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 被出賣的台灣

看板movie作者 (在浴缸中唱歌的人)時間13年前 (2010/08/18 23:42), 編輯推噓34(36248)
留言86則, 4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被出賣的台灣》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呢? 《被出賣的台灣》以戒嚴末期的台灣為主題,試圖呈現國民黨政權對台灣人民的 壓抑迫害、台灣人在威權下對獨立與民主的追求、以及美國在戰略外交考量下對國民 黨的縱容。這部電影有其關懷的對象、主題,以及明確的政治訴求,就這些特點來說, 或許可以用「人權電影」一詞加以歸類。 但,它是不是一部「歷史電影」呢? 其實所謂「歷史電影」,重點常常不是在「還原歷史真相」──我們永遠不可能 將歷史「完全」還原。當創作者在「說故事」(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寫小說畫漫畫…)時, 也多半會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使其更富故事性或更能凸顯主題。於是我們在 閱讀這些歷史再現(representation)的文本時,其實不必要求創作者要「百分之百」 地「忠於事實」。而過於注重枝微末節的「史實」的故事,常常也都不怎麼「好看」。 《被出賣的台灣》一片,製作方在片頭開宗明義地告訴觀眾,本片的靈感是自一 連串在台灣發生的歷史事件啟發(inspired by)而來,在故事進行當中,略通近現代 台灣史的觀眾應當也能輕易地為片中的各個事件找到藍本:江南案、陳文成案、美麗 島事件、林宅血案……故事的作者將這些事件、陰謀揉合起來,建構了一個80年代初 期,美國政府──國民黨政權──台灣人民的互動圖像。於是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 事,卻有著反映該時期歷史圖像的企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本片當然是一部歷 史電影。 然而,當我們以「歷史電影」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時,它的種種缺失也就暴露了 出來。在檢視本片「再現」歷史的種種手法與成果時,我們看到了一個與台灣相像的國 度,卻又不是我們所認識的台灣。 失去脈絡的「真實」 在理解到「歷史電影」所具有的虛構性後,或許就比較可以接受片中一些處理得 不夠細緻的地方;比方說,比較可以接受為什麼80年代的台北在片中看起來像是50年 代的西貢、為什麼片中演員的國、台語都有一點奇怪的腔調、或者為什麼一個台籍異 議份子竟能當上故宮院長(多麼具有政治圖騰意味的頭銜!)……儘管這些細節也是電 影故事背景塑造的一部份,但是這類問題並非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在去除掉這些枝節的因素以後,《被出賣的台灣》所呈現的80年代台灣是一個怎 麼樣的世界呢?隨著故事情節的進行,觀眾大致可以得到幾個印象:這是一個暴戾的 警察國家,軍警擁有絕對的權力;政府正試圖以各種非法、非人道的活動掩蓋許多不 光彩的劣行;在國民黨─中國人的專制統治之下,台灣人生活在風聲鶴唳之中;有些 台灣人以「民主」與「獨立」為理念奮起抵抗國民黨的壓迫,但遭到殘酷的鎮壓或整 肅、暗殺。 在得到這些綜觀的印象之後,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問幾個問題:如果國民黨政府只 是一個如片中所描述的高壓政權,為什麼至今仍有(而且不少)台灣人視那個年代為 Good Old Days而懷念不已?如果國民黨如此不得人心,為什麼它沒有像南非國民黨 (National Party)一樣,在民主化實現之後隨即崩解?如果國民黨只是以恐怖與暴力 遂行統治,為什麼當時仍有著有限的民主選舉? 這些疑問並不表示我認為片中的陳述是「假的」或者「錯的」;相反地,我相信 片中的大部分情節可能都是真實的:如前所述,片中的每一個重大事件都有其參考的 藍本,製片方應該也付出了相當的心血去閱讀、整理各種材料,於是片中每個虛構的 故事可能都是在歷史上實際發生過的:同志們之間聯絡的密語、暗號或殘酷的刑求方 式,也都可能是威權時期的運動者們真實的經歷。 然而這麼多「真實」的堆疊,其結果卻是一個看來令人陌生的圖像。我無從想像 外國觀眾對於這個故事的感覺,但是對我這個本國觀眾而言,這部電影中的台灣有如 某個不知名的異國,就像是《哭喊自由》的南非、《華麗的假期》的韓國、或者《血 鑽石》的獅子山共和國一般;事實上,專制政權的暴力壓迫、人民的抵抗、非人道的 刑求、外國勢力的干預……這些事件也發生在世界上許許多多地方,那麼在台灣發生 的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我們把片中所有的國、台語對白都改成英語,我們 是否還仍認得出這是一個在台灣的故事呢? 於是我們發現,並不是把「真實」事件寫進劇本,就會自動變成一個反映「歷史 真相」的故事。一個成功的歷史「再現」,除了對於個別歷史事件或細節的考究之外, 還需要其他更為重要的元素,亦即「脈絡」。 血淋淋卻蒼白的故事 「脈絡」是一個難以明確解釋的概念;在筆者看來,歷史脈絡包括了對於這些事 件前因後果的認識,以及歷史當事人及其後人、敘事者對於這些事件與所屬時代的記 憶。每個人的記憶是不盡相同的,但也會有一些重疊之處,於是在處理這些「再現」 的時候,該如何面對這些記憶多元性與共通性的並存,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舉例來說,威權時代的台灣是有人遭受殘忍迫害,但也有人享受著經濟發展的成 果;當時的台灣雖有人組織抗議運動,但許多人是透過地方選舉來表達意見;有些民 主運動者主張獨立,但也有些運動者傾向統一;國民黨政權似乎相當強硬,但是為了 維護對美關係也會在一些爭議上有所讓步……這些現象並非互斥,而是並存於近現代 的台灣歷史中。 《被出賣的台灣》一片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無法呈現這樣複雜的歷史脈絡;為了 完成這個故事、傳遞故事的信念,本片以「國民黨─台灣人」的二元對立為基調,將 這段歷史簡化成一個相當簡單的「壓迫─反抗」關係。本片也許反映了一部份台灣人 對威權時代的記憶或想像,但卻無法關照到另一部份台灣人對於這段時間的歷史記憶。 也正因如此,本片所呈現的戰後台灣歷史論述顯得相當地零碎而單薄。 《被出賣的台灣》選擇了一個跨度極大的範圍做為故事題材,並在這個範圍中企 圖呈現戰後台灣歷史的全貌。可是這個企圖隱含著一個假設:戰後台灣史是可以用一 些名詞加以概括連結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江南案、陳文成案……然 而這幾十年之間的台灣人,對於自身歷史的記憶,是不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而已? 除了這些重大的事件以外,我們父執長輩們的生命應該還經歷了許多事情,但在片中 我們完全看不到這些;除了那些勇敢的運動者以外,我們看不太到其他的尋常人對於 自己生活的想法,甚至也看不到他們對這些反抗運動的態度。 當然,想把這麼多樣的記憶全放進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 歷史的「再現」勢必需要取捨與簡化。但是當敘事者無法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不同歷史 當事人的不同思想、立場,而僅只是刻劃一個黑白分明的善惡對抗,那麼這個故事也 就無法再帶給觀眾更深刻的意義。觀眾所看到的,只有殘暴的軍警、血腥的鎮壓、恐 怖的刑求,但這些血淋淋的場面底下,敘事的架構卻顯得極為蒼白而虛弱。 訊息爆炸的敘事 製片方所選取的題材,在近現代台灣史上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於電影 的上映,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也再一次獲得了能見度,以影像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 前。本片的另一個企圖是在於揭露「被掩蓋的」台灣歷史真相,於是在片中,「明」 與其他角色一直對主角施以冗長(但內容其實很簡單的)說教,也對所有觀眾傳遞製片 方心目中「正確」的歷史。 這樣的做法有其無奈之處,畢竟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訊息實在太多太多,兩個小 時根本不足以就每一個訊息作細緻的處理,只好以長篇大論把故事中的種種事件給整 理起來。然而片中的這些故事也因此只剩下一些概括性的輪廓,除了表彰運動者的勇 氣與國民黨政權的陰險兇狠以外,看不太到其他更深刻的省思。 其實也許,我們原本就不應強求一部電影可以呈現幾十年來所有的歷史。如果這 部電影可以把故事聚焦在其中一個事件上,選取一個更平實的角度切入,那麼或許片 中的控訴與批判反而會更有力道,如描寫前東德的《竊聽風暴》、《再見,列寧》、 描寫納粹的《英雄教育》、描寫73年智利政變的《那年陽光燦爛》等,在我看來均屬 上乘之作;公視多年前拍攝的電視劇《曾經》全劇未曾直接抨擊威權體制,但是許多 情節卻也透露出對這個政權的批判:主角敬愛的國文老師在課堂上被帶走,主角的父 母驚惶地焚毀她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書;兩個女孩在河邊撿到了中共的宣傳品而被帶去 警總問話;當年立志從軍報國的朋友,被派去做敵後工作而人間蒸發,有家歸不得…… 或者如《誰在橋上寫字》一片,一個山地小村莊為了橋上惡作劇的木炭字「中國不好 共匪很好」而雞飛狗跳……這些作品或沉重或幽默,所描寫的也多半是大時代下小人 物的小故事,但卻能夠體現某一種特定的時代氛圍,並賦予這些事件、人物具體的面 貌。 《被出賣的台灣》採取的是一個相當傳統的手法,它歌頌這些民主運動者高尚的 人格與獻身精神,強調他們與強權的對抗。但是,在巨量的訊息當中,這部電影其實 沒有餘裕好好處理這些運動者們背後的故事。我們無法理解他們何來這麼堅定的信念, 也無法理解他們與主角生死與共的情誼如何萌發。他們的故事與性格設定,看起來宛 如只是為了使狀況外的主角進入劇情,彷彿他們是電腦遊戲裡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看起來戲份很多,對故事的實質進展卻無足輕重。 期待一個更富深度而精彩的故事 然而我們不必對《被出賣的台灣》的不理想之處過於苛責。在我看來,這部電影 的出現反映的是一群人對話語權的焦慮不安。長期以來對戰後歷史的主流詮釋,基本 上仍被中華民國─國民黨─台灣的論述所把持,威權時代對許多人來說是由很多美好 的記憶與想像所組成,有著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與良好秩序;統領黨國的強人至今仍 被許多人懷念,聲望或許高過所有民主時代的領袖或舊日的異議份子。於是雖然台灣 的政治、社會已逐漸走向民主,但是我們卻始終缺乏對威權時代歷史的反省,也未曾 有強烈的聲音要求政府對威權體制下的種種不幸與壓迫負起責任。台灣的民主化,在 許多人的想像中,可能只是黨國領袖偉大擘劃的一個步驟。至今為止,社會上主流的 媒體與價值仍多在傳播這樣的想像。 這對於一些人來說當然是非常沮喪而困擾的。雖然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官方與一 些民間團體曾經試著對這樣的圖像進行挑戰,但似乎並沒有造成真正具決定性的成果, 反而動輒得咎地遭遇到各種反對與阻礙。而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這樣的論述大有 捲土重來之勢,時值「建國百年」之際,國民黨政府企圖連結中華民國─台灣歷史的 意圖昭然若揭。 所以《被出賣的台灣》的出現既是必然也是必要,它代表了一些獨派人士對於國 民黨官方史觀敘述的反擊,在不利的狀況下爭取對自身歷史的詮釋權。這部電影在台 灣的正向意義,我認為是讓觀眾正視一個與官方說法不同的敘述,使人們了解到,有 一些人眼中的歷史與經驗是與自己不同的。 可是無可否認地,我們不能只對這種程度的結果感到滿足。《被出賣的台灣》有 著太多的盲點、太多的想當然耳,這裡的台灣是一個好萊塢所想像出來的台灣,陌生 而疏離。然而《被出賣的台灣》或許也可以作為當代人──特別是未曾經歷戒嚴、威 權的年輕一代認識台灣現代史的開端,並為下一個更完善的、更富深度而精彩的故事 作一些準備。相信在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好的作品與方式來面對、探討那些發生在我 們國家的過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89.40

08/18 23:43, , 1F
臺籍異議分子當故宮館長:杜正勝 忘了嗎?
08/18 23:43, 1F
※ 編輯: Lopiota 來自: 118.168.89.40 (08/18 23:47)

08/18 23:46, , 2F
這篇可以M了
08/18 23:46, 2F

08/18 23:47, , 3F
不過他是阿扁任命的
08/18 23:47, 3F

08/19 00:03, , 4F
寫的也太好
08/19 00:03, 4F

08/19 00:10, , 5F
這篇假貶真褒,真是高招
08/19 00:10, 5F

08/19 00:13, , 6F
The Day Deathwing Came
08/19 00:13, 6F

08/19 00:13, , 7F
推!!!! 值得M !!!
08/19 00:13, 7F

08/19 00:18, , 8F
本篇內容已經有預設的意識形態立場了,版主是故意m的嗎?
08/19 00:18, 8F

08/19 00:21, , 9F
這篇並沒有違規吧 看以政治為主題的電影怎麼可能沒立場
08/19 00:21, 9F

08/19 00:27, , 10F
我舉例,什麼叫企圖連結中華民國─台灣歷史的意圖昭然若揭?
08/19 00:27, 10F

08/19 00:28, , 11F
作者本身已經把中華民國跟台灣的歷史分開來看了,不過看看你身
08/19 00:28, 11F

08/19 00:28, , 12F
分證上的國家是什麼? 實在無法苟同
08/19 00:28, 12F

08/19 00:28, , 13F
只要是討論電影 有沒有意識形態或哪一種意識型態都可以啊
08/19 00:28, 13F

08/19 00:29, , 14F
而且 請示範"無意識型態"的影評寫法... 世界上根本沒那種東西
08/19 00:29, 14F

08/19 00:30, , 15F
請問中華民國跟台灣的歷史有一樣嗎...........
08/19 00:30, 15F

08/19 00:30, , 16F
OPIE說的也是你自己的意識形態阿 沒有人能脫離這個的
08/19 00:30, 16F

08/19 00:31, , 17F
再者 台灣歷史 就算不以獨派立場 也有大半跟中華民國分開啊
08/19 00:31, 17F

08/19 00:31, , 18F
三國征琉球 明鄭時期 清朝統治 都不是中華民國史呢
08/19 00:31, 18F

08/19 00:33, , 19F
08/19 00:33, 19F

08/19 00:33, , 20F
有意識形態的文章不能m?那有意識型態的推文?
08/19 00:33, 20F

08/19 00:33, , 21F
原波的意思是 中華民國建國前半段並不包含在臺灣歷史
08/19 00:33, 21F

08/19 00:34, , 22F
現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統治,為什麼要分兩邊實在看不懂
08/19 00:34, 22F

08/19 00:34, , 23F
現在講建國百年確實是與台灣歷史連結 這樣描述沒太大問題
08/19 00:34, 23F

08/19 00:35, , 24F
應該這樣說啦,台灣跟中華民國兩個有連結就是事實,講的很邪惡
08/19 00:35, 24F

08/19 00:38, , 25F
好文!
08/19 00:38, 25F

08/19 00:40, , 26F
我在置底文推薦此文的原因,很簡單,行文脈絡清晰,引用術
08/19 00:40, 26F

08/19 00:41, , 27F
語得當,將之前雷文沒講明白的一次分析完畢,且讓人理解本
08/19 00:41, 27F

08/19 00:42, , 28F
另外一例,他說我們卻始終缺乏對威權時代歷史的反省,也未曾
08/19 00:42, 28F

08/19 00:42, , 29F
有強烈的聲音要求政府對威權體制下的種種不幸與壓迫負起責任
08/19 00:42, 29F

08/19 00:43, , 30F
這表態的太明顯,難道過去八年這不是民進黨一直在強調的?
08/19 00:43, 30F

08/19 00:43, , 31F
片價值所在,點出本片盲點為何,可以協助大家再釐清、消化
08/19 00:43, 31F

08/19 00:44, , 32F
過去幾年來媒體讓我所聽到跟看到的難道都是幻覺嗎?
08/19 00:44, 32F

08/19 00:45, , 33F
不斷強調本文意識形態的推文 更讓人感到強烈意識形態呀
08/19 00:45, 33F

08/19 00:47, , 34F
民進黨跟我們是劃等號嗎? 一般人確實對這議題不感興趣
08/19 00:47, 34F

08/19 00:47, , 35F
若將電影之小敘事置於過去歷史洪流大敘事之異音來看,確實
08/19 00:47, 35F

08/19 00:47, , 36F
蛆蛆特別敏感??
08/19 00:47, 36F

08/19 00:47, , 37F
歡迎opie以理性筆調站在另一種意識型態批判這部電影 寫得好一
08/19 00:47, 37F

08/19 00:48, , 38F
樣會 m 的 放心
08/19 00:48, 38F

08/19 00:48, , 39F
展現了本片挑戰過去歷史軌跡的欲求,即便它是不完美的,值
08/19 00:48, 39F

08/19 00:49, , 40F
然後 sexxx 這種違規推文會不會也太不挑時機了...
08/19 00:49, 40F

08/19 00:49, , 41F
板規2 冷靜個3天吧
08/19 00:49, 41F

08/19 00:50, , 42F
得嘉許的,其他如本文所言,不能忽視有群人如此看待歷史
08/19 00:50, 42F

08/19 00:50, , 43F
中肯。
08/19 00:50, 43F

08/19 01:09, , 44F
電影引導觀眾 觀眾批判電影 這篇的觀點和電影互動很好啊
08/19 01:09, 44F
※ 編輯: Lopiota 來自: 118.168.89.40 (08/19 01:36)

08/19 01:39, , 45F
好文推
08/19 01:39, 45F

08/19 02:10, , 46F
政治魔人來囉~
08/19 02:10, 46F

08/19 02:30, , 47F
作者歷史不大好 江南本身跟運動沒關係 只是也被kmt殺害
08/19 02:30, 47F
是的,您得到它了。江南案本身其實與台灣獨立、民主運動沒有什麼關係,但是 在電影劇本將之改頭換面之後,卻變成了電影裡台灣人追求獨立與民主的象徵,而且 就本片的劇情而言,這搞不好還是本片最關鍵性的一個事件。這就是我在文中所提的, 「歷史電影」所具有的虛構性。

08/19 02:45, , 48F
江南主要是惹到蔣家跟雙/三面諜的身分而被暗殺/制裁
08/19 02:45, 48F

08/19 02:47, , 49F
跟運動沒有關係,事情鬧大一部分是因為他也幫美國做情報
08/19 02:47, 49F

08/19 02:48, , 50F
殺他等於動到美國養的小弟,所以才會驚動到美國政府
08/19 02:48, 50F
所以這裡也就可以看出「脈絡」的問題。史實上80年代的國民黨政府恐怕沒有電 影裡那麼囂張,而且就江南案後國民黨的處理方式來看,國民黨當時怕美國人怕得要 命,唯恐美國人要拋棄他們倒向中共。

08/19 03:01, , 51F
這有政治吧也能M
08/19 03:01, 51F

08/19 03:16, , 52F
政治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政治 好文!
08/19 03:16, 52F

08/19 03:53, , 53F
那到底好不好看阿 寫一堆東拉西拉的
08/19 03:53, 53F
我自認在文中寫得滿清楚的,不過如果您問我的意見,我個人並不喜歡這部電影, 也覺得實在不怎麼好看。而我整篇文章就是試著討論為什麼我覺得這電影不夠好。

08/19 04:33, , 54F
政治又怎樣了?多少電影描寫醜聞 牽涉政治
08/19 04:33, 54F

08/19 04:33, , 55F
哪來這麼多跳腳的政治魔人
08/19 04:33, 55F

08/19 04:44, , 56F
沒有扯到自己身上 都不算有政治 這片只是倒楣了點
08/19 04:44, 56F

08/19 07:07, , 57F
有東拉西拉嗎? 好不好看是自己的觀感吧 有必要這樣跳腳?
08/19 07:07, 57F

08/19 07:29, , 58F
有時候真的很奇怪只要講到這類的事
08/19 07:29, 58F

08/19 07:31, , 59F
就會有一堆人出來跳腳 彷彿踩到敏感神經一樣
08/19 07:31, 59F

08/19 07:34, , 60F
文章寫的好 版主沒道理不M吧 故意???言詞謹慎阿
08/19 07:34, 60F

08/19 08:23, , 61F
08/19 08:23, 61F
其實我在文中所提到的其他電影、電視劇,又何嘗沒有提到政治呢?為什麼討論 那些沒有爭議,討論這部電影就很敏感呢? 我的想法是,因為這個問題(對威權時代的歷史解釋)到現在都還沒完全解決,所 以才會有人覺得它是個「政治」問題,那麼現在是否更應該設法妥善處理呢? ※ 編輯: Lopiota 來自: 118.168.79.95 (08/19 09:23)

08/19 10:27, , 62F
台灣和中國的歷史關係又拿出來吵, 吵不膩阿真是
08/19 10:27, 62F

08/19 10:29, , 63F
政治人物都在無限跳針就算了, 不要看到就高潮好嗎
08/19 10:29, 63F

08/19 11:36, , 64F
真的, 說這篇有預設立場的意識型態的人, 感覺出來的立場比
08/19 11:36, 64F

08/19 11:36, , 65F
這篇文強烈多了...
08/19 11:36, 65F

08/19 12:11, , 66F
我跟外蒙古可是同一國家的人民 YA ~
08/19 12:11, 66F

08/19 13:31, , 67F

08/19 14:34, , 68F
1950年代後的台灣史根中華民國史有什麼差別?
08/19 14:34, 68F

08/19 16:45, , 69F
我覺得你講出這片主要的缺點 我也不太喜歡這部
08/19 16:45, 69F

08/19 17:33, , 70F
你的一些疑問有些奇怪,並不是說一些人會緬懷那個年代,
08/19 17:33, 70F

08/19 17:34, , 71F
就表示K黨作那些事有苦衷或是導演在醜化攻擊K黨
08/19 17:34, 71F

08/19 17:35, , 72F
就如同現在中國許多人民被洗腦甚至捍衛中國
08/19 17:35, 72F

08/19 17:36, , 73F
從你的文章我想到貼切的幾個字:不願面對的真相
08/19 17:36, 73F

08/19 17:49, , 74F
這篇寫得很好啊 有功有過而電影是以描述過為主軸
08/19 17:49, 74F

08/19 17:51, , 75F
只是對於影評的部分著墨弱了些 "電影"終究得好看優先
08/19 17:51, 75F

08/19 17:56, , 76F
至於真相 交給國民黨老人去面對吧
08/19 17:56, 76F

08/19 17:57, , 77F
有意識型態很好阿 讓大家看看K黨多愛欺負台灣人
08/19 17:57, 77F

08/19 21:02, , 78F
寫的真好
08/19 21:02, 78F
sleeping1013:轉錄至看板 Psychology02 08/20 11:59

08/22 15:51, , 79F
所謂的 中華民國 本來就充滿了可議論的問題,想認真討論的
08/22 15:51, 79F

08/22 15:52, , 80F
話,就要有做很多功課的心理準備,絕非三言兩語或簡單的
08/22 15:52, 80F

08/22 15:54, , 81F
立場選擇,就能得到令人安心的 正確 答案
08/22 15:54, 81F

08/22 20:59, , 82F
文章寫得很中肯,這部電影真的少了一些靈魂啊!
08/22 20:59, 82F

09/25 14:30, , 83F
09/25 14:30, 83F

01/17 17:03, , 84F
01/17 17:03, 84F

04/21 14:42, , 85F
04/21 14:42, 85F

10/19 00:42, , 86F
10/19 00:42, 86F
文章代碼(AID): #1CQ_zHLA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