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驗光] 請教Sazana大關於兩眼視覺問題

看板optical作者 ( )時間12年前 (2012/01/28 12:45),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引述《sazana (學)》之銘言: : ※ 引述《kramnik ( )》之銘言: : : 一個簡單的實驗步驟.. : : 在亮室狀態下觀看投影機上的一亮點.. : : 給予右眼BI稜鏡造成垂直眼位不正 (避開水平眼位不正會因幅輳調節聯動牽連太多變數) : : 持續增加到臨界點(不會產生複視或單眼抑制).. : : 然後關燈..目標物呈現高對比.. : : 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沒辦法融像了.. : : 我和診所小護士關燈後..結果都是影像瞬間撕裂成為上下兩亮點的複視狀態.. : : 這告訴我們 : : 在低對比狀態下.. : : fixation disparity低於panum's fusional area..融像成功.. : : 在高對比狀態下.. : : fixation disparity跨越panum's fusional area..融像失敗.. : : 到底是因為fixation disparity變高還是panum's fusional area變小? : : 根據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184563 : fixation disparity是降低的 : 此篇論文的結果是fixation disparity在降低亮度 視標模糊時會朝exo方向移動, : 而對多數人來說fixation disparity反而是降低的, : 因為多數人偏eso的fixation disparity,因此實驗結果沒有問題。 一般人看近會呈現內集幅輳response < 內集幅輳 demand.. 這是不是會呈現exo方向的fixation disparity.. 而fixation disparity又朝exo方向方向移動..所以值是增加的?? 請問我的定義前提上有誤嗎? 煩請回覆..謝謝您.. : : 這項論文告知..高對比會使fixation disparity變低.. : 低對比才是降低 : : 但是結果反而還是會出現複視.. : : 這似乎暗示panum's fusional area在對比提高時會"大幅度"變小?? : : 根據Ogle,1964..他說明panum's area can vary size according to the : : characterists of the stimulus..並模糊的提出對比及亮度會造成差異.. : : 他同時還提出 fixation disparity is a result of stress on the vergence system. : : As the magnitude of the stress increases, the misalignment also increases. : : The vergence response is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demand placed on the : : vergence system. : : 我沒有在改變對比的條件下詢問過佩戴者肌肉的壓力感受.. : : 但我有對大量的驗配者做過下列這項實驗.. : : 給予右眼2~3ΔBI..然後將單眼屈光不正慢慢趨向足度矯正.. : : 在清晰度提升的同時..配戴者會很明顯的表達壓力.. : : 這個壓力在移除BI稜鏡時會瞬間消失.. : : 因此我們可以確定這壓力是來自於上下眼位不正.. : : 根據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184563 : : 這項論文告知..高清晰度會使fixation disparity變低.. : : 然而壓力卻提升了?? : : 這是否暗示壓力並不是單單和fixation disparity呈現正相關.. : : 而是可以表示成fixation disparity及(1/panum' area)的函數架構?? : 測量panum's fusional area(雙眼融像區域)時,所使用的是高對比、細小的視標 : (如同一般測試視力時視力表上小字的情況),去測試是否能分辨的極限。 : 而人眼的CSF(對比敏感度與空間頻率函數)在低對比時,解析度將會下降 : (就像在霧中視力會下降) : 推測因此在低亮度、模糊時造成panum's fusional area範圍的增大 : ->無法察覺差異,類似於繞射效應。 直觀上我也是這麼認為.. : 這個結果或許也可以支持一個現象 : 當眼鏡戴的不舒服時(若剛好是雙眼融像的問題) : 降度數,增加模糊,可以解決配戴者的問題。 恩..大概4個月之前.. 有位版友有拿一本書翻開來給我看.. 內容是說明給予清晰度提升時..會伴隨著壓力.. 作者並不知來源為何..所以提倡用降度數的方式來解除這項壓力.. 要消除這項壓力.. 變清晰時就必須降低幅輳負擔..縱使帳面上的輻輳需求是相同的.. 我的處理手法是當新視遠處方變清晰時.. 就會給予些許光心偏移或稜鏡處方來降低視遠時的輻輳負擔.. 這就是我在optical版 #1D_AdBg6篇所採取的方式.. 但是此舉伴隨而來的缺點是..光心偏移時會出現 (A)色散現象.. #不可能消除..除非使用疊合透鏡.. 可以參考optical版 #1F3V6X0O篇.. (B)靜態影像變型.. #BI稜鏡配戴者會抱怨影像凸起.. BO稜鏡配戴者會抱怨影像凹陷.. (C)動態影像晃動.. #零階晃動和稜鏡量值成正比.. 一階晃動和鏡片屈光度及偏心程度一次方成正比.. 一階晃動可以靠鏡片設計來降低..如前弧變彎或非球面.. 我的配鏡價值觀是..滿足需求並且希望不會帶來太多的不舒適.. 不舒適主要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來自於肌肉負擔.. 症狀通常是一開始不明顯..但是配戴時間越久或配戴者年紀越大..症狀會加重.. 第二種是來自於影像變型或晃動.. 症狀通常是一開始就會撲面而來..但是配戴時間越久..症狀會越顯輕微或被適應.. 配鏡時不舒服..也許店家會直接叫配戴者去適應來打發消費者.. 但是我的價值觀是認為值得去適應的是影像晃動..而不是肌肉負擔.. 要驗證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很簡單.. 一般眼鏡晃動是零階和一階的組合.. 除非給予稜鏡量值超大..不然消除一階晃動通常就會舒適.. 一階晃動和偏心程度成正比.. 通常給予遮片來縮小鏡面就可以達成大幅壓低晃動.. (如測試鏡架鏡面半徑才1.5cm..此時一階晃動就相當低..) 因此給予遮片遮蔽..若配戴者會表明壓力消除.. 就肯定不適是來自於影像晃動..此時請消費者去適應才是個合理的處理方式.. 若給予遮片遮蔽..配戴者仍表明壓力持續存在.. 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是否處方簽需要進一步調整.. 提升度數會有兩個壞處.. (a)一階晃動會增加 #可以靠縮小框面,變更鏡片設計, 或給予遮片幫助消費者去適應.. (b)變清晰..幅輳負擔會增加.. #給予光心偏移或稜鏡處方藉以舒緩輻輳負擔.. 此舉辦隨著將肌肉負擔切換成影像晃動.. 可以靠縮小框面或給予遮片幫助消費者去適應.. **其實對於BI稜鏡處方我們可以再度變更鏡片設計再壓制..這點以後再介紹.. 以上就是我將肌肉負擔不斷的轉換成影像晃動的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179.100 ※ 編輯: kramnik 來自: 114.40.179.100 (01/28 12:48)

01/28 17:39, , 1F
配鏡時不舒服..也許店家會直接叫配戴者去適應來打發消費者..
01/28 17:39, 1F

01/28 17:39, , 2F
超級中肯....而且大多店家都會照樣畫葫蘆
01/28 17:39, 2F
文章代碼(AID): #1F8tryZD (optic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F8tryZD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