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看板movie作者 ( Le rayon vert)時間10年前 (2014/02/14 21:5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5936416 Adele,一個法國的高一文組女生,喜歡閱讀,擅長的科目是英文 ,但她的哲學成績並不好。她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有時她會和朋友 一起上街抗議。 在她這個年紀的法國同儕裡,有著和台灣不同的氛圍,而學校教 育則是截然不同的:她的同學有異性戀也有同志,當她心情不好的時 候,她的手帕交會帶她去同志酒吧;身邊的同性友人喜歡聊關於學校 裡的男生長得帥不帥,而對於同志議題則是持著不一的立場,有人覺 得沒什麼大不了,有人則覺得很噁心。課堂裡的文學課所講述的,不 是四書五經,而是文學作品對於情感和心靈的探索。她很喜歡這些東 西,但她偶爾上課時也會出神,因為她有屬於她自己的煩惱。 她不知道她喜歡的是男生還是女生,抑或兩者皆是。在她高一的 時候,學校裡的一個高三理組男生喜歡上她,約她出去吃飯聊天看電 影,並且在電影院裡和她接吻;但她回家以後念念不忘的卻是那個她 在街上看到的藍髮女孩,她甚至想她想到一邊幻想她們兩人親熱一邊 自慰。而在學校裡和好朋友彷彿曖昧但實則為一時衝動的親密接觸, 也讓她非常困擾,甚至因而一個人在房間裡暗地裡流淚。 直到有一天她因此依然鬱鬱寡歡,於是一個人漫無目的地晃到女 同志酒吧,沒想到湊巧又遇見了那位藍髮女孩Emma;而兩個人的故事 就此展開,但之後還有許多的人生歷練在等著她們。 *** 儘管在電影語彙上個人並不是那麼欣賞導演柯西胥(Kechiche) 的手法,例如畫面絕大部分都以臉部和全身這兩種為主,因此訊息控 制準確但也因而或許缺乏更進一步的層次感(因為連所有的配角對話 鏡頭都是同樣的尺寸);但從更大的脈絡來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 色》中所勾勒出的Adele的生活(這正也是原片片名),以一個台灣觀 眾觀之實在不得不佩服法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同樣是金棕櫚獎的得 主《我和我的小鬼們》(Entre le murs)更是一部以法國教育為主題 的電影,但坎城讓這樣的電影獲得首獎不但不會遭人非議備說是大法 國主義的傳聲筒,而且正是因為該國文化(請注意不是次文化)有其 深厚的底蘊讓人不得不衷心佩服。 全片以Adele班級的文學課作為第一場戲。課堂裡探討的不是四書 五經,而是一部講述男女感情的小說。其實探討四書五經不是不可以 ,因為更重要的是上課以及探討的方式,否則就算是《琵琶行》這樣 感嘆年華的作品,在死背的注釋底下也只會變得扁平,絕大部分讀過 的中學女生也無法藉此看到歲月的殘酷,甚至也因為教育讓人無法真 正探索自身內心最深刻的情感,有一天也將被同化為體制的一部分而 也跟著變得現實。而課堂裡所探討的主題,想當然爾也是呼應Adele的 心境的,但這樣的呼應在台灣是無法呈現出來的。 而Adele個人儘管是一個纖細而多愁善感的女孩,但她的朋友們也 並非每個人都是文藝青年,他們會聊學校裡的帥哥也會聊別人和自己 的外表。而當他們聊到別人的性向時,理所當然地也會有人恐同,因 為這關乎到每個人生理上的反應,自然會有喜好和厭惡的問題;但值 得注意的是片中對Adele去同志酒吧反彈的友人,理由是因為Adele會 去她家裸睡,而不是Adele在行為上沒有任何侵犯她的具體行為,她就 找一群教友在路邊把Adele圍起來。而Adele的男性同志友人也會為了 這件事公然和幫她向其他友人叫囂;在這裡所呈現出的是更重要的, 就是每個人在不具相當侵略性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立場(這裡的問題 很複雜:例如我們通常會傾向於認為3K黨被法令禁止是合理的,那麼 反多元成家是否可以被比喻為較輕微的新3K黨呢?而法國的法令也有 相當程度的爭議,例如沒記錯的話法國也有禁止女性穿著包裹全身的 回教女性泳裝的法令但卻引起反彈,因為這似乎是兩種價值觀的衝突 ,而且一旦禁止彷彿就妨礙了自主想要如此穿著的女性的自由)。 也因此,Adele的不安或許是來自自己的:儘管她有一個對同志議 題並不敏感的家庭但尚稱和平相處,而相較於Emma的家庭的開放和勇 於嘗試,兩個家庭的對照也讓劇情顯得更加立體豐富;而她有時也願 意和男性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她最愛的最終還是Emma,而Emma也直 言她是更契合的性伴侶。也許是家庭的向心力讓她背離了性向所趨, 但無論如何在全片結束也就是原著的第二章為止,她依然沒有一個肯 定的答案。或許答案不是「每個人在某個程度上都是同志」,至少個 人並不認為這樣的答案是必然正確的,因為換個方式而言「每個人在 某個程度上都是異性戀」也是具有同等有效性的,前者固然是從弱勢 立場發言,但既然能和後者並陳,因此對於問題的回答並沒有更清楚 。或許片中Adele身邊各式各樣的友人所暗示的訊息會是比較適切的答 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及偏好,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每個人 都有表達自己的自由。 然而更驚人的底蘊不只是在劇情中所呈現的法國生活以及教育而 已,在該片的選角我們甚至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底蘊是如何地深植人 心:Adele是一個豐滿而甜美的女孩,可以說是有點嬰兒肥也不為過; 當她走去上學時,或許她那雙大腿因為不太常運動而略嫌不夠結實健 康,但更重要的是法國電影能夠不顧絕大多數的鏡頭會將人體拍攝得 較胖的問題,而將各式各樣的角色呈現在螢幕之前,絕對是他們的電 影最值得引以為豪的地方之一(在減肥這件事上女性對自己的身體究 竟有沒有根本的自主權?還是被意識形態操弄而不自知?要知道多年 前桃園徹查國道檳榔攤時,檳榔西施也是認為自己有身體的自主權的 ;暫時擱置關乎生存的工作權問題,在自主權的問題上兩者的類型其 實是一樣的,只是程度輕重的不同罷了)。也因此法國也才能夠成為 各式各樣非樣板女星的國家之一;而片中對於同志情慾及身體探索之 深入,除了畫面宛如像片中的雕像和畫像一樣講究以外,在細節的 刻畫上也相當詳實而讓人大開眼界(或者說是吸收新知XD)。 雖然未必喜歡片中的導演手法,但在片中看到的其他東西對一個 台灣人而言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值得一個和友人同行去電影院時被誤 認為是同志情侶的人寫下這些觀察;有人願意祝福同志當然是好事一 件,但既然她們的祝福很不湊巧地對當事者不合用,或許就表示台灣 在這些事上已經在進步了,但還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 其餘電影短文請見:http://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68.142 ※ 編輯: prc 來自: 1.162.68.142 (02/14 22:13)

02/14 22:53, , 1F
推~
02/14 22:53, 1F

02/23 15:04, , 2F
推電影裡的法國教育
02/23 15:04, 2F
文章代碼(AID): #1I_Y0hWe (movi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_Y0hWe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