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可以搶先全球上映

看板movie作者 (海)時間10年前 (2014/04/05 23:39), 編輯推噓17(23623)
留言52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盜版真的不是主要原因 純粹是台灣是美國(好萊塢)文化測試市場接受度的最好地點 台灣剛好集合了兩個特點 (1)完全對好萊塢開放電影市場 (絲毫不扶持本土電影工業) (2)台灣人非常崇美 (這是多年來累積的文化慣性) 當然,一定有人覺得對第二點無法苟同 但事實上,台灣人確實就是非常崇美的 從食衣住行育樂,生活中脫離不了美國品牌的台灣人太多了 甚至連教育理念,政治制度,社會文化,一大堆都是從美國學習來的 講個簡單的例子,台灣獲得美國免簽時,政府官員及新聞報導都把這個當成是對 台灣最大的肯定. 更別提,多少台灣人移民或留學首選就是美國 回國言必稱美國如何如何的台灣人多到爆炸 (尤其台北比較高層的政經階級 更是把美國當自己第二個家) 這樣的特性可以從好的角度來看,台灣人海納百川,接受外來事物的意願很高 從壞的角度來說,台灣人一直習慣了被美國文化殖民,也樂於被美國文化殖民, 而且被文化殖民的部分剛好是美國最表層的娛樂文化,卻不是美國政治社會或 藝術文化. (我不說是"歐"美文化殖民,因為台灣人對於歐洲悠久複雜的文化其實了解很淺薄) 因此,不只好萊塢電影喜歡挑台灣當成測試亞洲口味用的市場來調整行銷策略 連美商的消費性產品也喜歡挑台灣來當成測試用的市場 如果台灣都無法接受的產品,他們就會再去調整,因為他們認為其他亞洲地區 的消費者可能接受度更低. 如果台灣大賣的產品,他們就會更有信心去亞洲其他地區推出. 十年前,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 我覺得台灣能做為測試亞洲市場的跳板,表示台灣受重視 現在,我只覺得有點悲傷 不要誤會,我不是仇美的人,相反的,我是在美國留學的 但是真的走進去美國文化裡,會越覺得那些東西無論你再怎麼崇尚,那都是 美國文化.就像我同事也多半是留美回國的,無論他們怎樣開口閉口都是在美 國如何如何,他們去到美國依然就是台灣來的外國人,他們無法欺騙自己說自己 是美國人.無論他們多愛去美式餐廳,多愛穿美國牌子的衣服,多愛聽美國歌曲 ,多愛看美國電影,他們還是台灣人. 雖然是2014年了,但是真正願意理解台灣,珍惜台灣文化,也願意創造台灣未來 的台灣人其實不是多數. 很多台灣人只是站在台灣的土地上作著美國的夢 卻沒有睜開眼睛認真看過自己腳下的土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22.6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396712380.A.CCC.html

04/05 23:50, , 1F
雖然好來屋很重視台灣市場,但是每次太平洋爆炸
04/05 23:50, 1F

04/05 23:51, , 2F
都炸不到台灣 只會炸到上海香港 台灣真的是寶島
04/05 23:51, 2F

04/05 23:51, , 3F
超級安全der
04/05 23:51, 3F

04/05 23:54, , 4F
本土電影扶持政策 被超級301法案幹掉的 不是不扶持喔
04/05 23:54, 4F

04/06 00:02, , 5F
台灣實質上就是美國領土 跟日本一樣
04/06 00:02, 5F

04/06 00:02, , 6F
推 台灣人思考上和對美國文化的接受度很高 受影視影響
04/06 00:02, 6F

04/06 00:03, , 7F
^比其他地區/文化比起來高
04/06 00:03, 7F

04/06 00:03, , 8F
除非來個第三次世界大戰
04/06 00:03, 8F

04/06 00:06, , 9F
還好啦,反正美國就是潮
04/06 00:06, 9F

04/06 00:08, , 10F
推 「卻沒有睜開眼睛認真看過自己腳下的土地」
04/06 00:08, 10F

04/06 00:08, , 11F
沒辦法 美國的東西真的很棒
04/06 00:08, 11F

04/06 00:11, , 12F
日本跟美國一樣潮呀 全部都是好的
04/06 00:11, 12F

04/06 00:32, , 13F
那你睜開眼睛看自己腳下的土地之後,有什麼不同嗎?
04/06 00:32, 13F

04/06 00:50, , 14F
哪裡沒扶持???好不好看非重~只要不支持國片就會被罵耶
04/06 00:50, 14F

04/06 01:11, , 15F
義和團惱羞了
04/06 01:11, 15F

04/06 01:13, , 16F
樓上有嗎…很多國片被罵慘了
04/06 01:13, 16F

04/06 01:13, , 17F
樓樓上
04/06 01:13, 17F

04/06 02:31, , 18F
04/06 02:31, 18F

04/06 04:13, , 19F
美援也有相關影響罷,對於美國帝國主義,台灣的反省是相對
04/06 04:13, 19F

04/06 04:13, , 20F
比較缺乏,不過還是有,例如陳映真或台社等人,陳映真比較
04/06 04:13, 20F

04/06 04:14, , 21F
基於意識型態的玾由,台社就比較持平一點,理論也比較完備
04/06 04:14, 21F

04/06 07:31, , 22F
這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為美國是當代最強國。
04/06 07:31, 22F

04/06 07:33, , 23F
全世界早就歐美化了。或多或少的差別。能學習歐美再進一步
04/06 07:33, 23F

04/06 07:34, , 24F
發展自己一些特色的,就會成為佼佼者。
04/06 07:34, 24F

04/06 07:34, , 25F
空泛的說自己是文明大國[如以前中國],卻什麼都拿不出來的
04/06 07:34, 25F

04/06 07:37, , 26F
就會落後到國人自己都忍不住推翻前朝[滿清]/發動文革
04/06 07:37, 26F

04/06 08:33, , 27F
我愛美國
04/06 08:33, 27F

04/06 09:42, , 28F
第二點雖然不能說全台灣人 但確實有人抱持著本土的東西就是爛
04/06 09:42, 28F

04/06 10:10, , 29F
很多北美爆炸的片台灣不知為了賣得不錯
04/06 10:10, 29F

04/06 10:11, , 30F
現在連韓國也搞這招了..真囧
04/06 10:11, 30F

04/06 11:34, , 31F
最後一段 唉 這種人會愈來愈多 但也很無奈
04/06 11:34, 31F

04/06 12:32, , 32F
不然勒,台灣原本就親美親日,就跟我喜歡吃雞排飯
04/06 12:32, 32F

04/06 12:34, , 33F
那我就常常吃阿,只是因為喜好而買單有何問題
04/06 12:34, 33F

04/06 13:09, , 34F
美簽的例子不太對吧 全世界都知道要拿美免簽的難度 任何
04/06 13:09, 34F

04/06 13:10, , 35F
政府辦到了 一定都會拿來Promote 不過美國文化深耕台灣是
04/06 13:10, 35F

04/06 13:10, , 36F
事實啦~
04/06 13:10, 36F

04/06 13:11, , 37F
全世界也沒幾國不崇美
04/06 13:11, 37F

04/06 14:08, , 38F
04/06 14:08, 38F

04/06 14:23, , 39F
其實亞洲都崇美
04/06 14:23, 39F

04/06 14:28, , 40F
我覺得不需要扯到文化的層面,這又把單純的結果拉得太高放
04/06 14:28, 40F

04/06 14:28, , 41F
得太大,完全就商業上來考量會比較簡單一點
04/06 14:28, 41F

04/06 20:20, , 42F
說亞洲都崇美本身就是美國化的觀點阿,先不論伊斯蘭世界
04/06 20:20, 42F

04/06 20:21, , 43F
連整個英國舊日殖民的影響力都直接忽略。當然啦,全球化
04/06 20:21, 43F

04/06 20:22, , 44F
的影響之一就是重寫全球文化地理分布版圖。
04/06 20:22, 44F

04/06 20:23, , 45F
只談商業會有很多東西解釋不出來,文化本來就是存在的問題
04/06 20:23, 45F

04/06 20:24, , 46F
至於那個雞排飯的比喻有點誤失,應該是當喜歡麥當勞喜歡久
04/06 20:24, 46F

04/06 20:24, , 47F
了,也吃習慣了,有天想吃台灣雞排飯的時候卻發現早消失了
04/06 20:24, 47F

04/06 22:48, , 48F
美國文化輸出本來就很大 台灣不太可能抵的住
04/06 22:48, 48F

04/07 00:33, , 49F
說到崇美 台灣可能還比不上日本
04/07 00:33, 49F

04/07 00:50, , 50F
不過大部分的消費者根本無法理解自己的品味是被塑造這點
04/07 00:50, 50F

04/07 00:55, , 51F
力量就是知識,好壞的標準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還沾沾自喜
04/07 00:55, 51F

06/12 23:48, , 52F
其實第二點你不用解釋那麼多 我想大部分人也覺得台灣崇美
06/12 23:48, 52F
文章代碼(AID): #1JG2EypC (movie)
文章代碼(AID): #1JG2EypC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