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業界譏華納不再是我們兄弟 惹毛娛樂圈

看板movie作者 (臺中阿湯哥)時間3年前 (2020/12/09 15:38), 編輯推噓43(44170)
留言115則, 4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新聞網址: https://www.toy-people.com/?p=58003-1 業界譏華納不再是我們兄弟!院線、串流同步策略惹毛娛樂圈 華納母公司回應:會再做 調整 華納媒體幾天前宣佈,為因應疫情對戲院業的衝擊,2021 年自家所有新片(含今年底上 映的《神力女超人 1984》)均改採院線、串流(HBO Max)同步策略發行,此消息曝光後 ,立刻引發業界劇烈反彈,各大媒體均報導,在消息發佈前,華納媒體的許多合作夥伴都 對該計劃毫不知情,聽聞後相當不滿。 首先公開表達憤怒的,是今年都在寒冬中苟延殘喘的 AMC、Regal 等連鎖影院龍頭,因為 串流的同步,恐將瓜分掉原本可能仍打算進電影院觀賞的族群。和華納兄弟長期合作發行 電影的傳奇影業,則被爆已打算展開訴訟,因為他們旗下的《哥吉拉對金剛》(Godzilla vs. Kong)與《沙丘》(Dune)也被納入同步策略,而傳奇竟是消息宣佈當天才被告知 。 面對外界諸多的批評,華納媒體的母公司 AT&T 的首席執行官約翰史坦基(John Stanke y)在週二上午舉行的瑞銀全球 TMT 虛擬會議上表示:「每當要更改策略時,我都知道必 會引發一定程度的反彈雜音,但我認為到最後,理性的那群人會退一步、綜觀這整個情況 並說,在接下來幾個月裡提供給戲院經營者確定可發行的內容,能讓他們開始計劃並重啟 他們的業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史坦基意指,院線、串流同步的實施,至少可以確定電影的檔期不會再因為疫情而繼續推 延,戲院業者不必擔心缺乏新片攬客。 然而史坦基口中的反彈雜音,恐怕並不小。為華納兄弟產出多部賣座強片的名導克里斯多 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昨日受訪時罕見不給華納面子,公開動怒抨擊這項決策 ,直批華納不尊重辛苦製作這些作品的幕前幕後團隊,讓他們一覺醒來才驚覺,他們只不 過是在替世上最差勁的串流平台打工。 對此不滿的,還包括替華納執導《自殺突擊隊:集結》(The Suicide Squad)的詹姆士 岡恩(James Gunn)和《沙丘》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等多位電影人, 維勒納夫認為傳統的院線發行對《沙丘》而言非常重要,岡恩則據傳對華納先放出這令人 沮喪的消息才向參與此片的同仁做事後補償,感到不受尊重。 華納兄弟顯然已被業界貼上「最不友好片廠 」的標籤,但史坦基認為他們的決策是「友 好」的:「在我來看,這是非常友好和創新的方法。」史坦基不排除這個為期一年的同步 策略會有調整:「 今年我們正處於疫情流行的罕見時刻,而只要我們撐到最後,人們也 願意再次團聚一塊看電影,我們便將會以不同的方式調整並執行這個策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6.89.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7499535.A.E6B.html

12/09 15:45, 3年前 , 1F
目前美國導演工會好像也要開始杯葛華納
12/09 15:45, 1F

12/09 15:45, 3年前 , 2F
你要改變也要先說阿 這跟當天看報紙才知道有啥兩樣
12/09 15:45, 2F

12/09 15:45, 3年前 , 3F
難怪被罵-.-
12/09 15:45, 3F

12/09 15:46, 3年前 , 4F
在家看或平板看就是劣等,高貴的電影人當然不喜歡
12/09 15:46, 4F

12/09 15:46, 3年前 , 5F
Patty Jenkins今天也有接受訪問 但內容感覺是想幫
12/09 15:46, 5F

12/09 15:47, 3年前 , 6F
華納洗白 畢竟她有拿到補償金....
12/09 15:47, 6F

12/09 15:47, 3年前 , 7F
就算換了老闆華納高層依舊是那個死樣子
12/09 15:47, 7F

12/09 15:50, 3年前 , 8F
覺得有問題就是怎麼定義賣座強片,放自家串流,點閱
12/09 15:50, 8F

12/09 15:50, 3年前 , 9F
高低根本公司說了算
12/09 15:50, 9F

12/09 15:52, 3年前 , 10F
串流上片首日=免費仔首日,點閱率一定會受到影響
12/09 15:52, 10F

12/09 15:54, 3年前 , 11F
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公開資料能查到真正的串流觀看次數
12/09 15:54, 11F

12/09 15:54, 3年前 , 12F
我意思是點閱率這數字沒第三方統計,根本華納想講多
12/09 15:54, 12F

12/09 15:54, 3年前 , 13F
少就講多少
12/09 15:54, 13F

12/09 15:55, 3年前 , 14F
所以原本可能賣座的片直上串流,等於劇組被平白無故
12/09 15:55, 14F

12/09 15:56, 3年前 , 15F
被搶,不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美國的疫情真的無解)
12/09 15:56, 15F

12/09 16:05, 3年前 , 16F
像銀翼殺手那種大作誰要看串流
12/09 16:05, 16F

12/09 16:14, 3年前 , 17F
感覺諾蘭、岡恩都是看了報紙才知道 難怪氣噗噗
12/09 16:14, 17F

12/09 16:21, 3年前 , 18F
垃圾華納
12/09 16:21, 18F

12/09 16:22, 3年前 , 19F
決定上串流很正常,只是華納沒有先協商。
12/09 16:22, 19F

12/09 16:23, 3年前 , 20F
天能賠了超多。
12/09 16:23, 20F

12/09 16:24, 3年前 , 21F
很多導演想拍的電影,其他片商也不會給他們拍啦,
12/09 16:24, 21F

12/09 16:25, 3年前 , 22F
不爽點就是協商加錢。
12/09 16:25, 22F

12/09 16:31, 3年前 , 23F
非常事期用非常手段可理解 但不事先知會一點不厚道
12/09 16:31, 23F

12/09 16:31, 3年前 , 24F
好奇這種直接上串流,分紅要怎麼算,點擊數高低嗎
12/09 16:31, 24F

12/09 16:31, 3年前 , 25F
,還是就都沒有?
12/09 16:31, 25F

12/09 16:33, 3年前 , 26F
覺得上串流是趨勢,只是條件談到大家滿意了沒
12/09 16:33, 26F

12/09 16:34, 3年前 , 27F
從跟華納合作的導演反應來看 直接上串流=零分紅
12/09 16:34, 27F

12/09 16:35, 3年前 , 28F
WW2導演有獲得千萬美元補償金 所以幫華納說話
12/09 16:35, 28F

12/09 16:46, 3年前 , 29F
原本有簽分紅一定都是用票房去算,華納沒先跟這些人
12/09 16:46, 29F

12/09 16:47, 3年前 , 30F
先溝通好就宣布消息真的很白目,但也或許是想用WW2
12/09 16:47, 30F

12/09 16:47, 3年前 , 31F
直接宣布 明年上映那些導演演員大概都不知情 分紅
12/09 16:47, 31F

12/09 16:47, 3年前 , 32F
肯定也都沒重談當然氣吧
12/09 16:47, 32F

12/09 16:47, 3年前 , 33F
來測收益再跟後面上檔的談
12/09 16:47, 33F

12/09 16:47, 3年前 , 34F
天能賠了一億美金當初也照諾蘭的想法上院線 實際上
12/09 16:47, 34F

12/09 16:49, 3年前 , 35F
就這樣 只上映電影院就準備賠錢
12/09 16:49, 35F

12/09 16:50, 3年前 , 36F
有點疑惑直上串流的還有機會報奧斯卡嗎
12/09 16:50, 36F

12/09 16:51, 3年前 , 37F
個人認為上映一個月後再上串流也無傷大雅
12/09 16:51, 37F

12/09 16:52, 3年前 , 38F
想上串流就走環球17天折衷模式。這種ALLIN被幹正常
12/09 16:52, 38F

12/09 16:52, 3年前 , 39F
但我不住美國,不知道美國人是不是要冒生命危險上戲
12/09 16:52, 39F
還有 36 則推文
12/09 18:17, 3年前 , 76F
是在?
12/09 18:17, 76F

12/09 18:19, 3年前 , 77F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為什麼華納不先看神力女超人2的
12/09 18:19, 77F

12/09 18:19, 3年前 , 78F
實驗結果再決定啊。一下子就決定2021大片全部都要
12/09 18:19, 78F

12/09 18:25, 3年前 , 79F
天能本來就不是大眾片,拿來試水溫也看不準
12/09 18:25, 79F

12/09 18:25, 3年前 , 80F
花木蘭看預告就知道八九成會炸掉,所以也看不準
12/09 18:25, 80F

12/09 18:27, 3年前 , 81F
對 更別論天能美國上映時大城市戲院全關。拿天能來
12/09 18:27, 81F

12/09 18:27, 3年前 , 82F
看很蠢
12/09 18:27, 82F

12/09 18:30, 3年前 , 83F
迪士尼都是自己的就沒這煩惱
12/09 18:30, 83F

12/09 18:55, 3年前 , 84F
電影院或是說大銀幕看才有震撼的感動
12/09 18:55, 84F

12/09 19:10, 3年前 , 85F
院線串流同時上映 還準備先斬後奏 是想搞死誰
12/09 19:10, 85F

12/09 19:15, 3年前 , 86F
0807嗆的很大聲 我們建議0807立刻飛往美國 體驗下
12/09 19:15, 86F

12/09 19:15, 3年前 , 87F
第一強權的慘狀 再來說電影院該不該看
12/09 19:15, 87F

12/09 19:41, 3年前 , 88F
迪士尼 笑而不語
12/09 19:41, 88F

12/09 20:03, 3年前 , 89F
川粉也可以在這個推文崩潰,笑了
12/09 20:03, 89F

12/09 20:32, 3年前 , 90F
話說直上串流對領薪水的劇組應該沒差吧?有差的是
12/09 20:32, 90F

12/09 20:32, 3年前 , 91F
導演、製片和有分紅合約的演員?
12/09 20:32, 91F

12/09 20:55, 3年前 , 92F
這決策已經對那些導演很傷了,竟然還沒先討論過,
12/09 20:55, 92F

12/09 20:55, 3年前 , 93F
本來就該被罵
12/09 20:55, 93F

12/09 21:26, 3年前 , 94F
其實串流勢必影響戲院,不論同步或誰後勢必都有衝擊
12/09 21:26, 94F

12/09 21:26, 3年前 , 95F
,這也代表著電影院通路長久以來的霸勢姿態終於風水
12/09 21:26, 95F

12/09 21:26, 3年前 , 96F
輪流轉。但上串流也不是代表片商後顧之憂,畢竟現在
12/09 21:26, 96F

12/09 21:26, 3年前 , 97F
網路這麼方便,開個直播就能一家烤肉萬家香,加上人
12/09 21:26, 97F

12/09 21:27, 3年前 , 98F
的預算跟時間有限,太多的訂閱也是有排擠效應,而且
12/09 21:27, 98F

12/09 21:27, 3年前 , 99F
對作品也有傷害,現在都採大禮包模式,人類對太容易
12/09 21:27, 99F

12/09 21:27, 3年前 , 100F
取得東西會容易沒有帶入感,這對經營IP來說也是隱憂
12/09 21:27, 100F

12/09 21:27, 3年前 , 101F
12/09 21:27, 101F

12/10 00:08, 3年前 , 102F
粗糙的操作
12/10 00:08, 102F

12/10 00:15, 3年前 , 103F
投拜登的多的是支持繼續stay-at-home/ shelter-in-
12/10 00:15, 103F

12/10 00:15, 3年前 , 104F
place的城市人啊 特別是可以在家工作的都市精英們
12/10 00:15, 104F

12/10 00:15, 3年前 , 105F
直接上串流根本很符合民主黨的防疫路線 好萊塢這
12/10 00:15, 105F

12/10 00:15, 3年前 , 106F
種民主黨大本營就認了吧
12/10 00:15, 106F

12/10 00:22, 3年前 , 107F
我也是看報紙才知道www
12/10 00:22, 107F

12/10 00:43, 3年前 , 108F
改華納姐妹呀
12/10 00:43, 108F

12/10 01:23, 3年前 , 109F
滑那社會正義姊妹
12/10 01:23, 109F

12/10 06:14, 3年前 , 110F
死要賺
12/10 06:14, 110F

12/10 06:51, 3年前 , 111F
某族群不是很挺防疫嗎
12/10 06:51, 111F

12/10 06:52, 3年前 , 112F
所以為了賺錢,應該繼續影院上映,別管觀影人生死才
12/10 06:52, 112F

12/10 06:53, 3年前 , 113F
是你們兄弟?
12/10 06:53, 113F

12/10 13:16, 3年前 , 114F
戲院產業不爽很正常吧 沒協商你上串流戲院是要賺
12/10 13:16, 114F

12/10 14:35, 3年前 , 115F
連事先協商通知都不肯還是新聞出來才知道 這叫兄弟?
12/10 14:35, 115F
文章代碼(AID): #1Vq7yFvh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