謂的疲乏 : 因時間關係,先把結論一部份提出。 : 音階琶音為完全不同層次的技巧,其實不應該同時學習,如此過於激烈對身心負荷俱增。 : 應該採漸進階段學習,以一年的學琴經歷來說太趕了,就算全職而運動協調性佳者都嫌吃 : 重,更何況是一次多種調性操練。建議您可以先與教師討論詳細演奏技巧後,再考慮是否 : 繼續這個進度。 : 關於生理運作的討論,留待之後再寫。 : 主題:音階練習:在圓滑奏之前,斷奏之後。 : Frederic. : ※ 引述《XINYU721 (XI)》之銘言: : : 我學琴沒有很久大約快一年 : : 最近開始練習音階 琶音 和絃轉位.. : : 老師是一次傳授我CDEFGAB大調 : : 可是我練了好久都練不好 : : 不是指法錯就是按錯音 : : 沒辦法順暢就算了還常常忘記升降>"< : : 連最簡單的C大調... : : 例如DO MI SO DO我最後一個因可能就會按錯按到SI : : 是我手的姿勢錯了嗎? : : 因為老師不太會叼我的手型 : : 一直練不好~感覺很挫折~漸漸不喜歡彈了~還是硬逼自己練習 : : 彈起來一點也不開心..,哭哭:( : : 有什麼訣竅可以把音階和琶音練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0.104.16

10/03 22:06, , 1F
你可以去寫教科書了 @
10/03 22:06, 1F

10/04 00:07, , 2F
只是我學到的跟體悟到的經驗而已啦!
10/04 00:07, 2F
※ 編輯: Fredericmo 來自: 114.32.206.46 (10/15 10:15)
文章代碼(AID): #1EYN_nru (piano)
文章代碼(AID): #1EYN_nru (pi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