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驗光] 關於散光的簡單小介紹

看板optical作者 (冷)時間8年前 (2016/03/16 11:28), 編輯推噓12(12035)
留言4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請不要把:刪除 這樣分不出哪些是你講的哪些是我講的,看的有點累 ※ 引述《gavenni (台中聯合爆走)》之銘言: : ※ 引述《joeneowu (冷)》之銘言: : 感謝j大的無私分享 : 小弟有幾個疑問想跟你請教一下順便交流一下~ : :Q3. 常聽人家說加散光容易頭暈,為什麼? : :我們都知道凸透鏡會讓影像變大,凹透鏡會讓影像變小 : :簡言之,有度數的鏡片會讓影像大小改變 : :散光的鏡片,是在某方向沒有度數,而90度夾角的另一個方向有度數 : :所以,一個方向有放大或縮小的效果,另一個方向沒有,就會產生變形 : :人是用兩眼單一視看的生物,兩眼各自有影像,而結合影像的細小角度差異產生立體視覺 : :所以哪怕是微小的變形,都有可能誘發出明顯的空間感異常 : :造成頭暈或不適的感覺 : 你是否映像我說過用不同折射率得鏡片 : 會造成影像傳遞速度不一樣所以不可以這樣來使用 : 當時給我的回覆是光太快感受不出來 : 甚至說你有一個好朋友都這樣配都屢試不爽 : 可小弟在上一間眼鏡行時也有遇到好幾個因為這樣配而感到不適的患者 : 現在又說哪怕是微小的變形都可能會誘發不適呢... : 所以到底是那一個呢? : 我想真正的專業不是要盡可能的排解任何會造成錯誤的的因數嗎? 我印象中我有說:雖然我不認同不同折射率的配法,但實際上我朋友配好幾付都沒事 如果我真的沒提到這一句,那我現在補給你 你觀察到這樣配會不適應,我觀察到這樣配好像沒事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會先說,有部分是我的臨床經驗,要不要採信請自行決定的原因 但是! 不同折射率鏡片造成舒適性差異,我100%確定跟速度沒關係 光速,意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個物理常數,一般記作c, 精確值為299,792,458 米每秒(3.00×108 m/s)。 by Wikipedia 國小的科普雜誌會跟你說光一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半 電腦螢幕一般是60Hz的更新頻率,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程一秒鐘畫面會更新60次 3D立體螢幕因為是交錯刷新左右眼看到的畫面,所以更新頻率120Hz是基本 一般玩遊戲的低標要求是30禎,也就是每秒鐘畫面要更新30次, 是達到動畫層級的最低要求,低於這個次數人眼就會看得出來不連續的感覺 這些單位名詞跟定義有些微出入,但是我就先不計較這些了... 物理非我專長,我只講概念而已 我們用最高標準120Hz來看好了 請將地球圓周7圈半的長度除以120 有沒有遠遠大於從視網膜穿過整個眼球(眼軸長算高度近視好了,27mm) 頂點距離(15mm夠遠了吧)加上鏡片厚(2mm的特別加厚版鏡片) 我再多讓一點...我不用鏡片中心厚,我用邊緣厚(10mm夠厚了吧?) 27+15+10=52mm 52mm*120=6240, 換成公尺是6.24公尺 隨便你要把折射率代到1.8還是1.9都可以 我保證速度上的差異遠小於肉眼可以觀測的差別 恐怕連潛意識都感受不到吧 不同折射率為什麼會感覺到不舒服? 我訂z牌的非球面跟h牌的非球面,他們設計會一樣嗎? 同樣是h牌的球面,1.5跟1.6的設計會一樣嗎? 設計不同,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 只是這部份真的感受度有差 有的人隨便怎麼戴都可以,有的人稍微換個折射率就不行 我只能跟你保證,跟速度沒有關係,因為這落差遠遠超過人體所能感受的範圍之外 : :Q5. 散光要怎麼量測? : :散光分成兩個元素:軸度(方向性),度數 : :常見的量測方法有3 : :1. 它覺式驗光:電腦驗光,檢影鏡皆屬此類 : :2. 鐘面圖:通常用於粗略的抓出散光的軸度與大概度數, : : 個別流派會在散光確認完後開啟這個圖做複查, : : 如果畫面平均清楚表示散光矯正ok : :3. JCC (全名:Jackson Cross Cylinder 中譯:傑克森交叉圓柱鏡) : :這項測驗受測者會不斷的在兩個選項當中選一個,直到無限趨近正確的處方 : :這個方法也是三種方法當中,最「精準」的方法 : :追加: : :散光軸有時可以讓受測者自己轉動鏡片調整,對於敏感度越靈敏的人, : :越是能夠得到精準的位置 : :但是就像之前某篇文章的人說的,不夠靈敏的人會覺得自己好像某個範圍都差不多清楚 : :所以這個方法並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上 : :但在很多分享驗光心得或特殊驗光的文章中,這是個時常被提到的方法之一 : 關於散光檢測的方式 : 散光驗不好通常有溝通不良或是當患者在綜合驗光儀後可能有歪頭斜腦瞇等姿勢不良的問 : 題產生 : 進而導致驗光出來的散光度數或角度可能不是很完美 : 這時會在使用試鏡架做網膜鏡的複檢再搭配散光盤的使用效果相當的不錯 歪頭歪腦導致不完美 所以用ret跟散光盤這種軸度無法精確到1度的東西來複檢? 我推薦你去買支手持式JCC 實際上在某些學派,他們現在推崇的並不是使用綜合驗光儀 而是使用試鏡架的開放式視野驗光 的確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某些靠在綜合驗光儀上的管狀視野造成的莫名問題 : 自轉的方面是除非真的有無法排除的問題 比方說低視力的人無法分辨視標只好讓他自己 : 旋轉感受清晰度 : 如果說正常人可能會因為溝通的不良或是眼睛的敏銳度不夠 : 讓他一直嘗試而造成調解力的介入呢?驗光最忌諱不就是調解力的介入嗎? : 如果說要找出大抵範圍jcc也有粗軸粗度數的過程唷 :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教科書不列入此種方式 : 只有低視力可能才會用的原因之一吧 : :Q6. 散光要怎麼處方? : :基於在Q3討論過的原因,個人的傾向是散光處方的變動越少越好 : :如果今天在散光不動的情況下,視力已經有絕大多數人的平均水準了(例如1.0) : :通常我就不會動了 : :然而,如果視力不好,但是修改散光可以得到改善 : :那在後面的試戴階段,我會先給予我量出來正確的散光, : :然後要求我的受試者特別注重舒適度的感受 : :如果有明顯不舒服的感覺,通常都是變動太多了 : :度數變得多就變化少一點點 (如果以前散光配200, 現在檢查只要100, : :但是會頭暈...這時候給150可能反而還舒服一點) : :如果是軸度變得多,那就往原來的方向轉一點點 : :如果前一副眼鏡是軸度180的散光50度,這次量是軸度90的散光50度 : 至於變動的確是越少越好沒錯,個人認為前提要是自己的舊客人 : 並且自己幫他配得舊眼鏡戴的也沒有太大問題 : 也可以讓他去比較新度數的跟舊度數看視標的清晰度 看的到跟看清晰是不一樣的 ^^^^^^^^^^^^^^^^^^^^^^^^ 這句話我喜歡 實際上驗光時觀察客人的回答反應速度也是很重要的 勉強能辨認跟一眼就看得見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這個也是考量處方要不要修改的要素之一 : 如果是新的客人則是以自己所驗出來的度數為主 : 我曾遇過散光只有75度但是角度差快了90度所以一直偏頭痛得案例 : :希望最近幾位對散光有問題的版友 : :看了這篇結合自己的狀況後,能夠了解自己發生什麼問題 : :但更重要的,是跟你的驗光師溝通 : :解決問題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 最後大推溝通這一部分 眼鏡是戴在顧客的臉上能感覺的也是顧客 : 驗光師也只能從患者的抱怨中去分析問題點 : 所以良好的溝通才是正解啊!! 您這次的分享還蠻不錯的,感謝您參與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136.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ptical/M.1458098888.A.A57.html

03/16 11:50, , 1F
不同折射率造成不舒服 我"自己"的推測是亮度
03/16 11:50, 1F

03/16 11:51, , 2F
我右眼425左眼125 可以174搭配161或者167搭配156
03/16 11:51, 2F

03/16 11:51, , 3F
或者同折射率鏡片 但是無法其他混搭
03/16 11:51, 3F

03/16 11:56, , 4F
折射率造成的差別 我有實際上拿彎度計去測量計算過同樣度數
03/16 11:56, 4F

03/16 11:58, , 5F
感謝回覆 抱歉我不太用編輯文章請見諒 你說的沒錯的確
03/16 11:58, 5F

03/16 11:58, , 6F
折射率跟速度無關會造成不適的原因是光行徑的路線不同才
03/16 11:58, 6F

03/16 11:58, , 7F
對 不好意思這也是今早看書才發現的 再來只用試鏡架各
03/16 11:58, 7F

03/16 11:58, , 8F
人認為穩定性跟舒適度不夠 試鏡架的重量不是人人都可以久
03/16 11:58, 8F

03/16 11:58, , 9F
戴的 我還是比較喜歡先用綜合驗光儀驗出基本度數後 在使
03/16 11:58, 9F

03/16 11:58, , 10F
用試鏡架搭配網膜鏡跟散光盤的確認 如果有誤則在退回綜合
03/16 11:58, 10F

03/16 11:58, , 11F
驗度儀在做測試 並且注意是否有歪頭斜腦的問題發生
03/16 11:58, 11F

03/16 11:58, , 12F
放大率的差異都在"百分比小數後兩位"以下 實際上我也試過
03/16 11:58, 12F

03/16 11:59, , 13F
好幾位免費從1.56升1.6的嚐試 但結果就是沒有感覺 XD
03/16 11:59, 13F

03/16 11:59, , 14F
^單眼
03/16 11:59, 14F

03/16 12:01, , 15F
只不過我用的都是沒有散光的
03/16 12:01, 15F

03/16 12:31, , 16F
1.56換1.6反應因該都不錯才對 再來說到眼鏡片設計的問題
03/16 12:31, 16F

03/16 12:31, , 17F
一般單焦點鏡片說實在的不管那家對於光學的設計因該都大
03/16 12:31, 17F

03/16 12:31, , 18F
同小異 只差鏡片研磨出來的精細度而已跟鍍膜的差異性 如
03/16 12:31, 18F

03/16 12:31, , 19F
果真的要有設計上明顯的變化也只有蔡司個人化比較不一樣
03/16 12:31, 19F

03/16 12:31, , 20F
畢竟他是根據你提供的數據來做其他光學優化
03/16 12:31, 20F

03/16 13:50, , 21F
我覺得你會被科普魔人說 只會提一堆精密(?)的公式XD
03/16 13:50, 21F

03/16 13:51, , 22F
光程差 可以參考費馬定理 我就不提精密(?)的公式了
03/16 13:51, 22F

03/16 13:54, , 23F
不同度數/折射率的鏡片 厚度不一樣 不速度也不一樣?
03/16 13:54, 23F

03/16 18:44, , 24F
其實有人會覺得改折射率會有差 說不定是
03/16 18:44, 24F

03/16 18:44, , 25F
因為厚度差異 造成頂點距離改變所造成 頂
03/16 18:44, 25F

03/16 18:44, , 26F
點距離改變的影響比起放大率明顯非常非常
03/16 18:44, 26F

03/16 18:44, , 27F
03/16 18:44, 27F

03/16 18:45, , 28F
比起折射率改變的放大率
03/16 18:45, 28F

03/16 18:50, , 29F
我說的是一眼1.56 一眼1.6 這種配法
03/16 18:50, 29F

03/16 19:20, , 30F
是阿 樓上顯然沒看懂我說的 會採用這種方式不就是因為兩眼
03/16 19:20, 30F

03/16 19:20, , 31F
看到的影像有落差 造成不適感 而影像變形或不等的原因就
03/16 19:20, 31F

03/16 19:21, , 32F
來自於影像放大率 散光就是兩個軸度放大率不同才會造成影像
03/16 19:21, 32F

03/16 19:23, , 33F
變形 所以直接以無散光鏡片來討論放大率的影響
03/16 19:23, 33F

03/16 19:26, , 34F
講一句直接的 就是我認為單純改折射率的影響微乎其微
03/16 19:26, 34F

03/16 19:29, , 35F
喔喔 所以y大覺得這樣配沒什麼差嘍?
03/16 19:29, 35F

03/16 19:41, , 36F
差異不是來自於折射率本身
03/16 19:41, 36F

03/16 19:42, , 37F
來自放大率?
03/16 19:42, 37F

03/16 20:09, , 38F
可能來自其它很多因素 但不會是折射率造成的影像放大率差異
03/16 20:09, 38F

03/16 21:34, , 39F
我最喜歡精密的公式了...
03/16 21:34, 39F

03/16 21:35, , 40F
#1FE2b9Hp #1FDWotEq 這兩篇可能有點燒腦 不過這就
03/16 21:35, 40F

03/16 21:36, , 41F
是精密公式的迷人之處 讓你頭昏眼花.... Orzz~~
03/16 21:36, 41F

03/16 21:54, , 42F
呃...樓上 那篇所說的跟我所提到的現象差不多阿 "微乎其微"
03/16 21:54, 42F

03/16 21:56, , 43F
更何況解釋的方向和切入點都不一樣
03/16 21:56, 43F

03/16 21:57, , 44F
嘿阿!Y大說得對.. 精密公式毛毛蟲也這麼覺得
03/16 21:57, 44F

03/16 21:57, , 45F
我在呼應前面的推文啦... :))
03/16 21:57, 45F

03/16 22:24, , 46F
嗯#微乎其微#所以Y大認為這樣可行嘍?
03/16 22:24, 46F

03/17 00:36, , 47F
神文與神推!(抱拳)
03/17 00:36, 47F
文章代碼(AID): #1MwDB8fN (optical)
文章代碼(AID): #1MwDB8fN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