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病逝 湖北新增2447例69死已刪文

看板nCoV2019作者 (竹碳烏龍)時間4年前 (2020/02/07 11:10), 編輯推噓-12(2148)
留言24則, 1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nightwing (內觀自心)》之銘言: : 大陸湖北武漢的眼科醫師、34歲的李文亮6日晚間因新型冠狀病 : 毒肺炎(武漢肺炎)病逝。有陸媒指出,李文亮2019年12月30日 其時他當初發那個東西是被很多網友罵得很慘,簡單來說就是造謠之芸芸 有人說從這位醫生當時的狀況可以看出大陸有掩蓋疫情,這點是錯誤的 因為如果今天是在台灣也會是一樣的狀況 首先被抓的不止這個醫生,還有一些網友也被通告批評這八個是源頭,大 陸對於這八位醫生算是手下留情了,2012年保定也有相關的流傳,說有sars 當時傳播人判兩年,所以對比這八位大陸針的手下留情了 其次他是一名眼科醫生,拿到台灣大概就是美容整形的醫生,突然在網路上 說蔡政府隱瞞疫情台灣有比大陸更嚴重的病毒這樣 目前看起來對岸應該是有針對性的想要立典型來導引與論,從不足變成犧牲奉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81.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1045037.A.407.html

02/07 11:13, 4年前 , 1F
散佈謠言 和 揭露事實 應該是兩碼子事吧
02/07 11:13, 1F

02/07 11:15, 4年前 , 2F
拿到台灣 不用眼科醫師 耳鼻喉科就會發覺不對勁了
02/07 11:15, 2F

02/07 11:15, 4年前 , 3F
又來幫中共掩蓋疫情的事實洗地啊?
02/07 11:15, 3F

02/07 11:16, 4年前 , 4F
華春淫自己都說溜嘴了1/3就開始向美國通報,然後湖北還
02/07 11:16, 4F

02/07 11:16, 4年前 , 5F
搞萬家宴說可防可控?你他媽說說看這哪裡不是隱瞞
02/07 11:16, 5F

02/07 11:17, 4年前 , 6F
對美國就不隱瞞,然後對自己國內人隱瞞到爆炸了直接封城
02/07 11:17, 6F

02/07 11:17, 4年前 , 7F
以ptt最酸的經驗最多先噓個「是真的補推」或「勿忘督割
02/07 11:17, 7F

02/07 11:17, 4年前 , 8F
」之類的,倒不至於會被罵翻……大概……
02/07 11:17, 8F

02/07 11:19, 4年前 , 9F
台灣的通報機制是正常的
02/07 11:19, 9F

02/07 11:20, 4年前 , 10F
版主不管一下這些亂版五毛嗎??
02/07 11:20, 10F

02/07 11:24, 4年前 , 11F
發生在台灣會是一樣情況?太小看台灣醫療能力了
02/07 11:24, 11F

02/07 11:25, 4年前 , 12F
台灣有痛過所以變強 中國可以先面對自己防疫爛的事實嗎?
02/07 11:25, 12F

02/07 11:26, 4年前 , 13F
再亂阿 嘔嘔嘔嘔嘔
02/07 11:26, 13F

02/07 11:27, 4年前 , 14F
你知道台灣通報制度是報備制嗎
02/07 11:27, 14F

02/07 11:27, 4年前 , 15F
工三小
02/07 11:27, 15F

02/07 11:27, 4年前 , 16F
等著看Zarooor甚麼時候跑來附和
02/07 11:27, 16F

02/07 11:28, 4年前 , 17F
台灣會把眼科醫生調去前線嗎
02/07 11:28, 17F

02/07 11:29, 4年前 , 18F
笑死這邏輯
02/07 11:29, 18F

02/07 11:29, 4年前 , 19F
邏輯錯亂到不可思議
02/07 11:29, 19F

02/07 11:32, 4年前 , 20F
有過SARS經驗,台灣醫生不會那麼白爛
02/07 11:32, 20F

02/07 11:33, 4年前 , 21F
中國就是維穩第一,才會生靈塗炭
02/07 11:33, 21F

02/07 11:33, 4年前 , 22F
跟你說啦 在台灣那個群組對話會在第一時間被PO到PTT八卦
02/07 11:33, 22F

02/07 11:33, 4年前 , 23F
版 然後記者會在第一時間抄好 之後馬上就全台都知道了
02/07 11:33, 23F

02/07 11:35, 4年前 , 24F
這種文桶一桶好嗎
02/07 11:35, 24F
文章代碼(AID): #1UFDKjG7 (nCoV2019)
文章代碼(AID): #1UFDKjG7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