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MINI 4WD SUPER XX CHASSIS EVO.1

看板model作者 (三倍速亂扯)時間13年前 (2010/11/29 15:23), 編輯推噓10(10017)
留言2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Toy 看板 #1CyrFAx2 ] 作者: char00790093 (三倍速亂扯) 看板: Toy 標題: Re: [分享] MINI 4WD SUPER XX CHASSIS EVO.1 時間: Mon Nov 29 15:18:30 2010 由於本文又臭又長,建議參考好讀論壇版 Mobile01 遙控與模型 http://ppt.cc/k@4Z TAMIYA田宮四驅車研習會 http://ppt.cc/P9KF ------------------------------- 我想這台車無非是提供一個不錯的架構,良好的改裝體質 不過對一個玩家來說,不管是什麼車,光是指有盒子裡面的東西是不會滿足的 多少都要東加一點、西修一些 以下是以S-XX做架構,針對車體做一些處理,並升級一些改裝零件 ------------------------------------------------ 一、改裝零件簡介 http://img26.imageshack.us/img26/9449/dsc01261o0.jpg
(一) 幻象號 S-XX版: S-XX EVO雖然是台好車,不過車子還是要有車殼才能看 剛好他的車體與EVO的馬達蓋都是透明藍色系,所以就選擇了它* (二) 中空傳動軸: 俗話說"輪下偷輕一公斤、勝過車體十公斤" 輕量化的傳動讓傳輸效率更快速 (三) 強化輪軸(黑): 會選用它除了較不容易撞歪,另一考量是此一輪軸與輪框的咬合效果比較好 (四) 制震銅求(重) 原本的兩顆銅球太輕了 XD (五) 二段鋁置導輪8/9mm(藍色限定版) 為配合EVO後導輪,使用相同的金屬藍色系 二段導輪的原理是在使用一顆導輪的情況下,提供近兩顆導輪的支撐與穩定,是不 錯前導輪的選擇 (六) 高度調整柱與FRP板: 此高度調整柱由於中段沒有螺紋的緣故,強度較一般螺絲強 通常我會拿來裝在前翼比較要求強度的地方 (七) 520培零 (八) 620培零: 田宮最好的輪軸培零!密合度與順暢度都是第一選擇 (九) 原子馬達: 田宮初階前三顆馬達之一,設計上是屬於轉速與扭力均衡型 遇到未知的軌道,原廠馬達試完後就會以這顆馬達來做初階指標來調整 (十) CARBON前翼: 也是搭配後翼、選擇一樣的CARBON材質 *:底盤我也是選用這台車。雖然只是普通ABS材質,不過我想有CARBON前後翼與強化底板 的加持 強度應該用普通的就夠,另外更重要的是想搭全藍色系 二、車體傳動 (一)齒輪修改: 為了讓傳動傳輸效率提升,齒輪的修改是第一步,也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針對各齒輪做一些小修改 1.傳動軸 http://img821.imageshack.us/img821/8911/dsc01262p.jpg
有傳動軸的車子,最大的問題就是軸上的齒輪鬆脫,碰到車子不該碰的零件而導致傳輸下 降 故在安裝傳動軸之前,需要做一點小處理來增加齒輪的咬合度 http://img21.imageshack.us/img21/4978/dsc01265am.jpg
http://img836.imageshack.us/img836/263/dsc01267a.jpg
首先將齒輪拔出來,在傳動軸與齒輪咬合的地方作打粗處理 (小弟手邊沒有砂紙,索性就拿手邊有的磨輪胎砂往來作業^^") http://img59.imageshack.us/img59/7486/dsc01271r0.jpg
在齒輪的頭端用刻磨機稍微的擴孔,方便之後上瞬間膠 http://img88.imageshack.us/img88/5074/dsc01273b.jpg
http://img59.imageshack.us/img59/2190/dsc01274g.jpg
兩端都做好處理之後、輕輕的把傳動軸敲回齒輪 這裡要細心一點,如果沒敲好的話,不是傳動軸歪掉,就是齒輪的洞壞掉 敲好後再調整與底盤的間隙、在盡可能沒有間隙的情況下、輪軸還是能正常轉動就是最理 想的狀態 http://img690.imageshack.us/img690/7558/dsc01277xb.jpg
調整好間隙後、就可以上瞬間膠 如果大膽的話,可以直接點在齒輪頭上,前提是能細緻控制流量XD 盡量避免點太多留 到齒縫 點好後就可以放在一邊做別的事情等它乾 http://img560.imageshack.us/img560/2046/dsc01327.jpg
http://img337.imageshack.us/img337/9286/dsc01328i.jpg
乾了之後,檢視齒縫是否有瞬間膠流入,如果有的話,需要徹底乾到後,用工具把殘膠挑 出 在齒輪頭上剪出一個導角,形狀猶如錐狀 其原理是避免與冠齒接觸增加磨擦,不過如果傳動軸有黏好的話,XX底盤比較不會有此情 況 底部的部分其實原本也要剪錐形減低摩擦,不過如果選用改裝中空軸就可以省去此手續 2.減速齒 http://img813.imageshack.us/img813/1067/dsc01278ug.jpg
傳統的減速齒都會有一個圓筒狀的結構來固定齒輪 不過此結構也是一大的磨擦主力,故改裝重點是減少摩擦面積、盡可能的依靠培零為主 http://img259.imageshack.us/img259/2676/dsc01279l.jpg
http://img683.imageshack.us/img683/8769/dsc01280ff.jpg
把屁股剪掉後、把洞修大一點(不過我好像修的有點過大XD) http://img255.imageshack.us/img255/7293/dsc0128101.jpg
http://img337.imageshack.us/img337/4808/dsc012820.jpg
http://img21.imageshack.us/img21/7607/dsc01283nb.jpg
準備一顆620培零、裝上後用銅軸把齒輪撐起來 後端用墊管&小墊片來做位置的微調、前面我習慣用一個導輪墊片 放在底盤上看位置是否有固定好 http://img149.imageshack.us/img149/5264/dsc01393ks.jpg
http://img89.imageshack.us/img89/4378/dsc01394i.jpg
http://img641.imageshack.us/img641/1063/dsc013950.jpg
http://img3.imageshack.us/img3/4361/dsc013960.jpg
620培零塞在4:1的減速齒內,還是可能會有鬆脫走位的疑慮,要做一點小小的加工 先將塞培零的內圓孔作打粗處理 找個不要東西將瞬間膠擠在上面,用牙籤沾取一些瞬間塗在打粗的部位 也就是間接上瞬間膠,這樣可以避免瞬間的流量太大,流入培零內造成培零黏死 (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 也可以確實的讓塑膠面與培零接合面吃到瞬間膠 把培零塞入後,就可以照上步驟安裝 3.冠齒 http://img256.imageshack.us/img256/7634/dsc01285kv.jpg
這裡的重點是在部分的地方做出導角,以避免與底盤做不必要的接觸 http://img27.imageshack.us/img27/5159/dsc01286nv.jpg
用不要的輪軸,安裝在刻磨機、上頭套一個銅軸來測寬度 http://img220.imageshack.us/img220/4581/dsc01287t.jpg
http://img718.imageshack.us/img718/4540/dsc01288je.jpg
重點大概是中間凸起的地方磨出一個小小的斜角(這裡仔細看才看得出來) 以及周圍垂直的地方磨出一個圓弧的型 圖二有加工前後的對照 4.輪軸齒 http://img87.imageshack.us/img87/8243/dsc01289qx.jpg
一般來說,中間凸起的地方我也會磨個小導角來避免磨到底盤 不過因為底盤的特性與之後要做的處理可以避免掉這些情況,故省略這顆齒輪的工 (二)底盤 http://img690.imageshack.us/img690/8426/dsc012900.jpg
在原廠的設計中,齒輪是被底盤裡的小隔間或結構給固定住 雖然它避免了齒輪的走位,不過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摩擦力,以致傳輸效率減低 以下是對底盤的小加工 http://img249.imageshack.us/img249/6874/dsc01291u.jpg
http://img228.imageshack.us/img228/2285/dsc01292s0.jpg
http://img526.imageshack.us/img526/5923/dsc012930.jpg
http://img507.imageshack.us/img507/1514/dsc01294u.jpg
http://img405.imageshack.us/img405/5568/dsc01295iy.jpg
這個處理的重點有兩的地方:輪軸齒與後冠齒的位置 1.輪軸齒的位置會有幾個凸起的結構來限制齒輪的位置,目標就是把它修掉 要注意的是,在軸承孔上也有一個這樣的小結構,這裡比較容易被忽略掉(圖五) 2.後冠齒會有個小隔間,隔間上有個圓溝槽讓輪軸通過,修改重點是把溝槽修大,以便接 下來的設置 http://img809.imageshack.us/img809/1770/dsc012960.jpg
http://img695.imageshack.us/img695/7605/dsc01297zy.jpg
http://img101.imageshack.us/img101/707/dsc01298h.jpg
可以用較細的斜口鉗來剪,如果龜毛的話,可以用刻磨機把表面修整一下 http://img255.imageshack.us/img255/4889/dsc01299q.jpg
http://img209.imageshack.us/img209/4075/dsc01301n0.jpg
這裡就用鑽頭針對溝槽來擴孔 要注意的是,我還有把中間橫向的結構給磨低 (三) 抵抗架設 分享到這裡,我想有些看官可以看出改裝的重點是在哪:減少齒輪、輪軸與底盤的磨擦, 將傳動的效率提高 這也就是日本玩家所謂的"抵抗":將磨擦力去除 然而有人可能說會,把齒輪黏在輪軸上不就好了,就不必要做這麼多的工 這點的前提是兩輪輪距是沒有間隙的:輪軸是不會移動 不過這是很難的情況,即便是使用沒什麼間隙的培零,以難以避免輪框跑久後些微的鬆脫 走針 而這樣一點點的走針都有可以讓齒輪走位 故日本玩家就想到一些方法來把齒輪"架設"在輪軸上,即便輪軸移動 以下是小弟的一點分享 1.前輪 http://img716.imageshack.us/img716/2840/dsc01302y.jpg
http://img585.imageshack.us/img585/381/dsc01304m.jpg
首先,準備一個鬆掉的紫色八齒 用尖嘴前把齒給剪掉 http://img253.imageshack.us/img253/5687/dsc01305h.jpg
裝在顆磨機上,把表面用銼刀打磨一下 也可以用打磨的方式來調整其厚度 http://img821.imageshack.us/img821/5598/dsc013060.jpg
http://img683.imageshack.us/img683/4959/dsc01308t.jpg
用筆刀切出一個薄薄的墊片* 建議多切幾片不同厚薄的墊片,方便做更換調整 在切的時候轉速不用太高,切出來的墊片高度才會平均 *:日本玩家是使用"馬達墊片",為馬達中的一個小零件 一般來說根本沒有直接的零件,如此的小&薄可以放在這個位置 馬達中的這個墊片可以兼負這項任務 而剛好小弟沒手邊沒有壞掉的馬達,固想此方法提供給各位 http://img4.imageshack.us/img4/9607/dsc01309bd.jpg
http://img542.imageshack.us/img542/6977/dsc01310.jpg
接下來就是安裝一邊的輪框、以及培零、開關 http://img10.imageshack.us/img10/9480/dsc01311ip.jpg
http://img830.imageshack.us/img830/781/dsc01315m.jpg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安裝培零之後還有一個小洞 墊片的原理就是把這個洞墊高,讓冠齒與底盤有個距離 不同底盤搭配培零,此一間隙也有所不同 http://img171.imageshack.us/img171/9505/dsc01316pm.jpg
http://img816.imageshack.us/img816/4403/dsc01351g.jpg
基本上,如果齒輪導角有打得夠、有墊墊片 齒輪在輪軸轉動的時候是不會磨到底盤 要注意的反而是齒輪咬和傳動軸的程度 墊片太薄:咬合不夠,容易傷齒輪 墊片太厚:咬何過緊、傳動效率不佳 這裡就需要剛剛切的幾片墊墊來做調整 以是一樣,轉一轉試試看順暢的程度 (這裡就借一下後面的圖) 都調整好後就可以把另一邊的輪子裝上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620軸承比較寬、輪框塞到底會沒有間隙 要自己手動調整一下 原則也是跟傳動軸一樣:在盡可能看不出間隙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轉的順暢!! 2.後輪 http://img256.imageshack.us/img256/6153/dsc01317az.jpg
http://img713.imageshack.us/img713/8661/dsc01318w.jpg
在鎖尾翼孔上,鎖上一個6mm短螺絲*,底部不需要墊片 太長的螺絲可能會撞到輪軸,這裡要注意一下 *:原本習慣是鎖長一號的螺絲,不過需要墊一些墊片才不會撞到輪軸(圖一) 但自己耍笨忘記還要鎖強化底板,之後才改較短的螺絲 短螺絲底部就不需要加墊片 http://img152.imageshack.us/img152/3015/dsc01319a.jpg
也是一樣,裝好一邊的輪框、以及上培零 http://img695.imageshack.us/img695/4050/dsc013200.jpg
跟切墊片一樣,切一個墊管,高度的話大約從中間的部分切就ok http://img830.imageshack.us/img830/9291/dsc01331sz.jpg
這裡建議從左邊開始架設 http://img522.imageshack.us/img522/1572/dsc01332f.jpg
http://img6.imageshack.us/img6/7084/dsc01336zb.jpg
http://img694.imageshack.us/img694/6839/dsc01338wi.jpg
架設原理其實就是用墊管把齒輪固定在"軸承"與"另外設置的培零"上 額外的520培零則是卡在底盤的某處 而齒輪的位置就靠一些墊管、墊片、銅軸來做調整 關鍵來了,這裡的架設是影響車子能否順暢的最大位置 如同前冠齒、後冠齒的與傳動軸的距離需要細緻的調整 安裝小墊片上,甚至要選擇厚薄......老實說田宮這個小墊片還有分厚薄XD 除了墊片外,撐住培零的螺絲也要稍微的調整一下左右的距離,畢竟螺絲孔也是有間隙的 XD http://img257.imageshack.us/img257/5545/dsc01346k.jpg
http://img217.imageshack.us/img217/3433/dsc01347r.jpg
輪軸齒的部分,有一個地方用限有的零件可能不好架設 就要拿剛剛切好的墊管來墊,位置就在齒輪與620軸承之間 不過切好的墊冠不太可能如此的剛好,還是需要增加一些墊片來做調整 (圖二) http://img210.imageshack.us/img210/9094/dsc01349c.jpg
架好之後,先做單輪的測試~! 測試抵抗有沒有做的完全,做的好的話輪子可以轉的很久 http://img3.imageshack.us/img3/7894/dsc01350v.jpg
再搭配傳動軸與減速齒,看看前後輪轉是否正常 (拿相機不好操作~後傳動軸跳起來了XD) (四) 馬達、各蓋安裝 http://img816.imageshack.us/img816/4403/dsc01351g.jpg
http://img408.imageshack.us/img408/505/dsc01352y0.jpg
做到這裡就沒什麼問題了 基本上一台S-XX的車車體基礎的架設就是如此 三、車體強化 (一)底板 http://img263.imageshack.us/img263/7350/dsc01353kt.jpg
http://img442.imageshack.us/img442/2527/dsc01354xj.jpg
不同於原來的組裝,鎖前翼的部分我就使用普通的螺絲 畢竟目前的平頭螺絲只有EVO車才有附,在買不到的情況下算是珍貴的零件 且原設計前螺絲是還要負責固定前翼,這樣的情況下會被鎖彎 故選擇較短的螺絲,前翼部分再用另外的螺絲鎖前面的洞 (二) 前翼 http://img822.imageshack.us/img822/9692/dsc01356p.jpg
http://img405.imageshack.us/img405/9454/dsc01358y.jpg
由於前翼的是接觸彎道壁的第一線 撞擊軌道的瞬間可能會使原本前翼的攻角失去,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飛車 所以前翼的強度是很重要的 原本單片FRP是可以提供純側向的強度 不過如過是偏前方的衝擊,可能還是有上翻的疑慮 這裡就換成較厚結構CARBON前翼,就可以改善情況 http://img602.imageshack.us/img602/1427/dsc01359.jpg
http://img812.imageshack.us/img812/5966/dsc013600.jpg
剛剛說到,前翼的強度式車體穩定的第一步 螺絲的強度也是關鍵,這裡我選擇這種中段沒有螺紋的高度調整柱來當前翼的螺絲 而導輪方面,則是使用兩段鋁製導輪 如前所說,兩段鋁倒可以在使用一個導輪的情況下,對一定程度側傾提供支撐力 且本身是金屬製、導輪接觸軌道面積也小,對彎道來說有不錯的表現 (三) 後翼 http://img716.imageshack.us/img716/7084/dsc013620.jpg
這裡就直接移植原來的設定,等遇到軌道的時候再做調整 四、車殼與制震系統 http://img153.imageshack.us/img153/9366/dsc01363l.jpg
http://img825.imageshack.us/img825/7038/dsc01364z.jpg
老實說,這款車真是為某大徑S-XX車來做設計 想用別的車殼還要修改 不過歡喜做,甘願受.....還是修改一下吧XD http://img535.imageshack.us/img535/1376/dsc013650.jpg
http://img688.imageshack.us/img688/7163/dsc01366nl.jpg
http://img593.imageshack.us/img593/7131/dsc01367d.jpg
第一個問題就是小徑殼要裝大徑車:車輪拱不夠大 我的做法是將砂紙黏在輪框上,裝在顆磨機上打出合適的圓弧大小 (砂紙不夠,將就貼) http://img10.imageshack.us/img10/3241/dsc01368r.jpg
http://img844.imageshack.us/img844/3883/dsc01380t.jpg
換上制震銅球後,發現這個車殼會磨到銅球,影響做動 好還只要稍微磨一下,就可以避開銅球 http://img59.imageshack.us/img59/4660/dsc01383r0.jpg
修好車殼後,用沙拉脫靶車殼上的脫模劑洗掉 就可以好好的貼貼紙 貼紙貼好後上個亮光漆,車子就算完成了!!! 五、寫真 http://img841.imageshack.us/img841/4060/dsc01384w0.jpg
http://img151.imageshack.us/img151/971/dsc01385f.jpg
http://img543.imageshack.us/img543/5831/dsc01386w.jpg
http://img508.imageshack.us/img508/3899/dsc01387dp.jpg
http://img18.imageshack.us/img18/6590/dsc01388fb.jpg
舊款黑色幻象號亂入~XD http://img227.imageshack.us/img227/9099/dsc01390m.jpg
http://img80.imageshack.us/img80/8762/dsc013910.jpg
http://img256.imageshack.us/img256/2407/dsc01392o0.jpg
------------------------------- 大致上,一台改裝的四驅車,架構大制就是如此 剩下的就是一些針對軌道做的調教~~~~ 磨合與上油就等下次在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2.2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2.235 ※ 編輯: char00790093 來自: 218.167.72.235 (11/29 15:24)

11/29 16:07, , 1F
新奇耶!!推一下!!
11/29 16:07, 1F

11/29 17:44, , 2F
四驅車要復活了嗎
11/29 17:44, 2F

11/29 17:50, , 3F
專業分享
11/29 17:50, 3F

11/29 18:09, , 4F
這就是專業的境界啊...小時後玩也會裝前後翼等等
11/29 18:09, 4F

11/29 18:10, , 5F
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只因為大家都有裝我就跟著裝
11/29 18:10, 5F

11/29 20:03, , 6F
您用的零件我的主力車款..大概用了8成左右..XDDD
11/29 20:03, 6F

11/29 20:04, , 7F
至於VS EVO套裝就沒著麼講究了..只換裝了騷包紅VS底盤..
11/29 20:04, 7F

11/29 20:08, , 8F
再加上透明紅的車殼..測試完就供奉著了..另外培林好貴啊
11/29 20:08, 8F

11/29 20:11, , 9F
一些不錯的同規格日製培林..價格只要T牌6折左右..不過選
11/29 20:11, 9F

11/29 20:11, , 10F
用T牌的爽度完成度更高就是了..
11/29 20:11, 10F
※ 編輯: char00790093 來自: 218.167.72.235 (11/29 23:14)

11/30 00:05, , 11F
哈~老實說這台車是拿來推廣用的~還真的有點捨不跑
11/30 00:05, 11F

11/30 00:07, , 12F
有些零件貴,不過隻到比目前已有的零件有用很多時
11/30 00:07, 12F

11/30 00:08, , 13F
捏著XX都會買下去。如果真的沒錢可以買
11/30 00:08, 13F

11/30 00:08, , 14F
將就玩也是可以玩得很快樂
11/30 00:08, 14F

11/30 10:33, , 15F
問一下~~原PO有看過有人自製出四輪獨立懸吊的例子嗎??
11/30 10:33, 15F

11/30 22:40, , 16F
身邊有車友做前後懸吊~在四驅車的論壇中有
11/30 22:40, 16F

12/01 20:36, , 17F
可以給連結嗎,謝謝
12/01 20:36, 17F

12/01 20:39, , 18F
就是原文第二行的連結嗎?
12/01 20:39, 18F

12/01 22:22, , 23F
論壇需要註冊
12/01 22:22, 23F

12/02 00:04, , 24F
本認證等好久= =是不是沒得註冊了?
12/02 00:04, 24F

12/02 00:21, , 25F
版主在的話就可以過認證了~
12/02 00:21, 25F

12/02 01:37, , 26F
我上次註冊不到一個小時就有回信了..XD
12/02 01:37, 26F

12/02 02:43, , 27F
http://ppt.cc/8lsq 日本人做的四輪獨立懸吊
12/02 02:43, 27F
文章代碼(AID): #1CyrJnaH (model)
文章代碼(AID): #1CyrJnaH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