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發熱型睡袋內套產品

看板outdoorgear作者 (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停止)時間8年前 (2016/02/28 00:38), 8年前編輯推噓16(16029)
留言45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目標是開發出能夠確實有感發熱升溫的睡袋內套 讓睡袋內套除了發揮保護睡袋乾淨的功能之外 還能有效提升睡眠舒適度。 其實只要是多了一層織品,無論是什麼材質都能增加保暖度 但不同的材質差距很大, 大品牌STS 的REACTOR宣稱能夠提高溫度最高達15度 有實際使用經驗的都知道這是很難的(也許在澳洲的環境條件可以吧? Who knows?) 甚至有網友實驗尚不如國產便宜的雪狐睡袋套 小弟跟紡織上游的朋友溝通需求後,得到一批機能布料以開發原型產品 布料均送過SGS紡織實驗室針對發熱功能做實際測試以獲得數據 第一批試作品是以市面上的產品做基準,以最快速簡潔的方式製作出實際產品來研究 這批產品也很有趣的採用群眾募資的概念, 將這些無包裝.無標籤,甚至還有一點 開發過程的手工痕跡(線頭,紙屑等..),但保證與將來的產品有著相同性能的內套 以接近成本的早鳥價售出,以回收開發資金繼續改進商品. 當然隨著每一次的改進,售價也會隨著提高 與募資平台不同的是支持的朋友是可以拿到這些實際商品的 只要能接受很原始的商品外觀,那就能夠以很便宜的價格獲得功能差不多的產品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相對有趣的概念 朋友說可以來裝備版尋求高手指點,並繼續以群募的概念增加曝光及尋求支持 下一階段的產品完成後會po上來分享 就請有興趣的大大多多支持了~ 台灣本來就是紡織大國,世界上的機能布料有一半出自台灣之手 但這些利潤卻被擁有品牌力以及設計力的國外品牌賺走 我們應該嘗試加強品牌及行銷概念這個弱點,才能充分利用我們原本就有的原料優勢 艱困是一定的,同時也非一蹴可幾,畢竟我們努力的同時人家也沒有在睡覺 但不做就完全沒有可能 目前計劃已進入第二階段,開發日誌如下: *採用每碼輕5g、但實驗數據達到4度以上的發熱布料,實現了總重量減輕40g(第一次試作品 為470g)但布料成本上升30% *為了減低空氣對流, 增加抽繩的設計 *為了使用時能快速找到入口,增加亮黃色布料車邊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04.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utdoorgear/M.1456591125.A.4D9.html

02/28 00:52, , 1F
加油
02/28 00:52, 1F

02/28 01:28, , 2F
gogogo
02/28 01:28, 2F

02/28 01:40, , 3F
發熱布料是接觸到濕氣會發熱的那種嗎?
02/28 01:40, 3F

02/28 02:40, , 4F
接觸到濕氣會發熱的實在是太...包15層難道能煮水?
02/28 02:40, 4F

02/28 02:45, , 5F
SGS該測的是clo,能增加睡眠系統1clo就能降4.8-5.8度
02/28 02:45, 5F

02/28 02:47, , 6F
所以STS的確實太唬人...最好那一薄層有15/5.8=2.6clo
02/28 02:47, 6F

02/28 02:47, , 7F
不過加在睡袋裡,同時有降低向外對流的效果
02/28 02:47, 7F

02/28 02:48, , 8F
所以也受到睡袋的影響...不過STS的應該還是差極遠 XD
02/28 02:48, 8F

02/28 02:51, , 9F
個人感覺是直接用power dry high efficiency某些版本
02/28 02:51, 9F

02/28 02:51, , 10F
也許很適合...但這就不是台灣機能布了 :P 祝開發順利~
02/28 02:51, 10F

02/28 11:12, , 11F
期待後續
02/28 11:12, 11F
※ 編輯: nauclear (1.164.204.42), 02/28/2016 13:06:15

02/28 13:07, , 12F
忘了問,會有拉鍊嗎?
02/28 13:07, 12F

02/28 15:58, , 13F
拉鍊比較便於進出但會增加重量及收納便利性,但我會研究
02/28 15:58, 13F

02/28 19:38, , 14F
希望沒拉鍊XD
02/28 19:38, 14F

02/28 20:30, , 15F
那就出兩個版本吧..
02/28 20:30, 15F

02/29 00:24, , 16F
加油~
02/29 00:24, 16F

02/29 17:58, , 17F
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物品 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稍微提
02/29 17:58, 17F

02/29 17:58, , 18F
醒 祝發展順利
02/29 17:58, 18F

02/29 18:33, , 19F
感謝h大提醒低溫燙傷,會特別注意的
02/29 18:33, 19F

03/01 01:40, , 20F
開發日誌: http://goo.gl/5AbrZ1
03/01 01:40, 20F

03/01 02:36, , 21F
開發挺有趣也挺傷神,有些小細節可能也只有自己會在乎的
03/01 02:36, 21F

03/01 02:36, , 22F
不妥協,值得鼓勵且關注!假如要設計側邊開口,也不見得
03/01 02:36, 22F

03/01 02:36, , 23F
要拉鍊,搭配三顆小鈕扣不知重量能減輕些嗎?
03/01 02:36, 23F

03/01 07:22, , 24F
使用鈕扣可以減輕重量,會納入設計考量,謝謝您給的建
03/01 07:22, 24F

03/01 07:22, , 25F
03/01 07:22, 25F

03/01 19:39, , 26F
吸濕發熱...聚丙烯纖維嗎??
03/01 19:39, 26F

03/01 20:35, , 27F
推推 希望能趕快上市
03/01 20:35, 27F

03/01 22:47, , 28F
加油!這種產品不僅戶外用的到,國內旅遊(衛生)也可歸廣
03/01 22:47, 28F

03/02 01:22, , 29F
andy大,成份之一
03/02 01:22, 29F

03/02 15:08, , 30F
400g的重量...對登山的吸引力不高吧? @@
03/02 15:08, 30F

03/02 15:12, , 31F
開發加油!
03/02 15:12, 31F

03/02 18:50, , 32F
祝開發成功
03/02 18:50, 32F

03/03 00:25, , 33F
重量是開發的難度且與功能相矛盾,還在努力中
03/03 00:25, 33F

03/03 02:19, , 34F
其實可考慮純內套200-250g版本,跟加強款350-400g兩種
03/03 02:19, 34F

03/03 02:20, , 35F
如果加強款比較暖也比較重但收納起來小,應該還是不錯
03/03 02:20, 35F

03/03 02:21, , 36F
這樣子矛與盾兼顧,想要帶矛還是盾給消費者去決定 :P
03/03 02:21, 36F

03/03 07:09, , 37F
發熱布料是不是水洗過會慢慢降低功效?這樣不太適合內套吧
03/03 07:09, 37F

03/03 09:04, , 38F
機能素材都有一定壽命,視洗滌方式、次數都會有影響
03/03 09:04, 38F

03/03 12:28, , 39F
原絲型的機能理論上是永久的
03/03 12:28, 39F

03/03 12:28, , 40F
經過後整理加工的機能是會衰退
03/03 12:28, 40F

03/03 18:19, , 41F
其實我覺得吸溼發熱的機能根本無所謂...
03/03 18:19, 41F

03/03 18:54, , 42F
熱阻/clo/R 之類的高一點比較實際
03/03 18:54, 42F

03/03 22:46, , 43F
吸引這麼多高手真是始料未及,小弟只是憑一股傻勁就動手
03/03 22:46, 43F

03/03 22:47, , 44F
開始了,還望各位大大有問題不吝指教^^
03/03 22:47, 44F

03/05 14:09, , 45F
加油!
03/05 14:09, 45F
文章代碼(AID): #1MqT4LJP (outdoorgear)
文章代碼(AID): #1MqT4LJP (outdoorg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