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三高正常…37歲「筋肉爸爸」竟中風昏迷!妻揭關鍵原因

看板medstudent作者 ( ☯)時間4年前 (2019/09/16 20:24), 4年前編輯推噓-24(8326)
留言46則, 3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三高正常…37歲「筋肉爸爸」竟中風昏迷!妻揭關鍵原因 http://tinyurl.com/y2tf9svj 【早安健康/吳慧禎報導】「一瞬間生活天崩地裂,很難接受,我的老公,上週還陪著我 去度假,這一刻在床上跟死神搏鬥著…」人氣健身部落客「筋肉媽媽」在臉書表示,上週 某天發現37歲的丈夫「筋肉爸爸」有點不對勁,送醫檢查竟然發現中風了,「眼睜睜看著 我的至愛,與死神擦身而過…」 (其餘內容詳連結) ============================================================================== 心得:現代醫學的終點是自然醫學,自然醫學的終點是以氣與血為主導的自癒力 石原結實、安保徹、福田稔這三位是日本的醫師,從他們的書籍也可以看出他們是自然醫 學的支持者。 石原結實從熱的角度也就是古人的陰陽的角度做分析,安保徹從自律神經著手做分析、福 田稔則是從血液淨化的角度著手分析。他們也共同出了一本叫做非常識醫學書:日本三大 名醫聯手打破你的醫學迷思,分別從他們專長的領域做切入,試圖完整整個非主流醫學( 自然醫學)體系。 上面的這些說明只是要簡單的說明一件事,所謂的非主流醫學(自然醫學)其實一直有高知 識份子研究,只是無法清楚說明他的機轉,現代人類無法透徹理解,所以就很難直接浮上 檯面成為主流醫學,但這不應該是自然醫學的原罪,而是人類應該謙卑地去理解自己的知 識有限,慢慢的種新學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71.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68636642.A.C19.html

09/16 20:35, 4年前 , 1F
從新
09/16 20:35, 1F

09/16 21:03, 4年前 , 2F
重辣幹
09/16 21:03, 2F
※ 編輯: b19880115 (111.241.71.105 臺灣), 09/16/2019 21:05:01

09/16 21:19, 4年前 , 3F
怎麽又是你
09/16 21:19, 3F

09/16 21:19, 4年前 , 4F
你這個月要來幾次啊
09/16 21:19, 4F

09/16 21:19, 4年前 , 5F
we are insects
09/16 21:19, 5F
※ 編輯: b19880115 (111.241.71.105 臺灣), 09/16/2019 21:33:59

09/16 21:49, 4年前 , 6F
文章在講家族史你的心得變自然療法,邏輯太好了。
09/16 21:49, 6F

09/16 21:51, 4年前 , 7F
你reference這樣寫看看會不會被釘爆。
09/16 21:51, 7F

09/16 22:00, 4年前 , 8F
摸壓摸壓?
09/16 22:00, 8F

09/16 22:30, 4年前 , 9F
沒科學驗證的
09/16 22:30, 9F

09/16 22:51, 4年前 , 10F
看到凝血就直接推導到氣血~b大正常發揮~
09/16 22:51, 10F

09/16 23:23, 4年前 , 11F
你的謙卑是不用研究找證據?比謙卑找去原始部落巫師
09/16 23:23, 11F

09/16 23:29, 4年前 , 12F
我知道你要這個,拿去吧。
09/16 23:29, 12F

09/16 23:33, 4年前 , 13F
你可以大膽假設 但麻煩小心求證後再上來寫
09/16 23:33, 13F

09/16 23:37, 4年前 , 14F
你8月那篇那麼經典 幹嘛刪?
09/16 23:37, 14F

09/16 23:56, 4年前 , 15F
別刪
09/16 23:56, 15F

09/16 23:59, 4年前 , 16F
09/16 23:59, 16F

09/17 00:05, 4年前 , 17F
以後看到他的文就不要回嘛......
09/17 00:05, 17F

09/17 00:35, 4年前 , 18F
高級中醫黑
09/17 00:35, 18F

09/17 00:36, 4年前 , 19F
看太多這種考不上中醫又對中醫理論有興趣結果學得四
09/17 00:36, 19F

09/17 00:37, 4年前 , 20F
不像的
09/17 00:37, 20F

09/17 00:59, 4年前 , 21F
Ridicu_____
09/17 00:59, 21F

09/17 07:32, 4年前 , 22F
噓回來
09/17 07:32, 22F

09/17 07:33, 4年前 , 23F
誰來給我翻譯翻譯......
09/17 07:33, 23F

09/17 08:57, 4年前 , 24F
上次不是就叫你去念生理病理了嗎 還是你只相信命理
09/17 08:57, 24F

09/17 08:59, 4年前 , 25F
...
09/17 08:59, 25F

09/17 10:04, 4年前 , 26F
啊手滑
09/17 10:04, 26F

09/17 10:56, 4年前 , 27F
09/17 10:56, 27F

09/17 10:59, 4年前 , 28F
路過腳滑
09/17 10:59, 28F

09/17 13:49, 4年前 , 29F
竟然還沒叉叉 大家人太好?
09/17 13:49, 29F

09/17 15:14, 4年前 , 30F
沒壞啊?
09/17 15:14, 30F

09/17 15:50, 4年前 , 31F
關這板屁事
09/17 15:50, 31F

09/17 17:30, 4年前 , 32F
沒有清楚的說明,就不是說明
09/17 17:30, 32F

09/17 18:07, 4年前 , 33F
文組 科科
09/17 18:07, 33F

09/17 18:20, 4年前 , 34F
好棒~
09/17 18:20, 34F

09/17 20:12, 4年前 , 35F
你怎麼不去跟筋肉媽媽說 來 不要接受西醫治療 跟
09/17 20:12, 35F

09/17 20:12, 4年前 , 36F
我一起自然療法吧
09/17 20:12, 36F
我並不排斥主流醫學,而且現代主流醫學中,儘管站在與非主流醫學對立面的主流醫 學從業人員中,其實也常在使用著非主流醫學(自然醫學)的概念,例如醫生常常說吃 了藥要多休息,這裡的休息就是所謂的非主流醫學(自然醫學),簡單的概念可以說是 "養"。可以這樣講,主流醫學強調"治",非主流醫學強調"養",呈現在現代的主流醫 療系統就是八分治兩分養,而我的體系則是顛倒過來,應該是八分養兩分治,只有在 最危急最危急的時刻(必要性),才要透過"治"這種強力毀滅且兩敗俱傷的方式做處理 ,其它時候都必須要用養(即強化自癒力)的方式做調整。 ※ 編輯: b19880115 (36.226.29.115 臺灣), 09/17/2019 20:18:00

09/17 21:06, 4年前 , 37F
講這種抽象的玄學你跟某魚政客有啥兩樣
09/17 21:06, 37F
1.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0810/teams.html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無可「替代」的「另類醫學中心」要在臺大醫院開張了! 介紹臺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 (以下節錄自該網址部分內容) 此外,我們擬聘請約二十位左右具有輔助性療法的合適專家成為本中心的專家群,來共同 創造 “輔助暨整合醫療”的魔法效果。在本中心草創萌芽之初,承蒙多位醫學界的大老 們,林前院長、陳院長、何副院長、及企劃室的同仁們全力相挺。讓本中心能逐漸在113 年臺大醫院的歷史長河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願這一席之地不只是一塊招牌而已,而是可以 對孤立無援患者的身、心、靈三方面發揮療傷止痛效果的“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但願 在十年之後,本中心可以在台灣醫療史上有其歷史的定位!明天,我們一族就要勇敢地向 前行了! (節錄完畢) 2.http://www.tltci.org.tw/site_item_content_2.php?site_map_item_id=1346 台灣長 期照護學會 (以下節錄自該網址部分內容) 英國300人大型臨床試驗證實:第二型糖尿病可以逆轉 接著,2016年泰勒教授又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 在30名糖尿病患被要求每天僅能攝取約600~700大卡的熱量下,持續兩個月後,除再次證 明之前2011年的試驗結果可以重覆驗證外,也發現了只要罹患糖尿病在10年以內的患者, 均可能被逆轉,更重要的是,持續半年後再次評估,之前糖尿病情逆轉者,也都沒有再出 現糖尿病的症狀。 (節錄完畢) 2. 楊定一 楊定一,出生於臺灣,7歲時舉家移民巴西,13歲考上巴西醫學院,21歲取得美國紐約洛 克斐勒大學-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生化及醫學雙博士,27歲當上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 胞生物學系主任。 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諮詢委員。1996年獲頒美 國自由神獎章,並列入美國國會紀錄。(以上資訊來自維基百科) 其出版的書籍真原醫: 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中提到: (以下節錄自真原醫: 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一書中作者自序部分) 我相信全方位的醫學是結合全世界所有的醫學奇蹟,是沒有界限的,也必須是兼容並蓄, 不會有門戶之見。因此,對我而言,沒有所謂的傳統、非傳統、東方、西方、或甚至所謂 的祕教醫學,只有能夠真正發揮成效的醫學。在定義上,其實醫生也是科學家,因此必須 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各種追求健康的方法。多年來,我曾邀請多位醫生以自己及病患為對 象,用科學方法檢驗健康的傳統定義;結果能以開放的態度接收資訊的醫生,都能成功維 持自身及病患的健康。你可在本書中看到摘述。 (節錄完畢) ※ 編輯: b19880115 (36.226.29.115 臺灣), 09/17/2019 21:10:11

09/17 23:55, 4年前 , 38F
先管好自己吧
09/17 23:55, 38F

09/18 03:27, 4年前 , 39F
反串嗎
09/18 03:27, 39F

09/18 13:17, 4年前 , 40F
廢文
09/18 13:17, 40F

09/18 14:54, 4年前 , 41F
醫學生版奇蹟?
09/18 14:54, 41F

09/18 17:33, 4年前 , 42F
廢爆
09/18 17:33, 42F

09/18 19:13, 4年前 , 43F
有事嗎?
09/18 19:13, 43F

09/18 23:31, 4年前 , 44F
欸 你文組不要來發廢文好嗎
09/18 23:31, 44F

09/19 15:05, 4年前 , 45F
怎麼還沒XX
09/19 15:05, 45F

09/20 07:28, 4年前 , 46F
zzz
09/20 07:28, 46F
文章代碼(AID): #1TVtxYmP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