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日法德國的醫學院教育

看板medstudent作者 (ian)時間10年前 (2013/10/03 18:49), 編輯推噓14(1402)
留言16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自然學科向來是族語對抗外來語的前線,因此在世界各種少數 民族語言的保存中,評價語言活力有一個角度是”是否有用該母語進行自然學科授課”。 我曾經在歐洲念過一小段時間書,誠如學長姐所言,德國有悠久的醫學傳統,因此他們用 自己的專有名詞,有自己人寫的bible,而就我課堂上觀察,大部分的德國醫學生也以用 德語教科書為主,但還是會有人用英文的Harrison。用德語書是因為上課的投影片和授課 語言是德語,病歷書寫是德語,且考試題目也是德語。德語醫學書以那種圖文書最為知名 ,甚至有好些翻到英文去,再輾轉翻來中文。法國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巴黎Montparnasse 有一家像合記的醫學書局,裡面幾乎都是法文書,當然這其中包括英譯書。日本更不用說 了,這些都是有能力自己寫出教科書的國家。 但是有一些國家,雖然小,還是堅持用自已語言的教科書和用自己的語言書寫病歷,像是 捷克。這個國家人口大概一千萬人,只有台灣一半。大家都知道戰前查理士大學分德語部 和捷語部,因此語言一直是個敏感問題,戰後德語人士都被驅逐了,查理士大學變成以捷 語授課為主的大學。從位於老城的大學出版社可以看得出來,捷克的醫學教課書全都是以 捷語書寫,或是譯為捷語(其中又以德國來的為大宗)。我買過幾本,閱讀上最大的問題是 專有名詞。或許是民族主義的關係,捷克的醫學專有名詞都改以斯拉夫字根的字詞為主, 而揚棄傳統上的拉丁字或希臘字。 學長說的市場的確是個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學界乃至於社會沒有足夠的動機去做這件 事。現代漢語是以一種族際語言存在於台灣,而並非一種民族語。此外現代漢語在十九世 紀末日語逆輸入之後並沒有明顯的外來語威脅,因此就本質上沒有非用不可的焦慮,再加 上以北方漢語為基調的現代漢語有其政治上的曖昧,如果北方漢語無法代表台灣,那學界 自然比較少人會願意投入這個領域。換做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地區,我想那邊的人就很有 使命感。台灣的語言結構並非歐洲國家那麼簡單,這也或許是這麼多年來台灣仍然使用英 語作為醫界溝通語言的主因,不然以台灣的人力和物力,實在不好解釋。一點點淺見,給 各位前輩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9.10.33.156

10/03 19:04, , 1F
專業分析推!
10/03 19:04, 1F

10/03 19:39, , 2F
10/03 19:39, 2F

10/03 19:50, , 3F
專業
10/03 19:50, 3F

10/03 21:30, , 4F
語言學家的文當然要推一下啊
10/03 21:30, 4F

10/03 23:00, , 5F
好文!
10/03 23:00, 5F

10/04 01:43, , 6F
10/04 01:43, 6F

10/04 02:08, , 7F
10/04 02:08, 7F

10/04 02:08, , 8F
10/04 02:08, 8F

10/04 09:50, , 9F
我認為是台灣殖民心態的問題,很多學術研究方面主要都是
10/04 09:50, 9F

10/04 09:51, , 10F
跟著西方主流潮流走,其實有點像是學術殖民的感覺
10/04 09:51, 10F

10/04 17:53, , 11F
10/04 17:53, 11F

10/04 18:05, , 12F
10/04 18:05, 12F

10/04 18:20, , 13F
大陸蒙古族學都可用自己語言http://ppt.cc/bICf
10/04 18:20, 13F

10/04 18:23, , 14F
http://ppt.cc/BWrN 現代科技都可以被消化
10/04 18:23, 14F

10/04 19:42, , 15F
給推!!
10/04 19:42, 15F

10/08 01:49, , 16F
推一個
10/08 01:49, 16F
文章代碼(AID): #1IJKkc8n (medstudent)
文章代碼(AID): #1IJKkc8n (medstudent)