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大家覺得屍速列車最敗筆的劇情是那一段?

看板movie作者 (六四母)時間7年前 (2016/09/12 16:40), 7年前編輯推噓5(5010)
留言15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izanwan (地地)》之銘言: : 個人認為真的是小女孩在隧道裡唱歌的那段 : 真的超突兀的阿!!!完全不協調 也不知道是那個天才編劇想出來的 : 個人覺得整部片的敗筆就在這段呢 : 大家覺得呢 這段真的還好啦 單純有趣來討論一下 其實我看到最後,孕婦下車 陣地失守的樣貌 我還蠻入戲的 很想就算了直接跳下橋 是我的話八成就是會放棄生命 被咬一咬算了的那型 那麼這樣的我 別說唱歌,直接手機拿起來播電音開PARTY都有可能 那麼有一些其他喪屍設定的討論 他們死了嗎? 這其實很有趣 目前看到最多著墨的大概是陰屍路第二季 大概就是在討論喪屍到底死了沒?關於那種情感的連結 都N年前的第二季 我就直接暴雷了 就還有人把家人喪屍養著,每天餵活雞 假設沒有直接的醫學證據 一般人的確可以將之視為「生病」 高中生看著隊友打不下手 設計這橋段應該也是類似這種感情的延續 譬如「是我早就一槍爆頭了」上帝視角講這話太容易了 幸好真實世界你不用幹這種事~ 阿兵哥也是 連搶救雷恩的厄本都能掙扎那麼久了 看到黑影就開槍也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 再多一點的腦補 這都是一天之內的事 資訊應該也沒那麼完整 到底殭屍是怎樣的? 這部戲看來也沒有要描述那麼清楚 也沒有很嚴謹的設定 這也都是真的 就是一個節奏很急促、有創意的喪屍小品 就像是用火車內的人來看世界之戰的世界 有那種感覺 之前PO文有提到 日本接下來應該也會有一部漫畫改編的作品 漫畫對殭屍的描述又跟傳統喪失完全不同 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ZQN 請叫我英雄 喪屍到底算不算死了? 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現實世界 基本不太可能是一天就能確認的啊 就延伸討論啦 回到主題的話 還是只能是爸爸摀殭屍嘴巴 前面可是主角威能 一個打十個欸 這失誤太低級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39.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3669641.A.110.html

09/12 16:42, , 1F
一個打十個是大叔吧
09/12 16:42, 1F
爸爸也是啊 球棒盾牌拿起來猛尻欸 ※ 編輯: liusim (36.233.139.120), 09/12/2016 16:43:46

09/12 16:43, , 2F
剛跑完馬拉松最後衝刺 沒力氣打了
09/12 16:43, 2F

09/12 16:46, , 3F
才24小時應該不會直接把殭屍當死人 軍方審慎開火很正確
09/12 16:46, 3F

09/12 16:52, , 4F
我忘記哪部電影有演到 殭屍是病 打血清之後會恢復
09/12 16:52, 4F

09/12 16:52, , 5F
但是死不了 威力大增
09/12 16:52, 5F
我是傳奇好像也不是死掉

09/12 16:54, , 6F
為什麼車上會有盾牌這種東西啊?
09/12 16:54, 6F
在車站的時候摔角大叔撿警察的 救了主角一命 ※ 編輯: liusim (36.233.139.120), 09/12/2016 16:55:47

09/12 16:56, , 7F
盾牌是馬大叔上車的時候撿的啊
09/12 16:56, 7F
※ 編輯: liusim (36.233.139.120), 09/12/2016 16:59:51

09/12 17:30, , 8F
我只覺得原PO對蘿莉和爸爸態度差很多歐 Q
09/12 17:30, 8F

09/12 19:31, , 9F
主角整天打了一堆殭屍,後來又被火車壓,把火車重物搬開
09/12 19:31, 9F

09/12 19:31, , 10F
把女兒救出來又抱女兒追火車,又在火車上踹掉殭屍
09/12 19:31, 10F

09/12 19:32, , 11F
最後沒力氣很正常吧XDDD
09/12 19:32, 11F

09/12 23:46, , 12F
覺得是孕婦的皮包不塞壞人嘴裡最...
09/12 23:46, 12F

09/14 12:53, , 13F
摀嘴巴真的是很可以 普通人要從背後阻止別人一般會
09/14 12:53, 13F

09/14 12:53, , 14F
勒頸部或腰部吧 摀嘴巴反而比較難
09/14 12:53, 14F

09/14 12:54, , 15F
更正 是刻意
09/14 12:54, 15F
文章代碼(AID): #1Nrce94G (movie)
文章代碼(AID): #1Nrce94G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